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福临盯着济尔哈朗看了一会,悠悠问道:“郑亲王,你有几成胜算?”
“臣至少有九成胜算!”济尔哈朗硬着头皮跪地说道。
“好!”福临高兴地站了起来,他来到济尔哈朗身边,亲手将他搀扶起来并问道:“郑亲王需要多少兵马?”
“除水师外,臣还需要十万步骑!”济尔哈朗滴水不漏地说道。
他深知朝中有坏人。
如果不明确指出需要多少步兵和骑兵,福临极有可能又会把多尔衮的水师派给他充数。
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别人或许不清楚,他可是心知肚明。
不但能坑人,还可以在坑完之后做到全身而退!
为了不重蹈豪格的覆辙,他必须谨慎再谨慎。
“十万步骑!”福临对这个数字有些犹豫。
在明军反攻辽东前,八旗就已经开始大肆招兵买马。
战争之初,他们可以动用的战兵约有十七万。
其中包括八万满蒙汉八旗,六万外藩蒙古,以及三万水师。
宁远之战豪格损失了两万兵马,可以动用的战兵数量降至十五万。
再刨去三万水师,剩下的战兵只有十二万!
济尔哈朗一次性抽调十万兵马,可以说是赌上国运的战争了。
“朕不要九成的把握,朕要十成的把握!”福临拍着济尔哈朗的肩膀说道。
济尔哈朗摇头:“皇上,天底下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只有败而不怠,败而益勇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臣此番去锦州会想尽一切办法取得胜利,就算打不赢,也会想办法把主力带回来。”
福临抬起头,看向正黄和镶黄两旗的将领。
见他们纷纷点头,福临深吸一口气:“既然郑亲王有平乱之志,朕就拜你为大将军,领兵十万奔赴锦州!”
“臣领旨。”济尔哈朗跪地领旨。
“来人,”福临朝一个太监伸出右手:“拿朕的王命旗牌来。”
太监转身从后面的龙书案上拿起四面写有令字的蓝色小旗和四个圆牌。
旗用蓝缯制作,圆牌用椴木制作而成,外面涂有金漆。
这是满清特有的东西,又称旗牌。
满清没有尚方宝剑。
但王命旗牌功能和尚方宝剑一样,都可以不必奏请皇帝直接杀人。
一般的流程是持有王命旗牌的人身穿朝服,摆香案拜王命旗牌,直接将犯人就地正法。
济尔哈朗激动地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从福临手里接过王命旗牌。
有了王命旗牌,他在战场上可以杀任何人。
可见福临对他的重视。
礼毕起身后,殿外的太监走进来说道:“启禀皇上,睿亲王即将启程奔赴辽南指挥水师作战,现进宫向皇上道别。”
“宣他进来吧。”
“是。”
经过太监的传话,多尔衮迈步来到大殿。
豪格兵败后从宁远退兵,多尔衮兵败后退回盖州。
同样兵败,同样退兵。
豪格被夺职幽禁,多尔衮不但没事,反而官复原职。
并非福临不想惩罚他,而是济尔哈朗求情。
二人之前确实有矛盾。
但一码归一码,他能代掌正蓝旗,多尔衮功不可没。
济尔哈朗为了表示谢意,向福临求情饶了多尔衮。
多铎跟着求情。
福临无奈,只能答应下来。
于是乎,多尔衮又当上了水师总兵。
现在他即将启程前往辽南,于是进宫向福临告辞。
施礼之后,多尔衮发现济尔哈朗手里拿着王命旗牌。
他怔了怔,问道:“郑亲王手里拿的可是王命旗牌?”
“当然!”济尔哈朗淡淡一笑:“我已经向皇上请命去锦州和明军作战,皇上知道某些人擅长临阵退缩,为了战局,皇上特地给我王命旗牌便宜从事。”
多尔衮顿感脖子发凉。
济尔哈朗口中的某些人就是他自己。
他皱着眉继续问:“郑亲王难道要在锦州和明军决战?”
“这是机密,就不劳睿亲王操心了。”
“皇上,”多尔衮转身朝福临下跪:“臣有本奏。”
“准奏。”
多尔衮抬起头:“臣以为不该在锦州和明军决战,而是要放弃锦州。”
“胡闹!”济尔哈朗大吼:“哪有不战而退的道理?锦州是太祖皇帝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池,岂能就此放弃?再者打仗不是儿戏,管好你的水师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管,你也没资格管。”
“明军火器犀利,尤其是火炮!在堆土山的战术运用下,明军火炮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八旗兵的长项是野战,不应该和明军围绕城池对垒,而是想办法把他们引入宽阔的平原地带......”多尔衮开始了长篇大论。
他的观点虽然道理,但济尔哈朗根本听不进去。
不是他不想听,而是听了也没用。
他必须带着正蓝旗的将士们守住锦州,立下战功!
