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542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这支明军步兵被迫停下脚步,原地结阵组织防御。

在建奴骑兵冲向明军步兵的同时,明军的骑兵也出动了。

在明军右翼冲出一千骑兵。

他们进入战场速度非常快,眨眼间就来到己方步兵身后。

此时建奴骑兵也到了,双方开始纠缠。

双方都是精锐。

明军出动的是李性忠打造的“辽东铁骑”。

之所以有引号,是因为里面辽东籍的士兵特别少。

而之所以能称之为辽东铁骑,是因为战术,装备都一比一复刻了当年的辽东铁骑。

这支骑兵战功赫赫。

揍过张献忠,击败过李自成,北上草原蹂躏过蒙古人。

甚至在草原上将擅长野战的八旗兵暴打了一顿。

建奴出动的是正红旗。

领兵的是瓦克达。

正红旗一直都是八旗兵精锐。

历史上的正红旗地位非常高,在出现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后,正红旗一直位列于上三旗之下,下五旗之首。

实力可见一斑。

两支骑兵进入战场互相追逐了一会后,明军骑兵突然变阵。

其中一部分骑兵继续与建奴骑兵纠缠,剩下的骑兵一分为二,用最快的速度冲向建奴布置在左翼两翼的炮兵阵地。

众所周知建奴炮兵基本都隶属于汉八旗,而这些汉八旗士兵大多都是投降的明军。

明军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炮兵不穿甲胄。

不是穿不起,而是没法穿。

移动调整火炮,搬运火药炮弹都是力气活。甲胄本就沉重,穿着甲胄干力气活可想而知。

所以炮兵基本都不穿甲胄。

明军知道这个情况,八旗兵也知道这个情况。

“王爷,明军骑兵正在冲向我军火炮阵地!”尚善对着豪格大喊。

“莫慌,本王早就有所安排。”豪格淡淡笑道。

果不其然。

在明军骑兵距离火炮阵地还有一里地时,建奴炮兵先是开炮攻击,随后从侧翼冲出数百建奴骑兵。

明军骑兵猛拽战马缰绳。

战马后蹄向前发力,前蹄高高跃起,完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急刹。

“撤!”呼啸声中,明军骑兵迅速后退。

建奴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明军骑兵先是向后退了不到一里,然后一边放箭一边在战场上来回穿梭。

他们的任务并非真的突袭炮兵阵地,而是把场面搞乱。

场面越乱,对明军越有利。

由于己方骑兵牵制了敌军骑兵,战场上的明军步兵简答调整阵型,继续前进。

豪格冷哼一声:“派两千步兵压上去,把他们给本王吃掉。”

尚善想了想问道:“王爷,是否出动索伦兵?”

“不急,看看再说。”

“是。”尚善挥舞令旗,两千八旗步兵推着战车冲进战场。

王永吉等的就是这一刻!

战场上的八旗兵越多,场面越乱,建奴火炮就不能轻易开炮。

否则会误伤自己人。

战场上一旦发生误伤自己人的情况,不但会影响士气,还会让士兵们丧失信心和安全感,从而导致兵败。

“命令右翼全军出击,骑兵盯紧炮兵阵地,准备随时突袭!”王永吉表情严肃道。

令旗晃动,贺锦率领右翼一万步兵向前推进。

刘肇基将一万骑兵分成二十个队,每队五百骑,列成纵阵跟在贺锦后方寻找机会。

明军迈着整齐的脚步,踩在地面上发出隆隆的响声。

第811章 退兵之前

宁远河下游。

“报!”探马喘着粗气跑到豪格面前:“明军右翼尽数出动!”

“多少兵马?”

“一万步兵,骑兵躲在后面数量不详。”

“一万步兵?”豪格有些吃惊。

在他的印象中,双方自开战以来还没有发生过万人以上规模的战斗。

明军今天这是怎么了?

要决战吗?

