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391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而八旗兵和关宁军属于同一水平。

回到临时营地简单吃完饭后,豪格召集众将开会。

“要我说啊,明天直接派重甲步兵参战就完事了!重甲兵在前开路,骑兵在后面跟进,只要冲破明军防线,明军必溃!”岳乐胸有成竹地说道。

“不妥,重甲步兵是杀手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拿出来见人!”满达海明确表示反对:“咱们的优势是骑兵多!骑兵的优势是快,与其和明军硬磕,不如发挥骑兵快的优势做到围而不攻。”

“围而不攻?”所有人,包括豪格同时抬起头看向满达海。

满达海轻咳一声:“对,孙子兵法有云,围而不攻,攻而不打,上策也!”

次日清晨,双方再次列阵迎敌。

明军的阵型和昨天一样南北列阵,面东背西。

步兵在前,骑兵在后。

出乎意料的是,八旗兵变阵了。

他们将骑兵分为四部分,每部兵马均在一万左右,分列在明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高一功看完对方的阵型后问贺锦:“建奴这是要干什么?包围咱们吗?兵法上不是说十则围之吗?他们兵力也不够啊!”

贺锦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正疑惑间,传令兵送来李性忠的军令:派一千骑兵出阵试探。

“一功你去吧,切记小心谨慎!”贺锦对着高一功说道。

“好,”高一功领命离开。

他率领一千骑兵冲出军阵后直接冲向南面。

南面的八旗兵见状也分出一千骑兵上前对抗。

双方在战场上比拼了一番射术和马术,互相伤亡。

两刻钟后,李性忠下令让高一功收兵。

高一功刚回到阵中,李性忠亲率六千骑兵冲向了南面。

南面的敌军并未像之前一样派兵迎敌,而是往南退。

明军追,他们就退。

追了百余步后李性忠不敢在追,因为他发现东西两侧的八旗兵和蒙古骑兵正在缓缓向南逼近,试图将他包围。

“退回原位!”李性忠下令。

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明军前脚刚刚退兵,南面的敌军去而复返跟了回来。

搞清楚这件事后,李性忠苦笑一声:“我终于知道建奴的心思了,他们想把我们困死在这里。”

“困死?”李顺祖有些费解。

“对,”李性忠深吸一口气:“建奴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布置骑兵与我军僵持。我军如果派小股骑兵去攻,他们就派小股骑兵应对。如果派主力去攻,被攻的这一路就后退诱敌。”

“只要我军敢追击,东西两侧的敌军就会截断我军退路,依靠优势兵力围而歼之。”

“咱们不是还有步兵吗?可以让他们在后方支援!”李顺祖说道。

“不行,步兵不动就不会有破绽!一旦动起来,破绽就会显露出来,短时间内问题不大。动的时间一旦长了,破绽暴露的时间就会长,被敌人抓住并击溃的风险也就越大!”

李顺祖皱着眉:“那能不能让步兵和骑兵一起进攻?”

“往哪儿进攻?”李性忠反问:“往南进攻,北面的士兵会以为向南败退;往北进攻,南面的士兵又会以为再向北败退!”

嘶——

李顺祖倒吸一口凉气:“这个问题无解了?”

李性忠老谋深算的笑了下:“也不是无解,只要能打败他们的骑兵就行了。”

“可是咱们只有不到两万骑兵,对方有四万”这次轮到李顺祖苦笑了。

李性忠上前一步来到李顺祖面前,悠悠说道:“出兵前我就说过,打仗和打牌是一个道理,谁先亮完底牌谁就输。你想一想,咱们还有什么牌?”

李顺祖思考片刻后眼前猛地闪过一道金光:“刘肇基!”

“对喽!”李性忠拍着李顺祖的肩膀:“我让唐通假装败退把消息告诉刘肇基,不出意外的话,刘肇基和他率领的两万多骑兵明天晌午就到了!”

双方原地僵持了一天,各自收兵。

次日还是老样子。

明军南北列阵,八旗兵和蒙古骑兵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列阵。

辰时中,探马飞奔到豪格面前:“启禀肃亲王,南面四十里发现一支明军精锐骑兵,数量约有两万。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最迟两个时辰后就会抵达这里。”

“什什什么?”豪格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你没看错吧?”

“没有,他们打着明廷的国旗和刘字帅旗,正朝这里匀速行进!”探马回答。

刘字帅旗?

难道是曾经在辽东战场上以敢打敢冲闻名的刘肇基?

豪格咽了口唾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本以为可以把这支明军困死在草原上,没想到明军还有援军,而且是两万精锐骑兵。

“快快快,召集岳乐,满达海等人前来议事!”

第593章 战!

