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693章

作者:西风紧

柳升的声音渐渐变得哽咽,他的手紧紧握着,指骨因太用力而发白,手也在颤抖。

阮氏看他那扭曲的神态,始信佛家人说的一个意思,最难受的、并非愤怒与仇恨,而是内疚。前者的错误在于别人,而后者的罪在于自己。

她已不知该怎么安慰柳升,恐怕说几句确实没有用。她怔怔道:“我不该让柳将军提到伤心事。”

柳升看了他一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说道:“我确实不该说这些不相干的事。平素我并不愿意提起,一想起来、便会觉得自己罪无可赦、不该再活在世上;只有完全不想,才会好受点。今晚不知怎么了,罢了。”

阮氏留意到,柳升之前谈起往事,着重说的是他的母亲。

这时柳升好似在调整着情绪,想中止这个话题,神色也渐渐恢复了。阮氏却终于忍不住说道:“令堂对柳将军的恩情,应该额外深重罢?”

柳升又看了阮氏一眼,他沉默了片刻,语气也平和了一些:“先父是个卫所百户,很早就去世了。我娘独自把我拉扯大,确实不容易,日子过得很艰难。她也说过,若非为了养育我,也不会受那么多欺|辱,吃那么苦头。”

他回忆了一会儿,接着说:“她老人家对我真的很好。记得我刚被准许袭任百户时,到了一个屯堡值守;她怕我吃不好,便带了一只自家养的母鸡来探视。那只鸡是切好了、洗干净的,拾掇得非常细心。”

阮氏点了点头,却不知为何感到一阵心酸。或许因为结局已经先说了,才会让平淡的事也莫名伤感。

柳升喃喃道:“每次我在军中有一点功绩,她便非常高兴。可是我终于有了出息,还没来得及回报恩情,却反把她害死了。我亏欠了娘太多,确实罪孽深重。”

阮氏一阵难受,一不留神竟然掉下几滴眼泪了,她急忙拿出手帕,避过脸去揩干眼泪。

柳升回过神,人便站起来,叹了一气道:“今夜我为何要说那么多呢?我这便到门口叫人,把阮夫人护送回去。”

“柳将军……”阮氏唤住了他。

柳升回头,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她的脸。

阮氏大胆地与他对视,问道:“恩重如山,却也是愧疚,柳将军若能自己选,你还想要吗?”

一句话竟然把柳升给问住了,他愣在那里,许久没有动弹。

阮氏听完了柳升的事,她作为外人、心里觉得:那些恩情对于柳升,其实有罪恶感。她这才不禁有此一问。

过了好一会儿,柳升用很低沉的声音、悄悄说道:“恩重如山没得选,愧疚却有选的机会,我只是选错了。人不该只想着趋利避害。”

……柳升没有动阮氏一个指头,他果然叫来了部下,让他们把阮氏送还住处,并下令不得再为难阮荐的家眷。

明军将士用一辆马车送阮氏,随行还有几个披坚执锐的军士。清化的街巷黑漆漆的,百姓人家晚上仍不敢出门。一路上十分沉寂。

随行的汉人军士都很沉默,确实与安南人的习惯不太一样。或许是因为安南国的天气,阮氏见到的“大越”军士卒,都比较活泼,爱说话、小动作很多;而这些北方来的人,做事按部就班,很能忍耐的样子。今天见的那个柳将军,似乎也是这样的人。

阮氏很快回到了阮荐的姐夫家里。满屋子的人都还没歇息,这时正是一团乱,阮荐的母亲又哭又气,一边给人赔罪、说是连累了亲戚,一边又问阮氏被怎么对待了。

阮氏好生生的,便说起柳升没有欺负她,可老夫人等都不太相信。阮氏辩解,让老夫人等瞧她的衣裳头发都很整洁。但老夫人说她洗过澡,收拾好了才回来的。

当时明军放走了阮荐一家,来了个武将却独独叫阮氏留下。他们命令阮氏先沐浴更衣,再去见柳将军;而并非“完事”之后才洗的澡。

可是阮氏又能怎么让老夫人相信,她简直是有口莫辩。一个年轻貌美的妇人,单独被人留在明军行辕内,任谁也会怀疑她的遭遇;她情知如此,却无计可施。

老夫人见她说不出话,又带着厌恶的表情告诫她:“你要是发现有了,一定堕掉!”

阮氏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急忙无力地辩解了一通、无非先前那些话。她非常烦躁,便婉言告退,回房去歇着了。

阮氏安静下来,呆在幽暗的房间里,甚么东西都看不太清楚了,却似乎更容易胡思乱想。

她满脑子都是柳升的身影,怎么也挥之不去。柳升说的话、不是甚么让人高兴的事,但是却让阮氏的印信非常深,她一直在想着柳升的心思。

夜色已深,阮氏也不想再出房门,实在不愿去面对、家里那些人的质问。她便干脆上床睡觉。

半睡半醒之中,阮氏竟然还能想到柳升。那个高大英俊的上国将军、明国的贵族,在人前风光无比,受人敬畏,却把温柔的一面留给了她。他太可怜了,阮氏迷迷糊糊之中、竟把他拥入了怀中,正安慰他的伤痛。

