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636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有屁就放,别婆婆妈妈的。这是老子的军营,不是你们建奴的地盘。”

“大人您右后方出现了一支骑兵,人数在万余左右,我们想知道这支骑兵的底细。”俘虏问。

“呵呵,”吴三桂笑了笑,“济尔哈朗当我是什么人了?老子是堂堂的大明官军,岂会把友军的底细告诉你们?简直是笑话!”

俘虏面不改色道:“除了今日的俘虏和战马外,我们还给大人您带来了二十斤山参,都是几十年的老山参,就在小人的战马上。”

吴三桂的亲兵立刻走出去搜索,不多时拎着一个不大的包裹走了进来。

打开后发现里面确实都是老山参。

在当时。

老山参这种大补的东西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

饱受行贿收税之人的追捧。

“还算你有点眼力!”吴三桂跟高兴,“回去告诉济尔哈朗,就说本官右后方的兵马是流贼降将李定国。他原本是流贼张献忠的义子,归顺朝廷后分别平定了云南土司叛乱以及山东民变。”

“此番入辽带来一万骑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多谢大人赐教,小的这就离开。”俘虏跪地朝吴三桂磕了一个头,换上明军的号衣后迅速离开。

消息很快送到了济尔哈朗这里。

“李定国?”济尔哈朗对这个名字很是陌生。

“王爷不用多虑,区区一个流贼降将而已。此前是张献忠的义子,后来投靠了明廷。王爷只需给末将五千兵马,末将就能将他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博洛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道。

在他看来,李定国只是一只待宰的羔羊,而他则是那把锋利的屠刀。

“他可是平定过云南土司叛乱的人,不可轻视。”济尔哈朗嘱咐道:“更何况麾下兵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此时轻敌只会害了你自己。”

“王爷多虑了!”博洛口气甚是嚣张:“李定国的一万骑兵驻守在吴三桂右后方,那里前后都没有明军,两侧还有河流阻挡。一旦战事不顺,其他各部明军想支援都没法支援。”

“如此漏洞百出的排兵布阵,说明李定国是个名不副实的庸才!俗话说柿子要拣软的捏,求王爷成全!”

第948章 尼堪

看着信心满满的博洛,济尔哈朗有些犹豫。

根据吴三桂的情报和探马的消息,李定国的排兵布阵确实有很大漏洞。

只要用兵得当,必然有所收获。

不过...

他并不想把这个立功的机会送给博洛,而是想送给屯齐。

因为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屯齐不但是镶蓝旗的人,还是他的孙子。

而博洛是正蓝旗的人。

在豪格担任正蓝旗旗主时,博洛深受豪格的信任。

现在把立功的机会拱手送给他,济尔哈朗心有不甘。

但转念一想,济尔哈朗又觉得应该把立功的机会送给博洛。

他代掌正蓝旗不久。

本想通过松锦之战立下战功,拉拢正蓝旗为他效命。

可惜功亏一篑,不但打了败仗还丢掉了锦州。

正蓝旗的将士们表面上虽然不敢说什么,但心中必然有积怨。

博洛在正蓝旗内部威望很高。

现在把立功的机会送给博洛,可以维持正蓝旗的忠心。

打定主意后,济尔哈朗笑着站起身来到博洛身边,把手放到对方的肩膀上:“博洛,这确实是个立功的机会,但是切记不要轻敌。”

“王爷放心,末将心里有数。”

“那好,”济尔哈朗拍着博洛的肩膀:“本王给你八千精锐,务必将其击溃。”

“谢王爷成全!”博洛激动地单膝下跪。

博洛认为李定国是软柿子,李定国却没这么想。

相反的是,他对建奴十分重视。

因为他从未和建奴交过手,所以并不清楚对方的真实战力。

不过他有对策。

李定国先是仔细阅读了平辽大军从入辽以来所有战事的详细汇报。

从排兵布阵到后勤补给,再到情报分析。

每一个细节都没放过。

然后又从李过手里借来数匹缴获的建奴战马,以及缴获的武器甲胄进行测试。

既测试了战马的体力、耐力,也测试了武器的性能和甲胄防御能力。

测试完之后,他悬着的心直接吊了起来。

建奴很强,强到他认为自己只有五成胜算...

四月二十的傍晚,高文贵来到李定国身边说道:“总兵大人,今日我军前方发现大量建奴探马,末将以为我军底细已被建奴探马得知,明天可能会有一场硬仗。”

“无妨,”李定国十分淡然,“我军已经在右翼列阵,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大人,八旗兵战力如何?”高文贵问道。

不止他一个人想问,李定国麾下一万将士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现在他们心里没底。

“很强!”李定国率先对八旗兵的战力给予了肯定。

他没必要在这个时候给麾下将士画饼,那样只会让将士们大意,最后反而会害了他们和自己。

“不过...”李定国话锋一转,“八旗兵强在骑射,并不擅长近身肉搏。所以想要击败他们需要避开他们的长处,围绕他们的短板用兵。”

......

