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他们不想冲锋了,不想做无畏的牺牲。
“冲!冲锋!”一个督军挥刀砍死一个停下来的顺军。
“曹尼玛的,你怎么不冲?老子的兄弟冲了两次都活下来了,没想到竟然死在你手里!曹!”旁边一个士兵挥刀将督军砍死,抱着死去的兄弟嚎啕大哭。
“冲!杀进北京城,官升三级,赏金千两!”另一个督军大喊。
但已经没人听他的了。
有些人虽然还在继续冲锋,可是冲锋的脚步却慢了很多。更多人站在原地,茫然的不知所措。
投降的明军心中都产生了悔意,他们知道李自成视人命如草芥,但没想到会这般无视他们的性命。
他们跟着李自成只想混口饭吃,可没想把命交给他。
一些投降的明军将领见状立刻整队,带着人朝黑暗的地方奔了过去。
第98章 精锐对精锐
虽然有的顺军趁乱逃跑了,但是更多顺军在李自成的指挥下围攻北京城。
一千人,两千人!
随着冲上去的士兵越来越多,李自成也越来越着急。
这些士兵与那些百姓不同,百姓死五万、十万他都不会眨眼睛。因为就算死的再多,只要他攻下明军一座城池,就能获得补充。
而这些士兵都是他的精锐部队,死一个少一个。
阜成门旁的城墙好不容易被炸塌,此时不把握机会,明天或许就被明军修复了。
李自成一咬牙,又加了两千人上去,攻城人数达到了上万人!
战鼓声,火炮声越来越密集,李自成的眼光里散发着浓烈的残暴气息。
今日不是崇祯死,就是他李自成亡!
不等他把这个想法在脑海中固定,就听有探马来报:“皇上,德胜门被人打开了,里面冲出来一支千余人的队伍,一半骑兵,一半步兵。”
德胜门?千余人的队伍?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自成第一反应是有人投降,但很快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对方如果真的想投降,会直接打开城门放顺军进城,而不是带人冲出城来。
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问道:“是投降的明军吗?”
“不像,末将来报信的时候他们正列队去往朝西直门方向。”
李自成思考片刻后明白了情况。
肯定是城内守军守城压力大,不得已派出千余人的队伍来到城外进行袭扰。
既然对方派出了骑兵,他也不能闲着。
想到这他吩咐道:“宗敏,派两千骑兵,让这些明军见识见识什么叫精锐!”
......
“陛下,勇卫营乃陛下亲军,应该留在城内保护皇城和陛下的安全。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派出城去与流贼作战啊!”
阜成门的门洞里,见崇祯要派勇卫营出城作战,京营总督范景文苦口婆心的劝道。
范景文有他的顾虑。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明军依靠城墙挡住了流贼的进攻,但也只是暂时的。
今天晚上阜成门旁边的城墙被炸开,明天晚上西直门的城墙也可能会被炸开。
勇卫营属于救火队员,如果顺军再次冲进城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人,还得靠勇卫营才行。
朱连知道范景文的顾虑,但他有他的想法。
明军一直守城,被炸塌了城墙还在守城。
表面上看虽然每天都是胜利,但一味地守城对士气影响太大了。
顺军能炸塌城墙就已然说明了问题。
守军的士气在慢慢消散,可能是今夜,也可能在明天,这些士气会消失不见。
到时候他所有的努力都将会变成一场梦。
所以他宁愿损失勇卫营精锐,也要派他们出城作战。
很快,勇卫营参将庞子晋已经整队待发。
“陛下,勇卫营已经集结完毕。按照陛下的吩咐,此次外出作战所有人身穿双甲,五百步兵五百骑兵,共一千人,请陛下发号施令!”
朱连看着庞子晋和他身后的一千人,心中有些不忍。
但,这就是战争!
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死在冲锋的路上总比死在温柔的梦乡里光荣。
“德胜门出,西便门进,朕亲自在西便门上给你们擂鼓,等你们凯旋!”
“末将得令!”庞子晋没有任何犹豫。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的职责是服从命令。
更何况他们是陛下亲军,此行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也不有退缩半分。
他翻身上马,回头看着一千兄弟,挥手道:“出发!”
一千人马快速在城中穿梭,朝德胜门方向疾驰而去。
朱连登上西便门的城头,再次向下看去。
月光下,浩浩荡荡的顺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城墙。
守军借着地势和天上的月光,将一批又一批的顺军永远的留在城墙下面。
而顺军只能通过明军火器射击的间隙,在城墙上留下他们来过的痕迹。
但这种情况很快改变了。
因为一支部队从北方疾驰而来,随后一分为二开始在战场上来回冲锋。
五百骑兵身穿双层甲胄,举着马刀马槊在战场上快速穿插。
在骑兵面前,没有结阵的步兵就是案板上待宰的羔羊!
明军骑兵有四大特点:软弓,长箭,快马,轻刀!
