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其次我打败仗损失的士兵和战船屈指可数,而你...损失的兵马已经数不胜数!”
济尔哈朗自知没有多尔衮能言善辩,决定不再和他当面对喷,于是朝着福临叩首道:“臣忠心耿耿问心无愧,请皇上明察!”
多尔衮为什么要针对济尔哈朗?
因为济尔哈朗是他重回朝堂的唯一一块绊脚石。
他已经搞定了正白和镶白两旗,正红和镶红两旗也会保持中立。
正黄和镶黄两旗的旗主是福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福临不会亲自下场表态同意或者反对。
所以他重回朝廷唯一的阻力来源就是正蓝旗和镶蓝旗的旗主——济尔哈朗!
“皇上,”多尔衮对着福临大声说道:“臣弹劾郑亲王济尔哈朗。”
“哦?”福临坐在龙椅上眯着眼睛问:“郑亲王犯有何罪?”
“其罪有三!”多尔衮深吸口气,一字一句的说道:“首先是用兵不当,丢城失地不说,还让八旗兵损失惨重。”
“其次是纵敌长驱,明军都已经打到盛京城下了,他竟浑然不知!”
“有可能是真不知道,也有可能是装不知道。”
“最后是欺君之罪!”
“他既没有领兵之才,也没有治军之能,通过欺瞒皇上得到了大将军的职位。此等误君,误国,误民的人实在可恨,望皇上降罪予以严惩!”
第993章 辩论
多尔衮说完济尔哈朗的罪名后,朝着福临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然后退到旁边站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济尔哈朗身上。
济尔哈朗有些慌,但不多。
因为他在多铎葬礼期间悄无声息地干了一件大事。
只要他不主动放弃反抗,谁也动不了他。
想到这,济尔哈朗也朝着福临磕头:“臣为国尽忠,为君效命!既无愧于皇上和大清,也无愧于内心,望皇上明察!”
两位亲王针锋相对!
这个难题被摆到了福临面前。
他有三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支持多尔衮,治济尔哈朗的罪,罢他的官。
可问题是罢免之后该怎么做?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罢免了济尔哈朗就要重用其他人。
现在能挑起大清顶梁柱的人凤毛麟角。
多铎死了。
豪格被关押。
满达海虽有亲王爵位,却无战功傍身,无法服众。
重用多尔衮吗?
他这辈子最恨多尔衮,除非大清的亲王都死绝了,否则不会让多尔衮出头。
第二个选择是支持济尔哈朗,无视多尔衮的弹劾。
这样做也不行。
丢城失地,损兵折将是重罪。
如果不处罚这种行为,那么以后八旗将领谁还会用命打仗?
而且明军兵临城下打的是他和大清的脸。
必须有人为这件事负责。
第三个选择是暂时不表态,让大臣们站队。
支持谁的人多,福临就支持谁。
按理说这个办法最稳妥。
但福临又怕多尔衮提前收买了朝中大臣,成为最终的获胜者。
那样一来,他所有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济尔哈朗丢城失地,损兵折将,求皇上降罪以正视听!”多尔衮步步紧逼,开始施压。
福临还是不说话,打算继续僵持。
“请皇上圣裁!”正黄旗的锡翰忽然说话了。
“臣附议!”正黄旗的谭泰跟着站了起来。
“臣也附议!”正黄旗的巩阿岱也站出来说道。
(历史上这三个人与图赖,索尼还有鳌拜结盟发誓辅佐福临,结果他们三个却私下里背弃盟约,事奉多尔衮。)
福临顿时愣住了。
他第一反应是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这三人都是正黄旗的人,而他是大清皇上,正黄旗旗主。
现在的局面是多尔衮逼迫他给济尔哈朗定罪。
这三人不帮他解围也就算了,竟然还逼着他做决定。
还有天理吗?
还有法律吗?
