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左思右想之下,他想到了文安之。
历史上南明最后一位督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历史上的文安之失败了,但是这里的文安之还没有败。
崇祯决定他一个机会。
证明自己的机会。
崇祯任命文安之为总督还有一层考虑。
李定国和孙可望是流贼降将,大明官员和将领打心里是瞧不起这些人的。
文安之有能力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
王承恩快速用笔记下后问道:“皇爷,兵力不够。”
“文安之没有一兵一卒,李定国倒是有五千骑兵。孙可望就更别提了,只有区区千余降兵。”
崇祯瞪了一眼王承恩:“让兵部去想办法!朕花了那么多钱,还抽调不出三万兵马吗?”
“皇爷息怒,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弓着身子转身离开。
朝廷调令先是送到了洛阳秦良玉手里,在得到秦良玉的确认后李定国和孙可望领兵南下。
崇祯十九年正月末,三万明军进入四川。
这支明军由四部分拼凑而成。
李定国天威营五千兵马,五千流贼降兵。
一万川军,一万袁继咸的楚兵。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在文安之的安排下,沿途州县不但提前准备好了粮草,还临时赶制出一批武器甲胄以供使用。
孙可望看着前面堆积如山的粮草,眼眶湿润:“打了这么多年仗,第一次遇到粮食送到嘴边的情况。”
李定国同样感慨:“是啊,怪不得都愿意当官军呢。”
第536章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平叛大军行至重庆巴县(今重庆巴南区)一带时停了下来。
总督文安之召集众将议事。
军帐内,文安之坐在凳子上心情忐忑。
起初在得知自己成为总督时,他的内心可以用喜悦二字来形容。
任命他为总督说明朝廷信任他!
可是在得知和他搭伙出兵的是两个流贼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流贼初降,战斗力和忠诚度都是未知数。
尤其是忠诚度方面,在打逆风仗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
此番入滇平叛顺风仗肯定不多!
“陛下这哪是给我升官,分明是在考验我啊!”文安之心中无力地吐槽了一句。
可事已至此,硬着头皮也得上了。
众将到齐后,文安之缓缓笑道:“诸位都别紧张。”
“回文总督的话,不紧张!”
李定国等一众将领强行挤出一丝笑容。
他们比文安之更忐忑。
旨意上虽然说文安之不负责打仗的事,但对方毕竟是总督,就算亲自指挥作战他们也不好多言。
谁让他们是降将呢?
“我文某人身为总督要对战事胜败负责,诸位都说说计划吧。”文安之率先看向李定国。
李定国是崇祯亲自指定的将领,他正好借机看看李定国是否有真本事。
李定国站起身先是对着文安之抱拳拱手,然后又对着在场的其他人微笑道:“文总督,诸位。”
“在入川前我就想好了用兵计划。”
“哦?”文安之故作惊讶,“说说看。”
“好!”李定国点了下头:“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在大军抵达云南前就派人潜入云南,放出消息说朝廷平叛大军即将来临,迫使沙定洲放缓攻势,以解永昌府之围。”xь.
“然后兵分东西两路,西路为虚,东路为实。”
“西路派出少量兵力在元谋的金沙江北岸集结,营造出要过江的假象,牵制云南北部之敌。”
“东路从巴县南下贵州,然后从贵州攻入云南。”
李定国说话的同时将一张巨大的简易地图平铺在地上,上面用线条勾画出川,贵,云三省的地图。
李定国用手指大致比划了一下的行军路线。
“然后呢?”文安之问。
李定国微微一笑:“这就要看沙定洲的选择了,曲靖在云南府城东北方向,沙定洲老巢蒙自在云南府城东南方向。”
“蒙自和云南府城看似互为犄角之势利于防守,在实际防守上却没有任何意义。”
“为何?”文安之又问。
“云南不比中原,中原路途平坦,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大军可以做到朝发夕至。云南山路起伏不定,不利于大军快速行军,等援军赶到时战事或许已经结束了。”
李定国解释完后继续说道:“如果沙定洲屯兵云南府城,我就率轻骑长途奔袭他的老巢。如果沙定洲屯兵蒙自,我就率领主力收复云南府城。”
“这便是我的计划!”
听完李定国的计划后,文安之的内心不再像之前那样忐忑。
他虽然没带过兵,但是不代表他不懂兵法。
他觉得李定国说的没错。
“其他人还有什么想法吗?”文安之面无表情地继续问。
孙可望听罢站了起来。
他先是有些不服地看了一眼李定国,然后对着文安之施礼:“启禀总督大人,我有话要说。”
“孙将军请讲。”看到孙可望的表现后,文安之心中窃喜起来。
他看到了孙、李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的一面。琇書蛧
如果二人的关系非常好,文安之反而会紧张,毕竟他们有联合起来复叛的风险。
现在好了,二人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和睦,联合起来复叛的风险也随之变小。
对他和朝廷来说是一件好事。
孙可望站起身后来到地图面前,“诸位,咱们此番入滇是平定叛乱的。我军只有三万兵马,叛军总兵力十余万人!”
