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眉油酥脂
当人被带到郑青田眼前后,马明使了个眼色,随后黑衣人掏出匕首只一下便将少年抹了脖子。
“啊!啊!”
眼看着儿子惨死身前,郑青田只觉得血灌瞳仁,整个人都要疯了,用尽全身力气冲向贾琅。
然而一旁的亲兵们眼疾手快,死死的按住了郑青田。
“我宰了你,我宰了你。”
郑青田被控制的动弹不得,只能是一阵无能狂怒。
贾琅却是一脸的风轻云淡。
“说完了嘛,说完我再问一遍,把指使你私开海禁的幕后黑手说出来,然后把你们来往的证据交给我。”
“给你一句忠告,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
“你就三个儿子,要是再死一个,想想自己能不能接受的了。”
郑青田很是懊恼道。
“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贾琅无奈摊了摊手道。
“好吧,看来你儿子还是有点多,去,再带一个来。”
眼看着贾琅半句废话都不愿多说,郑青田心里明白,自己这次算是遇见真正的狠人了。
“等等,等等,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你们要这些做什么。”
“我怎么知道我把东西给了你们,你们会不会灭口。”
贾琅轻描淡写道。
“你该不会以为见了我的样子,你还能活吧。”
“郑大人,你干的是杀头的事情,难道连早晚要死的觉悟都没有嘛。”
“你肯定是死定了,但你的家眷死或不死,你还是有选择的余地的。”
“我这个人,不喜欢把事情做绝,你的家眷都中了迷药,也认不得我的样子。”
“只要你把事情交代,然后死了,阖府上下,都能活着。”
“当然了,如果你想全家一起上路的话,我也绝对满足你。”
郑青田犹豫了一下道。
“那你要是出尔反尔怎么办。”
贾琅轻笑一声道。
“你只有赌一把了,毕竟想谈判是要有资本的,你现在看起来一无所有。”
郑青田略一思考后道。
“我有谈判的资格,你杀了我,就再也没有人知道关税案幕后真凶到底是谁了。”
“即便知道了,也找不到证据指认他。”
贾琅不以为意道。
“我说过了,你没有谈判的资格。”
“要么痛快交代,要么我就把你全家老小当着你的面一个一个全宰了,最后再让你死,你自己选吧。”
“我这个人耐心有限,给你三个数的时间,三、二、”
贾琅那平淡的语气,仿佛来自幽冥的催命钟声一般,充满了压迫感。
巨大的心理压力,让郑青田实在是承受不住了。
“我说,我说。”
此时的郑青田也顾不得太多了,哪怕贾琅事后真的郑青田全家杀了,郑青田也无所谓了,只要他自己死在前面就行了。
那种亲眼目睹着家人一个个被杀的场景,郑青田只是想一想都感到绝望。
贾琅微微一笑道。
“郑大人,很高兴你这么配合,说吧。”
郑青田随即便把事情交代了。
正如梦华录原剧中一般,主导江南关税案的幕后黑手正是萧钦言。
早在萧钦言身在中枢之时,他便开始操作此事,以此牟取暴利。
在萧钦言被天佑帝送到姑苏后,为了谋划起复之事,萧钦言需要大量钱财打点,所以萧钦言便命令郑青田加大了私开海禁的力度,这也导致大量海外商船都从余杭过关,让萧钦言赚的盆满钵满。
其实从萧钦言这种杀鸡取卵的操作方式来看,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做一个长久的谋利手段。
毕竟规模搞得这么大,傻子都能看出有问题。
郑青田在萧钦言心中,本就是一个弃子而已,是他捞银子的一个手套。
郑青田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在交待完了萧钦言和他的来往后,郑青田面色低沉道。
“我早就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只是没想到,下场来的如此之快。”
“这位好汉,我看出来了,你们十有八九是使相的政敌,察觉了这里的蹊跷,才会对我下手。”
“当初为了避免使相他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我留下了一封他的亲笔信,另外有关私开海禁所得脏银的去向,我也做了详细记录。”
“脏银大半被我送给了使相,剩下的用来打点余杭官员。”
“我本人所得都存放在一旁的柜子中了,账本和书信也在。”
“好汉都拿走便是,只求饶我家眷一命,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贾琅听后看了看马明,马明心领神会,随即便打开了一旁的柜子,在找到了账本和书信后,马明翻开确认了一下。
确认无误后,马明看向贾琅点了点头。
贾琅见状一脸淡然看向郑青田道。
“郑青田啊郑青田,果然不出使相所料,你留了一手,欲对使相不利。”
“今夜我等不过稍一试探,你便原形毕露。”
“既然如此,留你不得,黄泉路上慢走,记住,下辈子不要做二五仔。”
贾琅话音刚落,一旁的亲兵一剑刺出,郑青田倒地身亡。
随后众人对郑青田府上展开了大清洗,可谓是鸡犬不留。
不久之后,一切归于平静,整个府上满是血腥味。
在简单清理了一下后,一行人在郑青田府上泼了火油,随后又做了一个延时点燃设备。
随后众人清理了一下痕迹,确保没有遗漏什么线索后,井然有序撤离郑家,返回了码头停泊的商船。
