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567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他战略上也没能达成目的。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看着军帐内将领们落寞的表情,济尔哈朗开始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在经历了松山的败局后,他已经没有了出征前的信心。

不止是他。

帐中的将领们也对未来的战事充满了担心。

沉默一会后,济尔哈朗看向满达海:“礼亲王,你觉得接下来的战事该怎么打?”

满达海有些无奈,“王爷您是三军主帅,怎么打应该由您说了算。”

他不想给济尔哈朗出主意,否则失败后有担责的可能。

“此等大事哪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济尔哈朗摇头,“本王的目的是打赢这场仗!所以怎么打需要商量,谁的主意好就按照谁的主意来。其他的,都不重要!”

见众人还是有些不放心,济尔哈朗补充了一句:“诸位畅所欲言即可,咱们荣辱与共,说出来总比不说强!”

众人互相看了看,放下心中的戒备开始发言。

满达海率先说道:“我认为锦州不可守!”

“什么意思?”勒克德浑忍不住看向满达海,“你想放弃锦州?”

不等满达海解释,勒克德浑便抢着说道:“明军从南面进攻锦州,现在虽然拿下了松山城,但是还有一座南山挡住了道路!”

“我军在南山陈列重兵,还布置了大量的红夷大炮!”

“明军若想进攻锦州必须攻下南山!我军在南山上居高临下防守,明军则需仰面进攻,优势在谁我就不必多说了吧?”

说完这些,勒克德浑昂首挺胸,露出一副得意的样子。

“呵!”满达海冷笑一声,“勒克德浑,你是不是傻?”

勒克德浑有些诧异地摸着自己的后脑勺:“七王叔何出此言?我不傻啊!”

二人年纪虽然差不多,但满达海是代善的第七子,勒克德浑是代善次子的儿子。

满达海是妥妥的长辈。

“别喊我七叔,我没你这么笨的侄子!”满达海一脸嫌弃。

“我不笨啊!”

“还不笨呢!”满达海脸上嫌弃的表情比之前还要明显,“我问你,八旗兵擅长什么?”

“擅长什么?”勒克德浑被问的有些不自信了,他试探性的回答道:“擅长...野战?”

“对,野战!”满达海突然拔高声调,“南山的地势虽然不高,但终究还是一座山,不利于骑兵大规模展开,更不利于八旗兵作战!”

“反观明军步兵,不但可以借助地形抵挡我军骑兵,还能凭借犀利的火器给予八旗兵重创。”

“别忘了我军还有居高临下的优势!”镶黄旗的尼堪提醒道。

“我军确实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满达海先点头后摇头,“但是和明军步兵的攻坚优势相比,我军优势并不明显!”

现场沉默片刻,所有人同时看向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的思路并没在这里,而是想到了另一件事。

他对着屯齐说道:“把从明军那里缴获的鸟铳拿出来。”

“是!”屯齐转身走到军帐外面,从一堆武器里面拿出数支鸟铳。

重新走回军帐后,他把一支鸟铳递到济尔哈朗手里,又把另外几支鸟铳递给其他人。

“诸位,”屯齐指着他们手里的鸟铳说道:“这是明军小规模装备的鸟铳,名曰鲁密铳!此铳经过明廷改良,不需要火绳就可以点火发射。顺治元年睿亲王带兵入关时就听说过这种铳,不过当时未能缴获到实物。”

“支援察哈尔部时缴获了几支,带回盛京后发现已经损坏,无法使用。”

“宁远之战时也缴获了数支,结果肃亲王不重视,把那些鲁密铳扔给八旗汉军之后便不再过问。”

“诸位手里拿的鲁密铳就是松山之战时缴获的战利品,据明军降兵演示,此铳的装填发射速度是传统火绳铳的两三倍。虽然还是比弓箭慢,但装填简单,威力巨大,可以百步外破甲。”

“另外,”屯齐指着鲁密铳枪口前的刺刀说道:“明军在铳口前加装了一截利刃,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骑兵冲击,也可以在步战时和步兵肉搏。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有了这截利刃,明军鸟铳兵不但可以舍弃腰刀,还能在肉搏时占据上风。”

第847章 南山战线

济尔哈朗拿着缴获的鲁密铳亲自把玩了一会,又让明军降兵当场演示了两次。

等明军降兵离开后,济尔哈朗问:“诸位觉得此铳如何?”

“实乃攻坚之利器也!”博洛说道。

“也就那么回事,不如弓箭好使。”硕赛反对道:“有打铳的功夫,八旗兵都射出三四支箭把明军扎成刺猬了,他们拿什么打?”

“这是给步兵用的,不是骑兵!”博洛纠正道。

“步兵也一样啊。”

“一样个屁,人家明军步兵百步外就开始杀人了,你还拿着弓箭搁那算距离呢!”

“步兵的硬弓也能抛射百步!”

“你以为你是射日的后羿啊?把箭射到太阳上还有杀伤力!步兵的硬弓确实能抛射百步,但百步外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

“你他妈嘴巴放干净点!”硕赛捏紧拳头。

“老子已经很客气了!”博洛挥舞臂膀,亮出了自己的肌肉。

硕赛脾气虽然不爆,但也不是个软柿子。见博洛亮膘,他也跟着亮出了自己的肌肉,“不服打一架!”

“打就打!”博洛转身就要往外走。

“站住!”济尔哈朗黑着脸斥责:“这是中军大帐,商议用兵的地方,不是你们过家家的场所!”

“来人,将他们二人押出去每人打二十军棍!”

“王爷饶命,卑职知错了!”前一刻还不服不忿的博洛第一时间求饶,主打一个灵活。

硕赛虽然有些不服,但是在军棍的威胁下也低下了头。

“念在他们初犯,王爷饶了他们吧!”

