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88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崇祯朝李若琏眨了下眼睛,示意他可以按照计划行事。

得到指示后,李若琏悄悄退了出去。

在场的文武大臣对此毫不知情,在鸿胪寺卿谢三宾的组织下讨论下一话题:“陛下,蒙古鄂尔多斯部和西土默特部将在三月初进京朝贡!此番朝贡规格很高,各部首领会亲自率领使团进京朝贡!另外,他们还将子嗣后代一并带到京师为质!”

“请陛下钦定他们进京朝贡的路线!”

大明番邦进京朝贡有固定路线。

一是方便沿途官府进行招待,二是沿途有军队监视防止他们扰民,或者趁机捣乱。

崇祯对此没什么兴趣,吩咐道:“此事交由礼部、户部和兵部负责。”

礼部负责礼制,户部负责出钱,兵部负责出人监督。

“臣等遵旨!”三个尚书凑在一起低声商议起来。

在他们商议的同时,李若琏已经抢先一步来到午门旁。

午门整体呈凹字形,听起来只有一个门。

实际从外面看有三个门,从里面看则是五个门。

俗称明三暗五。

午门中间的门只有皇帝能走,又称御路。

文武百官只能走御路两旁的门。

另外两个暗门分别是东腋门和西腋门,平日不开,只有举行大朝会时才会打开。

李若琏带着几十个锦衣卫守在御路两边的门旁,等候新科进士的到来。

很快,这帮新人来到近前。

李若琏高喊:“诸位大人留步,在下锦衣卫李若琏,早已等候多时!”

唰——

这帮新人立刻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们早就听闻锦衣卫杀人不眨眼,躲还来不及呢,没想到被主动找上了门,而且是被锦衣卫指挥使找上门!

这些让你里面胆子小的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回忆近期有没有做过坏事。

胆子大的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别说和李若琏对视,就连偷看都不敢。

现场的气氛安静且诡异。

不过也有例外。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出来,面无惧色地问道:“请问李指挥使有何贵干?如果不是公务,请立刻让我等离开!”

“呵!”李若琏对这个中间人的表现有些诧异,他笑着问道:“请问尊驾的姓名?”

“在下顾炎武,南直隶昆山县千灯镇人!”

“哦!”李若琏故意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怪不得看你眼熟呢,咱们之前见过面。”

“见过面?我怎么不记得了?”顾炎武一脸狐疑。

李若琏哈哈一笑:“我朝十八年南直隶乡试,你与黄宗羲,归庄冲进驿站,拿着棍子试图暴打李阁老。结果冲进房间后遇到两个人,年老的是李阁老,年轻的就是我!”

“原来...是你!”顾炎武的记忆被李若琏的一番话重新唤醒。

回想起当年的所作所为后,他唏嘘的同时又非常愧疚。

当时太年轻太容易冲动了,差点对时任内阁首辅李邦华动了手。

好在理智最终占据了上风。

李若琏看着顾炎武问道:“顾大人被朝廷授予了什么官职?”

顾炎武的脸腾的一下红了,“福建...泉州府通判!”

“相当不错了,正六品官!”李若琏由衷祝贺道。

顾炎武先是尴尬地笑了笑,随后一脸严肃地问道:“李指挥使有事吗?没事的话请放我等离开!”

第731章 给新官发钱

“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李若琏对着顾炎武和他身后的所有人说道。

“李指挥使请讲!”顾炎武说。

“诸位观政期间,锦衣卫趁机打探了一下诸位的家庭情况。你们当中有人家境殷实,坐拥数万良田商铺百间,锦衣玉食!有的家境贫寒,只有两间草房可以栖身!”

“现在即将离京赴任,沿途虽有驿站吃饭歇脚,到任后还是会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为了不让大家被钱的问题所困扰,陛下从内帑拿出一些钱,命我发给诸位!”

“钱虽然不多,却也足够日常之用!”

顾炎武和他身后的新科进士们顿时愣住了。

还没赴任呢皇帝就给他们发钱。

里面有什么门道吗?

猛然间,所有人同时感觉后背有些凉。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家庭情况各不相同。

记录身份的档案虽然会记载一些信息,但是不会记录家产情况。

想要调查清楚家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锦衣卫不但做到了,而且还非常精准。

果然名不虚传!