等到阮氏醒来,她想起昨夜那些事,顿时忍不住唾骂了自己一声。接着又暗自庆幸,好在只是个梦。如果这样的心思被周遭的人知道了,不知会遭来多少唾骂。

屋子里已经亮了,阮氏发现自己睡过了头,便急忙爬起来,穿衣收拾。

她走出房门时,又遇到了老夫人。老夫人心事重重地问她:昨夜有几个人,才让你今早起得这么晚。阮氏听罢无言以对。

老夫人又问昨夜阮氏提到的事,明军将军许诺、不再为难阮家的人,是否属实。阮氏便很认真地说,姓柳的明军大将确实答应过。

于是老夫人决定,立刻举家逃离清化、到南边去找阮荐。

所有人都被吓破了胆,此时人们把离开此地、当作是逃出生天的解脱。大伙儿毫无异意,简单拾掇好包袱,便带上驴车往南城门而去。

他们在南城的城门口,经过了守军武将的一番盘问,果然被准许出城了。

于是一行人不顾路程凶险,出城后立刻逃走。大多人都认为,最凶险的、莫过于占领了清化城的明军武夫。

……

……

(西风恭祝书友们,新春快乐,猪年好运,都发大财)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万里金陵帝国梦

“半个月之内,拿下乂安!剪灭全部叛军,捉住贼首陈季扩。”柳升对周围的武将们下令,他的态度十分严肃。

诸将纷纷抱拳领命,人们无不振奋。

柳升作出如此决定,并非冲动。明军进驻清化城、修整已经三天了,柳升数次召集文武议事,一直没有谈过进攻的期限。直到今天他得知,陈季扩的人马到了演州(黄梅)之后、已继续南行去往乂安(荣市),他才对时间充满了信心。

从清化城到演州、再到乂安,全程道路约三百里。如果只是行军,明军步骑辎重、七天内就能抵达乂安城;但因中途有演州城,然后还要攻下乂安,攻城作战的时间不好估计。不料而今陈季扩继续南退,那演州城本身算不上大城、加上兵力空虚人心惶惶,一切形势便逐渐清晰了。

众人陆续离开中军行辕。柳升拿起他的头盔,端正地戴在头上,立刻又从桌案上提起刀鞘、挂上腰带,他随后也走出了大堂。

中军一群精锐骑兵簇拥着柳升,骑马来到大街上。此时各部出征的明军、已经从几处军营开拔,大街上鼓号喧闹,到处都是整齐的队列。

才过去三天时间,今日的清化城、与明军入城时的景象已全然不同。许多安南百姓都出来了,观望着明军的人马。安南人当然没有箪食壶浆,大多人只是为了看热闹和稀奇罢了。

人们看热闹,当然首先要觉得不会被杀死,所以前几天才没有人来围观。不知是这几日那些随军官吏的宣扬、起了作用,还是明军确实在清化保持了军纪、没有胡作非为,总之情况已有所改变。

安南庶民们面对着明军将士,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据裴友贞的人暗察百姓,得到的奏报便是,明军将士并未纵兵劫掠,而且很多百姓认为明国人很富裕。大概是因为当地人只能看到表象,汉人青壮们、天生就比寻常的安南人要更高大(给人营养好的感觉),穿的衣裳也很好。安南百姓、包括大明国内的平民,一般都很节约,寻常人的穿着又旧又皱;但是这批明军将士,领了织造厂批量制造的新戎服,自然军容不一样。

而且按照武德朝以来的新律法,将士出征值守会得到少量军饷,这几天不少将士便拿着官府发的铜钱、在城中花销。这种事在安南军队里十分少见,安南叛军的底层士卒都是贫民。

明军各部军容整肃,士气高昂。许多人都期待着在战场上立功,人们不再想着虚无缥缈的封侯拜相,而是盼着更加实际、普遍的好处;只要作战有功,活着领赏,死了改变全家命运,从此朝廷养着后人、步入士人或武将阶层。

大伙儿扛着朝阳下泛光的新火铳,敲着锣鼓、举着各色旌旗,正齐步行军。不远处一群将士一边走,一边便兴致高昂地唱起了小曲:“梅香飘满驿路,鸿雁翱翔成行。春寒倚在亭中,眺望出征方向。回忆雨中初见,鸿雁送去娇|娘念想。勇士忠君保国,春寒倾心不忘。梅香飘满驿路……”

前面充满硝烟厮杀的战场,在军户们眼里、仿佛已变成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美妙的曲子,又像是无数将士共同编织的一个梦幻的希望,在明帝国的上升期,朝廷清明、家境改善,妇人总是很美好。

如此稀奇而疯狂的军队,当地人自然是见所未见,难怪那么多人来围观。

柳升骑着高头大马,率精骑走出了南城门。他坐在马背上观望着前方,视线之内的地势比较平坦,远处偶有起伏不高的山林。

他转头向右侧眺望,便见稻田深处、河面不宽的河水上,已飘满了一长串灰色的硬帆。明军沙船在比较狭窄的河道上张帆,正是顺风之故。

上一篇:重建北宋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