作者:漫客1
“大都督也是这个看法?”
按辈分,姬林是太康天子的叔叔辈,谢太后应该叫他一生族叔,不过两家血脉离得远了,就只论君臣,不论血脉了。
相比较于几位宰辅,姬林还是不太愿意牵扯进来的,他长叹了一口气,对着谢太后深深鞠躬,
“太后娘娘,这件事大都督府却有错漏,臣不该听信他人之言,举荐周青阳进入禁军右营,事已至此,无论朝廷如何责罚,臣都甘愿领受。”
“至于其他事情,臣……一概不知。”
他虽然是个武人,但是心里也清楚,大都督府这种“军事机构”,不能插手进复杂的朝堂斗争之中。
因此,哪怕担罪,他也不想再继续陷进这件事里了。
谢太后深呼吸了一口气。
“这样的话,哀家差不多已经知道了。”
她又看向了最后一个辅臣。
“严司空也是一样的看法?”
不善言辞的严守拙恭敬低头:“回太后,臣与沈相意见一致。”
谢太后点了点头。
“那诸公的意思,哀家都已经清楚了,诸公暂且回去,该做什么做什么,稍后哀家会把诸公的意思,转告给陛下。”
沈宽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纷纷对着太后躬身行礼。
“臣等告退。”
沈宽在临走之前,对着谢太后深深低头,重复了一遍公羊舒在永安门门前说过的话。
“太后娘娘,一个辅臣,总是不如四个辅臣的。”
说完,沈宽带着一众宰辅,恭敬退出了坤德宫。
太后娘娘派了两个宦官相送。
等到他们都出了坤德宫之后,坐在主位上的太后娘娘,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他们说的话,你都听到了?”
一个少年人,从坤德宫的屏风后面,慢慢走了出来,他面色复杂,坐在了太后娘娘下首。
“回母后,孩儿都听到了。”
谢太后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轻声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元昭天子不答,而是反问道:“母后如何想的?”
谢太后皱了皱眉头,最终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娘不在朝堂,很多事情都不太方便说,不过虽然这些人都各有心思,也可能的确犯了错,但是左相临走之前最后一句话,总是没有错的。”
“四个辅臣,总比一个辅臣来的好。”
她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微微叹了口气。
“你父皇留下他们,为的就是牵制一些你的老师。”
小皇帝低头想了想,然后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
“可是母后,老师说如果这件事没有结果,他便辞官不做了。”
天子眨了眨眼睛。
“没有老师在,我与母后在京城里…”
“恐怕也会很难。”
第863章 他对不住你
相比于几位辅臣在皇宫里狼狈奔忙,李信就要悠闲许多了。
他出了永安门之后,坐上陈十六的车回了家里,然后没过多久,就重新从家里走了出来,这会儿他已经脱掉了身上的一品朝服,换了一身普通衣裳,负手朝着秦淮坊奔走去。
这一次是与辅臣相争,李信并没有十足把握,如果元昭天子倒向四位辅臣,他就真的准备辞官回永州老家去了。
所以他要去见一见故人。
秦淮河距离永乐坊并不是很远,靖安侯爷一路漫步,也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走到了秦淮河边。
他十六七岁进京城,如今一晃眼已经十余年时间过去,十余年时间,京城里物是人非,就连皇帝都换了两个人,但是十里秦淮繁华依旧,胭脂河上还是遍地画舫。
只不过这会儿是在白天,各家都没有生意,画舫也就停在河边,没有动弹,就连秦淮河畔最大的得意楼,这会儿也是门户半掩,没有开门。
得意楼从很多年前,就是靖安侯府的生意了。
虽然这些年李信没有怎么花心思打理,但是有靖安侯府这么个靠山在,十年时间过去,得意楼的生意依旧红火,甚至比承德朝的时候,还要挣得多一些。
而这里因为消息灵通,也成了李信手下沈刚等人常来的地方,算是李信在暗处势力的大本营之一。
李信迈步走过得意楼门前,连看也没有看一眼得意楼的招牌,直接走了过去。
走过了得意楼之后,又穿过了七八条巷子,来到了一条不怎么熟悉的胡同里,他低头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裳,走到胡同尽头的一处房门,轻轻敲响了房门。
开门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四五岁的小丫头。
小丫头看了李信一眼,然后有些怯生生的问道:“这位公子,你……敲我家门做什么?”
李信面带微笑,看了这个小丫头一眼。
“你是新来的?”
小丫头坚定的摇了摇头。
“我在这里两年了…”
这里是崔九娘的住所,太康天子登基之后,作为天子的女人,崔九娘不太方便抛头露面,就离开了得意楼,住进了这个院子里,一转眼已经十年时间。
原本,崔九娘的侍女是一直跟着她的萍儿,但是萍儿也是女子,她到了年纪也想嫁人,大概在两年前,萍儿从这个院子里出嫁,嫁给了大通坊里一个屠户,这件事李信没有参与,但是他还是知道的。
眼前的这个姑娘,是李信让人从教坊司里给崔九娘买的新丫鬟,倒不全是为了照顾崔九娘,更多的是给她找个伴。
不过最近两年,李信都没有来过这里,所以小姑娘并不认得李信。
李侯爷微微一笑:“我是你们家夫人的朋友,我姓李,姑娘帮我通报一声?”
小丫头梳着两个小发髻,闻言挠了挠头。
“你是崔姑姑的朋友,那为什么……”
上一篇: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
下一篇:三国之召唤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