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王俊顿时大惊,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脚上向后退。
扑通一声。
黄镇山魁梧的身躯砸在了地上。
就在王俊打算反击时,发现自己的脚脖子已经落入敌手。
不等他抽脚,黄镇山两手发力将其拽倒在地。
啪啪...
黄镇山先是给王俊的肚子来了一拳,趁着对方捂肚子时钳制住王俊的左右手,将其制服。
“服吗?”黄镇山问。
“不服。”王俊红着脸回应。
黄镇山也不废话,松手将王俊放开。
双方回到原位,重新单挑。
几息之后,王俊又被黄镇山打败了。
“服吗?”黄镇山咧着嘴问。
“不服。”
“再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场的明军开始议论。
“得亏挨揍的不是我,要是我得多丢脸啊!”
“记住了,他叫王俊,是榆园贼的首领。”
“这首领也太不要脸了吧?被制服这么多次还说不服?”
“是啊!屡败屡战,还口口声声说不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快看,他又被打倒了。”
王俊越打脸越红。
脸红并不是因为活动量大,实际上从开始到现在他基本都没怎么活动过。
每次刚一开始就被黄镇山打倒并制服。
太丢人了。
脸不红才怪。
可问题是他没办法说服。
死扛着只会被黄镇山扇嘴巴子。
如果说服了,无异于扇自己嘴巴子。
所以他只能硬扛。
看了一会后,李定国看不下去了。
简直是一边倒的碾压。
他与王夫之商议几句后重重咳嗽一声说道:“两位都住手吧。”
听到李定国这么说,黄镇山松了口气。
他已经打累了。
再继续打下去的话,晚上得多喝好几碗粥才能喝饱。
王俊也松了口气。
他被打惨了,继续被打下去的话,他的脸和命都得交待在这里。
“王俊,”李定国看着这位很是凄惨的受害者,“你不是黄镇山的对手,与其负隅顽抗,不如早点认输。”
“当然了,”李定国笑了笑:“你好歹也是指挥过数万人的首领,不能做出当面认输这种有损颜面的事。”
“不过这并不影响输赢的判定,我和钦差王大人一致认定你输了。”
王俊低下头不说话。
黄镇山则抬起高傲的头颅,一脸得意。
“既然结果已经认定,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王夫之接过话茬问道。
“草民自知罪孽深重,无话可说。”王俊低着头,语气坦然。
谋反是十恶不赦里排行第一的重罪。
此前他聚众谋反并围攻州县,已经坐实了罪名。
现在落到朝廷手里,没什么好狡辩的。
“来之前陛下曾经对我说过,”王夫之站了起来,“榆园民变的关键是抚而不是剿。所以本官来到山东后并未直接派兵剿杀,而是先诏安,后用兵。”
“在招安任七等人后,本官完全可以让他们带路,把榆园里的乱民全部剿灭。”
“但本官没有那么做,而是让他们回到榆园消耗你们的存粮。”
“接下来的事,你应该已经知晓。”
王俊点点头,还是没说话。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本都是大明子民,因为种种原因聚在一起成了乱民。你们的本意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可是有无数百姓因你们而死。别钻牛角尖了,迷途知返吧。”
“大人,”王俊抬起头,“地方官府之前的所作所为您可知道?”
“知道。”
“他们用一句话就能杀死成千上万的人,草民虽然也害了不少性命,但是还不配和他们比。”
“地方官员的错,朝廷会派人查办。”王夫之回答。
“查办又有什么用?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百姓被害死了!就算查办了那些人,也无法让百姓死而复生。”
“没办法,规矩就是如此。”王夫之叹气。
“规矩是人定的,为什么就不能定一条规矩,提前防范官府和官员施暴政?”
提前防范?
王俊的这句话直击王夫之灵魂深处。
大明朝的规矩都是针对百姓的。
虽然也有针对官员的规矩,但都是事后查办,而不是事前防范。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官员们在施政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无视百姓的需求。
百姓在利益受损时没有渠道告知朝廷,只能通过极端方式表达诉求。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弊端呢?
第924章 税银进京
削减地方官员的权力?
不行!
王夫之摇头。
他这几年一直在地方为官,深知管理地方的难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换成人也一样。
有的地方民风淳朴,有的地方擅养刁民。
再加上地方上各种势力鱼龙混杂,如果地方官手上没有足够强大的权力,很难将地方治理好。
怎么做才能鱼和熊掌兼得呢?
王夫之想了一会后毫无思绪,于是重新将注意力放到眼前的王俊身上。
“王俊,你说的事本官会考虑向朝廷和陛下进言,先说眼前的事吧。”王夫之指着王俊的眼睛:“此番被俘,你可愿意归顺朝廷?”
“草民一心求死,请大人成全。”王俊面无惧色。
“王俊,你...”任七对王俊主动求死很是意外,
“这...这又何必呢?”范次吾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倍感惋惜。
“你确定?”王夫之眨着眼睛问。
“草民死而无怨。”王俊表情坚定,态度坚决。
“既然如此,就将他关押起来等待朝廷秋后问斩的旨意吧。”王夫之摇着头下令。
王俊是条汉子,他本想召降王俊为朝廷所用。
结果对方一心求死。
可惜,实在有点可惜。
带走王俊后,王夫之看向范次吾:“之前诏安时你不接受,现在被抓了又想投降,直是把诏安当儿戏。不但有无视本官之意,还涉嫌无视朝廷和王法!”
“本官为了维护朝廷尊严,完全可以将你就地正法。”
范次吾的脸红白闪烁,整个人也变得十分紧张。
王夫之继续说道:“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不愿意那么做。再加上你当时没有反抗,而是束手就擒,所以本官决定暂且留你一条性命。”
“至于去处...就留在李总兵军中效力吧。”
“多谢王大人。”范次吾心中虽有不满,但对这个结果表示认可。
毕竟他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投降,而是和朝廷对抗。
接下来是安置榆园军首领任七等人。
王夫之将他们交给了李定国。
为了保险起见,李定国将他们分散成数个团体,分散安插到军中各部。
安顿好所有人员后。
李定国以榆园军为向导,进入榆园清剿剩余的贼寇。
榆园军有大大小小几十股势力。
其中任七,张七,梁敏,黄镇山,范次吾,王俊等人麾下兵马最多,实力也强。
除了他们外,还有许多中小势力。
有的愿意归顺,有的不愿意投降。
对于那些不愿投降的人,只能出兵剿灭,否则早晚是个麻烦。
有榆园军为向导,李定国清缴的速度非常快,效率也非常高。
清缴从崇祯二十三年腊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崇祯二十四年正月下旬才结束。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夫之也没闲着。
他一直在想如何提前防范官员做违法的事。
起初他觉得可以靠人监督,例如地方上的督查使,土地司的官员,各级御史...
后来他又放弃了这个设想。
如果靠人监督有用的话,大明朝就不会出现杀不完的贪官污吏以及数不清的冤案了。
所以若想在根本上解决这件事,得另想它法。
王夫之一边想,一边写。
在纸上写下了无数文字。
榆园战事结束的时候,江南的税银也运到了京师。
呜——
正月二十九的京师大雪纷飞。
狂风吹过发出刺耳的呜鸣声,响彻整个京师。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