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为了父皇,为了大明的万里江山,我要起兵勤王!”
已经陷入到不反必死局面的东林党和勋贵们一听,顿时响应道:“殿下英明!”
朱慈烺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请礼部代替本宫写一封勤王檄文,即刻发往全国,号召各镇精锐进京勤王!”
“臣遵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施礼回应。
(这里旨意并非圣旨,而是太子令旨的含义。)
“兵部左侍郎何在?”
“臣在!”任浚站了出来。
“南京朝廷可以调动多少兵马?”
“南京京营三万,操江水师两万,漕运一万,福建水师五万,一共是十一万兵马。”
......
由于很多事早就提前商量好了,所以任浚只是把计划复述了一遍。
最终。
马士英被任命为西路军主帅,朱国弼被任命为东路军主帅,郑芝龙被任命为水师主帅。
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不过众人在出兵时间上产生了争议。
以朱国弼为首的勋贵认为应该立刻出兵,打北京一个措手不及。
以马士英为首的东林党则认为应该等等。
等郑芝龙的水师从福建北上南京,然后一起向北京进军。
“兵贵神速!”朱国弼说道:“消息传到福建至少要四五天时间,郑芝龙就算再快,也要十五天左右才能抵达南京,加起来就是二十天。”
“这二十天时间足以让消息传到京师,并让谢三宾等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对咱们极为不利!”
“没错,”魏国公徐文爵说道:“出动兵马涉及的人和事太多了,无论如何保密也会走漏消息。一旦被京师得知,咱们就无法做到出其不意了。”
马士英反驳道:“那你说怎么办?郑芝龙麾下有五万兵马,声势浩大!有他没他差距很大!”
经过深入的讨论,众人决定暂缓出兵。
先让郑芝龙以打击海盗的名义率兵北上。
等郑芝龙抵达南京后再向全国发出勤王檄文。
考虑到郑芝龙从福建北上需要时间,所以将出兵时间定在二十天后的六月初八。
在此期间,其他人各司其职。
五月二十二,命令传到了福建。
与此同时,一个从朝鲜来的信使也拿着密函来到了福建,
施福拿着信函来到郑芝龙面前说道:“大人,施琅来信了。”
“哦?”郑芝龙很是意外,“他还好吗?”
“勉强活着。”
“他有事吗?”
“有,”施福把信递过去并说道:“建奴自知挡不住明军的进攻,所以他们想向咱们借船渡海前往东番。”
“东番...”郑芝龙摇头:“不行!东番是咱们的退路,绝不能让建奴捷足先登。”
施福一脸沮丧:“可是施琅还在建奴的手里,大人如果拒绝他们,施琅恐怕会因此丧命!”
“这...”郑芝龙有些为难了。
施琅是施福的侄子。
施琅的父亲和弟弟已经被郑成功杀了。
如果再让施琅丧命,施福对他将无忠心可言。
可是他又不想让建奴捷足先登。
该怎么办呢?
有了!
郑芝龙走到施福身边,对着他低声说道:“表面上答应下来,然后派一些商船过去。到了那里只救施琅,其他人一概不管!”
第1245章 郑芝龙出兵
郑芝龙既要遵守朝廷的命令出兵北上勤王,又要想办法救回施琅。
为此他只能分兵。
经过慎重考虑。
郑芝龙命施福带着五艘战船,二十艘商船前往朝鲜。
走私货物的同时接回施琅。
他自己带着郑芝豹,郑芝鹏,郑采,洪旭,周全斌等人北上勤王。
郑鸿逵则被留在福建把守后方,同时筹集粮草军需等物资。
郑芝龙前脚刚出发,郑鸿逵带着兵马来到了泉州府衙外。
郑成功身上有人命案,此时还待在泉州府衙之中。
郑芝龙嘱咐过。
福建水师出兵的同时,郑鸿逵要立刻派人来泉州府衙把郑成功接回去。
现在时机已到,他要执行命令。
换做别人,绝不敢出动士兵包围当地府衙。
但郑鸿逵敢。
郑氏一族在福建权势滔天,堪比土皇帝。
只有他们不敢想的,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
泉州府衙早就得到了消息。
在泉州知府的命令下,衙役们紧闭大门,拿着武器瑟瑟发抖。
双方兵力悬殊,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如果被对方冲进来,他们轻则受伤,重则当场死亡。
“开门,”郑彩穿着甲胄,来到大门前使劲砸门。
郑彩不但是郑氏族人,还与郑成功同辈。
是郑芝龙的心腹之一。
泉州府衙的差人们躲在门里面,用颤抖的声音问:“你...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郑彩呵呵冷笑:“我大哥被你们关了好几个月,他到底有没有罪?”
