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简单询问后,众人都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
豪格试着询问道:“十王叔,信里写的什么?”
“黄得功可能要来了!”
“黄得功?睿亲王不是在密云一带牵制着他吗,怎么可能回来?”
“不信的话,你自己看!”多铎将密信递给豪格。
豪格看完后又将信件递给了鳌拜。
等所有人看完后,目光又集中到多铎身上。
“十王爷,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还...分兵吗?”图赖试着问。
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具体哪里不好,他也说不上来。
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现在的明军和以前的明军不一样了。
以前的明军毫无斗志,占据优势时确实能冲锋陷阵。可一旦陷入劣势,不管有多少兵马,瞬间土崩瓦解。
现在呢,情况完全变了。
尤其是前几日攻城时观察到的情况,那些明军简直判若两人,个个奋勇争先,好像站在他们前面的不是敌人,而是一堆金子银子。
多铎眉头紧锁,他拿出地图平铺在桌子上重重的点了几个地方。
“龙门卫是我军退出关外的必经之路,决不能丢!图赖,本王给你五千兵马,你立刻前往龙门卫支援,防止明军突袭龙门卫,截断我军退路。”
“得令!”图赖领命后立刻飞奔离去。
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候,决不能耽误任何时间。
“鳌拜,本王命你为先锋率五千兵马去往怀来卫一带,如果遇到明军先锋,可以尝试野战。如果遇到的是明军主力,不要恋战直接往回退。”
“遵命!”鳌拜同样不敢停留,拿着将令点齐兵马后立刻出发。
多铎看着地图,反复思考自己的对策有没有漏洞。
想截断他们退出关外的路有两个办法,但两个办法的关键都是龙门卫。
只要龙门卫不失,他们就能守住去往关外的路。
第一个办法是从怀来卫往北,走山路突袭龙门卫。
第二个办法是从怀来卫出兵去往保安州一带,然后朝西北去往龙门卫。
也就是说,无论明军用哪个办法,都得从怀来卫出兵才行。
他让图赖带兵支援龙门卫,又让鳌拜去怀来卫牵制明军。
宣府镇距离怀来卫不足百里,距离龙门卫同样不足百里。
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最迟今天傍晚图赖和鳌拜就能到达指定位置。
这样安排,暂时看不出纰漏!
“肃亲王!”多铎看向豪格。
“十王叔有话请讲,全听十王叔调遣!”
“嗯!”多铎点点头,“睿亲王已经知晓了黄得功的意图,黄得功想趁我军不备截断我军后路以及粮道,然后趁机与我军决战!”
“那我们...”
“将计就计!直接发兵怀来卫,与黄得功在怀来卫一带进行决战!那里地势开阔,是骑兵的战场。”
“可是...信中说黄得功约有六万兵马,咱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豪格有些担心。
毕竟他们久攻宣府镇不下,又损失不少兵马,士气大减。
此时与明军决战不是上策。
“当然!”多铎一脸平静,“我的意思是假意与明军决战,牵制住对方主力。然后趁机给睿亲王送信,让他们迅速出兵截断黄得功的退路和粮道。”
“就像松山之战那样,明军粮道一旦被断,肯定会乱。”
“届时明军有两个选择,一是与我军决战;二是退往居庸关重新打通粮道。”
“可惜啊,这两条路都是死路!”多铎脸上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笑容。
“为何?”豪格问道。
“就从对峙的那一刻起,我军就挖壕沟,布置各种障碍陷阱,明军想决战就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伤亡。”
“明军想退往居庸关重新打通粮道,我军就趁势掩杀上去,不给他们退兵的机会!”
“把黄得功活活困死在怀来卫!”
第220章 怀来卫
“如果啊,我是说如果...”豪格有些担忧的说道:“如果我军不敌明军,又该如何?”
见多铎不说话,豪格继续说道:“我军兵败还有退路,毕竟去往关外的独石口还在我们手里。”
“可是...豫亲王那边就惨了。他此番入关只带了两万兵马,如果我们不是黄得功的对手,他更打不过黄得功。”
多铎摇了摇头:“无妨,豫亲王麾下都是骑兵,就算不是黄得功的对手也能及时撤退。大不了像崇德七年(崇祯十五年)那样,在明廷的中原腹地以战养战。等明军主力转移到中原后,趁机挥师北上从墙子岭,喜峰口或者青山关一带出关。”
“哦...那就好!”豪格点点头。
他不是关心多尔衮,而是怕八旗兵实力受损,影响他的皇帝梦。
多铎当然知道豪格的小心思,他微微一笑:“肃亲王不要多虑,我大清的八旗铁骑向来所向披靡,莫说黄得功有五六万兵马,就算有十万又能如何?”
