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154章

作者:西风紧

妙锦留心观察父亲的神情,她在想:父亲听到那么多惨状,究竟有没有犹豫过?也许是有过犹豫动摇的罢,父亲从小虽然家境寒微,但一直在读书,没吃过多少苦头,后来更是多年荣华富贵养尊处优,怎能毫无贪生之念?

但是,妙锦知道父亲最看重甚么……

景清起身道:“老夫还有事要办。”便走出了房门,径直往书房而去。

妙锦却还未死心,顾不得与母亲徐旧,急忙跟了上去。

她跟进书房,走到父亲面前,便试探地说道:“爹,朝中除了那些主持削藩的大臣,大多数文武都是投降了的。像杨荣、蹇义这等人,厚颜主动归降,夏元吉深受建文君恩宠重用,也投降得很快。却没甚么人骂他们……”

“哼!”景清一脸厌恶的表情。

妙锦见状,一颗心往下一沉,还是继续轻轻说道:“建文朝时,爹的权势官位可比不上夏元吉,为何爹独独被人扭住不放?只因一件事,爹与方孝孺、连楹约定殉国,他俩都没投降,唯独爹投降了……”

刚才妙锦秽,她就明白了:世人愤恨者,非建文之臣降燕,而是虚伪!

外人不了解景清,连燕王也以为景清真的归降了……偏偏景清说了太多忠心有气节的话,还嚷嚷着要自裁殉国;前后言行反差之下,因为误解他、以为他虚伪无耻,世人才会唾弃他!

景清那么要面子、名声的人,就算在某一瞬间真的被吓住了,犹豫退缩了,他也回不了头!

妙锦想通了这一节,便不动声色道:“方孝孺、连楹已死,死无对证,父亲可以设法不认那次约定,便说是流言……”

“住嘴!”景清沉声骂道。

他急躁地走了一圈,深吸了一口气,忽然语气沉静下来:“老夫算是听明白了。女儿啊,你在北平数年,不知受了谁的蛊惑,想事儿的初衷出现了偏差。

你只看到身边的人,觉得人命要紧、自家要紧。却忘记了圣贤的教诲,忘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要义!”

景清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世上有比性命更重要的东西,便是义,孟子已经教诲过世人。女儿要分得清,孰轻孰重。”

妙锦顿时不吭声了,纵是父亲不发火,心平气和地辩论,她也实在说不过父亲,所以父亲能考进士……

就在这时,景清转过身来,神色坚定地说道:“那件事,老夫亲自去做!到那天,你便与你娘先走一步,免得像铁铉之妻一样受辱。”

他盯着妙锦的脸,等着她回答。妙锦脸色有点苍白,仍轻轻颔首。

景清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犹自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凝视窗外,好像是在苦思良策,谋划行刺!

妙锦已经尽力了,此时已彻底放弃了劝父亲回头的念头。父亲满腹诗书,没人能三言两语能劝服他。

她来到了自己的闺房,坐在窗前,发了一阵呆。

最后的光阴里,她觉得应该多看几眼这世间的美景。此时此刻,她才恍然醒悟,自己还有很多很多想去做、却没做的事……以前她以为自己很年轻,还有很多岁月,此时才明白,人生苦短稍纵即逝。

院子里的浅红桃花正在飘落,遍地都是花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儿,妙锦闭上眼睛,用心地呼吸着那气息。她又慵懒地眯着眼睛,仰头感受着春日的温暖和光辉,亮堂而暖和的人间,原来真的很好……一个低沉的声音仿佛正在耳畔叙述:小姨娘再等等,多看看,你会发现世界很大,也很美,有很多东西值得留恋。

接着她便开始翻找旧物、字迹,以及箱子里的衣物小物什,慢慢回忆十八年来的喜怒哀乐。偶尔她会忧愁,偶尔她会掩嘴直笑,没想到那尘封的地方,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儿,许久没有想起过了。

如此也好,既能准备一番死个明白,又不用像别的大臣家眷一样,临死前还要遭受长久的折磨。

妙锦坐到铜镜前时,看到铜镜中唇红齿白的容颜,脸离得近便清晰细腻;身后的落花、古色古香的雕窗则朦胧。铜镜中的画面,连自己也觉得非常美。

她看着镜子里的人,做出各种姿势和神态,一会儿又伸直雪白的脖颈,挺起饱满的胸脯,双手从锁骨往下拂过丰腴如玉的肌肤,握着自己柔软纤细的腰身,妙锦一时间却不禁幽幽地长叹了一口气。