“请问阁下的大哥是?”
郑彩用力踹了一下门:“我大哥是福建水师副总兵郑成功!”
门内的衙役们不敢回答这个问题,纷纷回头看向泉州知府。
泉州知府转头看向顾炎武,明知故问道:“顾大人,郑副总兵的案子还没审理清楚吗?”
顾炎武淡定回答:“审了一半。”
“审完就是审完,没审完就是没审完,什么叫审了一半?”
“我早已将卷宗上交朝廷,但内阁一直没有回复,司礼监也没有批复,所以这件事只能算审了一半。”
泉州知府刚要斥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京师局势动荡人尽皆知,案子办成这样不是顾炎武的错。
“那...那你去和外面的人解释。”
“好,”顾炎武迈着大步来到了衙门口,问道:“外面何人?”
“郑彩。”
“你要干什么?”
“带我大哥离开这里。”
“可有朝廷的公文?”
“公文?”
顾炎武的话直接把郑彩问愣了。
他站在原地愣了很久才缓过神来,使劲扇了自己一嘴巴并自责道:“郑彩啊郑彩,你太废物了,竟然把正事忘了。”
他抬起脚又踹了一下,怒吼道:“狗屁的公文,再不开门信不信老子冲进去把你们全都杀了?”
听到郑彩的威胁,泉州知府吓得缩了缩脖子。
他开口劝道:“顾大人快开门吧,以免伤了和气。”
顾炎武转过身,“大人,现在还有和气可言吗?”
“这...”泉州知府张口结舌,不知该说些什么。
对方都派兵包围府衙了,还有狗屁的和气!
“顾大人!”泉州知府顿了顿,苦口婆心地再次劝道:“对方人多势众,真打起来咱们绝不是对手。趁着现在双方还没有撕破脸,咱们把人交出去,那样不但能相安无事,还能卖对方一个人情。”
顾炎武大声说道:“郑成功犯有杀人之罪,放了他的罪名大人心里比我清楚吧?”
在明代。
私放犯人和帮有罪之人脱罪的行为叫纵囚。
《大明律》规定:官吏纵囚,则与囚同罪。
这个罪名很好理解。
如果犯人犯了杀人罪,官员受贿后帮犯人脱了罪。
事情败露后,官员会因为包庇死刑犯而犯有杀人罪。
简单来说,就是罪名连坐。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震慑力强,让基层官员不敢轻易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坏处也显而易见。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官员办案时会想方设法把案子办成铁案。
当时官官相护,翻案本就不易。
办成铁案后再翻案的难度可想而知。
可见万恶的封建王朝是多么的腐朽不堪。
泉州知府犯了难。
不放郑成功走,郑彩会冲进来把郑成功抢走,可能会杀他们灭口。
放了郑成功,如果郑成功最后被认定有罪。
朝廷追究起来,他会因为纵囚而犯有杀人罪。
“这...这...”泉州知府想说些什么,可又不知道能说什么。
只能不停地说这字来缓解尴尬。
可他越是这么说,越觉得尴尬。
到最后,泉州知府索性破罐子破摔了:“顾大人你随便吧,反正不放人的是你,郑彩会把账算到你的头上!到时候出了事可别怪我没提你!”
不等顾炎武说话,门外再次响起郑彩的声音。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