“此战,必胜!”
“可是,宣府镇怎么办?我军死了那么多人,就这么灰头土脸的撤兵了?”
多铎看着豪格一脸不忿的样子有点想笑。
这么没脑子的人竟然还想争皇位,幸亏他没能得逞。
“宣府镇是死的,跑不掉也不会跑,只要击败黄得功,宣府镇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反观黄得功,此人征战沙场多年,是明廷为数不多能领兵作战且忠于崇祯的将领了!”
“灭了他,明廷必亡!”
“还有什么问题吗?”
豪格轻轻摇头。
“好!”多铎的表情和语气瞬间变得无比威严,“来人!”
“在!”帐外的传令官掀开大帐门帘,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进来。
“传本王将令,大军即刻拔营起寨,出兵怀来卫!”
......
居庸关。
黄得功看着眼前运输物资的商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目光所至,数不清的牛马和骆驼。
这些牲畜上面驮着数不清的物资。
这是哪家商号?竟然有这么多骆驼,牛马?
带着这个疑问,黄得功看向商队前方。
带头的有八个人,黄得功认识其中七个人。
这些人都是兵部,户部官员,之前在京师领盔甲时就见过他们。
此番前来与他交接物资。
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人看似是商队领队,乃是一个身穿白色锦袍,腰系蓝色纹带的中年人。
此人眉目俊朗,体型魁梧,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感觉。
黄得功可不觉得眼前这位商人老实,因为从他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对方不是一个老实人。
因为他穿了丝绸制作的衣服!
朱元璋自立国时就规定,士农工商都有各自的服饰,不得僭越。
商人不许穿丝绸,庶民只能棉麻,颜色也有规定。
有违者严惩不贷,
黄得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骑在马上问道:“阁下是哪家商号?”
中年商人抱拳拱手:“启禀靖南伯,小人叫朱鸿才,是恒祥商号的一个领队。”
恒祥商号?姓朱?
不等黄得功继续问,朱鸿才拱手道:“祖父朱均旺,受朝廷恩赐可以世穿丝绸。”
原来是他...
黄得功恍然大悟。
万历五年,朱均旺去广州经商,路遇倭寇被劫至日本九洲萨摩国为奴,后被被同乡许仪后救出。
许仪后是时任日本九州大名(大名是日本对领主的称呼)岛津久保的侍医。
万历十五年,岛津久保向丰臣秀吉投降,并参与策划入侵朝鲜的计划。
许仪后得知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均旺。
朱均旺冒死两次渡海回国,将消息告诉了大明朝廷。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调兵遣将准备大举入侵朝鲜时,朱均旺第三次回国通风报信。
大明朝廷当即派兵增援,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万历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胜了,可明军辽东精锐损失惨重。尤其是李成梁打造的辽东铁骑,与李如松在碧蹄馆被数万日军包围。
最后虽然成功突围,但伤亡的都是辽东精锐和私兵。
朝鲜战争结束后,辽东铁骑开始走下神坛,努尔哈赤顺势崛起。
或许,这就是大明的劫难吧!
好在...
当时那些人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的后人还在为大明朝鞠躬尽瘁。
黄得功对着朱鸿才抱拳拱手:“幸会!”
“幸会!”朱鸿才还礼。
黄得功与户部兵部的官员完成交接后,朱鸿才再次来到他面前并拿出一封信。
“这是?”
“李阁老的信。”
黄得功一怔,心中虽然十分疑惑,但还是认真检查一番后打开了信封。
良久,他目光看向朱鸿才:“你是李阁老的人?”
“黄大人认为是,小的就是。”
“他们知道吗?”黄得功指向户部和兵部的官员。
朱鸿才摇头:“不知,此事是李阁老亲自经手,他们只是负责押送的官员,对此并不知情。”
黄得功点头,“既然如此我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你的商队跟在我大军身后,到怀来卫城外卸货。”
“全听黄大人调遣!”
黄得功四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穿过居庸关,直奔怀来卫。
怀来卫在居庸关西北八十里外,是宣府通往居庸关的必经之路。
由于没有辎重拖累,四万大军从早晨出发,日落时就到达了怀来卫城门外。此时的怀来卫与宣府镇一样废除了军户制度,怀来卫千总在城门外迎接。
“怀来卫千总徐文朴参见靖南伯。”
怀来卫城门外,身穿破旧甲胄,身材高挑消瘦的千总徐文朴单膝下跪。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