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见这些人要走,许久未开张的粮铺掌柜急忙大喊:“诸位别急着走啊,我这儿的粮食确实比不上官粮,但价格可以谈。”
“说吧,最低多少钱?合适的话我们就买,不合适我们就排队去买官粮!”行人问。
“这样吧,我看诸位都诚心买粮,每石优惠五十文!”
“一千九百五十文一石?”
“对!”
“你慢慢卖吧。”行人们转身又要走。
掌柜的都快哭了。
朝廷低价粮不但价格低,质量还很好!
在双重因素的冲击,除非比官粮的价格低很多,否则根本卖不出去。
想到这,掌柜咬牙跺脚道:“一千九百文一石!”
行人们再次驻足,围在一起低声商议。
片刻后,双方成交!
远处的曹化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脸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笑容。
这场影响很大的粮食战终于要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他要用同样的手段结束战场货币改制战争!
“走,去别的地看看。”曹化淳穿着一身便装,带着两个锦衣卫沿着大街继续往前走。
一连逛了多半天,曹化淳知道了西安城所有粮商的卖粮价。
除了极个别的粮商粮价比官粮高以外,剩下的不是和官粮持平就是比官粮低。
逛了整整一天后,曹化淳找到吕大器。
“来人,给曹大人沏一杯上好的龙井茶!”西安府衙内,吕大器满脸笑意。
“吆!”曹化淳故作惊讶,“曹某人真是开了眼了,没想到吕大人还有茶,而且是上好的龙井茶!”
吕大器面不改色心不跳道:“曹大人说笑了。”
二人喝了几口茶后,曹化淳话入正题:“吕大人,我要调整粮价。”
吕大器皱了下眉:“曹大人想提高多少?”
“不是往高提,是往下降!”
“降?”吕大器很是诧异,“你之前说二两银子不赔不赚,不涨钱也就算了,为何还要降?”
“吕大人是不是忘了铜钱的事?”曹化淳说话的时候眼神闪烁。
“哦,我想起来了!!”吕大器恍然大悟。
曹化淳手里有价值二百万两银子的铜钱,为了能把铜钱变成粮食,他找到了吕大器,让他帮忙花钱买粮。
前提是粮价不高于一千八百文!
现在官粮每石两千文,市面上的粮食大多在一千九百文左右。
想让市场上的粮食降价,就得降低官粮的价!
“曹大人想降多少?”吕大器问。
“降一百文!”
“一千九百文一石粮?”
“对,”曹化淳点头,“如果可以的话,明天一早立刻调整。”
“没问题!”吕大器急忙答应下来,生怕对方反悔。
粮食价格越低,百姓生活品质越高,他巴不得这样!
在曹化淳的授意下,官粮价格下调到一两九钱或一千九百文!
整个陕西立刻沸腾。
有人高兴,有人难过。
高兴的是还没买粮的百姓,他们现在买粮比之前少花一百文钱。
难过的是已经买粮的百姓。
他们买贵了!
不过没人敢找朝廷的麻烦,只能默默叹气。
毕竟下跌比上涨强!
除了他们,不高兴的人还有粮商和屯粮的士绅。
“官粮下调价格了,咱们跟不跟?”
十几个粮商围在一起低声商议。
“这...这...没法跟啊,官粮一两九,咱们就得一两八!一两九勉强不赔钱,一两八钱完完全全是亏本的生意!”
“可是不跟的话粮食就会砸在手里!等到夏粮成熟新粮上市,咱们这些旧粮更卖不上价!如此下去,咱们的粮食会烂在米仓里!”
“那就跟!”有商人无奈道。
“跟也不行,卖的越多赔的越多!”
“跟也不行,不跟也不行,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哎!”商人们同时发出叹息声。
“等等...”一个商人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官粮的成本不会比咱们低,卖一两九绝对赔钱,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干?”
“报复呗!报复咱们之前囤积居奇的行为。”
“可是朝廷比咱们亏得多啊,属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不一定,”另一个商人摇头,“官粮只有一个售卖点,且限制购买数量,每天赔的钱有限!”
