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因为他们不知道崇祯要干什么。
见没人动弹,太监们开始大声催促。
“都别愣着了,凡是打过建奴的,赶紧麻溜儿的过去!”
“快快快,跑步前进!”
一个士兵拍着前面人的肩膀说道:“走啊二哥,咱们都在辽东打过建奴,陛下让咱们过去呢!”
“不去,准没好事。”
旁边有人附和道:“对啊,肯定没好事,有好事也轮不到咱们这些臭当兵的!”
“照我说啊,陛下怕裁兵时发生哗变,这才亲临校场。他这么做就是分散咱们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听到其他人这么说,刚才那个士兵停下脚步,转身又回到了队伍里。
由于士兵们疑心重,导致西边的空地上没什么,显得很是冷清。
崇祯也不着急,站在高台上静静地看。
他倒要看看军中这些将领都是些什么成色。
刘芳名的方阵与马科的方阵挨着,他们两人悄悄凑到一起。
“老马,你不在辽东打过仗吗,快点过去啊!”刘芳名说道。
“哎,别提了!”马科叹了口气,“当年随洪承畴支援锦州,结果先后在塔山和锦州败给建奴,最后搭上黄蜚的船从海上败归。”
“陛下此举可能是算旧账!”
马科麾下士兵见主将不动,也不敢乱动,只能站在原地静观其变。
眼看现场局势愈发尴尬,刘文耀派人给京营嫡系部队送信。
刘文耀嫡系将领接到消息后立刻站在各自方阵前大喊:“陛下有旨,凡是在辽东打过建奴的都去西面空地上。”
“无论胜败,都必须去!”
在他们的指挥下,整齐的方阵开始松动。
一个...两个...十个...
人都有从众心理,只要有人带头,他们就会放下心中的顾虑,跟着带头的人走。
不多时,西面空地上聚集了两千来人。
寒风之中。
他们顶盔掼甲,手拿武器,心情忐忑。
毕竟谁也不知道迎接他们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是好事。
崇祯继续下令:“在草原打过蒙古人的,也去西面空地上集结。”
校场上,士兵们从各个方阵里走出来,一步三回头地去往西面。
一刻钟后。
西面空地上聚集了很多士兵,打过建奴和蒙古人的士兵加起来,粗略一数竟有四五千之众。
在得知这些人的数量后,崇祯心里有底了。
他继续下令:“流贼围城前,凡是打过流贼的,包括降兵,继续去西面空地上集结。”
随着太监们传达完旨意后,整个校场开始忙碌起来。
这次动起来的士兵最多,也最慢。
直到两刻钟后,校场上才再次恢复平静。
“那边有多少人?”崇祯懒得数,问身边的李宪忠。
李宪忠扫了两眼后得出劫掠:“回陛下,大约有万余人,具体的话还得详细数一数。”
“不必细数了,让他们列好队,朕要检阅!”
旨意传达后不久,万人的军阵便以最快的速度排列整齐。
他们都是老兵。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战斗力下降,但是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在勇卫营的护送下,崇祯来到军阵前面。
刘文耀站在崇祯旁边,对着第一排的士兵喊道:“第一排的说说都在哪打过仗!”
“大凌河...”
“松山,锦州!”
“宁远!”
“大同!”
“宣府!”
“甘肃!”
“潼关南原!”
“朱仙镇!”
......
士兵们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征战过的地方喊了出来。
听着这些地名,崇祯眼圈红了一下。
这些人曾经在这些地方经历过一场甚至多场血战!
无论胜败,最终都活了下来。
转战千里后又回到京师,充入京营。
与那些降兵相比,他们更值得让人尊敬。
崇祯高声道:“自今日起,年轻力壮者可继续在军中服役,老弱病残需卸甲归田。”
第382章 解决流贼屡剿不灭的根本办法
卸甲归田...
面对没有意外的结果,在场的将士们纷纷低头。.
他们也想卸甲归田啊。
可问题是他们无田可种!
京师附近的田地本就抢手,产量不高的下田每亩都能卖四五两银子。
若想一家老小能吃饱,没有十来亩田是不行的。
四五十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
绝望!
深深地绝望!
不等士兵们抬头,崇祯继续说道:“你们都给朝廷流过血,负过伤。无论胜败,朕都不会忘记你们。”
“朕前段时间杀了一些人,抄了他们的家,把他们名下数十万亩良田都纳入了皇庄。”
“你们有些人即将卸甲归田,为了不让你们流离失所,朕打算把皇庄的田租给你们种!”
“前三年免租!”
“如何?”
当太监们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万余士兵先是沉默,随后开始狂欢。
刚才还在想无田可种,随后良田就来了。
而且前三年免租!
这可是天大的恩赐!
有了这些田,他们不但能活下去,还能养活一家老小。
“谢陛下!吾皇万岁!”有人带头谢恩。
紧接着万余士兵成片成片的跪在地上磕头。
“陛下圣明!”
“我等誓死忠于陛下,忠于朝廷!”
“好!”崇祯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们立刻回到之前的地方,将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
“京营凡是被裁撤的老兵,朕都会给他们安排三年免租的良田种!”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有人趁机起哄捣乱,朕要你们立刻将其拿下,押到朕的面前!”
“遵旨!”士兵们起身后飞速跑来,回归本队。
这一下可不得了了。
整个校场直接炸锅了。
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震惊,随后陷入到狂喜之中。
没办法,皇帝给的太多了。
不但把之前拖欠的饷银结清了,还给他们这些退伍老兵找了出路。
怎能不感激?
看着陷入狂欢的士兵,京营这些将领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他们本想趁机让人带头起哄,没想到崇祯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上来先把老兵稳住,随后让老兵传达消息。
绝,太绝了!
马科和刘芳名僵着脸,不知所措。
马科咽了口唾沫:“老刘...这下可咋办?还闹不闹事了?”
刘芳名咬着牙:“怎么起哄?老兵里那些年轻力壮的不会被裁,不会跟着闹事。朝廷给那些被裁的老兵想好了出路,更不会闹事。”
“认命吧!”
刘芳名认命了,但是忘了通知那些准备起哄的亲信。
这些人混在军中开始起哄:“”
“不行,我们不要租田,朝廷得把田赠给我们!”
“对,每人十亩,少一亩不行!”
他们刚喊出声,就被附近一伙老兵团团围住:“敢捣乱?拿下!”
“投降不杀,胆敢抵抗就地处死!”
风波很快过去,校场又恢复到之前的平静。
不同的是,这一次士兵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片刻后。
带头闹事的士兵们带到崇祯面前。
在他们的指认下,崇祯下令逮捕这些将领。
那些将领们本来还想反抗一番,结果身后的亲兵率先反水。
趁他们不注意背刺偷袭!
亲兵们不傻!
根据当前的局势,继续跟着他们闹事只有死路一条。
不如趁机反水,将功补过。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