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在马蹄声和喊杀声中,一个接一个的明军被射落马下,不等他们站起身就被建奴的马蹄踩在脚下。
长眠于大明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黄得功站在城头上,表面上平静如水,心中却无比焦急。
但是除了等,他也没有其他对策。
八旗兵的追杀还在继续。
突然,扛旗兵回头看了一眼遏必隆,伸手指向密云城墙上方。
意思是再往前追就到了明军火炮的攻击距离!
略加思索后,遏必隆毫不犹豫的让他继续往前追!
此时正是扩大战果的机会,决不能轻易放弃。
明军有火炮又如何?
双方距离非常近,就算再娴熟的火炮手也不敢轻易放炮。
就算放炮,也是用大个实心弹。
那玩意单体伤害虽然十分可观,但群体伤害不行。
他也想好了退兵时如何对付明军的百子连珠弹。
百子连珠弹射程最多二三百步,他们只需在距离城墙一里的地方停止追击就行了。
就在遏必隆打算继续追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噗噗噗!
只见他身边的八旗兵接连被弹丸击中,有人捂着伤口疼的惨叫不止,有的直接跌落马下。
怎么回事?
遏必隆凝神看向远处,发现八十步外有五百明军步兵,这些人手拿鸟铳,正对着他们进行齐射。
对方每齐射一次,就有八旗兵受伤落马。
不对啊!
遏必隆一脸的懵逼。
他早就看到了这伙步兵,但是根本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明军的战术是贼进百步鸟铳手在前打铳。
前提是敌人没有甲胄!
如果对方身穿棉甲,百步距离根本伤不到人,若想造成伤害需五十步内才行!
明军步兵根本不给遏必隆思考的机会,他们站成三排,每排间隔五步。
前面的人打完铳后立刻向第三排后面跑,由第一排变成第三排。
第二排步兵故技重施,打完铳后也往后跑。
这种步兵掩护骑兵的战术把遏必隆看愣了,他急忙指挥队伍停止追击,留下几个人收拾尸体后迅速带着大部队离开明军火炮射程。
在步兵的掩护下,明军骑兵摆脱了八旗兵的追击,最后与步兵一起回城。
刚进城门便遇到了黄得功。
他一脸迫切的问马岱:“伤亡如何?建奴战力如何?”
简单请点后,马岱一脸的郁闷:“伤亡一百五十多人,至于建奴...伤亡在我军之上!”
“确定?”黄得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确定!”马岱肯定的点点头。
虽然没收获尸体,但他的人不会谎报战功。
“我认为对方强在战马和射术,近身肉搏不如我军。若想战胜他们,需要创造近身肉搏肉搏的机会。”
近身肉搏...
黄得功叹了口气。
对方骑兵太多了,就算近身肉搏又能如何?他们一换一不行就二换一,等把自己的骑兵都换没了,主动权自然而然就落到他们手中。
更何况,建奴的重甲步兵还没露面,尤其是白甲兵!
全身上下除了眼睛都被甲胄覆盖,与这些人肉搏,又有几成胜算?
这场仗,还得想别的办法!
正白旗中军大帐。
多尔衮,范文程,阿济格,遏必隆分别落座。
范文程替多尔衮问:“遏必隆将军,敌我双方伤亡如何?”
“我军伤亡将近两百,对方伤亡一百五十人左右。”遏必隆一脸的恼怒。
首战不利,出师不捷!
作为皇帝亲领的镶黄旗将领,他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多尔衮疑惑的抬起头,盯着遏必隆问:“黄得功的兵,很能打吗?”
“很能打!”遏必隆没有任何犹豫,他继续说道:“这伙明军骑兵战马一般,射术一般,但近身肉搏能力以及配合的默契度非常强。”
“他们并不像关宁军那样通过技巧寻找破绽伤人,杀人。而是先想方设法把我军的棉甲划开口子,等口子多了,将刀扎进口子里杀人。”
“这种战术,我闻所未闻!”
多尔衮先是不解,随后开始嘲笑:“这黄得功也不行啊!遇到棉甲还行,遇到划不破,扎不透的暗甲怎么办?”
范文程想了想,猜测道:“黄得功久在江南与流贼厮杀,多数流贼没有甲胄,就算有也是明军常用的棉甲,所以此事应该是真的。”
“不过也不排除黄得功在故意隐藏实力,还是要谨慎。”
“对了!”遏必隆突然想起一件事:“明军好像使用了新式鸟铳,能在百步外射穿棉甲!就是这种火器伤了我不少人,否则也不会临阵退兵!”
百步外伤敌?
多尔衮先是一愣,随后对这种火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能占据关外之地可不是靠骑射,而是靠明军的火器!现在明军有了新火器,大清也要有!