“诸位,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是战?还是退?”当着众将的面,豪格抛出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他们心中想战,可是又不愿承担战败的风险和后果。

直接退兵更不行。

八旗兵不战而逃的消息一旦传出去,草原诸部会怎么想?

怎么想倒还是其次,怎么做才是关键。

蒙古人向来只屈服于强者,当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极有可能会再次倒向明廷。

那样的话,大清的未来将一片黑暗。

众人都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纷纷沉默不敢表态。

毕竟祸从口出。

豪格很生气,开始点名:“辅国公,你说。”

满达海露出一副大便干燥的表情。

“有什么说什么!”豪格再次逼问。

满达海犹豫再三后说道:“末将以为都行。”

“什么叫都行?”豪格使劲拍了下马鞍,“你是想战还是想跑?”

这句话直接堵死了满达海的退路,他右手握拳使劲捶胸道:“战!八旗兵唯有死战,安能言逃?”

“镇国公,你呢?”

岳乐无奈之下也挺起胸膛大声回应:“战!宁做战死沙场的士兵,不做逃跑的将军。”

“你们呢?”豪格犀利的目光从其他人脸上一一扫过。

众将齐声回应:“战!”

得到所有人的回应后,豪格心中稍定。

他此举并非是征求意见,而是为甩锅做准备。

如果兵败,他可以把部分责任推到满达海和岳乐等人身上,毕竟他们是主战派。

紧接着众人开始商议战术。

一刻钟后,八旗兵和蒙古骑兵同时动了起来。

“将军,敌军正在集结,似乎要进行决战!”站在高处观察的探马第一时间将信息告知李性忠。

李性忠不敢大意,亲自登高望远查看敌军阵型。

此时敌军正在集结。

草原的风吹在军旗上,猎猎作响。

军旗下,数不清的八旗兵正在集结。

他们在距离明军三里的地方列横阵铺开。

阳光下,八旗士兵膘肥体壮,盔甲鲜明,气势昂扬。他们胯下的战马同样不凡,个头高大,四肢健硕,状态饱满。

看了一会后李性忠放下千里眼并得出四个字的结论:兵强马壮。

紧接着,蒙古骑兵在他的注视下开始变阵。

蒙古骑兵原本分为四部,分别在明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游走。

现在西面的蒙古骑兵被调到了东面。

战场上出现了围三阙一的情况。

“大人,建奴和蒙古人看样子要强攻东面,咱们用不用变阵?”查斌勋催马上前询问道。

“不用,”李性忠缓缓摇头:“没必要变阵,就算有必要也来不及了!”

话音未落,八旗兵中军大旗开始晃动。

“要来了!”查李性忠屏息凝视,看向远方。

两千蒙古骑兵率先进入战场。

他们分为前后两队,间隔一百步,做出一副要冲阵的姿态。

明军见招拆招。

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长矛兵将手中长矛斜插在地上组成临时拒马,旁边的刀盾手凑上前用盾牌护住自己和长矛兵。

长矛拒马,盾牌挡箭。

可以抵挡骑兵的步兵军阵集结完毕。

唰!

令旗挥舞间,蒙古骑兵发起冲锋。

在距离明军百步时,所有蒙古骑兵都伏在马背上,呈分散阵型斜着从明军步兵阵前掠过,并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由于阵型分散且速度非常快,明军各种轻型火器并未造成多少伤亡,只打死打伤十几个蒙古骑兵。

前队的骑兵刚刚掠过,不等明军喘息,后队的蒙古骑兵又到了。

双方再次互放火器和弓箭,蒙古骑兵被逼退。

如此反复两次后,蒙古骑兵虽然产生了不小的伤亡,豪格却松了口气。

“王爷有破阵良策了?”满达海激动地问。

“嗯,”豪格缓缓点头:“明军所仗者,乃鲁密铳也!此铳百步外破棉甲伤人,百步内可破重甲伤人。重甲兵速度慢,直接让他们顶在前面反而会成为明军的活靶子,徒增伤亡。”

“若想破阵,需要让重甲兵突破到明军阵前与之短兵相接。”

“双方一旦陷入阵地战,火器兵的威胁便十去七八。”

(为了避免误伤友军,短兵相接时很少使用火器射击,就算使用也尽量朝远处的敌人射击。)

“本王刚才仔细观察了一番,明军鸟铳兵放完铳后重新装填弹药需要十息时间(三十秒)。”

“本王要用轻骑兵吸引伤害,和明军鸟铳兵打一个时间差,给重步兵创造参战的时间和空间!”豪格郑重其事地说道。

“啊?”满达海瞪大了眼睛。

他第一次听说用骑兵承伤给重甲步兵创造机会。

不过现实情况已容不得他质疑,因为豪格已经下达了军令。

呜!

号角声响起,中军大旗左右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