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333章

作者:西风紧

朱高煦想到因为自己的决策,能让很多覃石头这样的人,避免了克死他乡的下场。他渐渐地高兴起来,人有时候发现自己对别人有价值,也是感觉很好的。

这时门口的侍卫道:“禀王爷,卫指挥万权求见。”

“叫他进来说话。”朱高煦头也不抬地说道。

万将军走进屋子,马上单膝跪地道:“末将酒后失言,睡了一觉才回过神,请王爷降罪!”

朱高煦看了他一眼,走到跟前一把将他提了起来,“不过一句醉话而已,没那么严重。”

万权忙道:“末将悔也。”

朱高煦道:“不过听起来,万将军似乎不想来安南国打仗?”

万权沉声道:“在汉王跟前,末将也不说虚的。除了上头的大将,谁愿意来这瘴气之地呀?有没有命立功还不好说。末将为蜀王不喜,这才被选中来了安南。”

“哦?”朱高煦直觉这里头有事儿,他对藩王的事还是很有兴趣的,便不动声色地问道,“万将军乃护卫指挥,按理应该是蜀王的心腹才对。”

万权叹了一口气道:“末将也是冤枉。有一个同宗侄女婿去巴结华阳郡王(蜀王庶长子朱悦爠),成了华阳郡王的亲信。去年,华阳郡王既不上报,自己就让末将那亲戚做了千户。

蜀王大怒,将华阳郡王痛打了一百杖,还要交给朝廷处置。幸得华阳郡王的几个兄弟求情,这事儿才算了。末将也因此被猜忌。等到朝廷要从诸王府调护卫军,自然就该末将领兵出川了。”

朱高煦听罢恍然,原来这万达是在内地争斗中失败的人,被打发出来的。他沉吟片刻,又有点疑惑道:“就算华阳郡王违|法,不过只是帮人升个官,蜀王为啥要对亲儿子那么狠?”

万权颇有些犹豫,终于上前两步,低声道:“华阳郡王是蜀王的长子,只因生母不是正妃,无缘袭亲王之位,可能心里有点不高兴。蜀王觉得华阳郡王有怨气;加上华阳郡王确实行事乖张,不如他弟弟那么听话孝顺,蜀王当然不喜欢他。彼时华阳郡王擅自任命千户,肯定要受猜忌了。”

“原来如此。”朱高煦点头道,心说连亲王府里的人也在为了王位在斗,但最有想象空间的事、还是蜀王那嫡子的求情。

华阳郡王是朱高煦的亲堂弟,但完全没有见过面,主要是朱高煦的堂弟实在太多了。他把这事儿记着,不过一时还没想到有啥用。

就在这时,外面的鼓声敲响了,轰鸣了三声炮响。喧哗声传进了渔村里,朱高煦转头看着外面,说道:“眼下已经是永乐五年。”

……

……

(书友们新年快乐。)

第三百二十八章 春雨中的呐喊

果不出所料,继安南国中书令之后,永乐五年正月,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明军大营投降。

安南国侍中陈元祉,携天徽公主、带着全家家眷来降;接着不断有安南国的武将带着人马前来……甚至有个叫阮日坚的人,并无官职,却趁势起事杀死了安南国的镇抚使,拿着人头到明军大营来邀功。

背弃胡氏父子的人愈来愈多,拖下去恐怕他们只有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下场。

明军大营,有文官在中军慷慨陈词,言道,得大义、民心者必胜!朱高煦并不相信大义有那么神奇,但他不得不肯定这种摸不到看不见的东西有其作用,至少在“失德”一方形势不妙时、人们改换门面会更有借口。

朱高煦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下令大军开拔,前往选中的战场。

十万大军要伏击偷袭,战术可能性并不大。此番以逸待劳的部署,无非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正月中旬,天空灰蒙蒙的。明军两座大营的军队,在朱江两岸摆开了阵势。

此段江河南北流向,东岸山石耸|立,那座山叫朗山,连绵直到江畔。以至于东岸江边的陆地道路十分狭窄。

所以朱高煦的中军大营并不在东岸,而在西岸的河滩地。他料定安南军会以主力进攻平坦的西岸,毕竟敌军仰攻朗山大营会更加困难。

黯淡的天空下,迷雾之外的朗山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以增声势。朱高煦把目光收回,此地地势较低,视线很不开阔,只能看见河滩和河面沉沉的水汽。

朱江两岸,此时各营共有十万大军!然而此时却显得有点空寂,或许是地方太大了,明军军纪也比较好。

朱高煦看着朦胧的江面,甚至没有大战将至的感觉。

南面远处,视线被早晨的雾气遮挡,连一点动静都没有。若非斥候禀报了军情,朱高煦压根不知道安南军今天会来。

等了一个多时辰,天空仍旧灰蒙蒙的,雾气也没有完全散去。若是晴天,现在的时间都日上三竿了。

一个部将道:“今天怕要下雨,火器就没法用,不知安南军还会不会来。”

