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10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办完手续走出镇抚司诏狱门口后,刘文秀这才缓过神来。

他眯着眼看向天空,不多时泪流满满面,“我自由了!哈哈哈老子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不等他哭完,一队披甲士兵来到面前。

为首之人用刀尖指着他问:“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站在诏狱门口?”

刘文秀急忙止住哭声回答:“我是诏狱关押的犯人,时逢大赦被放了出来。”

“姓名?”

“刘文秀。”

“那就对了,带走。”为首之人朝身边下令。

刘文秀有心反抗,可身上既没有武器也没有甲胄,面对披甲兵毫无胜算。

他急忙辩解道:“我叫刘文秀,已经被赦免了!”

“知道。”

说话间两个士兵将刘文秀捆好,押着一起走。

刘文秀不甘的问:“能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吗?”

“北镇抚司。”

刘文秀愣了好一会后才问:“诏狱不是归锦衣卫管吗?既然要抓我,为何还要放?”

“两拨人,两码事!放人的只管放人,抓人的只负责抓人。”

“你们衔接的挺好啊!”刘文秀苦笑。

“还行吧!”

一行人七拐八拐后来到一处私密的宅院。

推开门后,刘文秀见到一个身穿便装的锦衣卫。

“本官乃锦衣卫千户张同敞,你可以喊我张大人。”

“不知张大人为何抓我?”刘文秀问。

“抓?”

张同敞这才看到刘文秀被捆着,他朝身旁的锦衣卫瞪了一眼,吩咐道:“给他解开。”

解开绳索后,张同敞从怀里拿出一锭银子交给刘文秀。

“张大人这是?”刘文秀愈发奇怪。

“这是给你的路费,李定国正在湖广武昌府屯田练兵,你拿着路费去寻他吧。”张同敞认真说道。

“然然后呢?不用我做其他事吗?”刘文秀激动地问。

“现在不用,将来不一定。”张同敞说了一句刘文秀听不懂的话。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刘文秀小心翼翼地接过银子放进怀里。

跟谁过不去也不能和钱过不去。

“你可以走了。”张同敞指着大门说道。

“多谢,”刘文秀转过身后停了一下,又转回身问道:“张大人,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可以。”

“我想知道张张献忠的幼子被赦免了吗?”

“不清楚。”

刘文秀不敢再问,带着钱哆哆嗦嗦地跑出院门。

目送着刘文秀离开后,张同敞问:“何顺呢?原曲阜守备何顺带来了吗?”

“正在路上,马上就到。”

不多时,何顺被带至近前。

张同敞还是同样的动作,递给对方一锭银子后说道:“银子是你的路费。”

“大人想让我去哪儿?”

“去福建参军。”

“福建?参军?”何顺面露难色。

“不去也行,等待秋决吧!”张同敞冷笑道。

何顺顿感后脖子发凉,他立刻接过银子谄笑道:“大人饶命,我去。”

张同敞点头:“记住这条命是镇抚司给的,去福建后自己想办法往上爬,我们会在必要的时候联系你。”

“你也可以选择背叛锦衣卫,后果自负。”

“大人放心,规矩我都懂!”

何顺离开院子后有种做梦的感觉。

今天不但被赦免了死罪,还领了银子。

虽然不清楚锦衣卫让他去福建干什么,但是他已经做好了给锦衣卫卖命的准备。

行至京师城门附近时,一队锦衣卫正在念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生民而立之君,除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罪无轻重咸赦除之,钦此!”

第620章 平辽?

“该怎么搞钱呢?”乾清宫内,崇祯又开始呆呆发愣。

历代王朝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历代王朝也都会被同样的问题击垮。

崇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吗?

显然不能!

但是他能想办法延缓问题爆发的时间。

开海?

时机不成熟。

暂且不提朝廷内部阻力,首先开海就绕不开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海盗头子是郑芝龙。

他半官半匪。

黄蜚的水师缺少战船,水兵尚在训练当中,不足以和郑芝龙对抗。

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他不会对郑芝龙下手。

而且想对付郑氏集团不能只从军事上入手,还要在经济方面发动攻势。

节流也不现实。

因为每个地方的预算都不能砍。

停了官员俸禄朝廷会停摆。

停发军饷士兵会哗变甚至投敌。

尤其是朝廷九边大军,最近大的战事虽然没有,但与建奴、蒙古人每个月都会发生几场小规模战斗,双方互有伤亡。

于情于理也不能拖欠。

至于移民,

这是一项长期工程,早点种树早些乘凉。

以上预算都不能砍,能砍的好像只有修陵寝的钱

可他是大明皇帝,一国之君。

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给自己修墓地怎么了?

最关键的是,很多官员都靠这项工程挣钱。

他们吃着崇祯的饭,不会砸崇祯的锅。

但是停工之后就不敢保证会不会砸了。

为了朝廷内部稳定,这项工程无论如何也不能停。

皇帝和官员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益维护。

钱也好,权也罢。

转账不能停。

转账一停,感情归零。

既然开海和节流都不行,那么只能从税入手。

想多征税就得改税法,做到有法可依!

与田有关的税一条鞭法足矣。

一条鞭法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从征税角度来说只有一点不同:

一条鞭法没有废除人头税(丁税)。

摊丁入亩则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废除”了人头税。

崇祯在穿越之初就宣布继续用一条鞭法征税。

政令最忌朝令夕改!

所以他短时间内不会修改一条鞭法。

商税?

邮驿司设立不久,好不容易开始了运转,不宜此时变动。

还能征什么税?

或者说,还能完善什么税呢?

好像暂时没有

不对,有了!

抄家!

八月末,崇祯接到了江南送来的公文。

“皇爷,李阁老身体愈发虚弱,他在公文中说无力继续追税,请求回京复命。”内阁次辅范景文打开公文后念道。

崇祯沉默了一会。

李邦华是工作狂,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说自己身体不行。

这么说,显然是真干不动了。

“还有哪几个省份没有追税?”崇祯问。

“福建,两广,云南”范景文说道云南后停了一下,“文安之正在云南主持大局,臣以为不必再往云南派遣钦差。”

“另外”

“有什么说什么!”崇祯瞪了一眼范景文。

“李阁老在信中说其实南直隶,浙江士绅的欠税只追了一部分。”

“什么叫只追了一部分?”

“这两个地方是朝廷赋税重地,李阁老怕这两个地方乱了会影响朝廷大局,所以前两年追税时并未严格按照欠税数额追税,而是和当地士绅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字,让他们补齐。”

崇祯没说话,默认同意。

当官的规矩是新官不算旧官账,李邦华能追缴数千万的赋税已经尽力了。

举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