“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望王爷网开一面!”其他人帮着求情。

济尔哈朗怒气稍减:“再有下次,决不轻饶!”

二人急忙道谢,军帐内再次恢复安静。

这场嘴仗的起因看似是意见不合,实则是由松山的败局引起的。

不但打了败仗,还损兵折将。

这让所有人心里都压了一块石头。

必须想办法把石头挪走,否则时间长了会把人压垮。

至于办法...则是打一场胜仗!

不过在此之前,济尔哈朗要把鲁密铳的事处理完。

他重新拿起一把鲁密铳,对所有人说道:“咱们大清的骑射确实很强,但也不能否认此铳的优势。本王认为既然明军有这种铳,八旗兵也要有才行!”

“王爷英明!”众将齐声道。

济尔哈朗把鲁密铳扔给屯齐并说道:“立刻派人把鲁密铳送到盛京,请求皇上拨款制造。”

“王爷,”正黄旗汉军旗主祖泽润突然开口说道:“此铳看似简单,仿制的难度却不小!更何况大清的工匠们正忙着铸造火炮,短时间内恐怕无法仿制出成品!即便仿制出来,数量也不会多!”

祖泽润是祖大寿的养子,从小在辽东当兵,对武器制造颇为熟悉。

他的话非常有说服力。

济尔哈朗沉吟片刻后抬起头:“咱们身在前线只管提需求,能不能仿造出来是朝廷的事,轮不到咱们操心!”

济尔哈朗有自己的小心思。

鲁密铳在战场上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验证。

现在他向朝廷索要鲁密铳。

朝廷若是给了,他可以用这些鲁密铳和明军战场上对垒。

若是不给,兵败后他可以把责任归咎到这上面。

不管福临信不信,他济尔哈朗反正是信了。

祖泽润一怔,急忙抱歉:“王爷英明,卑职多虑了。”

“不过你的话倒是提醒了本王,”济尔哈朗先是对祖泽润的话进行了部分肯定,随后看向屯齐:“给朝廷写一封公文,连同鲁密铳一起送过去。公文内容是前线大军急需三千支鲁密铳,让朝廷尽快解决。”

“是。”屯齐认真记。

“好了,”济尔哈朗的注意力重新放到满达海身上,他指着地图上的松山城,南山以及锦州说道:“礼亲王,你觉得接下来的战事该怎么打?”

满达海深吸一口气,指着地图说道:“诱敌深入,死守南山,牵制主力,一举歼灭!”

“哦?”济尔哈朗顿时大喜,他亲手给满达海倒了一杯茶:“详细说说。”

“明军若想攻打锦州,需先攻打南山!南山的地势虽然不是很高,但终究还是一座山,咱们把兵力集中在南山和明军对垒。”

“等明军认定我军主力就在南山后,立刻分兵!只在南山保留三到四万精锐,其余兵马立刻调到西线女儿河一带。”

“等等,”济尔哈朗打断了满达海,“三四万人挡得住明军吗?要知道进攻南山的明军和进攻松山城的明军是同一伙人,他们有六万之众!”

“应该可以!到时候把所有红夷大炮全都布置在山上!我认为三万步兵精锐外加数十门火炮的帮助,守十天半个月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满达海说道。

济尔哈朗琢磨了一会,“此事稍后再议,请继续。”

满达海将茶杯里的茶一饮而尽:“在分兵的同时,让朝鲜兵举着八旗兵的旗帜渡过小凌河,向东线的明军发起进攻。”

“朝鲜兵的战力实在羸弱,让他们主动渡河发起进攻属实是有些难为人了!”济尔哈朗摇头。

“能不能渡河无所谓,只要让明军相信他们是我军主力就行!王永吉不会坐视不管!”

“这件事需要斟酌,继续!”济尔哈朗皱着眉,表情严肃。

“此时明军会认为我军主力已调至东线,为了保证东线无忧,王永吉必然会抽调兵马支援东线!”

“无论王永吉是否从西线抽调兵马,我军在西线的兵力至少是西线明军的两倍甚至三倍!”

“届时依靠西线的兵力优势,将西线明军一举歼灭!”

“丢失西线后,进攻南山的明军侧翼大开!两面夹击,明军必败!”

第848章 延城君李时昉

小凌河下游,松锦战场东线。

“什么人?”正在放哨的明军张弓搭箭,瞄准了五六个弃船登岸的人。

这些人虽然身穿便装,但手上都拿着腰刀弓箭等制式武器,显然不是普通百姓。

“我是关辽登津水师副总兵林庆业!”林庆业亲口回答。

查验手续后,林庆业被带到刘肇基身边。

刘肇基对林庆业的到来有些意外,他将林庆业让到军帐内问:“林总兵不在笔架山待着,来小凌河干什么?”

“副的!”林庆业纠正道。

刘肇基有些愕然,随后重复问道:“那...林副总兵不在笔架山把守粮草,来我这作甚?”

“来解决朝鲜兵!”林庆业胸有成竹道,“没了朝鲜兵的牵制,刘总兵您便可以离开这里,去战场上杀建奴!”

刘肇基眨了眨眼睛,“河对岸的朝鲜兵有两万之众,而你只带了五六个人,恐怕没办法解决吧...”

“刘总兵放心,解决他们不需要用兵,只需我的一张嘴即可!”林庆业还是那般自信。

“那好,需要我做什么?”刘肇基问。

“请刘总兵在河岸旁布置几艘快船用于传信,我会在第一时间把河对岸的消息传过来。”

“没问题。”刘肇基一口答应下来。

双方约定好传信的地点和方式后,林庆业带人离开。

他们登船后驾船往东航行,在小凌河的东岸登陆。

不等下船,一行人就被朝鲜哨兵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