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90章

作者:眉油酥脂

  “两人并没有什么来往,而且在赵盼儿离开诏狱后,被安顿在了宁国府的一座别院之中。”

  “此后宁国公再也没去过别院。”

  “对于赵盼儿去邬阁老府上之事,宁国公也并不知情。”

  “据锦衣卫在宁国府的线人回复,宁国公在得知此事时,也颇为震惊,恼火赵盼儿自作主张,让他很有可能被迫卷入首辅次辅的争斗之中。”

  天佑帝有些狐疑说道。

  “这些锦衣卫的线人可靠嘛,会不会传递的消息有所失误。”

  夏守忠十分笃定说道。

  “陛下放心,锦衣卫管理线人,有独特的手段,被派到宁国府的线人,都是锦衣卫最精干的线人,而且家小都由锦衣卫负责照顾,借他们一百个胆,他们也不敢胡来。”

  “而且奴婢觉得,宁国公刚刚因为盛家的事情被陛下处置,眼下肯定不愿多生事端。”

  “再说了,到了宁国公这个级别,便是首辅次辅,也决定不了他的晋升了,他何必去掺和文官的事情呢。”

  夏守忠如此肯定的态度,也是让天佑帝松了口气。

  但天佑帝又怎么会知道,整个宁国府的下人仆从,全都被贾琅发放了军魂,一千多人,全部都是贾琅的死忠之士。

  锦衣卫的线人潜伏到宁国府,只会被贾琅统一收编。

  他们传递出去的消息,都是贾琅安排好让他们传递的。

  不过也正如贾琅所料,尽管有锦衣卫查证,但天佑帝还是不能完全放心,天佑帝随后看向夏守忠吩咐道。

  “夏守忠,这样,回来你从锦衣卫挑选一批好手,安排到萧钦言府中去。”

  “文武合流是大忌,本朝决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奴婢遵旨。”

  在夏守忠下去安排后,天佑帝眸中闪过精光。

  作为皇帝,天佑帝不相信任何人,他相信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权力。

  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转过天来上午,太和殿内,朔望日的朝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文武群臣朝拜天佑帝仪式完毕后,很快朝堂气氛便凝重了起来。

  一名御史走到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都察院御史臣刘言有本启奏。”

  天佑帝淡然询问道。

  “刘卿家有何事启奏。”

  刘言取出一份奏折朗声道。

  “回陛下,臣具本弹劾首辅邬阁老,识人不明,包庇偏袒,德不配位。”

  “探花郎欧阳旭,本系微末出身,蒙其未婚妻赵氏资助扶持,得以进学赶考。”

  “其高中探花后,攀附权贵,骗婚高家,迫害赵氏。”

  “赵氏求告无门,求至邬阁老府邸。”

  “但邬阁老收受了弟子欧阳旭贿赂,竟然对此事充耳不闻,明目张胆包庇偏袒。”

  “邬阁老识人不明在前,包庇偏袒在后,请陛下命三法司会审此案。”

  刘言这段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朝堂之中一片骇然之色。

  反观首辅邬阁老,却是一片云淡风轻之色,仿佛刘言弹劾的乃是路人甲一般。

  夏守忠见状从刘言手中接过奏折呈递给了天佑帝。

  天佑帝打开奏折浏览了一番,而后看向邬阁老询问道。

  “阁老,御史弹劾,阁老作何解释。”

  邬阁老走到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识人不明,老臣是有的,包庇偏袒,老臣也不敢否认。”

  “但老臣绝不曾收受欧阳旭之贿赂。”

  “自老臣收下欧阳旭到如今,唯有老臣过寿之时,欧阳旭送了些许礼物。”

  “但那个时候老臣尚不知欧阳旭负心薄幸之事,那只是正常的师徒来往。”

  一旁的萧钦言见状淡然说道。

  “阁老一向以清似水明如镜著称,怎么就会看不透一个小小的欧阳旭呢。”

  邬阁老意味深长看了萧钦言一眼后说道。

  “老夫年迈,老眼昏花,看不清人,也不稀奇。”

  “陛下,臣已年近七旬,窃居内阁首辅之位,上不能辅佐陛下,下不能安定万民,实在难以担此重任了。”

  “请陛下恩准老臣乞骸骨,望陛下成全。”

  邬阁老说完取下了自己头上官帽。

  邬阁老如此,倒是让萧钦言和天佑帝都愣住了。

  两人想过邬阁老的反应也许会很激烈,会拼命挣扎,把水搅浑。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邬阁老居然这么轻描淡写就选择了辞官,那风轻云淡的样子,仿佛清风拂过山岗般平静。

  这倒是把萧钦言和天佑帝搞不会了。

  天佑帝略一思考后摆了摆手说道。

  “哎,阁老说的哪里话。”

  “若说无识人之明,这欧阳旭还是朕钦点的探花呢,论起来,朕不也一样没看透此子一副衣冠禽兽模样嘛。”

  “阁老乃我大夏中流砥柱,朝失阁老,如失栋梁,阁老怎可请辞呢。”

