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816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他推开洪旭,与施显面对面。

“咳咳!”施显又咳出一口血,抬起右手指着郑成功的鼻子:“我大哥是替谁走私?又是奉了谁的命令出兵帮助建奴?你身为福建水师副总兵,心理难道没数吗?”

不等郑成功回答,他便抢着说道:“你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可是你不敢找幕后主使算账,只敢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埋伏偷袭我们父子。”

“可怜,可笑,可悲!”

郑成功被施显的这番话说愣了,他握刀的手下意识地松了下。

站在旁边的洪旭举起刀吼道:“死到临头了还嘴硬,看刀!”

“等一下。”郑成功出声阻止。

施显冷笑起来:“郑成功,收起你那虚假的怜悯吧!老子不怕死。”

郑成功重新握紧右手的刀,问道:“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冤?”

施显再次冷笑:“当然!我给你们父子卖命,到头来却死在你们父子的刀下,岂能不冤?”

郑成功举起刀:“建奴屡次入关,残害我大明数百万百姓,难道他们死的不冤?”

见施显没有反驳,郑成功继续说道:“施琅固然是奉命行事,但是谁都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完全可以阳奉阴违,诓骗建奴。”

“可是他没有!”

“他不但出兵帮建奴打仗,还率先向我的战船开炮。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杀他全家都是轻的!”

就在施显还想反驳些什么的时候,郑成功举起刀将施显的头颅砍掉。

其余人冲到院子和屋内,将里面的人尽数斩杀。

看着地上的尸首,郑成功心里并没有泄愤之后快感。

相反,他陷入到迷茫之中。

因为他知道如果郑芝龙不收手,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施琅。

他根本杀不完!

第1199章 时局动荡

“什么?施大瑄被灭门了?”

郑氏府邸内,郑芝龙得到这个消息时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施福泪流满面道:“我堂哥全家死的不明不白,求总兵大人为我堂哥做主。”

郑芝龙咬着牙问:“知道凶手是谁吗?”

施福擦了擦眼泪,低声说道:“知道。”

郑芝龙伸手从旁边的武器架上拿起一把刀,一脸严肃道:“是谁?告诉我他的名字,我这就杀他全家给施大瑄报仇!”

“哎!”施福叹息一声,没说话。

“你倒是说啊!”郑芝龙推了施福的肩膀一把:“你不说名字,我如何报仇?”

“哎!”施福再次叹息一声,闭着眼轻轻摇头。

郑芝龙就算再傻,此时也猜出了凶手是自己的儿子郑成功。

看着手上的刀,郑芝龙忽然觉得自己非常可笑。

自己辛辛苦苦培养长大的儿子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不是一条心也就罢了,竟然还将他麾下大将灭门。

沉默许久,郑芝龙艰难的开口问:“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多吗?”

“已经传遍了三军!”

完了!

郑芝龙第一个想法就是完了。

如果知道的人少,他可以封锁消息,把影响最小化。

可是消息已经传遍了三军。

三军将士绝大多数人都走过私。

现在郑成功像疯子一样杀人灭门,他麾下将士会怎么想?

用人人自危四个字形容都不为过。

不...

应该是惶恐不安。

另外将士们不但要担心自己的安危,还要担心家人的安全。

如果凶手是别人,他麾下将士会直接杀了凶手,防患于未然。

但凶手是他的儿子。

将士们不敢杀,只能默默承受。

如果他不予以制止,福建水师的军心必然要乱。

郑芝龙急忙问道:“郑成功呢?快派人把他抓住关押起来。”

“他...他不在府中,而是跑到了泉州府衙。”

郑芝龙冷哼道:“那也照抓不误!”

为了抓住郑成功,郑芝龙亲自带队来到了泉州府衙。

泉州知府同意交出郑成功,但泉州府通判顾炎武却不同意。

郑芝龙盯着顾炎武的眼睛问:“郑成功不但是我的儿子,还是我的部下。现在他当了逃兵,我抓他回去有何不可?”

