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正月二十八,李定国率领先锋部队抵达仙霞岭。
仙霞关位于仙霞岭中,道路两侧是悬崖峭壁。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李定国本以为会遇到一场硬仗。
结果抵达仙霞关时发现这里竟然空空如也,没有一兵一卒镇守。
李定国十分警惕:“难道...有埋伏?”
疑惑间探马来报:郑鸿逵派人送来消息,有意投降。
第1321章 不败就是赢
听闻郑鸿逵有意投降,李定国没有感到任何意外。
平叛大军的优势太大了。
早点投降还能给自己谋一条生路。
投降晚了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他迅速将消息上报朱慈炯。
朱慈炯有些心不在焉道:“郑鸿逵果然有诚意,先退兵,后投降!告诉李定国,入闽之后凡是有主动投降继续担任原职,戴罪立功!”
李定国的人问:“请问殿下如果郑芝龙投降呢?是否也让他继续担任原职,戴罪立功?”
朱慈炯看着外面:“此事我说了不算,得由陛下定夺。”
看着朱慈炯的样子,其他人也不好继续追问,只能把原话告诉李定国。
在收复南京后,朱慈炯好像变了个人。
时不时的就会陷入思考之中。
不过他考虑的既不是后勤粮草,也不是排兵布阵,更不战略战术。
而是他大哥朱慈烺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关系到大明朝和他自己的未来。
他已经从自己身上看到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朝廷并未给太子定罪。
也就是说...太子无罪。
战事平息后如果一直找不到太子,那么他就会被立为太子。
可问题是太子只是失踪,不代表死亡。
如果他被立为太子,在继承皇位前朱慈烺却突然现身。
届时局面会变得十分复杂棘手。
首先他肯定不甘心让出太子之位。
可是不让的话又不合规矩。
要知道大明朝在选择储君时素来秉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
即便没有这个规矩,他也不好明目张胆和朱慈烺争皇位。
毕竟他是在朱慈烺的照顾下长大。
想了很久,朱慈烺抬起头吩咐外面:“来人。”
“在!”两个锦衣卫迈步走到他身前。
“给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以及两广的锦衣卫下令,命他们加派人手寻找我大哥的下落。”
一个锦衣卫回答:“回殿下,各地人手早就都派出去了,如果加派人手需要解决钱粮问题。”
“军中钱粮很富裕,可以暂时借一部分给锦衣卫。我会向陛下说明情况,尔等不必担心。”
......
二月初二,李定国在浦城接受了郑鸿逵的投降。
李定国展开地图,问郑鸿逵:“麻烦郑大人帮我想一想郑芝龙的兵力部署。”
郑鸿逵指着浦城说道:“我麾下有五千精兵,现已投降朝廷。”
李定国点头示意他继续。
郑鸿逵指着杉关说道:“郑芝豹在这里,他麾下有八千兵马。”
紧接着他又指向福宁州以及附近的海面:“郑成功和施福在这里,麾下兵马有数万之众。”
“数万是多少?”
郑鸿逵回答:“具体我也说不准!”
李定国眯起眼睛,似笑非笑道:“你已经重新归顺朝廷,为何还不说实话?”
郑鸿逵连忙解释:“并非我不愿意说,而是真不知道。王之心做的那些事早已传到了福建,当地的士绅和地主为了抵制货币改制,临时招募了大量士兵投入郑芝龙的军中,对抗朝廷。”
“所以我也不清楚他到底有多少兵马!”
李定国想了想,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福宁州并不在他的进军路线上,他没必要担心。
李定国让郑鸿逵在前面带路,他紧随其后,二人一起杀向建宁府的首府:建安县。
建安守军本来已经做好了抵抗的准备,可是却被郑鸿逵骗开了城门。
守军见大势已去,只能投降。
李定国简单休整之后继续南下,兵临延平府。
“什么?李定国兵临延平府了?”
