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第954章

作者:琅骑竹马

中原王朝无论是国力还是武力都一直远先周边势力。

在西汉和东汉期间,武将的偶像是卫青、霍去病这样因功封侯的战将。

甚至一个小小的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竟然都敢带着几国乌合之众的四万人就直接矫诏攻打占据西域的匈奴单于,并且吼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文人的偶像则是凿空西域的张骞,以外交使者身份直接在楼兰斩杀楼兰王的傅介子,东汉一人平定西域50余国的班超。

汉朝的朝堂上虽然内斗厉害,外戚和宦官轮番掌权,但是对外则是毫不手软,无论文臣武将在对外的时候都在践行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就算是到了诸葛亮口中倾颓的桓、灵二帝,东汉依旧有着号称凉州三明的段颎、皇甫规,张奂。

这三人便如同救火队长一般,一旦羌族和鲜卑族有叛乱,立即就被调去边疆抵御、镇压。

而只要这三个人一出马,便是战无不胜,故此东汉末期虽说已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也还能维持着表面上的强大。

然而在表面的强大下,大汉朝却已经是暗流涌动,皇帝看士族不顺眼,士族看宦官不顺眼,继而看皇帝,看整个朝廷不顺眼。

羌胡看汉人不顺眼,汉人也与羌胡矛盾重重。

打了几十年却也只是打得府库空虚,依旧解决不了问题。

在连年的消耗下,整个大汉帝国已是危如累卵,直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到来。

可以说几百年下来积累了赫赫声威,等到东汉末年,中原大乱的时候,各地的割据诸侯们只是把匈奴、羌族、百越族等当作兵源和炮灰。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汉,主要指向汉族,如东汉末年的曹操诸葛亮孙权等。

东汉王朝的强,多强在民族,当地方强过中央,当豪强大过朝廷,王朝怎能不亡?

不过即便如此,东汉末年的皇室没有实力,各地军阀通过镇压黄巾军起家,实力也都比朝廷要强,他们对外的力度,一点没有松软。

白马将军公孙瓒,曾经打的乌桓看见他就望风而逃,曹操也曾征伐乌桓,击杀乌桓蹋顿单于。

原本历史上的蜀汉也曾吊打孟获的等,孙权对吴越的山地部族,也是一顿好打。

公孙瓒麾下著名的白马义从就是在匈奴人身上刷出来的声望;

西凉马超振臂一呼,羌族就得乖乖听话;曹操平定袁绍后,北击乌桓,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路,找不到水源。

等有了向导,张辽率领的前锋都可以一战击溃乌桓王蹋顿单于集结的大部队,甚至阵斩蹋顿。

据三国志记载,斩杀和俘虏了足足有二十万人。汉朝军阀的攻击力可见一斑。

至于说南方的百越部族、五溪蛮等就更惨了,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通过武力胁迫或者是利益诱惑,都征召了很大部分的百越人出来当兵征战,《三国演义》中,孟获、沙摩柯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蛮族将领。

刘备麾下山地战精英的无当飞军,兵源的重要组成就是蛮族。

对外战争,在东汉末年乃至后来的三国鼎立时代,大部分其实都算得上是胜利的,这才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由来。

所以说,在东汉一朝,对外的武力威慑一直是非常强悍的存在。

东汉的灭亡,不过是因为内部斗争失衡,先是桓灵二帝不顾朝政,后来又是黄巾起义、董卓专权,最后导致汉朝失去人心群雄并起,最终亡于曹丕之手。

纵观历史,那些外族少数民族的再次崛起,一直要等到西晋八王之乱,司马氏互相攻杀,纷纷勾结外族,这才引发了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一幕。

东汉外部的忧患,显然就是西部的羌族部落,和北方崛起的鲜卑部落。

至于北匈奴,早在汉和帝时就被大将军窦宪给灭了,南匈奴则实力弱小,最多算是汉朝的小马仔,即便是集其全力,

关键还是西羌,到了汉中后期,羌族因为东汉的制度内迁进入了凉州,想要汉化这些异族之人。可是凉州的羌人有没有被汉化不知道,凉州的汉人倒是被羌化了。

从后来凉州之地的汉人韩遂、马超等人的作风来看,显然这些凉州汉人早已没有了中原汉人礼义廉耻的观念。

正因为凉州这种胡汉杂居,难以管理,再加上羌族人民风剽悍,所以东汉中后期,羌族叛乱之事,屡见不鲜。

九百四十四 战时皆兵

就在吕布尚且还在筹备出兵事宜的时候,并州五原郡,光禄寨的北向一里开外处,开始有大量兵马走向。

光禄寨建于山冈之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寨垣规模不小,呈正方形,边长400米,左右各开一门。

作为五原郡的前哨之用,光禄寨在西北部附筑有小城,亦为正方形,边长50米,仅南面留有一门,垣墙为石基,用黄褐土板筑,其西北城角地势最高,附筑一烟墩,高出城表。

石基巩固,形势壮伟,外围城墙皆用巨石筑基,上用黄土夯筑而成;不过墙堡如今已经残破不堪,很多地方都已经塌陷。

同样也是当地汉民族,用以抵抗或出征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之一。

天光东升,清辉自云间吐露,青草上的露水映出晶莹的光芒,就有一串马蹄哒哒践踏过去,爬上了草坡,朝着隐约的寨郭飞驰。

视线越过奔行的独骑,位于前方的寨城,旌旗猎猎在风中卷动,士卒持戈在城头巡逻,城门口马车、牛车、商贩来去,畜生叫声、人的呼声嘈杂一片,颇为热闹。

骑士口呼紧急,同时一手持握马缰加急冲刺,旗帜拂过脸上,吹来的风里急促的马蹄从远方传来。

门口众人的目光转过去,独马急奔,慌不择路朝这边冲过来,行人、车辆匆忙避让开的一瞬,冲进了城门,马背上的那名士兵摇摇晃晃的栽下马来。

门口几名士卒连忙上去将他搀扶住,此时,守城屯长也下了城墙,快步走过去,看着脸色发白昏昏沉沉的骑士,单臂将他抽了起来“我乃屯长马木,发生什么事了?”

“快…快…快通知上报…”骑士微微开闭嘴唇,虚弱的说了一句。

颤抖的手伸去衣甲里一份情报,“一定要交给…交给大人,告知有…匈奴匈奴…袭边。”

“带他下去,好生照看。”

守城屯长对守门士卒吩咐一句,抓过情报翻身上马,朝城内冲去。

不多时,城内吹响战争来临的号角。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兵甲调动,同时开始招收人手。

汉制100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亭侯,如关羽的汉寿亭侯,就能享受1000户人家的赋税作为自己的俸禄。

历史上诸葛亮所获得的官封武乡侯,就是货真价实的万户侯。

难怪诸葛亮死前上遗表“臣在外任。,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万户侯,绝对是这个年代的超级高薪的优渥工作。

按照推算,一乡万户,作为一个郡城,应该是有很多人才是。

只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整个郡县真正能够动用的兵马,也就估摸着在两三千人左右,甚至更少,不然整个郡十来座县城,除了驻兵的那一座之外,其他的就相当于要白送了。

尤其是那些常年遭受袭击的城池,更是人手紧缺。

至于说向其他郡救援?

西河、朔方、云中、定襄、上郡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南匈奴人的地盘,先不说他们愿不愿意帮忙,就算愿意帮忙,那也得等朝廷的诏令下达,再看他们的领导是否愿意。

上一篇:三国之大厨无双

下一篇:三国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