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709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对方绝对是李定国!”石廷柱笃定道:“除了他,明军在辽河西岸就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兵。”

“大人所言极是。”

“把军中七成探马全都派向杜家屯一带,日夜监视,以免遭到李定国偷袭。”石廷柱谨慎下令。

他忽然意识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李定国为什么突然率领麾下所有骑兵南下?

北面不要了?

第二个问题是李定国南下的动静肯定不小。

按照约定,睿亲王多尔衮应该及时向他通报消息。

可是到现在,他什么消息也没收到。

这很不正常。

纠结了半天后,他见到了前来支援的勒克德浑。

“你怎么来了?”看到勒克德浑后,石廷柱很是惊讶。

“王爷派我来支援你。”

“支援我?按照计划应该是王爷亲自前来啊,王爷人呢?”石廷柱有些诧异地问。

“粮道遇袭,王爷北上草原去疏通粮道了......”勒克德浑把知道的消息全部告诉了石廷柱。

“原来如此,”石廷柱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王爷亲自出马,必然马到成功!”

“王爷不在这里,你完全没必要溜须拍马!”勒克德浑有些鄙夷。

“咳咳,”石廷柱轻咳一声掩饰尴尬并问道:“王爷还有其他指示吗?”

“有!”勒克德浑收起所有表情,一脸严肃道:“王爷让我告诉你,李定国诡计多端,用兵变化无常!在王爷主力抵达前,绝不可贸然和李定国决战。”

“这是自然!”石廷柱认真回答:“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和他决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石廷柱和勒克德浑一边密切观察李定国的动向,一边等待多尔衮的好消息。

多尔衮这边进展还算顺利。

他进入草原后没有选择主动寻找高文贵。

茫茫草原,如果高文贵有意躲藏。

他没法找也找不到高文贵。

所以他的办法是让人扮作运粮队,引诱高文贵主动现身。

为了尽快让高文贵找到自己,他下令做饭时想办法搞出大量黑烟。

高文贵果然上当。

他本以为是运粮队做饭时搞出的黑烟,没想到是多尔衮的故意为之。

当他率领两千骑兵杀过来时,遇到的不是运粮队。

而是多尔衮的主力部队。

高文贵不敢恋战,立刻撤退。

多尔衮心中充满了怒气,在后面穷追不舍。

好在高文贵这支骑兵一人三马。

在付出数百伤亡后终于摆脱了多尔衮的追击。

打通粮道后,多尔衮继续让谭泰保护粮道。

他自己则率领麾下主力南下,准备和石廷柱一南一北夹击李定国。

第1051章 多尔衮南下

崇祯二十四年八月初七,镇靖堡。

在重新打通粮道后,多尔衮的心情已经不能用好来形容了。

他先是询问军需官军中存粮情况,随后集结兵马挥师南下。

他们在路过广宁一带时,被明军探马发现了行踪。

刘文秀立刻派人南下,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定国。

“启禀总兵大人,多尔衮率部南下了!”驿兵冲进中军帐,对着李定国说道。

“好!”李定国直接站了起来,“传令各部,立刻收拾一下准备出发。”

大部队刚刚集结完毕,有探马来报:“平洋桥堡的建奴突然拔营起寨,向我军所在方位行军。”

“嗯?”李定国怔了怔。

早在两天前他就发现了石廷柱的行踪,同时也被石廷柱发现了自己的行踪。

在这两天时间里,石廷柱始终一动不动。

之前不敢动,现在敢动了,谁给石廷柱的勇气?

李定国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报!”一个探马跑了进来:“盘山驿方向发现大量建奴骑兵,似乎是多尔衮的主力!”

“原来如此!”李定国恍然大悟。

是多尔衮给了石廷柱勇气。

“大人,咱们退往何处?”大定营副将窦名望询问道。

(历史上的李定国麾下有三支精锐部队,分别是靳统武率领的坐营,高文贵率领的天威营以及窦名望率领的大定营。这三人早在李定国是流贼时就跟在他身边,属于既有能力,也足够忠诚的人物。)

“不退!”李定国冷笑道。

窦名望有些意外:“之前的计划是只要多尔衮南下,就立刻绕路退向广宁一带,大人为何又说不退了?”