“咱们不同,大大小小几十家粮铺若是敞开了卖,每天赔掉的钱恐怕是一笔天文数字。”
“朝廷用官粮的价格吊着咱们,让咱们既没法高价卖,也舍不得低价卖...”
“低价粮还吊着购粮的百姓,让他们觉得排队就能买到低价粮,不用再花高价钱去粮铺买粮!”
嘶——
商人们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什么所谓的商战,而是一场可怕的阳谋!
商人们没心思继续谈论,纷纷转身回家思考对策。
在低价官粮和新粮即将上市的影响下,恐慌情绪继续蔓延。
有些商人不得不赔本卖粮。
“今日特价粮,一两八钱或一千八百文一石,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买我家的粮免费送货上门!”
“买我家的粮送盘子,送碗!”
第668章 搬石头砸自己脚
“启禀大人,市场上的粮价已经降到了一千八百文一石!”
陕西粮商降价不到半个时辰,锦衣卫便将消息告诉了曹化淳。
“快,快让他们拿着铜钱去买粮!花钱快的有赏,花钱慢的罚俸!”曹化淳下达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命令下达后。
锦衣卫,与锦衣卫有合作的商号,当地守军,衙门差役全部出动......
为了尽快花完手里的铜钱,锦衣卫甚至雇佣百姓组团去买粮。
短短几天时间。
西安粮商的存粮被买走了大半!
起初他们还沾沾自喜,以为降价起到了的作用。
可是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他们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他们已经猜到了曹化淳下一步的计划。
曹化淳下一步的计划很简单。
此前用于平抑粮价的四十万石粮食已经卖的差不多了,铜钱买来的粮食摇身一变成为官粮,继续用于平抑粮价。
也就是说...
商人为了应对粮价暴跌,卖粮变现。
结果这些粮食被曹化淳买走了,他用买来的粮食继续拉低粮价。
粮商用自己的粮食“帮”曹化淳拉低粮价。
妥妥的搬石头砸自己脚!
等粮商反应过来的时候,曹化淳已经用最快的速度买到了足够多的粮食。
“通知吕大人一声,就说从粮商手里买来的粮食质量一般,需要再次下调粮价!”曹化淳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再次下令。
吕大器当然求之不得,非常愉快的传达了降价通知。
“今日粮价一两八钱银子或一千八百文一石,想买的排在里长后面,每户每月限购两石,一手交钱一手交粮!”
消息传出后,陕西粮商们哭了!
“朝廷也太欺负人了,用一千八百文的价格买咱们的粮,然后以一千八百文的价格转手卖给百姓。百姓们只认朝廷的粮,不认咱们的粮。”
“这件事不能怪百姓,毕竟第一批平抑粮价的官粮质量太高了,百姓无不追捧!”
“事是那么回事,可现实是朝廷的粮卖一千八百文,咱们的粮最多只能卖到一千七百五十文!”
“想卖粮就得跟着降价,降还是不降?”
“要我说啊,不降!等朝廷的粮卖完了,咱们的粮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有人提议。
“别做梦了,你知道朝廷现在有多少粮吗?”
“多少?”
“据府衙的差役说,朝廷此番至少囤积了八十万石粮食!按照目前售粮的速度,可以卖到夏粮上市。”
“这....”
商人们说不出话来了。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等新粮上市,他们手中的旧粮将进一步贬值。
损失也将进一步加剧!
粮商难受,屯粮的士绅比他们还难受。
士绅屯粮的本意是把银子换成粮食,以应对银子兑换铜钱的贬值。
现在可倒好...
粮食比银子贬值的速度不但非常快,幅度还很大。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
同样一石粮,已经从最高点的三两降到了一两八!
也就是说,他们囤积的粮食不但没有升值,还缩水了四成。
如果继续坐视粮价下跌,那么他们将会遭遇的损失只能用前所未有来形容。
形势所迫下,屯粮的士绅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诸位,”一个士绅咬着牙说道:“朝廷故意用低价官粮打压陕西粮价,咱们得想个办法啊!”
“办法无非两个,”另一个士绅说道:“一,跟着降价,用最快的速度把粮食换成钱,届时无论粮价跌成什么样,都与咱们无关。”
“二,不降价继续死磕,等待粮价反弹。”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