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漫客1
萧正笑着说道:“张相稍后,陛下正在召见大臣。”
张渠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召见谁?”
“兵部侍郎李信。”
这位浩然公,缓缓点头,安静坐下来等候。
对于李信,张渠并没有太多交集,两个人甚至没有说过几句话,在这位张相眼里,李信只是一个有些神秘的少年人。
大概封了小半柱香之后,李信从内殿里走了出来。
张渠默默站了起来,准备走进去。
李侍郎笑容灿烂,对着张渠拱手道:“浩然公。”
张渠不得已,停下脚步还礼:“李侍郎客气了。”
李信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张渠手里的圣旨,微笑道:“浩然公这是要驳回圣旨?”
张渠犹豫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于是点头道:“非是驳回,只是圣旨里有些地方不太合适,因此来与陛下商议商议。”
李信仍旧面带微笑。
“是因为大都督府都督的位置,非勋贵不得担任?”
张渠目光凝重,抬头看了李信一眼。
“这圣旨还没有发出去,李侍郎是如何知道的?”
“陛下与下官商议过这件事。”
李信脸上的笑容收敛,变得郑重了起来。
“浩然公,下官平日里一直很尊敬您,陛下也是,但是这个关口,陛下有大事要做,还请浩然公放宽松一些。”
张渠眉头微皱。
“什么大事?”
在他看来,朝廷里有什么大事,应该是三省的宰相们与皇帝商议,而不是李信这种近臣与陛下擅自决定。
李信叹了口气,然后缓缓说道:“罢了,张相听不进去下官这种年轻人的话,便自去寻陛下吧。”
李侍郎声音诚恳。
“浩然公记着,陛下现在很着急,您莫要惹恼了他。”
李信说完,迈步离开。
张渠捧着这道圣旨,犹豫了一下,缓缓走进了内殿。
第394章 扔到井里去!
李信的这一番提醒,纯粹是好意,毕竟他跟张渠这些文官,暂时没有利益冲突,也没有什么恶感,太康天子今年才二十四岁,这大半年里他能够坐稳龙椅,很大程度上要靠这几位宰相帮忙打理政事。
但是太康天子现在很着急。
所以张渠如果去驳回圣旨,必然会碰一鼻子灰。
果然,张相捧着圣旨进去没多久,就灰头土脸的走了出来。
太康天子问他。
是不是要朕把裴进也封为勋爵,这道圣旨才算过得去?
浩然公无言以对,只能退了出来。
出了未央宫之后,张渠走在内宫的路上,突然想明白了。
这位当朝的宰辅,缓缓的叹了口气。
“陛下这是想要拿掉裴进啊。”
说着,张渠喃喃自语。
“可是陛下也太着急了一点,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按部就班的做事,为何这么着急?”
浩然公想不明白这件事,因为在他的视野里,如今的太康天子没有什么上得了台面的对手,太康天子可以一步一步缓缓拿过权力,而像现在这样太过着急,就很容易留下隐患。
不过没有办法,天子发了火,尚书台也只能在这道圣旨上加印,然后送回内宫,交给内侍监派人宣读。
尚书台加了印之后,裴进升迁就已经不可逆转。
…………
相比于焦急万分的太康天子,李信如今要清闲不少,他暂时放下了兵部的工作,跟那位谢隽谢侍郎告了假,专心留在家里,研读叶老头交给他的那些兵书。
没有办法,这些书是必须要看的。
本来,李信还是有过太平日子的想法的。
他想着等过几年南疆事了,他就安安心心的在兵部当自己的官老爷,这样有当年的情分在,自己安分一些,一辈子荣华富贵是怎么也跑不掉的。
但是,就目前看来,他不得不出去掌兵了。
只要出去带兵,这些书就是基础读物,是必须要烂熟于心的。
好在李信带过一段时间的羽林卫,沐英也教过他一点东西,对于带兵不是全无基础,只要再强化学习一番,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他最近几天的日程,大概是每天上午去叶家跟叶老头请教问题,下午的时候就自己在家里看那些兵书,偶尔还会把沐英叫过来陪读。
如今李信无暇顾及羽林卫,沐郎将基本就是代替李信全面接掌了羽林卫,算得上是京城里的年轻俊彦,因为他没有娶妻,最近永乐坊里的一些人家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想要把女儿嫁给这个羽林卫的右郎将。
靖安侯府里,李信正坐在后院里的凉亭下,在抱着《武经》认真看书,钟小小偶尔会跑过来,坐在李信怀里看几眼,发现看不懂之后,她就蹦蹦跳跳的跑开,去找陈初七去了。
初七前段时间回了趟家,不过前两天又被钟小小央求着接了过来,因为陈十六夫妇俩就住在靖安侯府,所以这丫头住进来也很方便。
沐英笑嘻嘻的坐在李信旁边,脸上满是笑容。
“天理循环啊,李侯爷也有被人逼着背书的一天。”
沐英摇头晃脑的说道:“当初在汉州的时候,我也被老爹逼着背这些兵书,不过背这些也没什么大用,顶多是知道一些战例,就像叶国公那样,老人家一辈子没怎么读过书,不也成了战神?”
李信不咸不淡的瞥了他一眼。
“叶师如今可以把这些书倒背如流。”
沐英愣了愣,随即悻悻一笑:“老头子被关在京城几十年,只能侍弄花草,可不得找点事做么……”
上一篇: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
下一篇:三国之召唤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