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751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范先生,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范文程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

现在他才反应过来洪承畴要对他发难。

至于目的也显而易见:争宠。

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

势力和地盘越大,需要的人越多。

反之,需要人就越少。

大清已经被明军打到了赫图阿拉,势力范围严重缩小。

现在的庙堂已经容不下太多人了。

争宠是必然的结果。

范文程认真思考了一会,深吸一口气道:“洪先生,既然你认为我的策略有问题,就请你说说你的策略!”

献计和吵架一样。

要想办法让对方自证,而不是证明自己的策略没问题。

当然了。

如果真的良策,这时候自证将会是绝杀。

范文程之所以不愿意自证,就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对策。

洪承畴早有准备,他目光扫视一周后对着多尔衮说道:“王爷,臣以为应该先攻明军的中路军,再攻南路军,把北路军留到最后对付。”

“这恐怕不行吧?”多尔衮质疑道:“我军兵力本就不足,分兵之后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王爷此言差矣,我军不但能分兵,而且还能兵分三路!”

洪承畴这番话直接惊呆了众人。

范文程第一时间嘲笑道:“疯了疯了,绝对是疯了。”

“是啊,”豪格罕见的同意了范文程的观点,“现在这些兵马都不够用,分兵还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确实不妥!”满达海跟着摇头道。

洪承畴横眉冷对众人的嘲笑,等众人嘲笑结束,他淡淡说道:“诸位先别急着反驳,等我慢慢说。”

第1109章 洪承畴的分兵战术

“三路明军相约三月初十合围赫图阿拉!这既是约定,也是军令。”洪承畴对着众人说道:“所以...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洪承畴走到多尔衮身边,指着他身后的巨幅地图:“明军兵分三路,只要其中任何一路攻入赫图阿拉,对大清都是灭顶之灾!这也是我军必须分兵的原因!”

“当然了,分兵的目的是以少牵制多,以多攻少!”

“北路军是明军主力,以我军现在的兵力虽然挡不住对方的攻势,但是却能凭借地形优势拖住对方进攻的步伐。我的计划是分出两万兵马,牵制住这支明军。”

“中路军是李定国的两万兵马,南路军是黄蜚所部的三万水师。他们的进军路线曲折蜿蜒,沿途高山深涧补给艰难不说,还有易于埋伏的茂密丛林。”

“我的计划是先以少量兵力在明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障碍,包括但不限于伐木挡路,开山凿石填塞道路,掘壕断路等等。”

“然后呢?”豪格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么做确实能放缓明军的行军速度,但也仅仅是放缓,无法阻止他们行军。”

“然后...”洪承畴微微一笑:“随着三月初十越来越近,李定国和黄蜚也会越来越急。为了不违抗命令,他们只能加速行军在约定日期抵达指定位置。”

“如此一来,就给了我军机会!届时在他们行军的路上设伏,两翼夹击之下,明军必败!”

“你确定能打赢?”满达海有些不自信地问。

“当然!”洪承畴毫不犹豫地说道:“李定国只有两万兵马,而分兵之后的八旗兵却有两万三千之众!兵力占优,提前设伏,两翼夹击...李定国就算是天上的神仙,也必败无疑。”

对于能否击败李定国,在场的人都持保留意见。

尤其是满达海,他对这个名字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为了避开这个名字,满达海急忙问:“黄蜚呢?他麾下兵马有三万之众,比我军多了近七千人,如何打赢他的南路军?”

“呵呵!”听到黄蜚的名字,洪承畴嘲笑起来:“黄蜚小儿水战确实确实有一套,但他的水师虽然学习了陆战,但是和真正的陆战之师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别说多七千兵马了,就算多一万,打起来也不堪一击!”

“好像是这么回事!”多尔衮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不对吧?”范文程忽然找到了破绽,他发难道:“洪先生是不是忘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洪承畴抬起头问。

范文程两手一摊:“当然是明军的北路军啊,他们还没撤退!就算中路军和南路军全都死光了,北路军也不会被吓退。相反,他们会步步为营朝着赫图阿拉前进,直至与我军主力展开决战。”

“击破北路军的办法确实有,但在场人太多,我不方便说。”洪承畴故作神秘。

范文程立刻嘲讽:“是不方便说?还是不知道?”

洪承畴没有理会范文程的嘲讽,而是看向多尔衮:“王爷,能否借一步说话?”

他本以为多尔衮会把他带到一个偏僻地方密谈,没想到多尔衮却对着众人说道:“除了肃亲王,礼亲王还有范先生,其他人全都出去休息片刻!”

这句话既彰显了多尔衮的身份,又给足了洪承畴面子。

待众人离开,洪承畴低声说道:“若想击溃北路军,需要吴三桂帮忙。”

“让他出卖王永吉?”多尔衮凑上前问。

“对。”

“这...”多尔衮不停的摇头:“这...恐怕够呛吧?”