索尼立刻站出来斥责道:“此等大事理应深思熟虑,岂能仓促处理?”
有了这个台阶,福临被迫说道:“朕确实没想好怎么办,诸位有什么建议吗?”
“大清一直以来都是打胜仗有功,打败仗有罪!臣以为这个规矩不能改!”正白的苏拜说道。
“臣附议。”正白旗的额克苏也表态。
“郑亲王确实打了败仗,但是不能只看眼前。郑亲王当年跟随太祖和太宗建功立业,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臣以为应该让郑亲王将功折罪,继续戴罪立功。”镶蓝旗的屯齐开始给自己的旗主摇旗呐喊。
镶蓝旗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和正白旗的人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福临皱着眉,看向其他各旗。
镶白旗的人没有急着说话,而是观察现场的局面。
除非多尔衮彻底占据上风,否则他们不会明确表态。
正红和镶红旗的人站在外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正黄和镶黄旗某些人刚才的话虽然有帮多尔衮的意思,但他们却不敢明确表态支持多尔衮。
现场的焦点很快集中到正蓝旗将领的身上。
“屯齐,尚善”福临问道:“你们觉得此时该如何处理?”
济尔哈朗只是代掌正蓝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旗主。
所以正蓝旗将领对济尔哈朗的忠诚有限。
但是与多尔衮比起来,他们更倾向于支持济尔哈朗。
屯齐想了想说道:“臣以为郑亲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给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臣也是这个想法,”尚善跟着回答。
眼看事情就要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锡翰忽然再次说道:“皇上,臣以为在讨论郑亲王的事之前,应该先把礼亲王的事搞清楚?”
哎?
说济尔哈朗就可着他一个人说呗,提老子干嘛?
正在开心吃瓜的满达海差点被气死。
他怒视着锡翰,眼睛里几乎能喷出火来。
“明军兵临盛京城下,礼亲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锡翰补充道。
“礼亲王确实有责任,”福临重重点头,“诸位觉得应该如何处理?”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开始说了起来。
观点无非是三种。
或认为其有罪,应该夺职问罪。
或认为其有罪,但大清现在无人可用,应该让他戴罪立功。
或觉得他没罪,应该继续重用。
说来说去,多尔衮有些烦了。
与其在朝堂上浪费时间,不如去前线和明军打上一仗。
他决定加快朝会的进度。
多尔衮先是伸出双手示意众人安静,等没人说话之后他跪地说道:“皇上,臣以为应该让郑亲王戴罪立功!”
“这...”福临愣住了。
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愣住了。
礼亲王满达海同样愣住了。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都愣住了。
尤其是济尔哈朗,最先说他有罪的是多尔衮。
现在帮他求情的也是多尔衮。
这合理吗?太不合理了!
“睿亲王何出此言?”福临有些茫然地问。
多尔衮低着头,嘴角带着邪笑:“打了败仗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确实有罪。但就像其他人所说的那样,现在大清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让他们戴罪立功。”
多尔衮说到这停顿了一下,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抬起头,冷笑着说道:“只要皇上多给他几次机会,大清距离亡国就会越来越近!”
“到时候大家就能死在一块,埋在一起了!”
“哈哈哈!”
静!
多尔衮说完这句话后,崇政殿内陷入死一样的安静之中。
所有人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有些人甚至都忘记了呼吸。
片刻后。
所有人都看向龙椅上的福临,观察他的表情。
第994章 僵持
福临怕什么?
怕死,也怕大清亡在他的手中。
所以多尔衮的话对他来说攻击性很强,侮辱性十足。
福临听完之后脸变得比锅底还要黑。
“多尔衮,”济尔哈朗抢在福临发怒前咆哮道:“你...你身为大清的亲王,竟然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实在是罪不可恕!”
“来人,”济尔哈朗看向崇政殿外。
“在!”四个披甲侍卫迈步走了进来。
“将多尔衮拿下,听候皇上发落!”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