顾炎武家境还算殷实,根本用不到这笔钱。

但是为了帮其他人搞清楚怎么回事,索性开口问道:“李指挥使,这些钱所有人都可以领吗?”

“对,所有人都可以领!想领就领,不想领就不领,不强求!”李若琏回答。

“那...这些钱是以什么名义给我们的呢?送还是借?”

李若琏坦然道:“陛下不想让诸位在心里产生任何负担!所以...你们觉得是什么名义,就是什么名义。”

“认为是借钱的,不登记人名,不打借条,不限归还时间!什么时候有钱了直接还给陛下即可,不还钱也有任何问题!”

“认为是送钱的,收下钱之后要精打细算,不要铺张浪费!

“原来如此!”顾炎武忍不住对崇祯产生了敬佩之意。

很多读书人无论贫富,心中都有一股傲气。

傲气可以理解为骨气,也可以理解为死要面子。

所以这些读书人在面对别人的馈赠时往往会直接拒绝,认为此举有侮辱之意。

但是把送改为借就不一样了。

在他们看来,对方愿意把钱借给他是看得起他。

是认可,是重视!

顾炎武又问:“那...我们能从陛下那里借多少钱?”

“最多三十枚大明圆宝!”李若琏回答。

三十枚大明圆宝等同于三十两银子,足够官员安家之用。

“我借三十枚!”顾炎武带头借钱。

他并不缺钱,此举是为了让那些家境贫寒的人放下羞耻心,痛痛快快地借钱。

“我也借三十枚!”

“我借二十枚!”

在顾炎武的带动下,在场的新科进士们纷纷开始借钱。

李若琏来者不拒,守着旁边的木箱往外掏钱。

等众人都收好银币后,李若琏对着所有人说道:“诸位,陛下知道地方官难当!既要想方设法让朝廷的政令顺利下达,又要兼顾实际情况,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地方关系!”

“着实不易啊!”

“陛下不想让诸位被金钱所累,同时也希望诸位能当一个好官!”

“如果这些钱还不够,可以去当地的锦衣卫,大明钱庄或者土地司借钱。”

“陛下这么做就是想告诉诸位,你们是大明朝的官,朝廷和陛下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臣等谢过陛下!”在顾炎武的带领下,新科进士们跪地谢恩。

等众人起身后,李若琏对着所有人双手抱拳道:“此一去山高路远,愿诸君挟风而行,载誉而归!”

众人有些动容,红着眼朝李若琏抱拳还礼:“多谢李指挥使,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李若琏悄悄叹了口气。

他明白崇祯这么做的意图。

很多新官由于缺钱,被迫走向了贪腐之路。

还有一些缺钱的新官到任后就中了地方士绅的糖衣炮弹,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已经被拉下水,被迫成为他们的马前卒。

有了这些钱,官员们的仕途会平顺许多。

不过李若琏十分清楚这只是暂时的。

时间久了人心会变。

人性亦然。

曾经的坚定与执着,会在岁月的冲刷下慢慢动摇。

内心的善良与纯真,也会被生活消磨殆尽。

只有少数人能从一而终地坚持初心。

而这些人,才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锦衣卫能做的就是找出这些人并保护好他们,为大明朝的未来添砖加瓦。

李若琏收回目光,思绪跟着回归。

他看向左右问道:“还剩多少圆宝?”

“启禀大人,还剩五六百枚左右。”

“陛下有旨,见者有份!当官的吃肉,咱们也不能干看着,剩下的钱拿去给附近的弟兄们分了!”

“吾皇万岁!”

“谢陛下!”附近的锦衣卫和值守的士兵们笑着冲上前,把箱子里的钱瓜分干净。

他们捏着银币仔细端详了一会,小心翼翼放进怀里。

“他妈的!”李若琏笑着骂道:“真没出息!”

“嘿嘿!”被骂的人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容。

午门附近很快恢复安静。

此时的朝堂与午门的情况截然相反。

在司礼监掌印高时明的授意下,阉党成员正在对方岳贡发起攻击。

“咳咳”吏部给事中曾应麟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他对着崇祯躬身施礼:“陛下!”

“江南数省货币改制进展缓慢,不但影响国策执行,还耽误了朝廷税收!此次货币改制由户部主导,户部尚书方岳贡对此有不可妥协的责任,请陛下降罪!”

“臣附议!”

五六个阉党复读机先后站出来,跟着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