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62章

作者:眉油酥脂

  “放心,我们府中肃静的很,没有那些个长舌妇。”

  刘氏这么说也是为了打消窦昭和崔老太太的顾虑。

  虽然说如今这件事看着是双方都很满意,但是只要没订婚,就搞不好会有变数。

  万一最后事情没成,又传出来两个人孤男寡女一起游玩之事,对贾琅来说没什么影响,但对窦家尤其是窦昭来说,接下来可就很难议亲了。

  所以刘氏也是特意说明了一下。

  听了刘氏的话后,窦昭随即看向了祖母崔老太太。

  崔老太太微微点头后笑着说道。

  “放心吧,夫人安排的很周到,昭儿,你就跟宁国公游览一番应国府的风光吧。”

  窦昭羞涩的点了点头说道。

  “祖母,那孙女儿就去了,公爷,请。”

  贾琅轻笑一声说道。

  “窦姑娘,请。”

  而后两人离开了堂中,往花园去了。

  目睹着两人离开后,刘氏也是由衷笑了笑说道。

  “老姐姐,你看怎么样,是不是郎才女貌,很般配啊。”

  崔老太太微微一笑说道。

  “这还得看他们两个了,反正我这做祖母的,该操持的都操持了,剩下的我就管不了了。”

  就在三人闲聊之时,贾琅和窦昭也是在应国府小厮的引领之下,来到了应国府花园之中。

  神都的冬天很是寒冷,花园之中除去道路扫的一干二净外,其余的花圃都是被积雪覆盖,白茫茫一片。

  倒是花园之中的几百棵梅树盛开,隐隐一丝花香传来。

  一路之上,窦昭只是害羞的低着头,心里砰砰跳个不停,却不知该和贾琅聊些什么。

  往日里窦昭操持商行之事,可谓是雷厉风行,妥妥女强人的风范。

  然而在如今在面对着贾琅之时,却只剩下了羞怯。

  看着窦昭这般姿态,贾琅也是不由得笑了笑,而后调侃说道。

  “窦姑娘,你这低头看了一路了,不知可曾捡到银子了。”

  “我听闻窦姑娘的商行经营的很是红火,该不会本金都是靠低头看路捡来的吧。”

  一听这话,窦昭不由得面泛红晕,而后娇羞说道。

  “公爷玩笑了。”

  贾琅见状微微一笑说道。

  “我若是不玩笑,我看你怕是不肯搭话,要低头走一路了。”

  “如此岂不辜负了国公夫人的苦心和眼前这番美景嘛。”

  “这梅花开的这般好,窦姑娘难道就不想看看嘛。”

  窦昭听后缓缓抬起了头羞涩说道。

  “让公爷见笑了,自打出生以来,我还是头一次和男子独处,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公爷海涵。”

  看着窦昭这般客气的样子,贾琅淡然一笑后说道。

  “比起现在的你,我还是更喜欢当初在城门口和忠顺王府遇见的你,那个时候的你更自信一些。”

  窦昭回忆了一下两人的前两次见面,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而后试探着问道。

  “在忠顺王府的时候,公爷是不是就认出我了,所以才会助我解围。”

  贾琅微微点头说道。

  “那是当然了,否则的话,我跟你伯父不过是刚刚认识,何必为了他就去得罪汝阳王妃呢。”

  听到这里,窦昭的心里不由得感觉一丝甜蜜,我就知道,他肯定也是喜欢我的,我的感觉是对的。

  在思考了一番后,窦昭看向贾琅询问道。

  “公爷如今贵为宁国公,执掌殿前司,可谓是显赫之极。”

  “今后公爷会不会、会不会、”

  看着窦昭有些纠结的样子,贾琅意味深长看向窦昭说道。

  “世家大族联姻之事素来有之,但面对利益,有几个会因为姻亲就能够共同进退的。”

  “我若是在意门第,现在你我二人也不会在这里了。”

  “而且我觉得你对自己还是太不自信了,你是个极为优秀的女子,端庄大方,且十分的机敏,更生的花容月貌。”

  “说实话,要不是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我早就去窦家提亲了。”

  听到这里,窦昭心中满是欢喜。

  而后贾琅略一思考后看向窦昭说道。

  “对了,窦姑娘,还有件事,我想我得跟你说一下,希望你能够理解。”

  窦昭听后赶忙说道。

  “公爷请讲。”

  贾琅随即说道。

  “我宁国府传承至今,已经百年。”

  “如今主脉却只剩下了我一个男丁,人丁单薄至此,属实是愧对祖先。”

  “为宁国府开枝散叶的事情,自然落在了我一人的身上。”

  “我行事坦荡,不愿行欺瞒之事,不知窦姑娘能不能接受这一点。”

  窦昭心里顿时打起了鼓,这些事情,窦昭心里是有阴影的。

  当年窦昭母亲之所以自尽,便是因为察觉到丈夫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了,顿觉生无可恋。

  如今贾琅提起这些,窦昭不由得有些顾忌。

  在思考了一番后,窦昭看向贾琅说道。

  “大丈夫三妻四妾,乃是常理,公爷要为宁国府开枝散叶,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正偏有分,尊卑有份。”

  “但不知公爷可否认同这一点。”

  贾琅淡然一笑说道。

  “宁国府也是传承百年的世家,不是小门小户,宠妾灭妻之事,自然不会发生,这一点窦姑娘尽管放心。”