骑兵参战后第一时间并不是冲向战场,而是脱离战场。根据战场上对方步兵的站位布阵,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提前加速冲进去。
这样才能做到快马!看書菈
庞子晋在辽东打过仗,深谙其中的道理。
他出德胜门后立刻让骑兵与步兵脱离,随后带着人迂回后冲向西直门外。
城内的守军早已得到了消息,他们为了不误伤友军,纷纷将枪口炮口对准城下的顺军,一时间城下的顺军死伤惨重。
庞子晋带着五百骑兵迂回半圈后冲进了战场。
明末时明军所用的刀被称为腰刀,是一种单手使用的长刀,结合了日本刀的一些特点,造型纤细,刀柄略呈弯曲。
这种腰刀首先被戚家军使用,也被称为戚家刀。制作精良,造型轻便,有光明如水轻如纸的美誉。
在庞子晋的指挥下,前面的骑兵用刀劈砍,依靠马匹速度的加持,他们手中的腰刀非常轻松的将顺军身上的棉甲划开,造成伤害。
有些伤势虽然不致命,但造成的心里伤害比肉体伤害要严重很多。
不等那些受伤的士兵缓过神,就被后面冲上来的骑兵划破喉咙,或被射贴脸箭死于非命。
等那些步兵反应过来,骑兵们已经冲远了。
五百骑兵宛如一把收割生命的镰刀,在城外左右挥舞收割生命。
攻城的都是顺军精锐,经过短暂的恐慌后,他们这些骑兵人数很少,于是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开始结阵对抗。
眨眼间,漫山遍野的步兵收拢成几个方阵,一个个手拿武器小心应对。
见顺军结阵,庞子晋不在安排骑兵冲阵,而是拿出弓箭并吼道:“所有人,软弓长箭,放风筝!”
第99章 重步兵的威力
在庞子晋的指挥下,所有勇卫营骑兵都拿起弓箭,围着顺军步兵方阵放风筝。
这种战术,面对没有重火器的步兵方阵是无敌的!
因为骑兵始终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面对零散的敌人他们射箭的命中率会很低,但是面对步兵方阵就不用考虑命中率的问题了。
只要射进人群里,就能造成杀伤。
其次,步兵方阵人越多,转向速度会越慢。
当前面的步兵发现对方骑兵从东面出现时,等其他人调转方向后,骑兵已经放完箭离开了。下一次可能出现在步兵的南面,也可能出现在北面。
除非步兵方阵每一面的人数都超过五百人,否则每次对射他们都是劣势。
而明军在战场上并不只用弓箭,他们会用鸟铳,手铳,甚至佛朗机铳进行攻击!
庞子晋带着五百骑兵在战场上来回厮杀,等第二次冲锋结束后,他发现顺军身后出现了一支上千人的骑兵。
不用想,那是李自成派来对付他们的。
他快速扫视战场情况,带着骑兵向勇卫营步兵身后冲去。
不是他怕了,而是勇卫营步兵将顺军步兵刚结好的阵冲的大乱,此时正是收割的好时候。
勇卫营千总李左身先士卒,带着重步兵冲向了顺军步兵。
五百步兵火力搭配十分完美。
正前方和两侧是刀牌手,他们左手拿盾牌,右手腰刀。在双层甲胄的防护下,除了火炮能给他们造成伤害外,其他火器和弓弩基本伤不到他们。
刀牌手里面是长矛兵,他们使用透甲枪或者长矛,弥补刀牌手的火力不足。
长矛兵的旁边站着火器兵,手拿鸟铳,三眼手铳或者弓弩,提供远距离伤害。
双方接触后,顺军步兵方阵一触即溃!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手中的武器好像伤不到这些人。顺军士兵亲眼看到鸟铳的弹丸,弓弩的箭矢射在那些人身上,但那些人就是不倒。迈着整体统一的步伐,一步一步冲进了步兵方阵。
顺军士兵好不容躲过明军的鸟铳和弓弩,结果被透甲枪一枪一个的扎死。就算没死,那些刀牌手会立刻冲上来补刀。
这些人好歹是顺军精锐,被激起血性后纷纷拿起冷兵器,与明军厮杀在一起。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用尽全身力气砍向冲来的明军。
冷兵器之间的战斗并不像影视剧中的那样,一刀一个,横扫一片。
有时候确实能做到一刀杀死一个,但更多情况下需要多次攻防才能杀死对方。这时候考验的不止是士兵的体力、技能、经验和意志力,对装备的考验更加严格。.
重装步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不防守而不受伤,并趁机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
一个顺军士兵趁明军不注意,将腰刀砍在明军的肩膀上。只见那个明军龇牙咧嘴的瞅了他一眼,随后挥刀刺向他腋下。他刚想抽刀回防,被另一个明军用破甲枪扎在胸口,当场死亡。
明军破甲枪齐出,逼的前面的顺军节节后退。不小心跌倒的人还没来得及呼喊,就被明军踏在脚下活活踩死。
李左的五百重步兵没有遇到太多压力,他们冲击顺军步兵方阵时只需要杀死十几人,对方的阵型就散了。
队形一散,一个带两个,两个带一帮,这些顺军士兵瞬间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纷纷转身逃跑。
不跑还好,刚转身逃跑就遇到了明军骑兵。
这些顺军步兵在骑兵的冲锋下,十不存一。
有人被利器划破喉咙,倒在地上捂着脖子痛苦抽搐;有人被射贴脸箭,在死亡前抓着脸上箭打算拔出来;有人被马撞飞,摔倒在地后被人补刀。
更多的是被自己人绊倒,倒地后被自己人活活踩死。
整个战场上的形势瞬间发生了转变。
刚才还围攻城池的顺军纷纷调转方向往回跑,希望用最快的速度离开这个地方。
轰隆!轰隆!
马蹄声由远而近,敲碎了顺军的恐惧。
他们抬头看去,发现骑兵右臂上都帮着白布!
“咱们的骑兵来了!”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