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暮看云
对于神峰大领主来说,赵守宏却没有那么多顾虑,这位大领主最大的用处就是作为精神偶像,他思维固化和失去创造力也没有多少损失。只要植入了对赵守宏的绝对忠诚思想,这样他就能够通过大领主,间接控制西疆的政治走向,这对国家绝对是个好消息。
思想改造很快就完成了,神峰大领主依然沉睡,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但他的思想却已经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见到一切顺利,四名教官按照原路返回了。
第二天早上,赵守宏亲自求见神峰大领主,两人的谈话虽然与昨天一般无二,但在神峰大领主的眼睛中,已经多了一种叫做恭顺的情绪。赵守宏非常满意,为了试试效果,他当即将附近小领主们用谣言动摇蕃民,想要引起暴乱的事情诉说了一边,并‘请求’神峰大领主将其化解。
神峰大领主想也没想就当场表示,要亲自发表声明,宣称赵守宏是蕃族人民的朋友,绝对不会做有损蕃民的事情,此外班禅还表示希望赵守宏有时间能够到自己扎什伦布寺一游,赵守宏也欣然答应。
神峰大领主当天就在大街上发表了演说,要求蕃民不要听信谣传,他相信赵守宏是蕃族人民的真正朋友。
神峰大领主的言论让其他护卫大为吃惊,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领主大人这短的时间就对赵守宏如此亲近了,但对于神峰大领主的绝对权威,他们可不敢质疑。在神峰大领主的强大号召力之下,巴塘县的谣言迅速瓦解,随后神峰大领主宣布在此驻节三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谣言问题完全解决,赵守宏也就放心了,刚刚解决了民心问题,潘文华又找上了他。“大人,你可要给卑职做主啊,那个叫孙威的教官太过分了,竟然将练勇中十几个最好的士兵都拉走了,我还打算让他们当把总的。”
“潘兄稍安勿躁,是我让孙威挑选优秀士兵进行特殊训练的。他们有更加紧要的使命,不能在普通部队参训,你就多担待吧。”赵守宏已经让生化人教官组织了第一支特种部队,当然这些人还在训练阶段,派上用场需要时间。
“可是好兵都被调走了,我还怎么带兵啊。”潘文华依然很不乐意。
“潘兄不必如此担心,他们调走的人不会太多,这十几个也就够用了。你先回去继续训练,尽量将指挥架构建立起来,提拔一批军官,至于这些战术方面的教学可就指望你了,我希望在三个月内能够看到成果。”听到赵守宏表示不再调人,潘文华的心情总算好受了些,他最怕这些教官不断挑人,将他的优秀士兵全都弄走。
“他们不会再挑人了吧?”潘文华不放心的又问了一句。
“如果再扩招我会提前通知你的,而且我保证他们将只在士兵中招募,不会将你的军官调走。”赵守宏给潘文华吃了颗定心丸,同时还表示一年之内不会扩招,这才将潘文华劝走了。
巴塘县的谣言沉寂,百姓们的情绪也日渐稳定了下来,唯一让赵守宏着急的是订做的设备一直没到。他催了沈若雪几次,对方都说快了,搞得赵守宏无比郁闷,对此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先让矿场都开起来,积攒矿石等待机械。
几天后,赵守宏接到了赵尔丰给他的信,让他前往蜀都一趟,说是有大事相商要他快来。知道事情紧急,他也不敢耽搁,立刻将事情交托给潘文华等人,自己只带着四名护卫星夜赶往蜀都。
第二十章 总督相招
这次前往蜀都速度要快了许多,毕竟西疆产马,五人带上十匹马一路换骑,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到了蜀都。
风尘仆仆的赵守宏怕失礼,没有直接前往衙门,而是先来到赵尔丰的府邸。眼看着赵尔丰那略有些残破的府邸到了,赵守宏暗骂了一句,道路难行这骑马磨得屁股都快起茧子了。他心中暗暗下了决心,等到自己有了足够实力,要在中川大修铁路,坐上火车就比骑马要轻快多了。
守门的兵丁查验过赵守宏的印信,就将他引了进去。此时赵尔丰刚好在家,他赶快将赵守宏一行人让了进去。“宏儿来得好快啊。”赵尔丰笑着说道。
“伯叔祖相招不敢耽误,不知道是什么大事如此紧急?”赵守宏问道。
“好事,是总督大人要见你,你先梳洗一番就跟我一起去吧。”赵尔丰神秘一笑,却不直说。
赵守宏与赵尔丰相熟,他指了指屋子道:“伯叔祖这房子似乎应该太破旧了,应当修理一下。这件事情交给侄孙,保证三月内修葺一新,也算是侄孙聊表孝心。”
赵尔丰摇头道:“侄孙孝心可嘉,但这是官宅,修它做什么?”
