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768章

作者:西风紧

他退到后面一间稍小的瓦房里,下令召集中军大将、太监、文官议事。除此之外,庶民姚芳也在场,随军的锦衣卫的校尉、依然可以在房门外旁听。

众人见礼罢,盛庸先开口道:“这个使者的话里,有一句十分蹊跷。他怎么知道,新任室町殿将军一定是足利义嗣?上杉氏使者前去难波京码头之时,足利义持突然被|刺的事刚刚发生,为何继承人就如此确定了?”

人们纷纷点头,觉得盛庸的疑问很有道理。

就在这时,刘鸣站出来,抱拳道:“下官这几日有一番推论,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盛庸道。

刘鸣便道:“《山城和约》签订之前,室町殿已然没有选择,无法再将两国战|争继续。

当时只要重新开战,下一次大战战役,必定发生在京都。室町殿应该认识到,日军已无力保卫京都,只能向关东地区后撤。但关东镰仓公方的势力,似乎不愿意室町殿前去夺走他们的利益;下官从各种迹象猜测,关东公方与室町殿,极可能本来就有积怨。

开战已属于自蹈死地,室町殿便只剩议和休兵一条路。

无论《山城和约》用词如何委婉动听,也改变不了其割地求和、‘城下之盟’的本来面目,比当年宋代的《檀渊之盟》有过之而无不及。宋代朝廷尚且能维持大局,而室町殿的权力,显然远远不如宋朝朝廷。

议和的做法,自然会导致京都中|央的权威急剧下降,或不能再统领诸国守护。室町殿的权力,实际又由三管领四职等有力守护共同掌管,形似一个联盟。各有力守护不愿意看到,室町殿完全丧失权威、各国变成一盘散沙的局面。他们需要想办法维持、让原先的制度继续运转。

那么各有力守护阴|谋、让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持背上这口黑锅,或许已经在各方之间达成了共识。

山城条约刚刚签订,几大守护大名立刻返回封国、而非进京,或可佐证这样的推论。他们起初应该是想联手造|反,宣布足利义持要对战败、议和等大事负责,把一切失败全都怪罪到足利义持的个人愚蠢上,然后重新推举一个将军。

但是那个刺客富?俾?傻某鱿郑?檬虑楸涞酶?炝恕8?俾?煽赡芤丫?炀醯健⒏鞴?鼗づ崖业募O螅??胰衔?憷?宄置挥惺に恪8?俾?杀阕宰鞔厦鳎?朐谛轮魅四潜吡⒏龃蠊Α=峁?贾铝舜?杀的大事。

足利义持已死,众人拥护足利义持亲近的人已不可能,不然会导致积怨内斗不散;然而众人又想维护原先的权力规矩,于是他们只能从足利家选择。足利义嗣既是前任将军的嫡子,又与足利义持有仇,自然变成了最好的人选。”

众人听罢,纷纷附议,觉得这样的推测合情合理,唯一的遗憾是找不到真凭实据。

文官侯海感叹道:“所谓武家,不就是武夫?这帮人捣鼓起阴谋来,可不比文官的弯绕肠子少,还更加狠辣。”

平安道:“日本的武家,并非简单武夫。武家不是有和尚,还有写诗的文人吗?”

刘鸣继续说道:“上杉氏要求,签订附加文书,明文准许天皇名号在日本国内使用;以此作为新任将军足利义嗣、接受册封的条件。这便是在为足利义嗣谋取各方的好感,尝试修补室町殿的威信。此事足可让人猜测,日本国那些有权势的人,如今并不愿意推|翻室町殿的制度。

而刺客富?俾?桑?匀恢皇且桓鲇薮赖钠遄印O鹿偃隙ǎ?巳吮厮牢抟伞<幢阕憷?逅枚运?男殖び谐鹪梗?泊哟?杀事件中得到了好处,却仍然容不下这样的事。应该会杀富?俾?桑?再有в取!

盛庸抚掌道:“刘行人好见识。”

刘鸣道:“下官不敢当。安南国之行,下官确实增长了一些见识,日本国诸事倒有共通之处。可见士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重要。”

盛庸沉吟道:“日本诸国成为一盘散沙、与保持现状,对我朝利弊如何?”

刘鸣道:“呈送圣上的奏章,下官倒建议保持现状,如此局势能更加稳妥清晰。室町殿之所以愿意议和,便因不愿舍弃京都的权势产业。若是局面太过混乱,以我朝在日本国的实力,恐怕同样受损。”

盛庸点头道:“先口头许诺上杉氏的条件,然后派快马进京请旨,得到册封足利义嗣的诏书与金册。如果朝廷不同意上杉氏的条件,许诺没有凭据、仍有反悔的余地。

在此期间,咱们可以要求履行已经签订的条款,准许官军进驻石见国、出云国,尽快让圣上的大事获得进展。”

大伙儿纷纷附议。

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

山城和约签订、足利义持被|刺等消息传到了九州岛,大内盛见在喜悦之余,难免有些伤感。

大内盛见的伤感,乃因同情被刺的将军足利义持。世人常以成败论英雄,大内盛见却认为,遭受各方势力抛|弃的义持、本来是可以将日本治理好的。

即便是智慧如足利义持的人物,能看清形势,却不一定就有办法。

大内盛见回想起大战前“上洛”之时,见过义持的同胞弟弟义圆;忽然见到义圆、大内盛见觉得有点突兀。至今他才醒悟,义持将军很早以前、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今日之后果;义持想义圆作为继承人,并能得到某些有力守护的支持。

