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第103章

作者:交出思想

  最关键的是,这两位虽然一口一个‘后宫不得干政’的,并且在人们口中也成了贤后的典范。

  可实际上,真要在史书上细看就会发现,她们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只不过,不同于吕雉、武曌这些弄到最后臭名昭著的。

  她们俩却聪明的选择了‘辅助位’!

  明明该做的都做了,可最终不仅她们的皇帝夫君敬重、信任她们。

  连朝臣都对她们感恩戴德。

  为何马皇后薨逝后,不仅‘帝恸哭’,还‘群臣恸哭’?

  那是因为在朱元璋的高压下,群臣是真心觉着没了皇后,他们怕是老命不保啊。

  而李承乾眼前的长孙皇后又何尝不是如此?

  甚至她比马皇后还要激进!

  玄武门之日,她是真心陪在李世民身边,并亲自仗剑杀人的。

  当时东宫之中,好些个李建成的妃嫔,之前可是跟长孙皇后以妯娌相称的。

  最后呢,长孙皇后带人亲自动手送她们上路了。

  这么做,仅仅只是为了不让自家猛爹崩溃而已。

  做到这种份上,自家猛爹在母后面前的表现就可以理解了。

  漂亮、大气、温柔却又关键时刻格外可靠,但平时又能低调的突出自己!

  妈耶,李承乾只是稍稍总结了一下母后平日里的做派和风格,立马就觉着,自家猛爹能找着这么一个好媳妇儿,才是真正的幸运啊。

  这种好媳妇儿,谁不想要?

  李承乾心中各种思绪短暂的沸腾了一会儿,而后面不改色的来到了二人面前,一边跟二人打着招呼,一边直接从食盒里头掏出各种饭菜来。

  “父皇、母后,来,先吃午膳!”

  “刚从灶台上作出来的,热乎乎的吃着正香。”

  “哦,就是有两个菜母后不能吃,只能我和父皇独享了!”

  长孙皇后其实自李承乾进来时,余光就一直放在了李承乾身上。

  如今李承乾开口了,那自然注意力更加正大光明的放过去了。

  对于李承乾的变化,其实最担心的人,是她啊!

  李世民都能发现李承乾的改变,她这个亲自诞下李承乾的母亲,又怎么会没有察觉?

  李世民没开口之前,长孙皇后不能问,甚至都不能表现出察觉了。

  但那种担忧、惊惧深埋心底的感觉,又岂是那么好捱过去的?

  如今好了,不管李世民到底被吓成了什么样子。

  至少眼下,这父子俩把事情摊开了,那她就能问问了。

  “承乾,怎么还有母后不能吃的菜?”

  “平素里你可没这么多讲究!”

  长孙皇后选了个很好的切入点,足够亲近却又显得不露痕迹。

  果然,李承乾半点没意识到自家母后到底要探查的是什么,反而咧着嘴笑着道。

  “母后这就错了,以往我其实同样讲究的。”

  “只不过以往这些菜式是早就定好的,你不能吃的,压根不会端上桌。”

  “但今日嘛,父皇多少有些心气不顺,我这不得弄两个父皇爱吃的,陪着他喝一杯?!”

  李世民之前一直没说话,这会儿听到李承乾提到自己了,糊弄不下去了,没好气的瞪了李承乾一眼道。

  “说什么屁话呢!”

  “朕心气不顺?”

  “朕面对你李承乾这等大能哪里敢心气不顺啊!”

  “朕是被你吓着了!”

  李承乾脸上一副七不服八不忿的模样,可心中却在为李世民叫好。

  不说别的,单说能在这种时候,在自己儿子面前承认自己怕了,这其实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越是高位之人越是好面子,更何况做到皇帝了的李世民呢。

  不过,李承乾脸上确实不露什么表情。

  无他!

  不想李世民太得意了。

  “行了,怕了也好、心气不顺也罢,那喝上两杯,吃上一顿好吃的,自然心情就好了!”

  “来来来,母后也来!”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后,均是莞尔一笑,而后大大方方的坐到了小桌旁。

  这小桌可不是后世的饭桌,而是放在床榻上的。

  这时候的床榻,那其实都快跟小房子面积差不多了,那叫一个遮奢。

  饭菜其实并不是多奢华,但无论是给长孙皇后准备的猪蹄花生,还是给李世民准备的油炸泥鳅,味道绝对没得说。

  更别说还有李承乾自己最喜欢的排骨炖莲藕,久炖之后粉粉糯糯的莲藕,简直让人满足到了极点。

  以至于李承乾原本打算吃饭之时聊的事儿,都打算放在餐后了。

  美食当前,哪有其他心思!

