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699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挖城墙和挖土固然有不同之处,但也有相似之点。

城墙垮塌的那一刻,镇靖堡守将范次吾正在城墙垛口后面大口喘气。

紧接着脚下一晃,震动传来。

他右边不远处的城墙发生了垮塌。

百余名士兵跟着城墙一起摔在了地上。

不等哀嚎声响起,尘土便笼罩了附近的天空。

“大...大人,城墙塌了!”一个榆园士兵跌跌撞撞的跑到范次吾身边,用惊悚的语气说道。

“我看见了。”范次吾非常冷静。

“接下来怎么办?是战...还是降?”有人问。

“呵!”范次吾冷笑一声:“你们想降便降,老子反正不降。”

“我不降!”

“我也不降!”

“我们都不降!”

附近的榆园军士兵虽然尚在恐惧之中,却并未表现出投降之意。

“那就战!”范次吾拿起长矛。

其他人也都捡起武器,看向已经坍塌的城墙。

不等尘埃落地,建奴士兵便踩着废墟攻了上来。

此时的榆园士兵尚未从城墙坍塌的震惊之中缓过神儿,和建奴对战之后一触即溃。

范次吾只能带领剩下的士兵进入城中的街道,准备巷战。

建奴士兵则顺着废墟爬入城中,打开城门将友军放了进来。

建奴骑兵纵马入城,开始搜寻残存的明军。

他们很快发现了明军踪迹,并组织兵马杀了过来。

范次吾的计划是步兵结阵,且战且退,尽可能多的拖延时间并杀伤敌人。

但是他没有巷战的经验,再加上事态紧急,排兵布阵时出现了问题。

他在大街上列阵,却忘了在旁边的院子布置兵马。

结果建奴进入旁边的院子,爬上院墙朝他们放箭。

在损失数十人后,范次吾带着伤跑到了存放军粮的仓库里。

这是一座规模很大的院子。

院墙又厚又高,暂时挡住了建奴的追击。

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范次吾闭着眼缓缓说道:“来人,把这些粮食全都放火烧了。”

没有人反对他的命令。

他们自知是必死的局面。

如果不把粮食烧毁,这些存粮将落入建奴手中。

几个榆园士兵拿出仅存的手雷,砸开后将火药撒到粮食上,用火石点燃。

呼的一声,火药冒出烈焰和浓烟。

干燥的粮食被点燃,开始缓慢燃烧。

砰的一声。

仓库大门被建奴用木头撞开,四周的院墙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建奴士兵。

他们穿过大门翻过院墙,来到院子之中。

“投降不杀!”正白旗的苏拜大喊。

“杀建奴,复辽东!”范次吾冷声回应。

苏拜还想再劝的时候发现后面的粮食正在呼呼的冒黑烟。

“快,粮食着了!把他们全都杀了,给粮食灭火!”苏拜焦急大喊。

现在火势还不大,被点燃的粮食也不多。

只要把燃烧的粮食和其他粮食分开,就能扑灭火势。

多耽误一会,火势失控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分。

周围的建奴士兵十分清楚这个道理,他们立刻拔刀冲上去和榆园士兵肉搏。

现场残存的榆园士兵只有不到两百人。

他们组成了一道高大的人墙,将建奴挡在外面。

刀光闪烁,鲜血喷涌。

铁锤挥舞,骨骼碎裂。

起初双方还有攻有防,尽可能不让自己受伤。

随着火势加剧,建奴士兵开始拼命。

他们无视明军劈过来的武器,只求和对方同归于尽。

在这种打法下,明军很快损失大半。

剩下的人身上也都带了伤,站在原地摇摇欲坠。

范次吾身中五刀三箭,右手长矛拄着地面,大口大口的喘气。

“八旗兵何在?”苏拜甩掉手上的血迹对着周围大吼。

“在!”无数八旗兵用吼声回应。

“杀!”苏拜的命令简单干脆。

“杀!”无数八旗兵拿着武器冲了上来。

范次吾双手紧握长矛,奋力向前刺出并念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附近的榆园士兵先是一怔,随后跟着大声念了起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这些榆园士兵都来自山东。