“郑总兵息怒!”顾炎武安抚道:“不是我不同意,而是大明律不同意。”

郑芝龙嘴角不受控制的抽了抽,“大明律?”

“对!”顾炎武点头:“前天晚上龙湖镇发生了一起灭门案,郑副总兵承认是他所为。另外...这桩灭门案还牵扯到走私一事,所以必须查清楚才行。”

“什么?”郑芝龙差点又蹦了起来。

他没想到郑成功竟然自首了。

这是一桩灭门案。

郑成功极有可能会因此丧命。

他本想面见郑成功,询问缘由。

可是郑成功谁也不见。

郑芝龙本想直接派兵冲进府衙将郑成功带出来。

但考虑到事情的影响后,他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连续的叹息声中,郑芝龙无奈离开。

在走出泉州府衙的时候,郑芝龙仰望天空,欲哭无泪。

他喃喃自语道:“老天爷,你这是在玩我呀!不是不让玩,可也不能这么玩啊!”

郑芝龙走后,顾炎武来到郑成功面前:“郑副总兵,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如果龙湖镇的灭门案真是你所为,可就要秉公执法了。”

“我说的都是实情。”郑成功点头道:“人是我杀的,顾大人秉公执法即可。”

“来人!”顾炎武对着外面的衙役喊道:“在府衙内给郑副总兵找一个房间,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让他离开府衙一步。”

“是。”门外的衙役们齐声回应。

顾炎武又对着郑成功说道:“我会将案件查明上报朝廷。”

郑成功双手抱拳,什么也没说便转身走出了房间。

案子很好查。

人证物证俱在,凶手主动招认。

按照一般情况,郑成功杀人的罪名会被坐实。

大概率会被处以极刑。

不过郑成功并不想死。

他承认杀了人,但杀人的原因是施大瑄父子抗法。

他身为福建水师副总兵,听闻施大瑄和施显有走私行为。

于是带兵前去捉拿打算问个清楚。

没想到施大瑄父子抗法拒捕,双方因此发生了冲突。

郑成功杀人是为了自保。

经过询问,所有参与者口供全都一致。

泉州府不敢自作主张,只能将此事上报朝廷。

可无论是北京朝廷还是南京朝廷,都已经陷入到混乱之中。

由于此事非同寻常,公文送到南京后太子既不敢做主,也无暇顾及。

第一时间转呈京师。

京师的崇祯已经彻底躺平了。

他既不上朝,也不批阅公文。

每天只重复两件事。

白天睡觉,晚上偷偷去冷宫找沈妃。

由于两人都不能公开露面,所以非常适合在一起玩耍。

南京朝廷和北京朝廷的反应,让郑芝龙以为自己打点不到位。

为此。

他不得不把金钱和精力都放在打点关系上。

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再加上他还要想办法稳定已经被郑成功扰乱的军心。

郑芝龙只能暂时缩减走私规模。

尤其是向朝鲜走私的船队,在他的命令下几乎彻底停运。

郑芝龙的决定直接影响了朝鲜的局势。

......

朝鲜,汉阳(今首尔)。

昌德宫内,朝鲜国王李淏正与建奴的使者郑命寿进行交谈。

郑命寿又叫郑命守,原本是朝鲜平安道殷山县的一个贱户。

因为战乱被建奴俘虏。

由于他是朝鲜人,精通满语和朝鲜语。

所以皇太极就让他管理档案,翻译书籍。

几经沉浮,他成为了建奴出使朝鲜的使者。

历史上的他在满清入关后多次出使朝鲜,由于背后有建奴撑腰,郑命寿在朝鲜的地位非常高。

民间甚至说他是朝鲜的太上皇。

朝鲜国王李淏对着郑命寿说道:“郑大人,十万石粮食实在太多,我们根本拿不出来!”

郑命寿斜视着李淏,“真拿不出来?”

“哎!”朝鲜国王李淏低声下气道:“朝鲜今年遭遇了旱灾,粮食减产严重。实在没有那么多粮食上交,还望郑大人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

说罢,李淏朝着殿外挥了挥手。

殿外的侍卫立刻抬进来好十来个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