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638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为数不多的伤亡来自最后一场试探。

临近傍晚时,双方各派出两百骑兵在战场上打了一仗。

他们先是比拼骑术、射术,然后近身肉搏。

天黑前,双方互有伤亡各自回营。

入夜后,尼堪来到博洛的帐篷内汇报军情。

他先是把战况说了一遍,紧接着开始叙述最后一场战斗:“此战双方各有二百人参战,明军伤亡至少有五十人左右,而我军伤亡只有三十多人。”

“从这一点看,李定国麾下的战力不及八旗兵。”

“你确定吗?”博洛盯着尼堪的眼睛问。

“确定以及肯定,”尼堪认真回答。

“那好,”博洛点头,“我这就向郑亲王汇报,准备明天和李定国决战。只要能将他击溃,我军左翼就不必布置这么多骑兵了,对广宁战局的进展十分有利。”

在单兵战力孰强孰弱这个问题上,李定国和尼堪的观点一致。

那就是八旗兵稍强一些。

李定国是有自知之明的。

八旗兵强在两点。

一是战马,二是士兵。

八旗兵的战马都是从蒙古诸部千挑百选出来的优良战马,而李定国麾下的战马都是大明南方军户提供。

无论体力还是耐力,都比不上蒙古马。

其次是士兵。

八旗兵里的女真人也好,蒙古人也罢,常年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平日里种田打鱼打猎,遇到战事集结起来打仗。

而李定国麾下士兵多为南方兵。

在气温,地理,饮食和劳作的综合因素下,导致北方人个子普遍比南方人高一些。

明军内部南兵北兵素来不和,北兵每次用语言攻击南兵都是从身高上说事。

高大的身材在战场带来的优势是天然的。

所以论单兵战力,李定国自知不敌八旗兵。

不过...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以力取胜,而是打算用战术。

经过一天的试探,他已经摸清了八旗兵的底细同时也激怒了对方。

“总督大人,”李定国亲自来到中军汇报:“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建奴会和我部决战。”

“哦?”王永吉眯着眼,“能拖着不决战吗?”

“为何?”

“你在右翼牵制了建奴大量兵马,今天中部战线进展十分顺畅,再有两三天就能攻到广宁城下了。”王永吉说道。

“正因为如此,建奴才要决战!只有击败了我,他才能抽调兵力回援,或者攻击大人您的侧翼!”李定国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战!”王永吉站起来问:“如果决战,你有几成胜算?”

第951章 广宁之战(上)

“胜算在八成左右!”李定国认真回答。

“你确定吗?”王永吉有些担心,“如果真的决战,建奴可能会向右翼增兵。”

“大人放心,建奴若是增兵,末将有增兵的打法。建奴如果不增兵,末将有不增兵的战术。”李定国

“既然如此,那就打吧!本督会在你后方十五里布置两千精骑,如果遇到麻烦,你可以及时求援。”王永吉嘱咐道。

“末将领命。”李定国起身告辞。

李定国心里清楚,王永吉在他后方十五里布置兵马的目的不是真的想支援他。

而是预防他兵败后产生的溃兵影响到中军军心。

目送李定国离开,王永吉又开始安排其他将领。

在明军准备作战计划的时候,建奴也没闲着。

听完博洛的汇报,济尔哈朗盯着博洛问:“你确定明天要在左翼和李定国决战?”

“回王爷,末将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有几成胜算?”

“至少八成胜算!”博洛一本正经地回答。

在他看来八成胜算都说低了。

根据李定国麾下骑兵在战场上表现出的战力,他至少有九成胜算。

“好,”济尔哈朗站起来走到博洛身边,“本王再给你四千蒙古兵前去助阵,你务必打赢此战!”

十成胜算!

博洛差点脱口而出。

一万两千对一万,绝对的十成胜算。

“可是王爷,”博洛忽然担忧道:“近来明军攻势十分凶猛,中军面临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再给末将分兵的话,末将怕...”

“不用怕,”济尔哈朗拍着博洛的肩膀:“一切都在本王的规划之中。”

“既然王爷这么说,那末将只能遵命了。”博洛转身离开。

他走后,济尔哈朗先是将满达海召至近前低声询问:“广宁城中的物资还有多少?”

“已经没多少了,大部分物资已经被转移至广宁北面的镇靖堡和蒙八旗库伦部手中。”满达海回答。

“那就好,”济尔哈朗点头,“入夜后你可以按照计划行事了。”

“王爷,咱们要不要改变计划?”

