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眉油酥脂
此时东城别院之中,窦昭正心不在焉的和崔老太太一起喝着茶。
看着孙女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崔老太太微微一笑后说道。
“昭儿,魂来。”
窦昭听到祖母的话后反应了过来,随后略显无奈说道。
“祖母,您又拿孙女开玩笑,好端端的,怎么还叫上魂儿了。”
崔老太太笑了笑说道。
“你啊,人在这儿,魂儿却不在,我不得帮你叫叫啊。”
“自从你回来之后,我就感觉你怪怪的。”
“怎么,去了忠顺王府一趟,看到了王府的富丽堂皇,就被震撼成这样啊。”
窦昭只得拉着崔老太太的胳膊摇了两下后说道。
“祖母,您就别取笑孙女了。”
“王府虽然繁华,但孙女还不至于眼皮子这么浅。”
崔老太太意味深长笑了笑说道。
“那我就懂了,是不是在王府遇到哪家的公子动心了啊。”
“说来给祖母听听,祖母帮着你参谋参谋。”
窦昭一听脸都红了。
崔老太太见状瞬间也是明白了,不用说,肯定是被自己说中了。
人嘛,都年轻过,崔老太太是过来人,自然也有少女怀春的时候。
眼看着窦昭这般模样,崔老太太不由得摇了摇头后说道。
“唉,女大不中留啊。”
“快跟祖母说说,让我听听,是哪家的公子如此的出类拔萃,能被我的昭儿给看中啊。”
窦昭脸色通红来了个否认三连。
“没有,不是,祖母,您就别乱猜了。”
崔老太太轻笑一声后说道。
“好了,瞧瞧,还害羞了。”
“这有什么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你如今也到了该议亲的时候了,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来,跟祖母说说,祖母也好帮你打探打探。”
“如果真是那种品行端正值得托付的人,祖母肯定会支持你的。”
听到这里,窦昭有些心动了,但犹豫了一番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祖母,真没有,您就别乱猜了。”
崔老太太轻轻抚摸了一下窦昭的头后说道。
“你啊,脸都红成这样了,还说没有。”
“怎么了,是有什么顾忌还是怎么样啊。”
“是那人门第不高,门不当户不对嘛。”
“若是如此,你不必担心,只要他人品贵重,门第低一些也是无妨的。”
第42章 尤氏心思,异常的王夫人
窦昭听后这叫一个尴尬啊。
祖母这误会可是误会大了。
要是贾琅都属于门楣低下的,那放眼整个大夏,能说得过去的,大概也就只有皇子了。
窦昭之所以这段时间一直纠结,就是因为贾琅出身实在太高了。
十七岁的公爵,这是什么概念。
在同龄人还处在游手好闲,风花雪月的时候,贾琅已经走完了多少军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道路,不仅获封公爵,还执掌殿前司,可谓是要权有权,要势有势。
以贾琅的身份,不是宰辅千金,国公嫡女,宗室郡主之类的出身,怕是连给贾琅提亲的底气都没有。
窦家虽然也算得上名门望族,但是如今窦家家主窦世枢,也不过是二品的礼部尚书。
而窦昭的父亲窦世英,则是三品的户部侍郎。
窦昭敢肯定,若是自己和父亲表露出一丝想嫁给贾琅的心思,那窦家所有人都会耻笑自己是异想天开的。
对于窦昭这个年纪的少女而言,尽管她对贾琅心生爱慕,但是却只能隐藏在心中,不敢有丝毫的泄露,这无疑是十分难受的。
爱而不得,大概算得上是最折磨人的事情之一了。
所以面对着崔老太太的询问,窦昭也只能是撒了撒娇后说道。
“祖母,您就别问了,孙女就是这几日有些疲累了,过些时日就好了。”
眼看着窦昭撒娇连连,崔老太太也明白,自己再追问下去,估计也是问不出什么了。
略一思考后,崔老太太微微点头后说道。
“好吧,那你自己注意些,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若是真有如意郎君,祖母一定会帮你的。”
“千万不要觉得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母就是因为这八个字,一生困顿。”
“所以我是绝不会让你重蹈覆辙的。”
窦昭听后乖巧的依偎在了祖母身边。
虽然童年经历了丧母之痛,但是祖母的关爱,无疑为窦昭的童年点亮了一盏明灯,让窦昭的童年生活不至于满是黑暗。
祖孙二人又聊了几句后,窦昭便离开了房中,处理起商行的事情了。
转过天来,宁国府后宅尤氏的住所之中,尤氏正和一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说着话。