到时候既能坐稳正蓝旗旗主之位,也能凭借功劳稳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等多尔衮说完后,福临摇头道:“出兵锦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多说无益。”
“睿亲王还是赶快离开盛京前往辽南指挥水师去吧!”
多尔衮故意长叹一声,施礼告辞。
福临听不听建议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这件事告诉福临,他多尔衮有常人没有的大局观!
第833章 抓内奸
崇祯二十三年八月初五,济尔哈朗率领兵马赶往锦州。
在济尔哈朗抵达锦州前,圣旨就已送达。
进城之后,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开会。
会议上,满达海当着所有人的面和济尔哈朗办理交接手续。
一切妥当后,满达海开始汇报军情。
“明军攻陷宁远后,又顺势攻陷了寨儿堡,连山驿,塔山堡,椵(ji)木冲堡,大兴堡,大福堡和杏山城(今凌海市杏山乡)。”
“距离我军驻守的松山城(今锦州市太和区松山村)只有不到二十里!”
说到这里时,满达海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奇怪的是,明军从七月二十六攻陷杏山城到今天的八月初五,一连十天都没有动静。”
“一点动静也没有?”济尔哈朗有些不解。
“是,”满达海点头,“明军既没有大规模进攻,也没有小规模试探,每日只是派出探马侦查情况!”
“这也太邪门了!”济尔哈朗皱起了眉头,“明军到底在干什么?”
“不清楚。”满达海摇头。
“撤离宁远的时候不是留下一些细作吗?能不能想办法和他们取得联络,问一问情况?”济尔哈朗问。
“撤离宁远前确实在民夫里安插了一些细作,并和他们约定了传递信息的地点。我在约定地点附近派人盯梢,一连十天都没遇到人影,放在那里的纸条也没人动过。”满达海很是无奈。
“嘶!”济尔哈朗倒吸一口冷气,“越来越邪门了!”
“可说是呢,”满达海的眉毛跟着拧成了一个疙瘩:“那些细作就跟死了一样。”
“等等,”济尔哈朗忽然伸出右手食指,“明军很有可能在抓内奸!”
满达海恍然大悟:“郑亲王所言极是,怪不得明军没动静呢,原来他们在抓内奸!”
明军是在抓内奸吗?
是,但又不完全是。
宁远之战前前后后打了两个月,对八旗兵是煎熬,对明军也是煎熬。
为了鼓舞士气,王永吉在收复杏山后开始犒赏三军。
将领吃肉,士兵喝汤。
骨头汤泡米饭,士兵们吃完之后都说香。
然后给士兵们分批放假。
士兵们的娱乐方式虽然少之又少,但是可以让他们心情愉悦。
在士兵们吃喝玩乐的同时,王永吉命令李来亨按照崇祯的方法抓内奸。
崇祯抓内奸的方法可以总结成七个字:依靠群众的力量!
“据我所知,你们当中有建奴的奸细,”李来亨站在高台上,对着校场内千余百姓说道:“按照我宁杀错不放过的想法,早就把你们全都砍了。”
“可陛下有好生之德,不让胡乱杀人。”
“但是...”李来亨宁笑了,他脸上的笑容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狰狞:“我这辈子最恨内奸,找不出内奸我心里难受。”
下面的百姓纷纷低着头,既不敢出声,也不敢和李来亨对视。
生怕对方一个不顺眼就将他们杀了。
“内奸现在站出来,我可以保你不死!若是被我抓出来,我保你生不如死!”李来亨继续说着威胁的话。
校场内静悄悄的,没人站出来回应。
“机会已经给过你们了,”李来亨收起笑容:“既然没人主动承认,接下来我就不客气了。”
在千余百姓惊恐的眼神中,李来亨大吼道:“互相认识的站到一起。”
士兵们传达指令后,百姓们开始重新站队。
千余百姓站成了大大小小数百个队伍。
队伍多的有十几人,队伍少的只有一个人。
就在百姓们以为李来亨要一一辨认时,李来亨却将单人的队伍按照每十人为一组,重新组队。
然后说道:“自明日起,你们按照现在的分组的去城墙上修复城墙垛口。修完城墙还要修复堡垒,桥梁以及官道。这么说吧,活有的是!”
“当然了!不白干活,每人每天管两顿饭!另外,每人每月再给二钱银子的工钱。”
什么?
百姓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但不杀他们,还管两顿饭,干活给工钱!
这和建奴不把人当人的行为相比,简直就是活菩萨。
“都听清楚了吗?”李来亨问。
“听,听清楚了。”百姓们激动地回答。
“好,”李来亨话锋一转,“我刚才说过,你们当中有建奴的奸细。”
“现在已经给你们分好了组,各组内部和各组之间互相监督。内部发现奸细,只杀奸细,组内其他人相安无事。如果被其他组的人发现奸细,这个组所有人全都处死!”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