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39章

作者:眉油酥脂

  如今的薛家大房只有三人,薛王氏这个寡妇以及一双儿女。

  薛王氏这个人精明有余胆魄不足,干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薛宝钗乃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没什么好下手的机会。

  想来想去,薛家最好算计的就要数薛蟠了。

  首先薛蟠是个草包,脑子不灵光。

  其次薛蟠这个人很招摇,整日里在金陵横行霸道,欺男霸女。

  贾雨村到任金陵后,薛家为了给薛蟠收拾烂摊子,都求着贾雨村帮忙了好几次。

  看来这次的事情,还是得落在薛蟠头上了。

  在思考了一番后,贾雨村心中基本有了计划,随后便安排开始实施了。

  转过天来上午,在贾琅吃过了早饭之后,亲兵来到房中行了一礼后道。

  “公爷,忠靖侯前来求见。”

  听到忠靖侯这个名字后,贾琅若有所思。

  忠靖侯名叫史鼎,出自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

  值得一提的是,荣国府的贾老太太也是出自史家,其父便是初代保龄侯,尚书令史老太公。

  而史鼎则是史老太公的孙子,贾老太太的亲侄子。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史湘云,她父亲本来是二代保龄侯的嫡长子,按理来说,应该是史湘云的父亲承袭爵位。

  但是由于史湘云的父亲早早亡故,保龄侯的爵位传到了史鼐的手中。

  在荣国府和薛家衰败的不像样子的时候,史家却成了一门双侯,可以说兴盛不衰。

  按理来说,凭着荣国府和史家的关系,史家的人知道贾琅和荣国府过节很深,应该不会前来拜访贾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忠靖侯史鼎这个人了。

  史鼎是二代保龄侯的三子,而且他并非军伍出身,他能获封侯爵,完全是因为当了二五仔。

  太上皇临朝之时,开国元勋一直都是辅佐隐太子一派,如贾赦,他担任过太子伴读,师从太子少保,位列詹事府从六品左赞善,司职驳正启奏,辖崇文馆及太子惕隐司。

  不过不同于其他开国元勋,一门心思把宝押在了太子身上。

  史家在布局的时候留了个心眼,保龄侯史鼐支持太子,而史鼎暗中追随还未登基的天佑帝。

  在最为关键的天佑帝宫变之中,正是史鼎提前窥探到了太子的布局,告知了天佑帝。

  天佑帝才把握时机,直接发动宫变,把太子一家斩尽杀绝,而后操控禁军幽禁了太上皇,奠定了胜局。

  在天佑帝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史鼎获封忠靖侯,任江南大营统帅。

  也正是有史鼎的这层关系,红楼梦原著里,后来的史家跟其他三大家族渐行渐远,来往极少。

  最后在王家、薛家、荣国府都败了的情况下,史家全身而退,毫发无损。

  (PS:这里解释一下,87版红楼梦电视剧设定史家被抄家,这个和原著是不符合的,原著里史家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保龄侯史鼐外迁做了封疆大吏,史湘云也并没有沦为游船娼妓,只是嫁人之后丈夫早死,做了寡妇。)

  由此可见,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何等的智慧。

  因此忠靖侯史鼎,是绝对的天佑帝一派臣子,跟贾琅有着天然的亲近。

  在得知贾琅前来之后,他拜访贾琅,自然是理所应当了。

  随后贾琅便安排人带忠靖侯史鼎进来了。

  不久后,史鼎来到了堂中恭敬行了一礼后道。

  “下官史鼎,见过公爷。”

  贾琅微微抬手后道。

  “忠靖侯免礼,请坐吧。”

  史鼎坐下后笑着说道。

  “听闻公爷返回故乡祭祖,原本昨日便想前来拜会。”

  “但思来想去,觉得公爷初到金陵,必然事务繁杂,怕打搅公爷,所以今日才前来问安,还请公爷勿怪。”

  贾琅轻笑一声道。

  “忠靖侯客气了。”

  “我此次回乡,本无意惊扰地方,但奈何族人们太过热情,搞得动静有些大了。”

  “不曾想连忠靖侯都知道了。”

  史鼎笑了笑道。

  “公爷太过谦了,金陵这地方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公爷来到此地,宛如龙过浅滩,自然难以潜藏身形。”

  贾琅摆了摆手道。

  “忠靖侯这话可就太高看我了,金陵之地,卧虎藏龙。”

  “四大家族盘踞此地多年,纵然我是过江龙,怕也是不及地头蛇啊。”

  史鼎听后轻捻胡须,意味深长道。

  “公爷这话可就错了,公爷莫不是忘了,您是过江龙不假,但您同样也是地头蛇啊。”

  “四大家族,贾史王薛,这贾家可不是荣国府一人的贾家。”

  “公爷乃是当代宁国公,贾氏一族的族长家主。”

  “若说代表贾家,谁还能比公爷更名正言顺,更有资格呢。”

  听到这里,贾琅淡然一笑。

  “看来今日忠靖侯是别有深意啊。”

  史鼎微微点头道。

  “荣国府今时今日的地位,早就配不上四大家族的名头了。”

