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528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有五斗以上存粮者称为有谷之人,其他一概称为无谷之人。

随后开始逮捕并屠杀所有无谷之人。

如果一家四口的存粮只有十九斗,不够二十斗,那么其中一个家庭成员就要被杀。

满老文档记载为:诛杀无粮之汉人。

又称杀穷鬼。

杀完无谷之民后的第二年,努尔哈赤又害怕剩下的汉人报复他,于是又将有谷汉人屠杀,号曰杀富户。

整个过程前后持续了三年。

据估算,被努尔哈赤屠杀的辽东汉人高达三百万左右。

在这种畜生行为的影响下,辽东汉人一改之前的态度,把建奴视为死敌。

这也是孙承宗以辽人守辽的底气来源。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历任山海关总兵都不是辽东出身。

在辽人是否信这个问题上,王永吉心里也没底。

他先是看了唐通一眼,随后又看向其他辽东出身的将领。

“辽人的问题先放到一边,等攻下宁远后再议,如何?”王永吉提议道。

“那觉华岛上几户渔民的性命呢?”黄得功有些不忍地问:“猫猫狗狗也是命,更何况那些都是活生生的人。”

“是啊总督大人,建奴那帮畜生不把老百姓当人也就罢了,咱们不能学他们。”刘肇基附和道。

“嗯...”王永吉沉吟片刻,“暂且将他们关押起来,等待收复宁远后一并商议吧。”

“多谢总督大人网开一面。”

入夜时分,水师总兵黄蜚亲自来到王永吉的中军帐商议军情。

走进军帐后他掐灭手中的烟头,将剩下烟屁股夹在耳朵上,随后朝王永吉施礼:“水师总兵黄蜚见过总督大人。”

“黄蜚总兵,你来迟了!”王永吉沉着脸说道。

“实在抱歉,”黄蜚抱着双拳对王永吉晃了晃,“总督大人您临时安排的任务太重了,再加上时间紧,海浪大,否则我早就来了。”

“任务完成了?”

“大人放心,任务已经完成。”

“那就好。”王永吉松了口气。

黄得功被两人的对话搞蒙了,他看向王永吉:“任务?什么任务?”

“待会就知道了!”王永吉神秘地笑了笑。

黄得功看向黄蜚,得到了同样的笑容。

正郁闷间,王永吉开始布置任务。

他率先对左翼的刘肇基、贺锦等人说道:“后天天不亮就要埋锅造饭,吃完饭等待本督军令,接到军令后立刻组织佯攻。”

“佯攻?”刘肇基顿时一愣,“今天不是商量好了我们担任主攻吗?”

“对,先佯攻示假,再假戏真做。”

“然后是中军!”王永吉看向黄得功、高一功等人,“你们也一样,后天天不亮埋锅造饭,接到军令后立刻组织佯攻。”

“遵命。”

安排完这些后,王永吉看向身边的传令官:“告诉吴三桂,后天天不亮埋锅造饭,接到军令后组织佯攻。”

“是。”传令官匆匆离去。

最后,王永吉看向水师总兵黄蜚,“黄蜚总兵,这次给你安排的任务比较重。”

“无妨,”黄蜚大大咧咧地笑了:“水师天生就是干重活的。”

“你回去后兵分两路,一路立刻从觉华岛北上,在宁远中左千户所(今葫芦岛市塔山乡)东面的海岸上佯装登陆。另一路乘坐小船在宁远河的出海口附近等待,接到军令后立刻逆流而上,帮助右翼大军在下游搭建浮桥。”

第791章 宁远之战(上)

崇祯二十三年六月二十四,大明关辽登津水师总兵黄蜚亲率两万水师从觉华岛出发。

他们在海面一直往东北方向行进,始终和海岸保持一定的距离。

从船上隐约可以看到海岸,从岸边却很难看到他们。

在海风的帮助下,只用了多半天时间便来到六十里外的海面上。

“曾英,”黄蜚朝身后喊道。

“末将在。”一身藤甲的曾英出列抬头,露出了他那张帅气的脸庞。

“明日拂晓你率两千水师从此处登岸,”黄蜚指着西边隐约可见的海岸说道,“登岸后一定要搞出大动静,让建奴探马发现你们的踪迹。”

“咱们的任务是牵制建奴兵力,给宁远的友军创造机会。”

“我率领主力在海上警戒,防止被建奴水师包抄后路。”

“末将领命。”曾英施礼。

黄蜚有些不放心,走到曾英面前低声嘱咐道:“我从总督大人那里借了几个探马,人和马都在后面的一艘大船上,到时候都派给你用。”

“先让探马登岸,确定周围没有敌军后主力再登岸。弄出动静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建奴骑兵来去如风,要尽可能多地放置拒马,鹿角,多挖壕沟。”

“......”