他们很多人都没读过书,却能随口说出一些大道理。

一个榆园士兵被八旗兵砍中脖子的同时,手中腰刀也刺进了对方的腹部。

在死亡前,他口中仍然念念有词:“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另一个榆园士兵用头盔砸死一个敌人,随后捡起武器再次加入战斗:“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眨眼间,双方士兵倒下一片,鲜血染红了粮仓。

轰隆隆的脚步声中,又有无数八旗兵冲了进来。

此时浓烟弥漫,视线开始受阻。

但双方没有停手,而是继续死战。

范次吾重重地咳嗽两声,吐出一口鲜血后再次挥舞长矛。

他每向前扎一下就说一句。

说着说着,声音消失不见。

紧接着响起了另一个人的声音:“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不知过了多久。

粮仓内没有了人的声音,只有粮食燃烧发出的噼里啪啦声。

在外面看去,整座粮仓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多尔衮如愿以偿的攻下了镇靖堡。

但是他没从这里得到一个降兵,更没有获得一粒粮食。

只得到了伤亡数百的数字,以及一片狼藉。

镇靖堡之战让多尔衮意识到,他遇到了一堆硬茬子。

第1037章 李定国的抉择

“报!”探马来到李定国身边:“镇靖堡方向有浓烟升起,应该是城中燃起了大火,烧了很久尚未熄灭。”

“再探再报!”李定国面带悲伤地说道。

他虽然不清楚城中具体发生了什么。

但是根据浓烟的高度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除了粮食,还有什么东西能燃烧这么久?

观察了一会后,由于天色渐晚他只能暂时后退到镇安堡一带扎营。

入夜时,探马再次来报:平辽总督王永吉已率部克复辽阳,即将杀向建奴的“都城”沈阳。

得到这个消息后,李定国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总督大人即将兵临沈阳,攻打建奴的‘都城’。只要攻下沈阳,建奴便失去了大势,二哥为何还愁眉不展?”刘文秀问道。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是对咱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为何?”

李定国解释道:“总督大人既已兵临沈阳城下,必然要抱有不破沈阳誓不还的决心。除非整个辽西全部沦陷,否则总督大人绝不会回师。”

“也就是说...咱们要孤军对抗建奴主力了?”刘文秀皱着眉问。

“差不多吧,目前就是这个形势。”李定国点头,“现在双方都在赌!建奴赌他们率先拿下辽西,总督大人赌我军率先攻破沈阳。”

“建奴兵力比我军多,咱们该如何应对?”

“还没想好,明天打一场就知道了。”李定国说道。

次日清晨。

不等李定国主动出击,多尔衮率部抵达了广宁北面的镇安堡(今黑山县韦城子村一带)。

广宁附近的地形并非一马平川。

其中西面是山地,东面是平原和洼地。

北面是山地丘陵以及平原洼地的混合体,很是复杂。

镇安堡西北和东南方向各有一座山,山上有烽火台。

两军在狼烟的陪伴下,列阵对垒。

“今天怎么打?”多尔衮看向洪承畴。

多尔衮虽然不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他清楚如何辨别洪承畴是否有指挥才能。

能打赢李定国,就证明洪承畴有本事。

洪承畴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他对着多尔衮深施一礼并说道:“请王爷先派出小股部队试探进攻,臣要看一看李定国麾下士兵的真正战力。”

“可以,”多尔衮按照洪承畴的要求,派出了五百骑兵进入战场。

李定国自知己方骑兵很难在正面击退建奴。

于是派出了三百步兵外加两百骑兵,试图以步骑配合作战的方式取得胜利。

建奴骑兵里面有一部分是骑马的步兵。

他们进入战场后便下马列阵。

双方都是重甲步兵在前,步弓手或火器手在后。

骑兵护住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