第136章 长孙皇后的沉重母爱

  “唔……承乾,这莲藕这么做,确实好吃!”

  “没了往日里吃的清爽,但这粉粉糯糯的口感,一口吃下去倒是安心!”

  长孙皇后难得的有些念念不舍的吃下最后一口莲藕,放下筷子轻声感叹。

  李世民在一旁忙不迭的一抹嘴巴疯狂点头。

  “确实!”

  “不过还是不如承乾给朕准备的这小泥鳅!”

  “哈哈,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可真是香气扑鼻啊!”

  李承乾闻言挑了挑眉头,极为戏谑的说到。

  “可不仅是好吃啊!”

  “这东西,大补,尤其是对男人来说,大补!”

  李世民闻言一愣,而后一看李承乾那冲着自己挑眉的戏谑模样,也是哭笑不得,筷子都没放下,直接指着李承乾道。

  “你小子今天还在为青雀去青楼的事儿生气、罚他呢,结果你小子对这些事儿这么了解?!”

  李承乾一脸坦然的一摊手。

  “了解自然是了解的,毕竟年纪也快到了。”

  “但我可不会早早破身!”

  “身子骨可是自己的,我还想健健康康、舒舒坦坦的过一辈子呢!”

  李世民一怔,而后面色肃然的一点头。

  “确实!”

  “想必青雀那儿你这么生气也是因为这个吧!”

  见到李承乾点头承认,李世民也露出了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长孙皇后在一旁听得他们爷俩的交谈,扭头看向李承乾道。

  “那……承乾,你梦中的青雀,活到了什么时候?”

  这问题问的非常突然,可李承乾既然之前在李世民面前都没藏什么,那自然现在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永徽三年!”

  “其实也就是贞观二十九年的样子!”

  “呼……如此算来,岂不是刚过而立之年就……”

  长孙皇后听到这消息,多少有些感慨。

  而后再次看向了李承乾,神色有些晦涩的问道。

  “那……你呢?”

  “呃,你梦中的李承乾呢?”

  李承乾知道这问题的意思,却丝毫没有长孙皇后脸上的难色,反而平静的说到。

  “贞观十九年,造反失败,流放黔州,在当地没的!”

  此言一出,整个立政殿后殿内,忽然就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造反?!

  这两个字,在其他地方或许只是一句口头禅。

  亦或是一句不带太多贬义的调侃。

  可放在眼下这一家人嘴里,那可就不是玩笑了。

  这是罪!

  是能彻底颠覆一个人过往和前程,把人一生都彻底改变的大罪。

  长孙皇后哪怕之前就从李世民嘴里听到相关的消息了。

  可如今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熟悉的孩子,就这么在自己面前坦然的说出了‘自己’造反、流放最后客死他乡的事儿,她怎么着也平静不下来。

  哪怕在玄武门之事当天都不曾留下一滴眼泪的长孙皇后,忽然就泪眼婆娑的一把抱住了李承乾,而后放声痛哭了起来。

  “呜呜呜呜……承乾,我的承乾孩儿!”

  “呜呜呜……承乾!”

  “呜呜……是母后不好,是母后让你委屈了!”

  本来李承乾还有些不知所措的。

  可听到那句‘让你委屈了’,瞬间眼眶就红了。

  这一刻,他仿佛真成了那个原本温良恭俭让、堪称太子表率的李承乾。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原本天真浪漫、温和谦卑的孩子,一路历经瘸腿、打压,之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胞弟弟宠冠诸王。

  而长孙皇后的薨逝,让他彻底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

  最终,他用自己的命,朝着那位先疼爱他后又忽略他还不忘打压他的父皇发出了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

  哪怕这代价是他的性命,他也不后悔!

  但……这个尚未而立之年便早早客死他乡的青年,或许临死之前最想的,还是见一见那位生他养他,却早早辞世的母后一面吧!

  那才是他心目中唯一一道光啊!

  而如今,这道光,正照耀在李承乾身上。

  而他也深深共情了!

  上辈子同样是孤家寡人的他,此刻是真的感受到那一抹沉甸甸的母爱了。

  就是那种毫无道理的,仅仅只是因为是母子,便会心疼、眷念、喜欢的母爱!

  可他们母子俩倒是温情去了,一旁的李世民多少有些尴尬了。

  呃……倒不是说他不希望这娘俩感情好。

  而是,没他的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