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很快。
关中商人陈才义带着一帮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当铺。
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礼盒,神情举止十分卑微。
陈才义一眼就看到了王忠,他进走几步来到王忠身边深施一礼:“草民陈才义见过几位大人。”
说着,他朝身后挥手。
那些拿着礼盒的家丁纷纷把礼盒放到王忠面前,然后迅速退了出去。
王忠没说话,仔细打量对方。
陈才义头戴黑色网巾,身穿崭新的蓝色布衣。长得既不高,也不胖,一张小圆脸给人一种很不起眼的感觉。
“你就是陈才义?”王忠问。
“是,小的陈才义。”
王忠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陈才义根本不敢坐,低着头站在旁边点头哈腰:“小的前些日子屁股受了伤,坐不下。”
“不坐就不坐吧,”王忠也不在意,继续说道:“我听闻关中有五大富商,你陈才义是其中之一?”
“谬传,都是谬传!”陈才义急忙替自己狡辩。
他虽然不知道锦衣卫找有什么事,但以经商多年的经验来看,绝对没好事。
大概率是让他捐款或者捐物资。
不捐不现实。
现在能做的就是装惨装穷,到时候才能少放点血。
想通这个道理后,陈才义哭丧着脸说道:“诸位大人明察,小人的商号此前在关中确实有些名声,也挣了一点钱。”
“不过自打流贼攻陷关中后,府中的钱财就被流贼抢走了大半,小人的商号也一蹶不振。”
“现在勉强糊口!”
“哦,”王忠一脸同情的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就去你府上搜一搜,如果不是你口中所说的勉强糊口多出来的钱可就归我们了。”
“草民知错了,官爷饶命,官爷饶命!”陈才义瞬间没了脾气,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锦衣卫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在他们面前哭穷简直是自讨苦吃。
王忠呵呵一笑:“也就是说,你不否认自己是关中五大富商之一了?”
“不否认,不否认了!”陈才义欲哭无泪,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那好,”王忠不再废话,“镇抚司找你来是为了一件事,这件事可能会浪费你几十两银子。”
陈才义顿时呆住了,心想锦衣卫是不是忘了说一个万字。
哪有抢钱只抢几十两的?
见对方发愣,王忠解释道:“一顿上好酒席的饭钱而已,你不会舍不得吧?”
“舍得,舍得!”陈才义立刻应了下来,随后问道:“不知道几位官爷想让小人请谁?”
王忠呵呵一笑:“都说关中有五大富商,让你请客当然是请另外四家,你应该有办法让他们赴宴吧?”
“啊?”陈才义有些失声,不过他很快调整过来:“几位官爷放心,我一定让他们赴宴!”
又寒暄了一会,王忠等人离开当铺。
陈才义立刻让人预定酒菜,准备宴请之事。
他之所以这么积极,是担心锦衣卫的最终目的还是钱。
只有把其他商人拉下水平摊这部分钱,他个人的损失才会降到最低。
五天后。
西安城最大的酒楼聚香楼二楼,五位富商齐聚。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锦衣卫。
在众人卑微且恐惧的眼神中,王忠伸手从怀里拿出一块香皂。
他当着众人的面把香皂放到一个盘子上问道:“诸位知道这是什么吗?”
五位商人煞有其事地盯着香皂看了一会,纷纷问道:“敢问王千户,这盘子里装的可是香皂?”
“对,香皂!”王忠点头。
五个商人同时咂舌。
香皂虽好,可价格昂贵,而且只能从道观、寺庙中购买。
别说普通百姓,就是他们这些富商平日里也舍不得自己用,买来大多当礼物送了出去。
王忠见商人们沉默,哈哈笑道:“诸位觉得香皂怎么样?”
商人陈才义开口道:“香皂确实是好东西,既能沐浴也能洗衣服,不过价格嘛”
“你们觉得香皂卖多少钱比较合适?”王忠又问。
“这”
陈才义和其他四人对视了一眼后低声道:“王千户,香皂价钱没有合适不合适一说,要看打算卖给谁。”
“对于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百姓来说,这种不能吃的东西没有任何用处,更不会买。”
“对于权贵而言,只要价格不是太过分,基本都买得起也会买。”
陈才义此言并非虚构。
历史上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盛行。
尤其是富庶的江南地区,士绅富商以斗富为乐。
从吃、穿、住、行各个角度进行攀比。
《宪宗实录》中有记载:近来风俗尚奢,亡论贵贱,服饰概用织金宝石,宴饮皆簇盘缠糖,上下仿效,习以成风。
王忠才不管那些,他拿起盘子里的香皂悠悠说道:“诸位可知道这香皂出自何处?”