看着快速移动的明军步兵,豪格对着尚善说道:“给炮兵阵地下达死命令,明军进入射程立刻开炮,否则军法从事。”

“王爷...”尚善认真提醒道:“我军刚派上去两千步兵,另外还有近两千骑兵在战场上鏖战,此时开炮极有可能误伤到他们。”

“那就都给本王撤回来,他们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王爷,”尚善指着远处正在推进的明军步兵,一脸担忧道:“明军正在进攻,此时撤兵恐怕...恐怕会引起溃败。”

豪格一怔,终于意识到自己中了王永吉的诡计。

不过还好,他本就没指望火炮能造成多少杀伤。

豪格快速思考后下令道:“命令左翼分成前中后三军,保持阵型迎上去。”

“是。”

令旗晃动,豪格左翼一万兵马快速出动。

其中步兵六千,骑兵四千。

宁远河下游地形狭窄,豪格左翼的兵力虽然只有明军兵力的一半,但是足以展开阵型和明军对垒。

两支钢铁洪流在原野上快速移动,接近。

轰!

各种轻型火器最先开火,密密麻麻的弹丸看似杀伤力十足,但基本都被战车挡了下来。

“杀!”士兵们怒吼着向前踏步。

此时此刻他们脑海一片空白,同样发白的还有紧握武器的双手。

脸颊却因为激动而变得通红。

“杀!”怒吼声中,双方撞到一起。

建奴长矛兵刺出长矛。

明军长矛兵以长矛相对,两支矛头同时刺在对方的甲胄上,留下了深深地印记。

见没有穿透对方的甲胄,双

方同时将攻击目标改为脑袋和脸。

为了躲避危险,长矛兵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对付眼前的敌人。

刀牌手的机会来了。

他们左手举着盾牌护在身前,寻找长矛兵的破绽。

有了!

一个明军用左手盾牌挡下长矛的进攻,右手腰刀顺着长矛向前滑动,试图去切割对方紧握长矛的手。

建奴长矛兵反应不及,右手手指被齐刷刷切掉。

“啊!”十指连心,建奴士兵发出惨烈的叫声。

就在明军打算上前补刀时,建奴的刀牌手扑了上来。

双方用刀砍,盾牌砸。

甚至抱在一起摔跤,朝对方脸上吐唾沫,扬土。

战场上没有文明,只有一条规矩:杀死敌人!

砰!

鸟铳兵来到战车后面,踩着车身探出上半身用鸟铳点名。

明军装备了大量的鸟铳。

在这种距离下,他们几乎不用瞄准。每扣动一次扳机,就有一个敌人中弹受伤。

然而战斗中的士兵肾上腺素爆棚,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中弹。

但很快,失血过多的士兵开始感觉到浑身乏力,意识模糊。

在武器的攻击下倒地死亡。

嗖!

建奴步弓手开始反击。

他们先是朝明军军阵射出一波抛箭,随后瞄准了战车后面的鸟铳兵。

步弓射出的箭矢势大力沉,配合破甲锥箭,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做到直接穿透甲胄。

双方不断有人倒下。

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立刻补上。

烈日当空,步兵们用血肉之躯进行厮杀。

步兵血战的同时,骑兵也开始了互相追逐。

双方先是围绕对方的军阵寻找破绽,见没有机会,便把注意力放到了彼此的身上。

战场上蹄声隆隆,喊杀遍野。

起初双方还能做到势均力敌,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兵渐渐有些不支。

不是他们战斗力不行,而是体力坚持不住了。

连日来,双方进行了大量的土方作业。

八旗兵挖沟,明军填沟。

众所周知挖沟耗费的体力是填沟的数倍。

为了抵御明军前进的步伐,八旗兵甚至两班倒挖沟。

在这种程度的劳作下,擅长野战的八旗兵被搞得疲惫不堪。

到了战场,表现可想而知。

再加上明军火器犀利,八旗兵一个接一个倒下。

在经过一个多时辰的鏖战后,明军步兵突破了八旗步兵的军阵。

从点到线,又从线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