“伯叔祖是怕过几年离任,这修的房子就可惜了?咱们不缺这钱,还是住着舒服更好。”赵守宏道。
赵尔丰却笑着摇了摇头:“以后这些东西你还要多学学,官宅修的好岂不是说我在任贪污吗?这住的破烂一些免得招人闲语,这叫藏拙懂吗?”
赵守宏听得恍然大悟,看来这官场上的东西,自己今后还真是要好好的跟着赵尔丰学一学,免得一步走错捅出大娄子,他赶快施礼道:“多谢伯叔祖教诲,以后侄孙有不到之处,还望伯叔祖多多提点。”
见到赵守宏虚心请教,赵尔丰满意的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这为官之道颇为深奥,以后你也算是步入官场了,这些事情要时时留心。”
赵尔丰嘱咐了赵守宏一番,随后就带着梳洗已毕的他坐轿前往总督府。之前赵尔丰已经递了名帖过来,因此总督锡良早已得到了消息。锡良事先传下了话,下人也无需通禀,直接引着赵尔丰两人走入府内一直到了大堂上。
“总督大人,赵守宏已经到了。”进门赵尔丰就施礼说道。
“赵兄怎么客气起来了,大家都不是外人,随便一些的好。”锡良语气颇为缓和。说罢锡良转向赵守宏笑道:“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赵家千里驹吧,十二岁中举,随后又留洋数年想必学识大进,只可惜皇太后已经宣布终止科举,却让贤侄孙失了金榜题名的机会。”
赵守宏知道皇太后为了表示新政的决心,最近的确取消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不过自己竟然还有这么光辉的过去,却让他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之前的名气远比自己所知道的大。
“总督大人过誉了,小子何德何能得大人如此戮赞。”赵守宏还是知道礼数的,赶快上前谦虚。说话间赵守宏抬眼偷偷看了看锡良,方面大耳鼻直口阔,双目炯炯有神,这位总督大人还真算得上是相貌堂堂。
锡良,属于巴岳特氏,蒙古镶蓝旗人,古宁十三年进士。历经古宁、光冉、宣兴三朝。为官三十七年,以正直清廉、勤政务实而著称,是后金末期一位政绩颇佳的名臣。当年列强诸国攻帝都的时候,锡良曾经带兵勤王,又想方设法阻止侵略军进攻峰西省,不过后来因为遭到朝廷主和派非议而被撤职。
不过皇太后显然没有忘记这位大员的救驾之功,后来他很快被再次任命为河道总督。从那以后锡良的官途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历任中南省巡抚,承河省都统,中川总督,可谓颇有政绩。两年前,当时外国侵略者认识到“铁路所到之地,即势力所及之地”的道理,疯狂争夺我国的筑路权和开矿权,而朝廷也似有支持之意。
锡良为了保住国家的主权不受外寇染指,在这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力主自办,他不仅反复上折强调其中的利害关系,而且还在数年内积极筹措股款达千万以上。在中川民众的努力支持与不懈斗争下,锡良最终取得了川夏铁路修筑的自主权,粉碎了外国侵略者妄图借助铁路在我国延伸势力的美梦。
随后锡良还在巴塘地区进行了垦殖,虽然效果并不算好,但也给赵守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然他也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巴塘站住脚,因此赵守宏对这位清末能臣还是颇为敬重的。
看着赵守宏,锡良却是越来越喜欢,他笑道:“早闻汝名,今日一看果然气质非凡。这些日子以来,你在巴塘所作所为颇有胆略,尤其是交好神峰大领主一事做的更是得体。巴塘地区这么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你居功至伟啊。”
“小子怎敢居功,这都是伯叔祖和马维骐将军大人的功劳。”赵守宏赶快谦虚。
锡良摆手道:“你不用谦虚,朝廷自然是有功则赏的,所以我已经奏请朝廷,打算给你实绶道员。”
“哦?朝廷打算将哪个道交给他?”毕竟是自己家的事情,赵尔丰忍不住问了一句。
“因为这次的巴塘之乱,朝廷对西疆颇为担心,所以对季和兄的改土归流之策很是欣赏。”锡良顿了顿说道:“朝廷打算新近建立安康道,下辖康定府和巴安府,这里自然要交给可靠的人办理。恰逢守宏做出了成绩,所以老佛爷就属意让他担当此道了。”
锡良说的轻巧,但赵守宏知道,这里面赵尔丰和锡良一定都出了大力,否则这等好事也落不到自己头上,毕竟朝廷没有实缺的候补道员可谓车载斗量数不胜数。赵守宏赶快拜谢锡良提携之恩,表示一定要在康安道做出些成绩来。
见到赵守宏如此上道,锡良捋着胡须笑道:“我与季和兄私交甚笃,你以后也不必称呼如此客气,直接叫我世叔祖即可。”