曾英不厌其烦地听完嘱咐,再次施礼:“末将明白。”

二十五日清晨,外面天刚蒙蒙亮时,战船便扬帆起航,朝海岸边驶去。

船工们驾驶船舶的同时,水师官兵们开始吃饭。

船上不能生火,他们一口炒面,一口凉白开,在海风的吹拂下吃完了早饭。

船队很快来到近海处。

曾英先是派出数艘哨船侦查地形,寻找适合登岸的地方。

找到合适地点后,船队开始调整方向。

载有探马的运输船率先靠岸,探马登岸后四散而出,侦查周围的敌情。

紧接着运输船上的士兵开始小规模登岸,并将船上的拒马,鹿角搬到岸边设置路障。

不多时,第一波探马返回:“方圆三里没有发现敌人。”

“登岸!”曾英得到消息后挥舞令旗,两千水师官兵迅速登岸集结摇旗呐喊。

他们一边观察周围的情况,一边在军阵南北两侧挖壕沟。

与此同时。

宁远河南岸的明军也开始行动起来。

王永吉对着帐外喊道:“传令官。”

“在。”

“派出两个传令兵,先给下游的刘肇基,李性忠,贺锦等人传达军令,让他们开始佯装渡河。”王永吉下令道,“传达完军令后,一个传令兵去往下游,给水师送信,命他们逆流而上。”

“另一个传令兵沿着河岸逆行,先通知黄得功佯装渡河,再通知吴三桂。”

“遵命。”传令官接过手令,命人将消息送出。

屯兵在下游的李性忠,刘肇基等人接到军令后不敢怠慢,立刻动了起来。

最先出动的是贺锦。

他大手一挥,对着麾下步兵吼道:“造桥!”

“是!”

士兵们两两一组,先是用圆木摆出一条通往宁远河的路。

随后将提前造好的简易浮船架到圆木上,推向河水之中。

扑通。

一艘艘简易浮船落水后漂浮在水面上。

岸边的士兵立刻用带有钩子的绳索勾住浮桥,拽向岸边与木桩固定。

随后用同样的方法将第二艘船与第一艘船固定。

后面的士兵则抱着木板,用钉子和绳子将木板与浮船固定在一起。

一条平坦但不宽阔的浮桥开始成型。

宁远河下游的河面宽达百余丈,想在短时间内铺设完浮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士兵们的忙碌下,三条浮桥像贪吃蛇一样爬向对岸,无比缓慢。

河对岸的八旗探马很快发现了情况。

“报!”宁远城北一里处,探马飞奔进豪格的中军帐:“启禀肃亲王,明军正在下游铺设浮桥,准备渡河。”

“什么?”豪格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你说明军在宁远河下游铺浮桥?”

“是!”探马回答。

“没道理啊,”豪格走到桌子旁边,指着上面的地图自言自语道:“在下游渡河,想要攻城的话还要再渡一次河。进兵的时候还好,退兵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践踏。如果本王是王永吉,绝不会这么做。”

正蓝旗汉军旗主佟图赖想了想说道:“王爷,下游的明军大概率是佯攻。”

“佯攻?”豪格眨了眨眼睛:“有道理,不过还是要谨慎对待。”

他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传令下游守军,命他们盯紧河岸,如有情况,即刻汇报。”

“是。”传令兵迅速离开。

等了不一会,外面忽然传来了震耳的炮声。

豪格直接站了起来,他一边穿戴甲胄一边朝传令兵吼:“快去看看谁在开炮,为何开炮。”

传令兵刚离开不久,一名探马跑进来单膝下跪:“报!启禀肃亲王,宁远河中游的明军正在搭设浮桥渡河。为了掩护他们,土山上的明军开始炮轰击了宁远城。”

“什么?”豪格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也产生了怀疑。

之前明军数次在宁远河中游渡河,结果都被八旗骑兵击退。

现在又搞那一套,他们不累吗?

他刚要命佟图赖出战,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从攻城的难度看。

在下游渡河攻城难度最大。

在中游渡河攻城难度其次。

在上游渡河占据西北角后再攻城,难度最小。

按照时间排序,明军先是在难度最大的下游发起进攻,随后又在难度中等的中游发起进攻。

难度最小的上游到现在还没动静。

这正常吗?

显然不正常。

第792章 虚虚实实

“来人,立刻派快马去宁远河上游的藏龙山询问守军,看看明军有无异动。”豪格看着眼前的地图,表情凝重道。

他有种预感,明军要决战!

当然。

这种预感之前就有过,只不过今天愈发强烈。

“是!”探马飞奔离开。

接下来是无比煎熬的等待。

远处炮声如雷,豪格忐忑的内心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