“没有原因,就是想揍石廷柱一顿!”李定国回答。

“末将也想揍他!”窦名望跟着说道。

打不过来势汹汹兵多将广的多尔衮,还打不过你石廷柱?

笑话!

李定国打定主意后开始派兵布阵。

石廷柱麾下有一万两千骑兵,比李定国足足多了四千。

想击溃石廷柱很难,但是小胜对方还是能做到的。

尤其是对方追击的情况。

制定好作战计划后,李定国分兵两路。

一路离开杜家屯,假意撤向大凌河堡方向。

另一路埋伏了起来。

......

刚刚抵达西平堡的石廷柱接到了探马传来的最新消息:明军突然拔营起寨,退往大凌河堡方向!

“坏了,”勒克德浑一拍大腿:“李定国这是要跑!”

“不一定啊!”石廷柱谨慎地说道。

之前李定国一动不动,他壮着胆子追了过来。

现在李定国突然动了,他反而不敢继续追了。

“怎么不一定?”勒克德询问。

石廷柱回答:“李定国从不按常理用兵,表面上看似是撤退,极有可能埋伏起来,等待咱们上钩!”

“你胆子太小了!”勒克德浑白了他一眼:“睿亲王的主力已经抵达了镇宁堡,距离咱们不到六十里。快速行军的话半天时间就能与咱们汇合。有睿亲王坐镇,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石廷柱迟疑片刻后说道:“睿亲王曾经说过,在他主力南下前,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能和李定国开战。”

“错!大错特错!”勒克德浑纠正道:“王爷说的是不能和李定国决战。决战和开战虽有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差万里。”

“而且王爷的想法是南北夹击李定国。现在李定国突然撤退,咱们应该立刻追上去牵制住他,等王爷主力抵达后将他一举歼灭!而不是待在这里,像个王八一样一动不动。”

“你...”石廷柱欲言又止。

勒克德浑骂他是王八,石廷柱非常生气。

他本想反骂回去,可是碍于对方的身份只能闭口不言。

正白旗汉军旗主看似高高在上,但是和勒克德浑这种宗室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你追不追?”勒克德浑用逼问的语气问道。

“我已经派了大量探马追寻李定国踪迹,在探马回来前,我不会贸然派兵追击。”石廷柱回答。

“好,”勒克德浑冷笑一声:“你不追,我追!”

说罢,他走出营帐带着本部兵马疾驰而去。

石廷柱阻拦不及,只能看着勒克德浑离开。

勒克德浑离开大部队立刻放慢了速度。

刚才那些话只是气话。

在得到探马消息之前,他是不会贸然追击的。

勒克德浑很快来到了大辽河的岸边。

辽河下游平原有一个特点:河流纵横交错,河道十分密集。

等了一会。

河对岸突然尘土飞扬,紧接着有两支骑兵一前一后跑向岸边。

由于距离太远看的不是很清楚,勒克德浑急忙从怀里拿出千里眼查看。

视野中。

前面的骑兵约有二三十人。

他们身穿白色甲胄,打着正白旗的旗帜慌忙逃跑。

后面的骑兵约有数百人。

他们穿着蓝红色甲胄,打着大明国旗紧追不舍。

勒克德浑起初以为前后两支骑兵都是明军,这是在故意演给他看。

看了一会后他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后面的追兵在不停射杀前面逃跑的骑兵。

这不是演,是真事。

“我军探马遭到了明军埋伏,立刻渡河支援!”勒克德浑焦急下令。

八旗探马为了侦查明军踪迹,早就在河道狭窄处搭建了一座浮桥。

在勒克德浑的指挥下,两千骑兵迅速通过浮桥来到了大辽河西岸。

集结后,他朝着数百明军杀了过去。

明军迅速后退。

勒克德浑不敢贸然追击,保护着活下来的探马向后退。

他问那些探马:“李定国去哪了?”

探马哭丧着脸:“就在咱们身后!”

“什么?”勒克德浑大惊失色,“快退,快退回大辽河东岸!”

当他来到大辽河岸边开始渡河时,身后突然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

转身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