  眼看着如此局势,邬阁老心中明镜一般,天佑帝这并非是真心挽留自己,这只不过是最后的一点体面罢了。

  按照惯例,朝廷高官请辞,如果皇帝不想批准,便会直接否决辞呈。

  反之,如果皇帝想批准的话,那就会来个三辞三让,假意挽留一下,如此皇帝落一个求贤如渴的明君形象,臣子也能得到一份最后的体面。

  当然了,偶尔也会有例外的情况,那就是臣子递上辞呈,皇帝二话不说直接就给批了。

  这种情况就代表皇帝对于这个臣子不是一般的不满了,所以连最后一点体面都不给,装都不愿意装一下。

  按照这种趋势发展,这个臣子如果不请辞,那估计很快就要挨收拾了。

  显然邬阁老属于这个三辞三让的情况,毕竟邬阁老的地位放在这里了。

  如果邬阁老真的不愿意放权的话,那天佑帝和萧钦言想从邬阁老手中夺过内阁大权,不搞得朝堂一片混乱是难以成功的。

  如今邬阁老既然主动放弃了大权,那这份体面自然是要给的。

  此时眼看天佑帝如此,邬阁老依然是十分坚定说道。

  “朝中人才济济,有的是能辅佐陛下的宰辅之才。”

  “老臣年迈昏愦,身子大不如前,处理内阁繁杂事务,也是力不从心。”

  “求陛下恩准老臣请辞还乡,颐养天年。”

  到了这一步,众人自然明白,而今大局已定,邬阁老离开朝堂成了定居。

  果不其然,在又挽留了一番之后,天佑帝一脸遗憾说道。

  “阁老一生志虑忠纯,勤于王事。”

  “而今年迈,朕虽不愿阁老请辞,但又不能不顾及阁老之心情。”

  “罢了,赐阁老白银万两,以作资费,阁老致仕后,一应待遇如初。”

  “阁老为国操劳一生,好生颐养天年吧。”

  “老臣多谢陛下。”

  邬阁老行了一礼后,最后看了一眼殿中,而后眼神之中没有丝毫留恋,转身离去,坦荡至极。

  文武群臣目送着邬阁老离去,心里都清楚,朝堂之中一轮新的大洗牌要开始了。

  在处理了邬阁老请辞之事后,天佑帝也是结束了朝会。

  文武群臣离开了宫中后,宫门前,应国公面带笑容看向贾琅说道。

  “宁国公,你托付的事情有眉目了。”

  贾琅听后露出一丝笑容。

  “有劳老国公了,这样,中午我请客,咱们樊楼边吃边聊吧。”

  应国公微微点头后说道。

  “也好。”

  两人上了马车后直奔樊楼去了。

  不久后,樊楼二楼包间内,贾琅和应国公对坐畅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应国公从怀中取出一份宗卷递给了贾琅后说道。

  “宁国公请看,这便是广济军中送来的有关忠勤伯的资料了。”

  “这忠勤伯当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他是一样都没少干。”

  “他老子便是栽到了这上边,当时若非一众勋贵力保,这个忠勤伯的爵位都没了。”

  “如今这个忠勤伯还是如此做派,真是随根啊。”

  “对了,老夫多嘴问一句,袁家是怎么开罪你了,非要查这些啊。”

  贾琅淡然一笑后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我过些时日要纳妾,是盛家六姑娘。”

  “袁家次子的正妻,便是盛家嫡长女盛华兰。”

  “在这个节骨眼,袁家闹着要休妻,这不摆明了是跟我过不去嘛。”

  “更何况我还查了查,这么多年袁家一直逼着华兰姑娘拿嫁妆贴补袁家。”

  “如今盛家刚一遭难,袁家就搞这一套,打算强占了华兰姑娘的嫁妆,寡廉鲜耻至此,我说什么也得好好教训袁家一番。”

  “只是广济军中我没有什么故旧,所以才拜托老国公帮忙了。”

  听到这里,应国公点了点头,对于袁家也是不由得流露出一丝鄙夷之色。

  “这袁家,当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袁家祖上那点德行,都被他们这群后人散尽了。”

  “居然连儿媳妇的嫁妆都不放过,算计到了这一步,看来忠勤伯府真是到了气数已尽的地步了。”

第158章 温馨生活,患得患失的赵盼儿

  贾琅一脸风轻云淡说道。

  “原本刚出了盛家的事情,我正是低调的时候。”

  “这袁家却非要往上凑,也是他自找无趣。”

  听到这里,应国公犹豫了一下后看向贾琅说道。

  “说到盛家的事情,老夫倒是想捎带着提一下。”

  “你从殿前司全身而退,在老夫看来,是福非祸啊。”

  “储君之位悬而未决,皇后与越贵妃你争我夺,毫不相让。”

  “有陛下当年之事在前,只怕将来这皇位之争,早晚还是兵戎相见。”

  “殿前司统率宫中禁军,将来必然要夹在这三方之间,左右为难。”

  “皇后和越贵妃会全力争取,而陛下又绝不会允许其他人染指殿前司军权。”

  “所以这殿前司都检点只能做个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