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50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但...

崇祯还是十分生气。

他生气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刘文耀知而不报,任由京营这些问题腐烂,发酵。

刘文耀自知有罪,急忙跪地请罪:“臣现领京营总督一职,京营出现这些问题都是臣的责任,请陛下革去臣京营总督的职务。”

崇祯眯着眼睛,快速思考。

革职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阉党和勋贵都是皇帝用来对抗文官集团而产生的利益组织。

阉党倒下了,勋贵就需要站起来。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让刘文耀支棱起来。

因为在所有勋贵里面,只有刘文炳和刘文耀兄弟深受他的信任。

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只需要做好两件事,国家就不会出问题。

一是搞钱,二是用人。

崇祯已经有钱了,只需考虑用人问题的即可。

所用之人既不能让他受到打压,也不能让他一家独大。

李邦华如此,刘文耀亦是如此。

更何况大明朝文官的权利已经足够大了。

李邦华有能力也有忠心,但终究是文臣,不能赋予太大的权利。

权利一旦放出去,想收回来就难了。

再者你不知道李邦华的后继者是张居正还是严嵩,亦或是魏藻德这种浮语虚辞之人。

所以权利要分散。

就在崇祯打算发话免罪的时候,李邦华突然站出来给刘文耀求情:“陛下,左都督刘文耀初领京营总督一职,京营这些问题由来已久,责任不在他身上,请陛下不要降罪。”

“责任不在刘都督身上,请陛下恕罪。”

“请陛下不要降罪!”

在李邦华的带领下,朝堂上给刘文耀求情大臣跪倒一片。

崇祯坐在龙椅上愣了下,很快明白了李邦华的意图。

今天他先是提出京营弊病,后又给刘文耀求情。

说明此举只是为了解决京营弊病,没有任何打压勋贵集团的意思。

更无意染指京师总督的职务。

忠臣,大大的忠臣啊!

看着老态龙钟的李邦华,崇祯很是欣慰:“既然如此,那就让刘文耀戴罪立功吧。朕给你两个月时间,把京营的弊病全部解决完。”

“兵部负责配合并监督。”

“谢陛下。”刘文耀跪地谢恩。

“臣谨遵圣旨。”李邦华跟着施礼。

看着配合默契的君臣,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宋权站在原地有点茫然。

不对!这不对啊!

今天的早朝的重点不应该是给李邦华定罪吗?

怎么变成了处理京营弊病?

宋权茫然的看向四周,发现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都在用杀人般的目光盯着他。

李邦华提到的问题,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沾一点,尤其是空饷问题。

当然,大头都被时任京营总督拿走了,他们只拿了小头。

这些都督都有同样的想法:宋权啊宋权,你检举弹劾李邦华我们不想管,也管不着。

可是别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啊!

现在可倒好。

旧账全都被翻出来了。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陛下,”宋权还有些不死心,“李邦华治下不严,导致兵部贪墨抚恤金,求陛下治李邦华的罪。”

眼看宋权还要弹劾李邦华,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后背开始发凉。

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宋权闭嘴。

再说下去,不知道又会翻出哪些陈年旧账。

新建伯王先通转回身怒视着宋权,心中默默祈祷:别说了,别说了。

见崇祯不语,宋权提高了声音:“陛下,李邦华治下不严,请陛下降旨定罪,肃清朝堂”.

王先通心中的祈祷瞬间变成了诅咒:丫死不死啊,快给老子闭嘴!

户部督饷侍郎王弘祚跟着说道:“请陛下肃清朝堂。”

眼看这俩人还不死心,崇祯站了起来。

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崇祯说道:“宋权,王弘祚,关于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贪墨抚恤银一事,你们怎么看?”

“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应该严惩。”宋权说道。

王弘柞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怎么严惩?”崇祯问。

“武库司郎中成德目无王法,顶风作案,应将其夺职抄家,以正视听。内阁首辅李邦华治下不严,应罢免其内阁首辅和兵部尚书一职。”

“可是,”崇祯面露难色:“罢免之后,谁补兵部尚书和内阁首辅的缺呢?”

宋权嘴角上扬,有些得意。

他的目的达到了。

崇祯已经开始物色新的内阁首辅了。

想到这,宋权开心的说道:“臣位卑权轻,没有合适人选,此事应由诸位大臣共同举荐。”

崇祯脸色突然一变,厉声道:“所以,你栽赃陷害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倒李邦华?”

第378章 大明是张饼,谁都想啃一口

“啊?”宋权被崇祯的语气吓到了。

他下意识的后退半步,慌乱之中下意识得说道:“陛下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呵呵!”崇祯冷笑不止。

所有人都被崇祯的举动吓到了。

他们纷纷抬起头,看向这位三十四岁的大明皇帝。

烛光下。

这位帝王面目寒冷,眼神犀利,给人一种既威严又残暴的感觉。

“李若琏,把人带上来。”

崇祯话音刚落。

吱地一声,皇极殿的殿门被人从里面拉开。

紧接着。

外面的寒风席卷而入。

李若琏亲自带着十几个锦衣卫,押着两个人影走了进来。

随着殿门关闭,皇极殿内的烛火停止跳动恢复了安静。

大殿内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李若琏简单整理了一番仪容后,躬身施礼:“启禀陛下,这是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贪墨抚恤银一案的证人。”

“他们承认在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指使下,诬陷了成德。”

宋权心中大惊。

锦衣卫的本事也太大了吧,竟然能查出真相。

要知道这两个证人与他有过命的交情,正因为这层关系才让他们帮着作了伪证。

宋权来不及多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随后说道:“伪证?我根本不知道此事!”

皇极殿内一片死寂。

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都以为成德贪腐已成定局,没想到在朝堂上翻案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很多人的阵脚。

尤其是那些打算暗中支持宋权,打倒李邦华的人。

崇祯站起身走到宋权面前。

李若琏见皇帝走了下来,悄无声息的来到他身边,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宋权双腿开始打颤。

帝王之威带来的精神压力让他身体有些失控。

平日里崇祯高坐金銮殿,与大臣相隔甚远。

即便有帝王之威也会因为距离而减弱。

这次崇祯突然来到宋权面前,强大的帝王威严直接把宋权吓懵了。

“朕问你,到底有没有诬陷李邦华?”

“臣...臣...臣...”宋权连说了三个臣字也没能说出后面的话。

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根据宋权的表现,所有人都猜测出了真相。

崇祯冷哼一声,对着李若琏吩咐道:“都带下去。”

“遵旨。”

李若琏指挥锦衣卫将证人和宋权往外带。

宋权一脸惊恐的看着走过来的锦衣卫,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自流贼围城以来,这位大明皇帝可杀了不少人。

轻则身首异处,重则全家问斩甚至牵连九族。

不行,我不能死!

“陛下!”宋权突然喊出了声音,“臣也是受人指使,请陛下容臣说出幕后指使之人。”

就在宋权打算继续开口说话的时候,李若琏受到崇祯眼神示意,伸手将宋权的下巴卸了下来。

宋权下巴脱臼,声音立马变得模糊不清。

整个皇极殿为之一惊。

所有人都都不知道崇祯此举到底为了什么。

在众人错愕的眼神中,崇祯再次走上了台阶。

他转回身露出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我想问一问诸位,为什么干实事的人会遇到重重阻力?”

文武百官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瞪着眼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既然诸位不说,那朕就替你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