福宁州大金城城外海面的一艘战船上,郑芝龙差点被惊掉下巴。
郑芝龙使劲摇晃脑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仙霞关道路崎岖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郑鸿逵只要不投降,李定国绝对过不了仙霞关。”
施福顿了顿:“大人您没猜错,郑鸿逵确实投降了。他不但献出了仙霞关,还帮李定国并骗开了建安城。”
“啊?”郑芝龙跌坐在甲板上,呆呆发愣。
不知过了多久,郑芝龙缓缓站起身。
郑鸿逵确实背叛了他,但并未背叛郑氏宗族。
郑鸿逵这么做才能把宗族利益最大化。
郑芝龙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衫关的后方就是延平府,立刻让郑芝豹撤兵,以免被李定国截断退路。”
“往哪儿撤?”
“泉州府!”
“不行啊大人,郑芝豹退回泉州的同时会把明军引过去,咱们的家人都在那里,恐怕...”
“哎!”郑芝龙叹息一声:“执行命令吧!”
命令刚下达不久,探马送来消息:秦翼明和马万年率一万五千川军攻下分水关,杀入福宁州。
郑芝龙的脸色立刻变得纠结起来。
他想打却不敢打。
主要是怕打败仗。
一旦吃了败仗,士气和人心也会跟着分崩离析。
所以对他来说尽量不要打。
不打就不会败。
不败就是赢。
赢麻了的那种赢!
可是明军已经攻了过来,不打的话只能撤退。
施福见状劝道:“大人不必担心,咱们麾下有五万水师,其中一半能上岸作战,另外还有两万多福建士绅和商人招募的步兵。
也就是说,咱们能调动四万五千人去对付这支川军。三个打一个,很难不赢!”
郑芝龙瞪了施福一眼:“你懂什么,这支川军直接击溃朱国弼的防线攻入了南京城!别说三个打一个,就是五个打一个也未必能赢。”
“那大人的意思是?”
“先回泉州再说!”
“可是...”
“没什么可是,执行命令!”
在郑芝龙的率领下,郑家军从福建各地退向泉州府。
二月十二。
各路明军在福州汇合,开始商讨进攻泉州。
第1322章 泉州之战(上)
福州府城外的中军营帐内,众将齐聚。
他们两天前就得到了开会的消息。
相较于其他人,郑成功出发的最早,抵达的最晚。
等他走进中军帐时,其他人早已到齐。
郑成功一脸歉意:“抱歉,路上耽搁来晚了!”
负责接待的李定国摆了摆手,指着旁边的一个凳子说道:“无妨,郑将军请坐。”
郑成功道谢后坐了上去。
众人一边喝茶闲聊,一边等待定王朱慈炯。
等了半个时辰,朱慈炯才姗姗来迟。
简单寒暄后,众人依次落座。
本以为朱慈炯会亲自参与制定作战计划。
结果他却说道:“诸位,我不擅长领兵打仗,攻打泉州府的事就由你们商量着来吧。”
“这恐怕不妥...”李定国说道。
李宪忠附和:“是啊殿下,没有您的参与,我们没法商量!”
朱慈炯轻轻摇头:“不必多言,你们商量就行。”
说罢,他起身离开中军帐。
众人都有点懵。
李宪忠率先嘟囔道:“殿下这是怎么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李定国摇头:“不知道。”
刘肇基猜测:“可能与朝廷有关。”
秦翼明也跟着猜测:“或许与太子殿下有关。”
李定国见状站了起来:“停,管好咱们自己就行,别瞎猜!”
李宪忠使劲点头:“对,都琢磨一下怎么打泉州。”
几个人商量了一天,终于在天黑前终于敲定了作战方案。
李定国总结道:“咱们的计划是水陆并进。”
“曾英,杨展,郑成功你们三人率领水师南下,务必在二月二十三当天进攻石湖寨城。石湖寨城乃泉州水系的出海口,历朝历代都是军事要地,海防重镇。”
“泉州守军得到消息后必然会派兵支援,以此达到分散牵制敌军的目的。”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