“我军兵马本就捉襟见肘,在未见识到叛军的真正实力前不宜分兵!”
“至于行军路线我也有异议,贵州的路比云南还难走。应该效仿当年太祖征云南时的路线,从永宁(今四川叙永县)入滇,然后攻乌蒙(今云南邵通),再攻曲靖!”
听完孙可望的反驳后李定国嘴角抽了一下,他没想到孙可望会在这个时候搞对立。
不过他还留有后手。
“文总督,”李定国再次施礼:“卑职所说的分兵只是安排一支千余人的疑兵,这些人完全可以用当地百姓假扮。至于行军路线也有讲究,贵州的路虽然不好走,但是从贵入滇会打沙定洲一个出其不意。”
“奇兵制胜才是关键!”
文安之点点头,假装犹豫一番后开口道:“就按李总兵的策略用兵吧,大军初次入滇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各部尽量克服一下。”
“多谢总督大人提醒,卑职领命。”
就在将领们打算离开的时候,文安之忽然说道:“还有一件大事。”
“大人请讲。”
“锦衣卫给我来信说云南遍地都是有毒的蘑菇,吃完后轻者头晕目眩眼花缭乱,重者毒发身亡。传令下去,入滇之后严禁吃蘑菇。”xь.
“遍地是蘑菇?”天威营将领高文贵眨了眨眼睛:“有毒肯定是没煮熟,煮熟了就没毒了。”
文安之盯着高文贵叹了口气:“你的想法很可怕!”
高文贵咽了口唾沫改口道:“当地人应该能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吧?吃之前让他们瞧一眼不就行了?”
李定国点点头:“好,非常好!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第537章 初入云南
平叛大军从巴县南下遵义,到了遵义后又马不停蹄地转向西面的安顺军民府。琇書蛧
军民府是明代特有的一种府,最早设立于洪武年间。
当时西南少数部族百姓聚则为兵,散则为民,卒难调用。
面对这种情况大明朝廷在当地设立了军民府,
凡府中百姓全部编入军册,百人为一伍设百夫长。平时种地打猎,战时征调入伍。
安顺军民府最早隶属于四川行省,后降为直隶州隶属于云南行省。
永乐年间安顺州又升为军民府,并划拨给贵州治理。
在大军抵达之前文安之的公文就到了。
公文只有一个内容:筹备粮草。
二月下旬,三万大军来到安顺军民府城外后一刻不停,快速向西挺进。
西面是云南的普安府。
除了普安府外还有新兴所(今普安县)和安南卫(今晴隆县)两个卫所。
这些地方不久前才被沙定洲叛军攻陷。
明军要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城中守军都是投降的明军,在看到大明军旗后立刻开城投降。
在兵不血刃拿下三城后,李定国亲率坐营五千骑兵赶往西面的平彝(今富源县)。
曲靖是云南门户,而平彝又是曲靖门户。
沙定洲为了守住门户在此屯兵两千。
这两千兵可不是投降的明军,而是沙定洲自己的兵。
去平彝的路上高文贵担心地说道:“总兵大人,卑职知道您初降朝廷,急于立功当投名状,可是再着急也不能用骑兵攻城啊!”
李定国白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我会用骑兵攻城?”
“哎?”这句话反倒把高文贵问愣了,他愣过神后反问道:“如果卑职没记错的话此去平彝您只带了五千轻骑兵,对吧?”
“对!”李定国重重点头。
“朝廷在平彝设置县卫,卫所规格虽然不高,但该有的城墙,城门还是有的。而且据我所知城外还有一条河名曰黄泥河,当地卫所引黄泥河水环绕四周当做护城河。”
“咱们一没有攻城器械,二没有内应开门,想攻下平彝绝非易事。”高文贵边说边叹气。
他并非怕死,而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
李定国笑着转回身,盯着高文贵的眼睛:“谁告诉你我要攻城了?”
“不攻城?”这句话直接把高文贵说懵了,他眨着眼睛继续说道:“我军有五千骑兵,守军只有两千而且半数是步兵,除非傻了才会出城野战!不攻城的话又如何拿下平彝?”.Ь.
“呵呵,”李定国淡淡一笑:“上兵伐谋,其次伐兵!稍后我会把计划告诉你,你只需依计行事即可。”
高文贵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转身招呼身后的骑兵们赶快跟上。
五千骑兵在距离平彝二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李定国将这些兵一分为二。
其中一千骑兵为先锋,由他亲自率领;高文贵和剩下的四千骑兵远远地跟在后面。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