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88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老夫辅佐陛下半生,不就是为了能够让你过上好日子吗?”

  “如今好日子来了,你还想咋滴?”

  李祺:“……”

  仔细想想,好像也确实没什么毛病。

  “可是,父亲没有生病,如今却称病在家,不是欺君吗?”

  李善长看了一眼李祺叹了一口气。

  这家伙老实是挺老实的,就是有点一根筋。

  “你不说谁能知道我没有生病?再说了,你以为陛下猜不出来?”

  这时李善长脑海当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叮!恭喜宿主躺平第一天,获得签到礼包】

  【叮!鉴于宿主是第一次开启奖励,触发暴击】

  【叮!恭喜宿主获得延年益寿丹×3】

  【延年益寿丹:夺天地之造化,取多种珍贵药物凝炼而成,可增加一年寿命】

  李善长听到系统的声音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系统有点东西,这是直接给自己加了三年的寿命,李善长投靠朱元璋时已经四十岁,如今洪武三年,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年纪,花甲之年将至。

  可见如今自己的寿数所剩无几,既然是要享受,总得有命享受才行。

  好东西,当真是好东西。

  说是以后还能够开出延年益寿丹就好了。

  等到自己熬走了朱元璋,到那时,以自己的身份地位,看谁还敢阻止自己躺平。

  李祺看到自家父亲如此激动的样子,只感觉一阵莫名其妙。

  索性不再去想这些,自家父亲说得对,自己都已经是驸马都尉了,还想咋地?总不能真的给自己封个王吧。

  朝堂之上朱元璋刚刚坐在龙椅之上就看到下面空缺了一个位置,不由得眉头紧皱。

  “韩国公为何没有上朝!”

  一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话。

  最终一众大臣将目光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弟子,你就只有他知道李善长的下落。

  胡惟庸满头大汗,心中极为郁闷。

  不是,为啥都看向我?是真的啥都不知道。

  胡惟庸只感觉一阵郁闷。

  就在这时,一旁的内侍王景弘站了出来。

  “陛下,韩国公称病在家,无法上朝!”

  “这是韩国公称病的奏折,还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折满脸黑线。

  昨天从自己这离开的时候,还生龙活虎的,过了多长的时间就重病不起?这话说出去谁相信。

  看来李善长是真的不贪权,想要辞官归隐,自己是真的误会他了。

  “既然韩国公病重,让他好好休息吧!”

  这时王景弘似乎还有什么想说的。

  朱元璋皱着眉头。

  “有什么话就全部说出来,婆婆妈妈的成何体统?”

  王景弘心一横,随后又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本来他想将这作者私下递给陛下的,谁能想到韩国宫上递奏折的时间和朝会的时间就是前后脚,根本来不及。

  所以只能放在他这里。

  “陛下,是韩国公的另一份奏折,上书丞相制度之弊端,请求废除丞相制度!”

  朝中文武大臣听到这话心中一片哗然,满脸不可思议。

  就连刚才上蹿下跳的胡惟庸也呆呆地愣在原地。

  宋国公冯胜微微皱了皱眉头。

  然后闭上眼睛,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朱元璋心中郁闷,这个李善长,自己还想着如何来说这件事情,这家伙竟然已经将事情办完了。

  现在朝堂上下的官员都是满脸疑惑的看着他,这让他怎么解释?

  一旁的侍卫甩了一下鞭子。

  “肃静!”.

第五章 韩国公府讨说法

  第五章韩国公府讨说法

  朱元璋接过奏折看着这上面的内容,叹了一口气。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与其将其押后不如快刀斩乱麻,直接解决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递了下去。

  “诸位大人也看一看吧!”.

