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790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此时的他已经慌了。

三路明军同时发起进攻,他根本不知道明军主力到底在哪。

只有挡住了明军主力的进攻,他才能挡住明军的攻势,确保赫图阿拉无忧。

“鸦鹘关...阿布达里冈...”多尔衮轻轻念着两个地方的名字,“明军主力到底在哪儿呢?”

回到赫图阿拉时早已入夜,但多尔衮却没有一丝睡意。

他召集众人在中军帐内集合,同时不停地派人打探鸦鹘关和阿布达里冈的情况。

半夜时分。

锡翰派人送来消息:明军来势汹汹,已占据阿布达里冈。把骑兵不敌,只能后退十里暂避锋芒,并请求多尔衮立刻发兵支援。

紧接着苏拜也传来了最新消息:明军兵临鸦鹘关城下,用重炮轰击关隘,八旗兵损失不大,但军心已乱,请求支援。

“这两路明军各有多少兵力?”多尔衮瞪着眼睛问。

“不...不知道。”驿兵回答。

“什么?”多尔衮气的想杀人:“打了半天仗,竟然不知道对方有多少兵力?”

“鸦鹘关的八旗兵没敢出关作战,所以不清楚外面有多少明军。阿布达里冈的八旗兵一触即溃,也没搞清楚明军的底细。”

“气死本王了!”多尔衮不停的来回踱步,彻底没了主意。

现在的情况是知己不知彼,能打胜仗就怪了。

“范先生,洪先生,你们说说怎么办!”多尔衮停下脚步问道。

范文程想了想:“臣以为应该先集中优势兵力,击溃其中一路明军。”

“击溃哪一路?”多尔衮追问。

“这...”范文程也没了注意。

还是之前的那个问题。

三路明军同时进攻,一旦误判了明军主力位置,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不对!”洪承畴突然说话了。

“什么不对?”多尔衮问。

“王爷请看,”洪承畴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快速画出赫图阿拉,界凡寨,鸦鹘关以及阿布达里冈的大致位置。

他指着界凡寨说道:“北路明军于昨日发起进攻,今天却临阵退兵。”

多尔衮和其他人同时点头。

洪承畴又指着鸦鹘关说道:“中路明军于今晨发起进攻,只是在关城外放炮,却并未派兵攻城。”

众人再次点头。

洪承畴最后指向阿布达里冈:“同样还是今晨,南路明军攻占了阿布达里冈,对不对?”

“没错!”多尔衮出声回应。

洪承畴用手指先后点了点三个地方:“界凡寨在西,鸦鹘关在西南,阿布达里冈在南。三个地方相隔甚远,三路明军肯定无法通过驿兵传递消息。”

“他们之所以先后发起进攻,肯定是提前做好了约定,对不对?”

“没错!”多尔衮赞同道。

“那么...他们肯定提前约定好了总攻的时间。”洪承畴继续猜测。

多尔衮很是疑惑:“洪先生的意思是?”

“三路明军分兵作战,对其余各路情况都不知晓。如果咱们能在明军总攻时间到来前主动发起反击,很可能会扭转当前的局势。”

“怎么打?”多尔衮继续问。

洪承畴捋了捋胡子:“集中优势兵力击溃南路军的先头部队,让他们发生溃败。”

范文程突然发难:“为何是南路明军?而不是中路或者北路明军?”

洪承畴面带微笑:“礼亲王正率领一万五千兵马驻扎在界凡山,北路明军短时间内很难突破。中路明军今天只在城外放炮,并未派兵攻城,说明中路军不是主力。明军的最终目的是进攻赫图阿拉,如果中路军是明军主力,今天必然要仗着兵力的优势攻下鸦鹘关。”

“所以...明军主力必然在南!只要击溃南路军,其余两路明军也掀不起风浪。”

由于此事太过重大,多尔衮也不敢自己拍板,只能和众人一起商议。

商议了很久,众人意见统一:先攻南路明军。

五月十八天还没亮,多尔衮便带着大军杀向阿布达里冈。

与此同时。

北路明军再次抵达萨尔浒,兵临界凡山下。

列阵的时候,李宪忠来到黄得功身边问:“总督大人,如果建主力尚在赫图阿拉,没有中咱们的声东击西之计,到时候又该如何?”

黄得功笑了:“不用想的太多,计谋只能减轻咱们的伤亡,无法左右战争的胜负。无论建奴是否中计,咱们今天都要拿下界凡山!”