第二十一章 幕僚中的名人
锡良只比赵尔丰小了几岁,这样说当然没有问题,显然他这是有意拉拢这祖孙二人。赵守宏哪里还听不出来,他当即拜谢,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拉近了不少。
“我说世侄孙啊,你年仅十八就当上了实绶道员也算是年少有为了,不知道你治理地方有什么高论,现在说出来,我与你伯叔祖也好给你参谋参谋。”显然锡良担心赵守宏太过年轻,做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想在政务上给他把把关。
赵守宏想了想说道:“高论不敢当,不过巴塘与康定两处可耕土地不多,本来养活蕃民就颇为不易,要想再多养活一批华兰百姓,恐怕很容易因为土地而产生争执。但不大量移住华兰百姓,又无法让地方真正的稳定下来,所以我打算办工厂。”
“办工厂?”锡良微微皱眉道:“这办什么工厂可是值得商榷的,不然很容易折了本钱。”
“这个世叔祖无须担心,我在国外学过冶铁探矿的本事,我这段时间探看之下,发现巴塘地区有不少煤铁之矿,此外还能烧制洋灰(水泥)。我已经从国外订购了机械,等这些机械到达,就能够建立工厂。这些工厂能够吸收大量华兰百姓做工,也就免去了与蕃民争地的难处。”赵守宏说道。
锡良点了点头:“听起来却是不错,只是道路难行,即使生产了这些东西,你又如何运出来?”
锡良这么说让赵守宏一愣,在太空时代运输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他竟然忘记了运输问题。想了想赵守宏道:“我本打算修建铁路的,可是如今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雅砻江和金沙江又太过湍急行船困难,所以我打算先修一条水泥路,从巴塘一直修到叙州府,然后依靠长江水道进行往来运送。”
锡良点头道:“这也是个办法,只不过这费用却是不少。”
赵守宏赶快表示道:“这些钱由我自己出就行了,等我的洋灰厂开工,可以用自己的产品铺设道路,也用不了多少钱。”
锡良道:“如此最好,以后世侄孙有什么需要就尽管与我说,只要你能够稳定西疆,我一定全力支持。”
赵守宏道:“这是当然的,我一定为世叔祖大人分忧。除此之外,我还打算通过分化政策,慢慢瓦解当地领主的统治,将西疆慢慢都掌握在朝廷手中。”
赵守宏详细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听得锡良眼中异彩连连:“果然好计,如果真有神峰大领主的支持,你这样做的确是釜底抽薪之策。实在太好了,我一定会上奏朝廷,给你多多争取些练勇的名额,将这些捣乱的领主好好收拾收拾。”双方越说越是投契,在最后锡良甚至留赵尔丰和赵守宏祖孙在总督府吃了饭,直到掌灯时分才依依不舍的将他们送了出来。
回去的路上,赵守宏与赵尔丰同坐一辆马车,赵尔丰笑道:“宏儿果然大才,我看总督大人对你是越加赏识了。好好干,我们这一辈都老了,以后赵家可就指望你了。”
对于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伯叔祖,赵守宏接触了一段时间下来感觉非常亲切,他很想劝慰对方一番,让他的思想不要那般顽固,免得最后落下个被杀的结局。不过赵尔丰也算是一个人物,这种人大多数心智坚毅,其思想可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改变的,所以赵守宏还是决定慢慢的进行渗透,反正距离后金朝灭亡还有好几年的时间,他也不着急。
随后的几天,赵守宏跟着赵尔丰将中川官场上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见了个遍,也算混了个脸熟。对于这位颇受总督大人赏识,又与建昌道员有亲戚关系的年轻官员,大家都颇为亲热,毕竟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上实绶道员,以后的官途潜力不可限量。
很快赵守宏就见到了自己的手下的两个知府,这两个知府一个叫朱明启,一个叫林峙容,明显都是花钱的捐班出身,没有多少能耐,一看就是唯唯诺诺的家伙。对于这两个家伙,赵守宏没有多大兴趣,不过对于赵尔丰给他搜罗的幕僚却是颇为心动,其中的三个人让他看得眼前一亮。
张列五,号智涵,中川省荣昌人。出生于一个三代中医家庭,自幼入私塾读书。1899年中秀才,入荣昌县学,1904年春,考入成都"中川高等学堂"也就是后来的中川大学,肄业理科师范,是个不可多得的理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