次日天不亮,李定国军中的火头兵便开始埋锅造饭。

吃完饭后,一万骑兵在平原上列阵。

李定国将队伍分成了前后十个梯队,每个梯队各有一千骑兵。

只有出现合适的时机,他才会使用添油战术。

什么叫合适的时机?

有两个前提,一是建奴兵马比李定国少。

二是双方都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试探。

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他才能使用添油战术。

明军的举动很快传到了博洛的耳朵里。

他虽然当着济尔哈朗的面说了很多轻视李定国的话,但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久经沙场的他不会在战场上轻视任何人,哪怕对方是普通百姓。

“对方有多少兵马?”博洛问探马。

“从前面看,对方兵力在一两千左右,纵深兵力看不清楚。”探马回答。

“一两千?”

博洛冷笑一声:“呵呵!一万人骑兵只派一两千人列阵,显然是想和老子玩添油战术。可惜老子早就知道了他的底细,传令所有人集结出征!”

随着博洛一声令下,八千八旗精锐浩浩荡荡杀向战场。

在八旗兵出动前,李定国就派出大量探马查探敌情。

见八旗兵已经出动,李定国增加了探马的数量和查探频次。

博洛不甘示弱,也派出大量探马查探明军。

两军很快在战场上相遇。

明军没有动,八旗兵也没动。

双方就这样在开阔的平原上对峙。

看着远处明军的阵型,博洛对着身边的尼堪说道:“尼堪,有什么想法?”

尼堪隶属于正黄旗,是努尔哈赤之孙,褚英的第三个儿子。

是历史上的清初理政三王之一。

另外两个分别是满达海和博洛。

历史上的尼堪征讨过蒙古人,讨伐过朝鲜,在辽东和明军血战。

入关后。

尼堪跟随多尔衮先攻河南,后取陕西,紧接着随多铎南下进攻南明政权。

后又跟随豪格征四川,讨伐山西叛将姜瓖。

永历六年(1652年)。

李定国和孙可望出兵湖广,开始反清复明。

此时的多铎和多尔衮已死,满清无人可用,于是只能将平定“叛乱”的重任交给了身经百战的尼堪。

尼堪率兵进抵衡州,与李定国进行鏖战。

在他抵达衡州前,李定国已经在桂林解锁了击杀定南王孔有德的成就。

双方在衡州鏖战数日不分胜负,

李定国见状决定使用伏击战术。

他先是佯装败退,引诱尼堪追击。

尼堪果然中计,亲率大军进行追击。

等尼堪进入伏击圈后,李定国立刻带兵进行反攻,并在乱军之中用大刀劈死尼堪,解锁了阵斩尼堪的成就。

尼堪当时的爵位是和硕敬谨亲王。

李定国先后斩杀满清两位王爷,天下震动,史称两蹶名王。

第949章 右翼战局

尼堪拿着千里眼对着李定国的军阵看了一会后说道:“我观明军军阵松散,盔甲陈旧,并非精锐之师。”

“可以轻视,但不能轻敌!”博洛摇着头继续问:“我是问你如何看待李定国麾下有一万骑兵,而列阵的明军只有一两千这件事。”

尼堪皱了下眉:“列阵的明军肯定不止一两千,应该是纵深列阵,准备玩添油战术。”

“我也是这般猜测,不过仅仅是猜测,尚没有定论。”

“咱们怎么办?大军直接压上去进行决战吗?”尼堪问。

博洛摇头:“在不清楚对方底细前,贸然决战实乃下策。”

“难道陪着他玩添油战术?”

“也不行,咱们的兵马比他少两千!如果对方单兵战力和我军相当,咱们将会沦为添油战术的受害者。”博洛还是摇头。

“真麻烦,试一试就知道了!”尼堪双手抱拳:“末将愿率两千兵马前去凿阵,查探明军虚实。”

博洛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点头并说道:“好!一定要小心谨慎,莫要中了明军的诡计。”

“是,”尼堪率领两千骑兵离开。

他没有直接把两千兵马一次性投入,而是先派出百人小队去战场上驱赶明军探马。

在他看来。

如果李定国要玩添油战术,那么肯定是逐步增加兵力,而不是直接搞全军出击。

李定国策马立在一处土丘上,将八旗兵的举动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