不过此事不能急。
就在他思考的同时,一个探马迅速走了进来:“禀告睿亲王,平谷密报。”
第195章 细盐
“念!”多尔衮吩咐一声。
“嗻!”
“墙子岭往南有十五里的山谷小路,能通人畜,不能走辎重车辆。山谷内易守难攻,是个埋伏的好地方。”
“走出山谷后是一片平原,再往南四十里是平谷县城。”
“汉八旗乔装后进城查了一番,城中除了原来的守军,还多了一些南方口音的战兵,数量不明。”
多尔衮点点头:“退下吧。”
等探马走后,范文程才疑惑的问道:“睿亲王难道要兵分两路?可是明军已经在平谷布置重兵了!”
多尔衮摇头。
阿济格想了想:“十四弟是想诱敌深入吧?”
多尔衮笑了:“知我者,十二哥也!”
“此番入关我们负责佯攻,吸引明军主力。黄得功立功心切,肯定急于与我军决战!”
“只要不给他决战的机会,他肯定会想其他办法。例如...从小路偷袭我军后方。”
“不信的话本王可以打赌,明日一早黄得功就会集结部队尝试进攻!”
果不其然。
次日一早,多尔衮就得到了明军在野外连夜扎营的消息。
趁着天黑之际,明军浩浩荡荡的明军从城中走出,开始在野外扎营。
先挖坑再延长成沟,沟里放着铁蒺藜,削尖的竹子、木棍。
再往里是拒马鹿角以及各种能抵挡对方冲锋的障碍物,这些东西依次摆在营地外侧。
明哨,暗哨,将整个营地围了个风雨不透。
然而,明军根本没有进攻的意思。
他们吃完饭后就在营中操练,练完了接着吃,吃完了休息一会接着练。
一连三天,黄得功和他手下的士兵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
多尔衮都看懵了。
“明军...为何不进攻啊?宣府还等着他去救呢!”多尔衮拿着千里眼,盯着明军的营地百思不得其解。
“睿亲王问的好!”范文程站在旁边,“我也不知道!”
“或许明廷已经放弃了宣府!”遏必隆咬着牙说道。
“等等...”范文程突然想起一个人,他急忙说道:“睿亲王,我怀疑驻守在蓟州的王永吉被调去宣府解围去了。”
“王永吉?”多尔衮眯着眼,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
“不可能!王永吉手下战兵不足四千,高第和那些新招募的士兵短期内还无法野战,我军有六万之众,他如何解宣府之围?”
“也是...莫说王永吉,就是王永吉和李性忠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人,防守还行,进攻不祖。”范文程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多虑了。
“可是,明廷和崇祯到底在想些什么?难道真的放弃宣府了?”范文程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现在的明军没有一点进攻的意思,每天龟缩在营中操练。
黄得功到底想干什么?难道崇祯还有更大的阴谋?
阴谋...
阳谋...
此时崇祯的心思根本没放在密云,而是放在了大名府。
如果李自成攻下大名府,那么局势比他围攻北京还要紧张。
崇祯坐在龙椅上思考片刻后问道:“王承恩,圣旨和中旨应该都送到大名府了吧?”
“回皇爷,按照每日两百里计算,这会应该差不多了。”
“李性忠太忠厚了,他肯定斗不过赵王和周王!早知道给他尚方宝剑了!”崇祯说话的同时,摇头叹气。
就算给了李性忠尚方宝剑他也不会用!他的名字和他的性格一样,带兵打仗虽然是好手,但性格太过老实忠厚。
让李性忠去大名府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京师已无可用之兵,只能让李性忠顶上去!
“皇爷,成了!”王承恩的声音突然变了调,把正在思考的崇祯吓了一跳。
他睁开眼看向王承恩。
只见王承恩面前的摆着密密麻麻一堆罐子,还有锅碗瓢盆以及一个小火炉。
只见王承恩双手垫着厚厚的粗布,把陶罐捧起来,将里面的东西倒入一个碗内。
这东西是白花花的食盐...
不同的是,这种盐的颜色相对比较白,颗粒也比较细。
“你先尝尝!”崇祯吩咐道。
王承恩一脸的顾虑,虽然这东西是他亲手做的,但由于制作过程太过复杂,所以他也不知道这种盐到底有没有毒。
毕竟里面加过石灰水,那玩意能喝?
虽然被皇爷用所谓的过滤之法过滤了,但他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具体怎么不对劲他又谁不出来。
可是当着皇帝的面,他也不好反驳,只能硬着头皮用食指沾了一点,放在了舌头上。
“皇...皇爷,这盐是咸的!”王承恩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