义持将军明明已经预见到了后果,依旧被迫选择开战,然后承担了责任。大内盛见每想到此情此景,难免几多哀叹。大战之时,那凋零的樱花,或许是一种意象,又是一种禅机罢……

当初,博多合战后、大内盛见假装没有得到斯波部的军令,而率残部武士迅速南逃。众人只得求助于“友军”接济,暂渡难关。

然而南边的守护大名,少弐氏、大友氏等,这些所谓“友军”与大内氏的关系、实在算不上友好。

盖因大内家族的起家之地在周防国,属于北边的“中国”本州岛地区;他们向九州地区扩张、并站稳脚跟,与九州本地的家族难免发生冲突,曾经还多次进行过争战。

大友氏等家族一时没有落井下石,实在是因为所谓大义,让他们暂且有点犹豫;其中最关键的调停中间人,乃是古处山城的秋月氏当主。

秋月氏近年来的名声不太好,因为在夹缝中生存,于日本南北朝时期、立场摇摆不定,有“昨日足利,今日宫方(南天皇)”的狼藉名声。然而秋月氏是九州本地家族,与九州各大名关系密切,可以说得上话。

除此之外,秋月氏近年还与大内家的家臣毛利氏关系很好,两家已经有过联姻的约定。

在紧要关头,秋月氏帮助了大内盛见,让他们得以顺利迂回到丰前国(博多地区东边)。

秋月氏完全没有嫌弃大内氏今日的落败,毕竟除开被明军占据的筑前国,大内氏还有丰前、周防、长门三国领地,对于秋月氏这种地盘很小的家族来说,大内家依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内军残部在古处山城的时候,秋月氏不仅供给饮食,还如约把九州岛远近闻名的美女秋月香织、送给了毛利家。因为两家早已有过约定,让秋月香织做毛利贞长的儿媳,这次正好随行去周防国。

秋月香织是秋月氏当主的侄女,她爹是个出家人。因为她从小在寺庙长大,所以人长得漂亮不说、还受过良好的教育(日本国的文化教育,最好的地方在寺庙)。

丰前国北面的海面,有明军的战船活动。大内盛见一时没敢北渡,已经在他的领地丰前国滞留很久了。

这时听闻日明两国已经议和,大内盛见顿时松了一口气,决定尽快派出使者、去博多湾与明军交往,以便缓和此时的危险局面。

原先大内氏就不是主战派,相反大内盛见曾多次努力、试图劝说室町殿避免战争。但是战端一开,大内盛见依旧率部参与了大战,实在不愿意在这种大义上背叛,遭受全日本的排挤。

此时,既然室町殿已经议和,大内盛见向明军示好,形势便完全不同。

大内盛见非常急迫,对于两国议和的消息、也是万分欣慰。

因为明军以博多湾为大本营,如果战争继续,大内家的领地是首当其冲的战场。关门海峡南北的筑前、丰前、周防地区,明军必定是要先拿下的,以便保证退路和粮道。要是大内氏的地盘丢失殆尽,家势也就完蛋了。

然而大内盛见选择的使者,竟然是毛利贞长。

毛利贞长,便是当初在粕屋郡接待钱习礼一行,欺骗了明国使节的人。对于此时前往博多湾、形同“送|死”的差事,毛利贞长当然十分不满。

在毛利贞长看来,他得罪明国人,所作所为全是听从家督的意思,自己就是个跑腿的,非常之无辜。何况他一向对家督忠心耿耿、十分尽心尽责,如今却要被推出来背黑锅,表示十分寒心。

于是大内盛见在住所内,单独召见了他。

见礼罢,大内盛见便说:“秋月当主的侄女,我见过一面之后,只觉惊为天人,其艳名果然名不虚传。”

毛利听到这里有点困惑,但马上回应道:“这都是犬子的福分,秋月当主对我家确实不薄。”

大内盛见看了毛利一眼,心头明白,此人正在借机表功。秋月氏对大内家的帮助,确实是看在毛利贞长的情分上;所谓秋月当主对毛利家不薄,意思也是对大内氏有功。

“出身尊贵、底细清白的绝色美女,可遇不可求,要是送入大明国宫廷,起初就得封个嫔罢?”大内盛见径直说道,“若是室町殿送的秀女,应该封皇妃,形同朝鲜国宗室。而秋月氏以大内家的名义献上,可能先是封嫔。”

毛利愣了一下。

大内盛见道:“《山城和约》有明文条款,要逮|捕押送杀害明国使节钱习礼的罪人。真正应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或许是室町殿大将军、侍所头人赤松义则,以及我本人。但要逮|捕这些人是不可能的事,明国既然要议和,也不会提此要求。

侍所应该会找几个倒|霉鬼。而大内家可能没有选择,当初接待钱习礼的、正是毛利君,这件事那些幸存的明国人知情,无法隐瞒。届时我只能不惜得罪明国人,拒不移交毛利君……好在后来,我终于想到了另一个好办法。”

毛利听到这里,似乎有点明白了,顿时变得有些感动,鞠躬道:“主公恩德。”

上一篇:重建北宋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