  “若你我成婚,你自然便是宁国府的大娘子,统管全家。”

  “妾室姨娘,自然都要听你的。”

  “只是若是妾室们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也希望窦姑娘不要苛责于她们,一家人和和美美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整日里都要为了后宅之事烦恼,我怕是无心公务,反而适得其反了。”

  窦昭听后点了点头说道。

  “窦昭不是心思刻薄容不得人的人,这一点侯爷放心。”

  “我只是,只是因为、”

  说到这里,窦昭停顿了一下,有些说不下去了。

  贾琅温和看向窦昭说道。

  “莫非是因为令堂嘛,我曾听闻过,如今你父亲的妻子乃是续弦,是你的继母,乃是妾室扶正的。”

  窦昭叹了口气说道。

  “这是家丑,不提也罢。”

  “宠妾灭妻非正道,还望公爷铭记今日对我的承诺,我也会牢记自己对公爷的承诺的。”

  贾琅和窦昭对视一眼后,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事情到了现在,基本也就定了下来。

  千万不要认为窦昭会觉得有些突兀,古代的大家闺秀,能够嫁给青梅竹马的寥寥无几,更大的可能是完全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到成婚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婿高矮胖瘦,是什么模样,也只有到成婚夜里才能看到新郎的庐山真面目。

  像窦昭这般和贾琅见了几次,同时崔老太太还特意安排了一次相亲,已经是殊为难得了。

  此时的窦昭对自己的婚事整体还算非常满意,虽然美中不足贾琅日后会有些妾室,但是但凡是权贵之家,有几个能守着一个正妻过日子的,哪个不是三妻四妾。

  窦昭担心的也不是贾琅会有妾室,而是担心贾琅宠妾灭妻,而窦家在宁国府面前又处于弱势,到那个时候,自己日子才是难熬呢。

  而且在古代七出之条里有一条就是善妒,古代社会女子若是拦着夫君不许纳妾,那可是犯了七出之罪的,夫家硬气点,直接就可以休妻,而且还会连累娘家没有出嫁的女子议亲。

  而且对于古代妾室和正妻的关系,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按照古代的礼制,其实妾室在正妻面前,根本翻不起什么波浪。

  以红楼梦为例,荣国府的赵姨娘,那可是贾政非常宠爱的妾室了。

  然而赵姨娘的地位如何呢,别说王夫人了,就连王熙凤这个晚辈都不把她当回事,对着她就能直接教训。

  赵姨娘的儿女更是只能喊王夫人母亲,喊生母赵姨娘姨娘。

  贾探春对于赵姨娘兄弟赵国基的态度更有意思,赵国基算起来是贾探春的亲舅舅。

  赵国基去世了,来荣国府报丧。

  那个时候贾探春协理荣国府,于是按规矩给了二十两银子的丧葬费。

  赵姨娘一听就来闹事,让贾探春再多给二十两,还拿赵国基是贾探春的舅舅来说事儿。

  当时贾探春是这么说的,自己只有王子腾这个舅舅,什么时候又冒出来一个舅舅。

  王子腾是王夫人的二哥,贾探春的意思再明确不过,自己的嫡母王夫人才是自己的母亲,自己必须也只能按着嫡母这边的关系走。

  这就是古代妾室的地位,充当的更多是一个生育机器的角色。

  而且古代宠妾灭妻是礼教所不允许的,一旦曝光出去,男人也是颜面扫地。

  因此窦昭才会欣然答应了贾琅的要求,愿意接受贾琅日后身边可能要围绕莺莺燕燕之事。

  在聊完了正事之后,窦昭的羞涩也是缓和了不少,贾琅陪着窦昭在花园之中游玩了一番后,便带着窦昭返回了应国府前厅之中。

  在简单寒暄了一番之后,崔老太太带着孙女窦昭先行离开了应国府,贾琅则是和应国公商议起了议亲之事。

  贾琅家中如今没了父母,贾琅自己前去提亲也不合适。

  应国公既是媒人又是贾琅的长辈,帮着来操办这些事情自然是顺理成章。

  在沟通了一番之后,将事情商议出了一个章程后,贾琅也是开开心心的离开了应国公府。

  事情若是能顺利完成,贾琅不仅能抱得美人归,还能够成功解锁一次签到奖励,简直是一举两得。

  傍晚,窦昭住处崔老太太的院子堂中,此时的崔老太太正和儿子窦世枢一起说着话。

  崔老太太打量了窦世枢一眼后说道。

  “怎么,一二十年都不愿意到我这来看看,现在你们哥俩是怎么了,一前一后的过来。”

  窦世枢听后有些尴尬说道。

  “娘说笑了,儿子前些年忙于公务,无暇来看望娘,还望您宽恕则个。”

  “再过段时间,便是娘的大寿了,儿子想着请您到府里去住一段时间,一大家人为您操办操办,府里热闹热闹。”

  “世英来请您一次了,您为何不愿去呢。”

  崔老太太淡然喝了口茶后说道。

  “行啊,现在打主意打到你亲娘头上来了。”

  “我是老了,但还没糊涂呢,前脚你弟弟要接昭儿回府议亲,让我赶走了,后脚就又来说什么给我祝寿。”

  “你们哥俩真把你娘当老糊涂了是吧。”

  “我还不知道你们那点花花肠子,不就是想借着这个由头儿,把昭儿也带到府中,然后找个所谓的权贵之家许配了,好给你们哥俩拉个盟友,作为日后往上爬的资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