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337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反观大明就不一样了。

大明虽然丢了辽东、山西和陕西,但是基本盘还在。

不用太久,只需两三年就能恢复元气。

而大顺只能靠关中平原种出的粮食勉强糊口。

李岩见状不再犹豫,开口说道:“白杆兵装备精良战力强悍,很难在正面将其击溃,唯一的办法是用车轮战。”

宋献策白了他一眼:“李先生别说了。”

“为何?”

“你来承天府之前,我们一直都在用车轮战消耗白杆兵。”

“效果如何?”李岩问。

“这么说吧,有效果,但效果甚微。”

“今天再试一次,效果会很明显。”

“何出此言?”宋献策皱着眉问。

“因为下雨了!”李岩指着外面的天空,“明军火药受潮,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将无法使用火器。”

“肉搏战比拼的可不只是士气,还有体力!”

“就算这支白杆兵是铁打的,咱们也能把他砸断,砸烂!”

众人恍然大悟。

他们陷入了之前的误区。

之前用车轮战无法击败白杆兵,下意识的认为车轮战是无效战术。

而白杆兵之所以能抗住顺军进攻,靠的是火器。

现在火器因为大雨失效,没了火器的白杆兵将被迫与顺军肉搏。

车轮战的效果将会发挥到极致。

“那就排兵布阵吧,让谭弘、谭诣也参战!”李自成倒背着双手下达了旨意。

大顺军开始调整阵列。

久攻不下的谷可成和刘体纯撤了下去。

袁宗第,李来亨和刘西尧分别从明军左中右三个方向攻了上来。

白杆兵渐渐有些不支。

连日鏖战本就消耗了他们大量的体力和士气。

再加上今天一场大雨让他们手中的火器成了摆设。

白杆兵只能用血肉之躯阻挡顺军的进攻。

他们没有任何体力上的优势。

秦佐明亲手砸死一名顺军后大喝道:“火器兵,抄家伙跟着老子一起上!”

秦祚明也安排火器兵和弓箭手顶了上去,将前排士兵替换下来休息。

双方陷入了血腥残酷的肉搏战。

互砍了一个时辰后,李岩忽然下令让袁宗第他们的人全撤下来。

就在袁宗第以为要放弃进攻时,

李岩又命贺兰,谭弘,谭诣攻了上来。

谭文盯着李岩的传令官问:“我呢?我手里还有一千多个兵呢。”

前几天他按照秦良玉的意思,趁夜出城走水路往襄阳运粮,途中“偶遇”沿汉江南下的谭弘和谭诣。

他们三人是兄弟,在得知谭弘和谭诣已经投降后,谭文毫不犹豫的跟着投降了。

李自成并未怀疑,命谭文跟着谭弘和谭诣一起作战。

传令官挠着脑袋想了想:“李先生没交代。”

第503章 李性忠对战郝摇旗

谭文拍着胸脯大声说道:“既然李先生没说,那我就主动请缨出战了。”

传令官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都行,反正你们三人是兄弟!有功一起分,有过一起担!”

他们这几支部队加入战场后,白杆兵压力骤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杆兵的体力即将到达极限。

他们太累了。

连日征战得不到休息也就罢了,还要抵抗数倍之敌。

“陷阵者,赏银千两,封世袭千户!”正在冲锋的大顺士兵们听到了这个消息。

“冲啊!跟明军拼了!”

“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弟兄们跟我上!”

顺军如潮水一般冲向白杆兵。

古代战争中有四种至高荣誉的军功,分别是先登、陷阵、斩将和夺旗。

先登指率先登上敌方城墙,陷阵是第一个冲进敌军阵地。

斩将是突入敌方主帅或名将身边,将其斩杀。

夺旗是夺取或摧毁敌方的中军大旗。

无论哪一种军功,对底层普通士兵来说都是一次永远翻身的机会。

大顺士兵们瞪着通红的双眼,像野兽一样扑向白杆兵。

白杆兵的阵地开始动摇。

就在白杆兵即将溃败的时候,秦良玉骑着马,手拿长枪来到了军中。

秦良玉生于万历二年,此时已是七十一岁高龄。

虽有心杀贼,但身体却有些吃不消了。

所以从开战至今她大多时间是在营中指挥作战,很少上战场杀敌。

今天是生死存亡之战,她必须亲临战场鼓舞士气。

白杆兵看到秦良玉到来后精神为之一震,在将领们的带动下开始怒吼。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杀!”