“为何这么说?”济尔哈朗伸手从桌子上的木盒里拿出一支烟,用烛火点燃。

随着战事的深入,双方将领对烟的依赖越来越大。

远在京师的崇祯也赚的盆满钵满。

“博洛麾下现有一万两千兵马,比李定国足足多了两千人,一定能将李定国击溃。”满达海解释道:“击溃李定国后只需调转方向,便可攻击王永吉的侧翼。”

济尔哈朗苦笑一声:“李定国所处的位置非常微妙,后方是一条战马可以跃过的小河,左右各有一条需要铺设浮桥才能渡过的辽河支流。”

“就算他败了,溃兵也无法向左右逃跑,只能向后方溃逃。不出意外的话,王永吉肯定在他身后埋伏了一支兵马。这支兵马既能阻拦李定国的溃兵,也能抵御博洛的兵马。”

满达海想了想:“博洛人多势众,把李定国麾下一万骑兵都打败了,还打不败王永吉的伏兵?”

“地利,地利,地利!”济尔哈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一带到处都是河流,王永吉的伏兵只需找一条宽阔的河流沿河防守即可。别说博洛有一万两千兵马,就是有五万大军也无法飞过河流攻击王永吉侧翼。”

“哎呀,”满达海拍了下自己的脑门:“怪我,光想着怎么打胜仗,忘了地形了。”

济尔哈朗叹气:“所以说...无论东线战局的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到王永吉的中军!”

“那...我今夜就走?”满达海站起来问。

“嗯,走的时候动静尽量小一点。另外抵达西宁堡后不要暴露行踪,等本王把明军主力向北吸引一段距离后再出兵。”济尔哈朗嘱咐。

“王爷放心,我不会贸然出击。”

满达海趁着夜色,率领八旗兵主力悄然离开广宁。

翌日清晨,明军和八旗兵再次列阵。

中线战场。

关宁军没有直接渡河,而是先将火炮布置在西沙河的西岸,朝着河对岸猛轰。

八旗兵被迫后退。

见时机已经成熟,吴三桂不得不亲自组织关宁军渡河。

他本想消极作战。

但王永吉为了督促他,直接让中军向前压。

他几乎是被中军推着向前走。

“杀!”无数士兵踩着浮桥杀向对岸。

他们刚一登岸,八旗精锐便纵马折返回来。

一阵密集的箭雨过后,关宁军又被赶回了西沙河西岸。

“再攻!”王永吉亲自来到河边督战。

吴三桂无奈,只能调集兵马再次发起进攻。

东线战场。

博洛和尼堪率领一万两千八旗兵在北面列阵。

李定国率领一万明军在南面迎敌。

李定国还是用昨天的办法,将一万骑兵分成十个纵深梯队,每个梯队一千兵马。

看着远处一千明军,尼堪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已经想到了击败李定国的方法。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蒙古兵到场。

“报!”探马来到博洛身边,“四千蒙古兵已经到位,正在后方集结列阵。”

“中军有消息吗?”博洛问。

“明军正在渡河,中线战局形势很严峻。”探马回答。

“我是问你郑亲王有没有派人来送消息?”博洛追问。

不等探马回答,远处奔来一骑。

“是中军的传令兵!”尼堪惊呼。

传令兵很快来到博洛身边,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后匆匆离去。

“郑亲王有何指示?”尼堪急忙询问。

“没有指示,是一个消息!”博洛笑着回答:“郑亲王说王永吉没有给李定国增兵,只是在他后方十五里布置了一支骑兵沿河防守。”

“也就是说...李定国既没有援军?也没有退路了?”尼堪眉开眼笑的问。

“正是。”

“看来,今天就是李定国的死期了!”尼堪立马横刀,目光眺望远方:“一万两千对一万,咱们很难不赢啊!”

“准备好了就动手吧!”博洛满怀期待的说道,“这次给你五千兵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在后面压阵,随时准备支援。”

“好,”尼堪催马向前来到本部军阵,他大手一挥下令道:“派出三十个探马,前去引诱明军。”

第952章 广宁之战(中)

轰隆——

一阵马蹄声中,三十个八旗探马离开队伍,冲向了战场。

李定国还是老样子,挥手下令:“派一百骑兵上去驱赶。”

呜!

号角声响起,一百明军骑兵迅速出动了。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战场,用弓箭驱赶八旗探马。

“终于上当了!”尼堪嘴角十分夸张地上扬,“派两百骑兵上去,注意保持阵型。”

两百八旗兵刚一出动,就被李定国发现了。

他快速下令:“加派两百骑兵,阵型不要乱。”

两百明军刚进入战场,尼堪马上下令:“加派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