这个妇人的身份说来很有意思,乃是尤氏的继母尤老娘。
虽然说辈分大,但是尤老娘和尤氏的年纪其实也没差几岁。
尤氏今年三十多岁,尤老娘也就是四十上下。
当初尤氏的生母去世之后,尤氏的父亲续弦娶了尤老娘。
同时尤老娘还带来了两个女儿,也就是为人熟知的尤二姐尤三姐。
其实对于尤老娘,尤氏是不怎么喜欢的。
尤氏是个内秀的人,她能力并不差,但嫁给贾珍这么多年,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掌管宁国府的事情。
在红楼原著之中,尤氏的公公贾敬因为炼丹服丹搞得重金属中毒一命呜呼。
当时因为贾珍并不在家,所以处理葬礼的事情便只能落在了尤氏的身上。
从来都不管事的尤氏,将这件事处理的是井井有条,处处妥当,这是原文的描述。
由此可见,尤氏管理能力并不差,只不过她与王熙凤性格截然相反,王熙凤是泼辣外向,尤氏则是内敛,所以她不爱出风头,只想着安静的过自己的日子。
而尤老娘则不同,从她二十多岁嫁给了当时尤氏那四十多岁的父亲来看,尤老娘的性格一览无余。
尤老娘图什么呢,肯定不是图尤氏的父亲岁数大不洗澡,而是看中尤家的条件。
在尤氏的父亲去世之前,尤氏便把继母和两个妹妹托付给了尤氏,希望她能多多照顾。
然而尤氏对尤老娘趋炎附势的性格可谓是不厌其烦。
按照常理来说,尤氏是不会主动找上尤老娘的。
但是今日,却是尤氏主动邀请尤老娘到宁国府来的。
在简单的寒暄了两句后,尤老娘便故作关切看向尤氏说道。
“大姐儿,前段时间宁国府出事了,我早烧香晚磕头,祈求佛祖保佑你平安无事。”
“万幸啊,你总算是安全了。”
听到这里,尤氏也是淡然一笑,心里其实满是不屑。
若是这个继母真的关心自己,就该雪中送炭,而不是到了现在,来跟自己说什么漂亮话。
不过今天尤氏请继母前来有自己的盘算,所以尤氏温和说道。
“多蒙母亲挂念,府里确实出了不小的事情,但如今也算是转危为安了。”
“我们家那口子和那个继子,因为犯了官司,被陛下流放了,这辈子是回不来的。”
“如今侯府管事的是我那小叔子,他已经承袭了宁国公爵位,对我也很是照顾。”
听到这里,尤老娘的心思瞬间活泛了起来,她若有所思问道。
“大姐儿,你说的小叔子,应该就是琅二爷吧。”
“我记得他年纪不大吧。”
尤氏微微点头说道。
“今年十七岁,就已经立下了不世功勋,比我们家那口子厉害多了。”
“原本宁国府的爵位已经成了三等将军了,如今又成了公爵,这都是我那小叔子战功换来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
“母亲,这次我请您过来,是有些事情想和您商议。”
尤老娘随即说道。
“大姐儿,有什么事你说。”
尤氏淡然一笑说道。
“之前母亲不是一直想着让我帮两个妹妹找个好婚事嘛。”
尤老娘点了点头说道。
“可不是嘛,二姐儿虽然订婚了,但那个张华太不成器,整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把他爹气的不轻,直接把他赶出家门了。”
“二姐儿要是嫁到这样的人家,还不得跟着一辈子受苦啊。”
“三姐儿年纪倒是还小点,但也十五六了。”
“你爹爹走得早,娘又没本事。”
“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咱们家最有本事的就是大姐儿你了,你两个妹妹的婚事,还是得托付给你啊。”
尤氏温和看向尤老娘说道。
“母亲放心,爹爹临终前嘱咐过我,让我赡养母亲,照顾两个妹妹。”
“她们的婚事,我自然是责无旁贷。”
“我是这么想的,公爷如今位高权重,手下的青年才俊也多。”
“能够往来宁国府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我今天就是想和母亲商量一下,看看愿不愿意让两个妹妹搬到宁国府来住。”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保不齐两个妹妹就和哪位公子合了眼缘呢。”
“再不济,也能让公爷了解一下两个妹妹的品性。”
“如此一来,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也好开口请公爷为两个妹妹觅得佳婿啊。”
“要是公爷对两个妹妹半点不了解,又怎么好做媒呢。”
“母亲您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尤老娘一听都快乐开花了。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