商人们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不知道,请王千户赐教。”
“出自镇抚司!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们,全天下只有镇抚司会制作香皂。”
“啊?”商人们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此前他们以为是某个勋贵在制作香皂,没想到香皂竟然出自锦衣卫之手。
不等商人们反应过来,王忠说出了一句堪称爆炸的话:“为了扩大销路和销量,镇抚司打算在关中挑选几家有实力的商号成为经销商,售卖香皂。”
第602章 理想化的政策
“经销商?”
“请问王千户什么是经销商?”
“对啊,麻烦王千户告诉我们。”
关中商人听到这个词后很是不解,纷纷看向王忠想让他解释。
王忠淡淡一笑:“经销商的意思商品经过一些商人的手转卖出去。商人不需要关心成本,也不需要关心价格,只需关心利差即可!”
“也就是中间商的意思?”有商人问。
“是,也不是。”接下来王忠按照崇祯的意思详细解释起来。
“首先,镇抚司不会在关中设立任何商号,所有香皂全都交给经销商去售卖,也就是专权经营。”
“其次,经销商有年度销售任务,完成任务的有返利奖励,完不成的不但没有奖励,还会削减第二年的香皂供应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售价统一!也就是说无论在谁的店铺买香皂,价格都是一样的,严禁私自涨价降价。”
商人们听完王忠的解释后心里发痒的同时又有些犹豫。
发痒是因为香皂确实是个好东西,如果价格合适的话绝对不愁卖。
不愁卖的商品带来的利润可想而知。
犹豫的原因也很简单,对方是镇抚司!
平日里想躲都来不及呢,更何况要和他们打交道。
见众人犹豫,王忠再次使出了杀手锏:“镇抚司给诸位的香皂价格是每块十五两银子,诸位往外卖的价格是每块二十两。”
“也就是说一块香皂可以挣五两银子!”
此言一出,几个商人全都木在原地。
这个价格给他们的惊喜太大了!
之前香皂什么价格?
六七十两甚至百两银子才能买到一块,只有达官贵人和大富商才能用得起。
现在什么价格?
二十两!
二十两银子在普通百姓眼里确实是一笔巨款,但是在盛行奢靡之风的富人眼里只是九牛一毛。
毕竟当时有钱人举办一场宴席(不是一桌)花费的银两甚至能达到四位数!
最关键的是他们每卖出一块香皂可以挣五两银子!
这种诱惑力太大了!
“王千户,鄙人不才想当这香皂的经销商!”商人陈才义说话的同时站起身,举着酒杯向王忠敬酒。
不等王忠说话,其他四位商人先后站起身把陈才义按了回去。
“老陈你什么意思?想抛下我们吃独食?”
“是啊,当初说好捐钱平摊,怎么轮到挣钱上就变了?”
“王千户,我也想当经销商,不知道能不能行个方便!”一个赵姓商人举起酒杯凑了过来。
其他商人跟着端起酒杯,凑到王忠面前开始表态。
王忠没有接受敬酒,而是笑着让他们坐了回去,“诸位先别急,我还有一件事没说。”
“王千户请讲。”
“从镇抚司这买货得先交钱,银子送到京师后,京师镇抚司才会把香皂运到关中。缺点是会占用诸位的货款,好处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会算到镇抚司头上,与诸位无关。”
短暂的安静过后陈才义第一个站起来:“王千户,我陈某人觉得没问题,愿意当经销商。”
陈才义此举并非是想靠香皂的生意挣钱,只要不赔太多钱就行。
他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想通过这件事结交镇抚司里的人。
其次是为了保命。
镇抚司看似是给了他们选择的权利,实际上他们根本没得选。
今天不当经销商,明天就有可能因为对着天空打了个喷嚏被镇抚司以不敬上天为由抄家问罪。
钱再重要,也没命重要!
商人都是人精,其他人犹豫片刻后也跟着站起来表态,表示愿意当经销商。
王忠很高兴,端起酒杯和商人们畅饮起来。
接下来王忠开始向众人解释合作细节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五天后,双方签订契约。
半个月后,契约的原件和一箱箱银子从西安出发运往京师。
崇祯十九年腊月末,全国各地锦衣卫送来的契约和银子堆积在内帑府库之中。
“皇爷,第一批一万块香皂已经运往全国各地,十五万两白银也已入库,这是账本。”乾清宫内,王承恩走到崇祯身边说道。
“嗯,”崇祯接过账本后看了一眼:“内廷制作香皂的成本计算过吗?”
“算过,每块香皂成本不超一两银子。”王承恩回答。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