  “四大家族,需要一位新的领头羊。”

  “薛家王家下官不清楚,但对于我史家而言,若是公爷有意的话,我史家愿意和公爷重新划定金陵,所谓的四大家族,早该成为过去式了。”

  贾琅听后看了史鼎一眼,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忠靖侯,让人办事,两手空空的可不好。”

  “你们史家想拿着我来打幌子,跟荣国府划清界限,那不妨直说。”

  “何必在这拐弯抹角呢。”

  “还重新定义四大家族,难道说让过去四大家族的联盟土崩瓦解之后,你史家会以我宁国府马首是瞻嘛,我想你史家不会吧。”

  眼看着自己的目的被贾琅揭穿了,史鼎轻笑一道。

  “公爷果然了得,下官这点小心思,被公爷一眼看破。”

  “荣国府自甘堕落,跟四王搅在一起,早晚必遭祸殃。”

  “我史家不愿意引火烧身,这些年一直尽量避免和荣国府的接触来往。”

  “但四大家族这么多年了,想完全撇清关系太难了。”

  “公爷若是愿意助我史家一臂之力,我史家欠公爷一个人情,来日必当偿还。”

  贾琅略一思考后淡然道。

  “人情不人情的就算了,宁国府若是兴盛,无需史家的人情。”

  “宁国府若是败了,这个人情作不作数犹未可知。”

  “史家选择接近我宁国府,无非是担心和荣国府直接撇清关系,会引来其他三家的敌视。”

  “所以才会说什么新四大家族的事情,打着这个幌子想让宁国府来遮蔽风雨。”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点。”

  “我听闻史家有一位千金,名叫史湘云,乃是忠靖侯的大哥所出对吧。”

  “许给我如何。”

  史鼎听后犹豫了一下道。

  “若是下官没有记错的话,公爷有婚约了吧,难不成公爷打算悔婚。”

  贾琅淡然说道。

  “悔婚自然不会,给你侄女一个平妻之位,也算对得起你史家了吧。”

  “如此一来,史家自然而然就和我宁国府建立了亲密关系,人人都知道宁荣二府不对付,史家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嘛。”

  “再也没人会疑心史家和荣国府纠缠不清。”

  听到这里,史鼎有些纠结了。

  虽然说他对史湘云这个侄女没什么感情,但是再怎么史湘云也是史家嫡女,把史湘云送出去做平妻,这好说不好听啊。

  传了出去,人家还不一定怎么说他和史鼐的闲话呢。

  毕竟平妻说的好听沾了个妻字,但实际上还是妾室,无非就是比一般的妾室地位高了不少而已。

  看着史鼎如此纠结的样子,贾琅一脸悠闲喝了口茶。

  这史鼎真把自己当毛头小子了,打算来个空手套白狼,打着鼓吹一下宁国府,让贾琅牵头搞一个新四大家族,史家跟着吹鼓一下,轻而易举跟荣国府划清关系,荣国府便是有什么意见,也有宁国府挡在前面吸引火力,不会让史家第一个遭受打击,这跟痴心妄想有什么区别。

  贾琅比谁都看重实际,才不会吃这种亏呢。

  眼看着史鼎一副为难模样,贾琅也是气定神闲道。

  “忠靖侯,若是为难的话不必勉强,毕竟你是陛下的近臣,就算日后荣国府倒台,会有人借机生事,把火烧到史家身上。”

  “但有陛下在,史家肯定是不会倒的,无非就是蛰伏个十年二十年的,这对史家来说,伤不了筋骨。”

  史鼎一听这话心里这叫一个无奈啊。

  好家伙,什么叫蛰伏十年二十年伤不了筋骨,你宁国公以为谁都是你啊,一场大战便能崭露头角。

  史家若真是蛰伏十年二十年,怕是都要查无此人了。

  史鼎考虑了良久之后,面色郑重看向贾琅道。

  “公爷,关于湘云侄女的事情,我一个人做不得主。”

  “我需要回家商议一下,还请公爷给我几天时间。”

  贾琅轻描淡写道。

  “忠靖侯自便就是,不过我在金陵待不了几天。”

  史鼎微微点头行了一礼后道。

  “明白,那下官便不打扰公爷了,先行告退。”

  “慢走不送。”

  随后史鼎便离开了堂中。

  打发走了史鼎之后,贾琅露出了一丝笑容。

第118章 察觉阴谋,林如海震惊

  对于史家,唯一让贾琅感兴趣的,也就只有十二金钗之一的史湘云了。

  除此之外,史家有什么算计,贾琅并不在乎。

  对于史家想拿着自己做幌子来彻底跟荣国府撇清关系,这点贾琅也是不以为意。

  毕竟以贾琅和荣国府的仇恨值,那也不差这点小事儿了。

  相比之下,能够顺带着把十二金钗之一的史湘云纳入房中,自己这趟金陵之行也算是圆满了。

  在打发走了史鼎后,贾琅也是安排人手,在金陵查找起了甄英莲的下落。

  甄英莲其实便是金陵十二钗副册的第一名香菱。

  说来甄英莲的身世也是极为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