“王爷放心,吴三桂之前就出卖过友军,这次一样会出卖。”

多尔衮继续摇头:“情况不同!之前他和友军互为左右翼,友军的溃败影响不到他。此次出兵他在前,友军在后,出卖友军等于出卖他自己。损人利己的事吴三桂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绝不会做。”

“如果友军在前,他在后呢?”洪承畴一脸神秘地问。

“如果那样的话,问题不大。可问题是...这种局面很难出现啊!”

“这就需要创造机会了。”洪承畴附在多尔衮的耳边,轻声低语几句。

听完洪承畴的计谋,多尔衮高兴地差点蹦起来。

他拍着洪承畴的肩膀称赞道:“妙,先生此计甚妙!”

豪格和满达海刚要问,被多尔衮制止:“现在时机不到,时机成熟后自然会知晓。”

豪格与满达海只能作罢。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讨如何分兵。

经过商议,多尔衮命满达海领兵两万去牵制王永吉的北路军。

命豪格领兵一千去对付南路军。

不求杀敌,只要给明军制造路障和麻烦就行。

(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只用了五百士兵锯木凿石,就成功拖延了刘綎的行军速度。刘綎军应在三月初三抵达赫图阿拉,结果却迟了两天,为了追赶时间,刘綎不得不轻装简从,加快行军,结果遇伏阵亡。)

多尔衮命硕赛领兵两千,用同样的办法对付李定国。

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兵马留在赫图阿拉,根据明军中路军和南路军的情况伺机而动。

二月二十六,建奴各路兵马开始出动。

当天晌午。

多尔衮忽然接到消息:明军水师偷袭了海州港,大清水师不敌,焚毁战船后撤退。智顺王尚可喜不但带了物资,还把施琅带了回来。

“带他们来见本王!”多尔衮吩咐。

不多时,尚可喜带着施琅来到多尔衮面前。

“参见睿亲王!”尚可喜抱拳施礼。

施琅也双手抱拳,但是没说话。

“呵呵!”多尔衮笑了,“施琅将军是哑巴?”

“不是哑巴!”施琅立刻说道。

“既然不是哑巴,见了本王为何不施礼?”多尔衮笑着问。

“我还没有投降,所以没有施礼。”

“哦?”多尔衮故作惊讶,“来都来了,为何不降?”

第1110章 施琅的抉择

面对多尔衮的询问,施琅低着头回答:“不想投降。”

多尔衮继续问:“不是不想投降,是怕名声受损吧?”

施琅被说中了心思,低着头不知如何回答。

“从你暴露身份的那一刻起,你的名声就彻底完了。”多尔衮开始嘲笑:“现在你出了事,郑芝龙不会保你,郑成功还要杀了你。”

“你给郑家卖命,郑家却把你当卸磨的驴,过河的桥。”

“你图什么呀?”

施琅继续低着头,默不作声。

“对了,”多尔衮借着说道:“施显是你的亲兄弟吧?”

“你知道他?”施琅有些意外。

“当然知道,本王还知道你有一个心腹叫曾德呢。”多尔衮盯着施琅叹息一声:“哎!可惜啊...”

“可惜什么?”施琅的心立刻悬了起来。

那天在海上,施显和曾德登上了郑成功的船面见郑成功。

不等他们传回消息,他的战船就遭到了郑成功的炮击。

他只能仓皇撤退。

从那天开始,他就与施显和曾德失去了联络。

二人是死是活,他一概不知。

虽然凶多吉少的概率大,但在没得到确切消息前,他还是抱有一丝希望。

听多尔衮的语气,施显和曾德好像已经出了意外。

此时施琅越是着急,多尔衮越是不急。

他一言不发,用沉默逼迫施琅服软。

施琅已经急的不行了,他思索再三后恳求道:“我与施显乃亲兄弟,自那日之后便已失去联络。如果睿亲王有他的消息,还请睿亲王告知一二,施琅感激不尽。”

“哎!”多尔衮再次叹息一声:“施显和曾德都被郑成功杀了。”

“啊?”施琅惊呼一声。

他第一反应是震惊加难过,但紧接着又怀疑起了消息的真实性。

为了谨慎起见,施琅问:“请问睿亲王的消息从何处来?”

“本王自有准确的消息来源,如果不信,你可以去向郑成功求证。”多尔衮强装镇定道。

他并不清楚施显和曾德的下场。

说他们被郑成功杀了,是为了劝降施琅。

施琅咬着牙,不敢相信消息是真的:“这...这也...”

多尔衮根据已有信息继续猜测道:“施琅啊施琅,你不会还天真的以为郑家父子会饶了他们吧?”

“杀我一个人顶罪就够了,没必要杀他们啊!”施琅眼睛开始湿润。

“呵呵!”多尔衮再次嘲笑起来:“杀你一个可不够!郑成功为了掩盖他父亲走私的罪证,会大开杀戒。”

“你,你的兄弟,你的亲信,你的部下都是他的目标。只有把知情人全都杀完了,走私的证据才会消失。”

“你们也是知情人...他为什么不杀你们?”施琅下意识地随口问道。

“他想杀,但是没那个本事!”多尔衮回答。

施琅又一次低下头,神情十分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