“明白了。”李宪忠抱拳施礼,回到本部军阵。

李定国的计谋并不复杂。

三路大军约定,北路军于五月十五派出小股部队驱逐建奴探马。

五月十六强攻界凡山。

能攻下最好,攻不下就返回营地休整。

五月十七清晨,北路军临阵撤退。

让建奴以为北路军在佯攻。

同时,中路军和南路军发起进攻。

如此一来,建奴就会以为中路军或者南路军是明军主力。

能对付主力的只有主力。

建奴必然要向那里派重兵。

届时,北路军就有了兵力上的巨大优势。

如果建奴没有中计,那么北路军还是按照计划强攻界凡山。

而中路军和南路军则继续步步为营,向前逼近。

由于建奴主力都被北路军牵制,中路军和南路军就可以趁机攻到赫图阿拉一带。

在建奴背后捅刀子。

阿布达里冈,明军临时营地。

“报!”探马飞奔过来:“启禀大人,建奴主力来袭,已杀至十里之外。”

曾英站起来,并问道:“有多少建奴?”

探马回答:“漫山遍野全都是,至少好几万!”

“看来是建奴主力没错了!”曾英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传令全军舍弃这里,撤回后方的营寨。”

曾英命令下达后,士兵们马上向后逃跑。

为了防止建奴追击,引发一方自相践踏。

曾英一边撤退,一边把布置在道路两旁的柴火和物资点燃。

等多尔衮率兵杀至近前时,山路上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无法通行,更无法追击。

曾英用毁掉物的方式换取逃跑的机会。

多尔衮先是愤怒,随后一脸惊恐:“坏了...”

“怎么了王爷?”锡翰在旁边问。

多尔衮看向来时的方向:“咱们中了明军的声东击西之计!明军主力既没有在南,也不在中,而是在北!”

第1165章 决战萨尔浒(下)

当多尔衮意识到自己中计的时候。

数万明军已经再次兵临界凡山下,集结完毕。

“怎么打?”李宪忠问。

“按照计划打!”黄得功回答。

李宪忠抬起头,表情凝重:“确定?”

“确定,用毕其功于一役的打法。”

“好。”李宪忠没有废话,催马离开。

等各部准备就绪,黄得功向前催动战马来到队伍最前方。

他先是抬头看向远处的界凡山,然后转身看向明军军阵。

最后收回目光,落到自己的右手上。

他右手拿着铁鞭,上面虽然没有血迹,却充斥着死亡的味道。

黄得功高高举起右手,奋力大吼:“老子识字有限,今天就一句话,打不下界凡山,谁也活不成!出兵!”

呼啦!

传令官挥舞令旗。

轰的一声

号炮声率先炸响。

紧接着响起了雄壮的号角声和振奋人心的鼓声。

鼓槌如雨点般敲在鼓面上。

士兵们的双脚以同样的频率踩在了地面上。

明军战车在前,长矛兵和刀牌手在中间,鸟铳兵与弓弩手紧随其后。

震天的喊杀声中,无数步兵浩浩荡荡冲向战场。

随后炮兵出动。

他们用牲口拉着火炮奔向山脚,打算用仰射的方式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当第一梯队的步兵和炮兵离开位置后,黄得功便再次下令:“第二梯队,上。”

令旗挥舞,第二梯队的李宪忠和李定国各率本部骑兵冲了上去。

由于骑兵无法攻山,所以他们没有直接攻打界凡山。

而是分别冲向界凡山的南北两侧,向界凡山的后山移动。

他们从降兵嘴里得知,界凡山后山有数条通往山顶的路。

可以从那里攻山。

另外绕过界凡山就能见到通往赫图阿拉的山路。

之前攻打界凡寨时,满达海依山而守。

借助有利地形给明军造成了很大麻烦。

现在明军卷土重来。

如果满达海还是像以前一样躲在山上,明军有两个选择。

一是两面夹击满达海。

二是像之前兵临沈阳城下一样,再次兵临赫图阿拉城下。

具体怎么打,要看满达海的表现了。

看着山下冲锋的明军步兵,满达海一点也不慌,他笑着说道:“哈哈,本王现在麾下有一万五千兵马!界凡山易守难攻,界凡寨坚如磐石,明军来多少死多少。”

镶红旗的罗科铎在旁边奉承道:“王爷用兵如神,必能取胜。”

“呵呵!”满达海再次满意的笑了。

看着看着,满达海忽然收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