朱高煦不动声色道:“两边都不能用火器,敌军的象兵还好使一些。”

话音刚落,江面上的水汽深处,便隐隐约约传来了呐喊声。那远远的喊叫声,在山川之间传来,声音十分怪异。

静静地等了半天的明军将士们,终于有了点生机,纷纷说起话来。

朱高煦抖了一下缰绳,调转马头对诸将道:“咱们本来是攻城的实力,如今野|战,我军主动选择战场、以逸待劳,无论如何必胜无疑!照事先说好的行事,若是下雨了,则以鼓声代替炮响。”

众将纷纷执军礼,一阵应答之声。

朱高煦挥了一下手,大伙儿便拍马离开中军,各自散了。

远处的呐喊声,愈来愈近。这时朱高煦感觉到手背上一凉,两滴雨点落到了手上,没一会儿,雨声便响成了一片,“沙沙沙……”雨声掩盖了一些远处的喊声,雨水打在头盔上更是叮叮当当十分清脆。

空中被笼罩上了一层雨幕,视线更加不清晰,连对岸山上的旗帜也渐渐看不清楚了。

而此时,江面上的桅杆、船影渐渐进入了视线,继续向北行驶。看来安南军并不会因为下雨,推迟这场战争最后的会战。

戚风惨雨,风雨飘摇。天空一片黯淡,地上迷迷蒙蒙,天地间一派压抑之感。

然而朱高煦的心情,并未随着环境而改变,这一仗还没开打,胜利已经在他的心头了。他甚么军令也不下,只是默默地注视着战场上的变化,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作为从十余岁开始经历战阵的王来看,身经战役大小不下百次,朱高煦实在想不出这种仗有输的理由!

……从江面的雾水中行驶而来的安南战船,在水上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朱高煦部此战根本就没准备水师。许多战船已经从水面越过了明军的陆上阵线,明军时不时向江上抛射箭矢,但十分稀疏。

下雨不仅影响火器,也影响弓|弩,弓弩部件有不少是动物的筋和胶做的,沾水容易软化。一开始也能勉强使用,但很容易损坏。于是两军靠近后,远程攻击聊胜于无。

这时陆上的敌军人群也隐隐出现了,此番安南军是水陆并进,来势汹汹。

“隆隆隆”的鼓声在雨声的喧哗中响起。敌军的喊声更加大,出现的人群乱糟糟的,不知是安南军的战阵队列本来就这样,还是道路逐渐泥泞的关系。

春雨下得不大,下雨的时间也不长,但人太多了,在泥土上反复践踏,以至于地上全是半干半湿的烂泥。敌军大喊着不断进军,却不知是勇敢的怒吼,还是恐惧的发|泄。

火炮一声也没响,正面两军还未接敌。这时明军西岸河滩地上的后方,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厮杀起来了。

安南军水军的平底船径直驶到了沙滩地和浅水的地方,船上的敌军纷纷跳下船,想攻击明军大战的后背,前后夹击明军。

但是马上就和明军骑兵接敌,骑兵权勇队沿河滩由南向北攻击,冲破不成阵型的敌步兵,长枪和马|刀随着战马的铁蹄挥舞。

河滩上一片混乱喧哗,浅水里无数人马在挣扎跋涉,不断有人惨叫着倒在水中。河水浑浊不堪,泥污与血水很快搅合在一起,浑水隐隐泛着暗红。

明军骑兵权勇队的横击,迟滞了安南水军下船站稳脚跟。这时明军步兵几个方阵也成功调转方向了,成片的铁甲方阵向河岸压去,稀泥被践踏得四处飞溅,兵戈撞击声、喊叫声、惨呼哭叫,无数声音在水面飘荡,在朗山山壁上回响。

一些战船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哪怕天上还下着下雨,也无法浇灭猛火油和桐油的火焰,黑烟滚滚,火光冲天。烟尘与水雾混合在一起,大地上更加黯淡迷蒙。

……明军大阵正面,此时也是杀声震天,几股冲在前头的敌兵,先与明军的枪盾重步兵撞上,接着到处都短兵相接,两军的前方,很快就杀成了一片。

明军步兵方阵排得非常密,盾牌简直连成了一堵墙,长|枪如同荆棘一般。安南军步兵肉|搏攻击,根本无法破阵。到处都在惨叫,有的敌兵士卒被挤在一起的两支长枪同时捅得鲜血直冒,第二排的长枪也从前排的缝隙里乱|刺。

上一篇:重建北宋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