她连自己也觉得很漂亮,可惜了,很快就会化为乌有,现在却只能孤芳自赏。于是在忽然之间,妙锦便有十分不甘心的心思涌上心头,有点自怨自艾起来。

朦朦胧胧之中,妙锦仿佛看到了一双聚精会神的目光,在燕王府内宅,偷偷地在她身后打量着、欣赏着。他的眼睛里仿佛有各种惊叹和垂涎……

妙锦脸上一红,原来她被看得很不舒坦,现在却心道:他看到的只是一件粗布道袍,又宽又厚,把最美的地方都遮完了。

她越想越羞|臊,耳朵也感觉火辣辣的,时不时唾自己一口,还没出阁的人就如此不要脸。但时不时又想,事到如今,若能被人发现这美丽,记住她的美,让这一切活在某个人的心里,倒少了些许憾意。

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听春雨

“沙、沙、沙……”景府书房里传出一阵动静,靠近了就能听见。

妙锦走到书房门口,推开房门进去时,便见景清正在磨一把短匕!景清转过头来,看了妙锦一眼,没吭声继续磨匕首。

妙锦脸色苍白,看到父亲拿的那把武器,她就断定:父亲连一点机会都没有!此事只能是白白送死。

这也怪不得景清,景清乃进士出身,写文章和做官可以,要他一个文人做刺客,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便如在北平时,景清叫妙锦去谋|刺,可谋划的法子、没一个能行的;更别说叫他亲自去动手了。

景清磨完了刀,便试穿他的官服,拿着那把短刀,忙活着找地方藏,一会放进怀里,一会插|进靴子,就仿佛临阵之前的将军。

妙锦退出书房,轻轻掩上房门,她走起路来也有点步履不稳,觉得腿上没甚么力气。

……

京师皇城北面多山,东面抵内城城墙,南边多官府衙署、且纵深小离正阳门太近;唯有皇城西侧,以及西南边秦淮河流经之地,方是京师内城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陈大锤赶着毡车,沿着皇城西边的街巷转悠。朱高煦便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观看着沿路的铺面、风景。

靖难军进京已有两个多月,初时京师的惶恐已经渐渐消散,世人很快发现倒霉的人全是官宦之家,于是商铺重新开张,换了个皇帝生意照做、日子照过。街巷上车马如龙,人头攒动,市井十分热闹。

马车先缓缓地通过了拥挤的花鸟街,朱高煦见到一处要典让的铺子,便在门口停留了一会儿。

朱高煦寻思,他确是爱养花草,但植物若没人照看、浇水,便要枯萎,摆着一堆枯死的花草在店铺里叫卖就太稀奇了。

经营这种店铺比较麻烦,他便叫陈大锤赶车离开了此地。

及至秦淮河北岸,朱高煦便见到了一条卖玉器、首饰的街,当下便有了兴趣,叫陈大锤绕进去瞧瞧。

做生意的总有经营不善要典让铺子的人,很快朱高煦便发现了一家。马车停靠下来,他走进大门,在里面东张西望看起来,一会儿掌柜便走过来了,招呼一声便陪侍在一旁。

朱高煦瞧着那木格子里放的各式玉器、珍珠,多是玉佩和玉质挂件,他转了一圈,没发现有啥好东西。

虽然五颜六色的东西有很多,但朱高煦没发现有色泽好的。只有一块和田玉看起来颜色纯粹一点,可惜隐隐有点泛青绿颜色。他早就知道这种白玉、要乳白温润的羊脂玉才值钱。

那掌柜的一直在注意朱高煦,见他在只在和田玉前面稍稍站了一下,又微微摇头走了。掌柜便道:“好一点的东西都当了,不过这铺子好,楼上能看到秦淮河的风景哩。”

“咱们不开酒肆茶楼。”朱高煦笑道,“若是有贵重的货物进来,放在何处?”

“客官请随老儿过来。”掌柜的道。

很快朱高煦便认定要买这间铺面了,因为里面的小院里有一间精巧的密室。一副壁柜有机关,打开机关、掀开之后里面还有一间藏宝物的暗室;壁柜一合拢,很难被人发现入口。

朱高煦立刻与掌柜签了契约,连价钱也没商量。

他办完了这事儿,马上离开了此地,径直回府。

马车到王府大门口,朱高煦刚下马车,忽然一个声音道:“高阳王。”他转头一看,一个头戴帷帽的高挑女子正站在街边,刚才的唤声正是妙锦的声音!

一瞬间他的脸上表情微妙地变幻,他很惊讶,没想到妙锦还会来主动找他,来得也很突然。也有点担心,正如朱高煦刚刚搬进这座府邸就明白的细节,府上原来的奴仆不可靠!

朱高煦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说道:“先上马车。”

他立刻掀开木门,请妙锦上去,然后看了一眼关着的府门和侍立在门口的奴仆,自己也走上马车,拍了一下木板道:“陈大锤,走!”

马车再次离开了王府,朱高煦犹自挑开车帘一角,回头观望着街上的情形。

上一篇:重建北宋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