紧接着商船便扬帆起航,直奔金陵方向去了。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后,郑家府上漫天大火燃烧起来,火势之烈,难以遏制。
第116章 富贵还乡
剧烈燃烧的大火伴随着升腾而起的浓烟,很快便引来了巡夜人的注意。
当巡夜人发现是钱塘县令郑青田府上着火之后,赶忙通知了值守的衙役等人,而后一群人开始了救火。
然而火势成了气候,根本难以压制,尽管众人十分努力救火,但最终郑青田府上还是化为了一片灰烬废墟。
天亮之后,钱塘县丞等人站在废墟之上,听着衙役和仵作的汇报,只觉得血都凉了。
郑青田府上连家人带仆役足有三四十口人,全部都死在了宅子里。
而且仵作验尸发现这些人都是先被杀死的,并非是火烧而死。
钱塘县发生了如此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死的还是钱塘县令,钱塘县丞只觉得五雷轰顶,这下完了,郑青田一死,这么一口大锅扣在了自己头上,自己可怎么背得住啊。
尽管心中无比惶恐,但事已至此,钱塘县丞也只能是赶忙前往余杭府衙,向余杭知府汇报此事了。
很快,钱塘县的灭门惨案便在余杭传的沸沸扬扬。
郑青田好歹也算是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
朝廷命官惨遭灭门,余杭知府也是压力山大,赶忙命府衙调派精锐,前往钱塘县调查此案。
余杭码头停泊的一艘商船内,当林如海收到了钱塘县令郑青田惨遭灭门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自己的行踪被泄露了。
要知道,如今的大夏可不是什么王朝末年兵荒马乱的地方,在地方的统治力很强。
县令官职低微,但也是朝廷命官。
发生如此惨烈的灭门案,如果余杭知府不能尽快查明真相的话,那刑部都要派专人前来调查案件。
一旦查明真相之后,幕后之人的下场绝对无比凄惨。
所以能让人铤而走险对一县之长下下手,必然是涉及到了惊天大案,否则的话,幕后之人绝没有这样的胆子。
而且郑青田死的时间也太巧合了,自己到余杭才不过一日,郑青田便被灭门。
而且郑青田所管辖的钱塘县,又恰恰是余杭唯一的入海口所在,海外商船若是想走私过关,钱塘县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一环。
郑青田这个人,早早就上了林如海的调查名单,属于重点调查对象。
然而如今调查还没展开,郑青田全家被杀,这简直是给了林如海当头一棒,让林如海有一种出师不利的不妙感。
到底是谁泄露了自己的踪迹,这是如今最为困扰林如海的问题。
思考了许久之后,林如海也没什么头绪。
但案子总归还是要查的。
原本林如海乔装改扮,来到余杭,就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林如海很清楚,以海外商船走私的规模,单凭一个小小的钱塘县令,根本没能力操作这件事。
郑青田多半只是一个手套而已。
林如海想着自己顺藤摸瓜,一路查到幕后黑手的头上,圆满完成这次的任务。
但是既然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了,那再隐瞒身份也没什么必要了。
林如海随即命锦衣卫打出钦差卫队的仪仗,而后让他们前去通知余杭府衙,令余杭官员前来码头迎接钦差。
与此同时,林如海派出锦衣卫进入钱塘,暗中布控钱塘县丞、县尉等人。
林如海在余杭调兵遣将暂且不提,再说贾琅,在处理完了郑青田一家后,贾琅的心情非常舒畅。
这次贾琅打了一个完美的时间差,将萧钦言指使郑青田操控钱塘关卡,私放商船过关之事的全部证据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有这个证据在手,萧钦言有天大的本事,也得乖乖的听命于自己。
此时贾琅悠闲坐在船舱之中喝着茶,期待起了自己的金陵之旅。
贾氏一族祖籍金陵,但贾琅却从未来过金陵,这么多年都是在京师生活。
这一次南下江南,贾琅做戏要做全套,自然也是要来金陵转一圈,把祖坟迁移之事操办妥当,免得有人怀疑自己南下的目的。
一路无书,几日后,在昼夜兼程之下,贾琅再度回到了之前自己乘坐的官船之上,而后便往金陵去了。
转过天来,金陵码头之上人头攒动,为首者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名叫贾代行。
在其身后,便是贾氏一族的族人。
红楼梦中曾介绍过,贾家一共二十房,其中京师宁荣二府八房,剩下的十二房都在金陵居住。
这十二房中有六房都是宁国府的后代,贾代行便是宁国府六房之中辈分最高之人了。
在贾琅以宁国府之主以及贾氏一族族长的名义将荣国府分宗剥离出贾氏一族后,上有所行,下必效焉。
生活在金陵的宁国府六房自然也是响应主脉的号召,直接跟荣国府六房断了联系。
毕竟归根结底,贾琅才是宁国府一脉的首脑,而且水涨船高,比起日暮西山的荣国府可谓是强上百倍。
又是自己的族长,还这般的飞黄腾达,这种选择题简直就是送分题,宁国府六房自然都唯贾琅马首是瞻。
因此在他们接到了贾琅准备迁移祖坟到京师的消息之后,一个个都是积极响应,开始筹备前期工作。
之所以这些人这么卖力气,自然也是想在贾琅身边表现一下,万一能被贾琅看重,将自己这一房带去京师,那自己等人岂不是赚大发了。
上一篇: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