明军和顺军再次陷入苦战。.

刚砍了一会,探马狂奔到李自成身边单膝下跪道:“报!城南张献忠部似乎败退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

“据城东和城西负责警戒的骑兵来报,他们看到城南方向张献忠的兵马发生了溃败。一部分四散而逃,一部分向东面深山方向突围。”

“狗娘养的张献忠,竟然都不告诉朕一声就跑,属实该......”李自成破口大骂起来。

不等李自成骂完,另一个探马冲进营帐:“皇上,城东和城西分别发现一支明军骑兵,加起来有万人左右。”

“领兵者何人?”

“李性忠。”

“无妨,”李自成并没有惊慌失措。

他不但是大顺皇帝,还是一名优秀的将领。虽然做不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却也能淡定自若。

“咱们大顺骑兵一支没机会参战,今天就让李性忠见识见识什么叫大顺精锐。”

“高一功,你率所部六千骑兵去城东阻敌;郝摇旗,你率所部五千骑兵去城西阻敌。”

“其余各部严阵以待,防止被明军骑兵偷袭。”

“遵命!”

高一功和郝摇旗拿着令箭冲出营帐,带领各自兵马冲出营地。

两军很快相遇。

高一功遇到了查斌勋,郝摇旗则是遇到了李性忠。

两军列阵对垒。

李性忠看清对方是郝摇旗后并未急着下令进攻,而是回忆崇祯给他的册子。

上面记载了大顺各个将领的性格以及领兵打仗的风格。

那是锦衣卫花重金做出来的册子。

用崇祯的话来讲,将领制定的战术与他的性格和打仗风格息息相关。

如果能提前猜出对方的战术,那么胜算将大大增加。

郝摇旗的性格属于粗中有细,打仗时敢打敢冲,以猛著称。

李性忠思考片刻后大手一挥:“派五百骑兵前去诱敌。”

看到明军骑兵出阵后,郝摇旗也大手一挥:“派五百骑兵出战。”

一千骑兵在城西的开阔地带展开了游斗。

顺军骑兵的优势是战场经验丰富,体力充沛。

明军骑兵的优势是装备精良外加初生牛犊不怕虎。

双方缠斗间,表现出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看清楚明军骑兵的实力后,郝摇旗松了一口气。

李性忠有关宁军的背景。

北京之战他被关宁铁骑揍了一顿,后来的大名府之战与李性忠交手也没占到便宜。

此番在承天府外相遇,他心里多少有些顾忌。

毕竟这支骑兵的装备和关宁军几乎一模一样。ap..

缠斗了一会后,李性忠继续下令:“再派五百骑兵前去支援。”

郝摇旗跟着下令:“派五百骑兵上阵杀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不断加码。

当身边只有两千骑兵时,李性忠忽然下令:“再派五百骑兵上阵,这次本官的扛旗兵跟着一起去。”

众人皆是一愣。

战场上认旗不认人!

如果扛旗兵出了意外,那么将士们会认为主帅出了意外。

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必然溃败。

“总兵大人,我...”扛旗兵感觉身后背的不是旗,而是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放心去,他们会保护你的安全。”李性忠指着他身边五十多个身穿重甲的骑兵说道。

这些都是李性忠从关宁军带来的亲兵,无论技战术还是忠诚度都是一顶一的存在。看書菈

“总兵大人保重!”扛旗兵策马冲向战场。

此时雨已停歇。

天空上艳阳高照,视线非常好。

“李性忠亲自上了?”郝摇旗瞪着一双大眼,有些难以置信。

“他都上了,老子也不能当缩头乌龟!来人,随我一起冲锋!”郝摇旗手中马鞭猛地抽在马屁股上,战马嘶鸣一声冲出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