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85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他们没有分身术。

就算有分身术,把他们派到江南也不一定能顺利推行货币改制。

因为江南和陕西的情况不同。

五百万两银子能把陕西商人砸懵。

到了江南,同样五百万两银子却上了不了江南商人的桌面。

在江南地主老才眼里,这些钱根本不是钱,是九牛一毛!

该怎么办呢?

想了一会后,崇祯忽然想出一个十分大胆的主意:重启党争!

朝廷政策下达困难,原因在于党争从朝堂转移至地方。

部分地方官府中,五个官员竟有四个不同的党派。

大家表面上相安无事,实则明争暗斗,导致政令不通。

主政的官员想推行货币改制,打造政绩。

其他官员为了不让主政官员获得功绩,会想方设法从中作梗。

他们背后的士绅和商人就不必说了,会用不兑换银币的方式对抗货币改制。

这也是江南四省货币改制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党争。

党争是矛盾。

众所周知矛盾从来都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既然矛盾能从朝堂转移到地方,那么也能从地方转移回朝堂。

矛盾在朝堂上的表现形式只有一个:党争!

崇祯站起来向殿内看了看。

王承恩立刻明白了崇祯的意思,殿内的宫女太监挥手示意他们马上离开。

沈沛卿刚要走,被崇祯轻声制止:“昭妃不必离开,在这里待着就行。”

“臣妾遵旨。”沈沛卿找了一个角落,待在那里一动不动。

确定殿内没有其他外人后,崇祯走到高时明身前低声说道:“朕听说你收了不少官员的礼!”

高时明先是一愣,随后瞳孔骤缩,浑身发凉。

身体像是被什么东西定在原地一样,做不出任何动作。

紧接着额头上开始冒汗,汗水沿着他僵硬的脸颊滑落,滴落在衣襟上形成了点点湿痕。

他双手用力按在地上,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变得苍白如骨。

“陛...陛下,”高时明艰难的张开嘴,用沙哑的嗓音回答:“奴婢...确实收了一些人的礼,请陛下恕罪!”

崇祯冷笑一声,没说话。

他问的是收礼的事吗?

司礼监的太监有不收礼的吗?

没有!

司礼监所有太监都收礼,有的多有的少而已。

但是...

有些人只是单纯的收礼,有些人则在收礼的时候夹带了私货。

换句话说就是结党!

他表面上指责高时明收礼,实际实在指责他拉帮结派有搞党争之嫌。

高时明是聪明人。

他见崇祯不说话,立刻跪地磕头:“陛下饶命,奴婢收礼的目的是想让送礼的官员把心放到肚子里!”

“只有把心放到肚子里,他们才会踏踏实实做官,兢兢业业做事!”

由于太过紧张,他说话时干裂的嘴唇渗出了丝丝血迹。

高时明这句话是想告诉崇祯,他和那些官员结党的目的是自保,并非要搞党争。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摇头。

高时明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他搞不懂崇祯点头和摇头的含义了。

如果点头是认可他结党自保,那么摇头是什么意思?

不同意他不搞党争?

没道理啊!

眼前这位大明皇帝最恨党争,岂有不同意他不搞党争之理?

高时明不敢不猜,又不敢胡猜乱猜。

只能跪在地上,思绪纷飞。

跪了一会后,他双腿开始发麻。

可是他的膝盖像是生了根,纵有千万个逃离的念头,身体始终都被定在了原地无法动弹。

崇祯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高时明,不发一言。

他要做的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有聪明人才能胜任,也只有聪明人才能活下来。

如果高时明猜不透他的心思,他只能换人。

否则事情会搞砸,高时明也会因此而死。

又过了一会,高时明眼珠转了一圈说道:“陛下,奴婢认为江南四省的货币改制并非无解。”

“哦?”崇祯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他站起身倒背着双手问:“说说看。”

高时明深吸一口气。

冰冷的空气呼吸钻进他肺腑,让他身上没有一点暖意。

“奴婢觉得江南四省货币改制进展缓慢的原因是某些官员办事不利,应该换人!”高时明壮着胆子说道。

“嗯,”崇祯点头,“是该换人了!你觉得第一个应该换谁?”

“户部尚书方岳贡!”高时明语出惊人。

第727章 朝堂四党

“听说方岳贡最近很累,就让他歇歇脚吧!”崇祯同意了高时明的想法。

方岳贡是忠臣。

他不贪财,不好色,一门心思扑到工作上。

在他的管理下,整个户部井井有条。

如果没有货币改制这项新政,崇祯恨不得把方岳贡焊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货币改制在江南推行不顺。

这项新政对大明朝至关重要,甚至比收复辽东还重要千百倍。

南方是东林党的老巢!

货币改制动了他们的利益,推行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崇祯的对策是让方岳贡下台,换东林党的人来担任户部尚书。

此举表面上是委屈了方岳贡,助长了东林党的气焰。

实际恰恰相反。

让方岳贡下台是保护他不受后续事情的牵连。

让东林党担任户部尚书一职是彻彻底底的阳谋。

东林党人要想取得崇祯信任,就必须干出业绩来。

业绩是什么?

货币改制!

然而货币改制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对东林党来说,他们将面临选择业绩还是选择利益的难题。

干不出业绩就没事了?

错!

崇祯的大刀已经很久没杀人了,他和刀都很想念鲜血的味道。

东林党人上台后,要么拿出利益换取业绩,要么把命留下人财两空。

两个选项,一个选择机会。

对于许多贪生怕死的东林党来说,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东西在生死面前都得靠边站。

如此一来,货币改制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等货币改制结束后,东林党也就失去了价值。

崇祯虽然不会做出卸磨杀驴的事,但是他重用东林党的里面的好人,然后把那些坏种踢出官员队伍。

高时明不清楚崇祯的最终意图,他只知道让他弹劾方岳贡。

弹劾过后,方岳贡会离开户部尚书的位置。

谁来继任呢?

眼前这位大明皇帝显然已经有了合适人选,否则也不会暗中指使他弹劾方岳贡。

明着问不太合适。

不问清楚心里又没底。

高时明想了片刻后对着崇祯又磕了一个头:“陛下,户部掌管一国之钱粮,尤为重要!奴婢以为应该从六部九卿当中选出一位能臣接任户部尚书一职!”

崇祯淡淡一笑:“朕也不知道谁是能臣,所以需要你们慢慢去找!封疆大吏当中有能人,六部的官员也都有真本事,如果在这些人里面找不到合适人选...”

“就从九卿里面找!”

高时明眨了下眼睛,明白了崇祯的意思。

九卿!

下一任户部尚书出自九卿。

如果崇祯真的没有合适人选,就不会说最后一句话。

“奴婢这就去物色!”

“不急于一时,过了节再说!”崇祯嘱咐。

方岳贡对朝廷兢兢业业,对他更是忠心耿耿,如果年前就把他拿下,这个年怕是没法过了。

得让他过一个好年。

“奴婢明白!”高时明松了口气,跪地施礼后转身离开。

高时明离开后,崇祯开始分析朝堂上的局势。

现在的朝堂虽然鲜有党争,但是党派依然存在。

与之前的党派林立相比,现在的党派数量少了许多,而且也不是以地域划分党派人士。

以现在的大明朝堂为例,共有四个党派。

第一个是范景文为首的首辅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