  朝中一众文武官员着急地看着这上面的内容。

  尤其是胡惟庸,汪广洋等人,如果不是看到上面的字迹,真的是李善长的字迹,他们都以为这是朱元璋自导自演的事情。

  可是这不合理啊。

  废除丞相制度,受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就是自己这个老师李善长,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朝堂之上倚重的淮西勋贵,心中也极为不满。

  这些年来天下太平,他们可是做了不少混账事,如果不是李善长在这后面给他们擦屁股,这些事情落到朱元璋的耳朵里面,可够他们喝一壶的。

  当然作为回报,他们淮西勋贵全部都跟在李善长的后面,成为李善长的马前卒。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善长乐见其成。

  现在李善长直接提议要废除丞相制度,这不就相当于吃完饭直接吃饭的家伙给摔了,几人脸色都极为阴沉。

  这时一位官员急匆匆地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丞相制度至关重要,自先秦时期流传至今已一千七百余年,若是无故将其废除,恐天下人皆不服!”

  说话的这人是翰林院的官员。

  很显然,如果丞相制度被废除,要是陛下的权力大增,又如何实现他们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宏伟理想。

  这韩国公不是捣乱吗?这时御史台的官员也跳了出来,纷纷弹劾李善长。

  御史台的不少官员都是浙东人,这段时间可没少受淮西勋贵的欺负,而这李善长又是谁西勋贵之首。

  作为丞相,可没有几个人敢触他的眉头,如今这李善长自己送上门来,没有机会放过这个机会。

  御史中丞刘伯温眉头紧皱,这件事情透露着怪异,尤其是刚才他看到朱元璋的眼神中并没有多少惊讶。

  难道这件事情是朱元璋和李善长商量好的?可是为何李善长会同意这件事情。

  李善长贪婪,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就这样将全力放下了,这实在匪夷所思。

  此时刘伯温心中有了一个恐怖的想法,难道李善长的所有举动都是装出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此时六部的官员则是默契地一句话不吭,如果丞相被废黜的话,按照李善长在奏折当中所写的解决措施,到时候他们六部的权力将会大大增加,对他们来说有着不小的好处,这样的好事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朱元璋看着朝堂之上,虽有反对之声,但是也就只有御史台,翰林院以及一部分淮西将领。

  御史台不少人见御史中丞刘伯温没有说话,也不敢多言。

  淮西勋贵更是憋屈,他们不想废除丞相制度,不想弹劾他们淮西军勋贵之首的李善长,整得他们里外不是人。

  朱元璋见朝堂之上反对的人不多,不由得眼前一亮,李善长的办法当真厉害,仅仅一封奏折就分化了六部以及翰林院御史台的文人,这样自己若是推行内阁制度,阻力就会少上不少。

  “咳,既然诸位有所反对,那这件事情暂时压后,韩国公不在的这段时间,其职责由御史中丞刘伯温,中书省左丞汪广洋,中书省平章政事胡惟庸共同商议,拟定条陈!”

  朝中文武大臣,心中一阵无语,虽然朱元璋说是暂时压后。

  血浆中书左相的职责分别交给了三个人,而且还赋予他们拟定条陈的权利,没有赋予决策之权,不就是变相地成立内阁吗?等到中书右相徐达回到应天府加入进去,这内阁的班底就差不多凑齐了。

  众人满脸怨念,却不敢说出来。

  李善长不知道的事,自己请求废除丞相的这件事情传出去,大明官场如同十级地震。

  雨华楼中,淮西勋贵大多聚在此地。

  永嘉侯朱亮祖满脸不满。

  “这韩国公忒不讲义气,说走就走,我曾知会过我们这些老兄弟?”

  吉安侯陆仲亨点了点头。

  “就是,韩国公是咱们淮西勋贵的头人,他要是走了,咱们可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他向陛下提出废除丞相制度,我们这边连个接手的人都没有,要是咱们做的那些事情被查出来该怎么办?”

  平凉侯费聚摸索着手中的八宝香木手串,眼神中满是怨念。

  想到这里这些人心中都恐慌了起来。

  “诸位,此事事关重大,咱们去韩国公府闹上一闹,看看他李善长究竟意欲何为?”

  “若是敢背叛咱们这群老兄弟,休怪我等不讲情面!”

  “正是此理!”

  “同去同去!”

  ……

  平凉侯费聚等一众淮西勋贵来到了韩国公府,却看到这韩国公府的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的人。

  仔细一看胡惟庸,汪广洋等人也在其中。

  胡惟庸看见平凉侯费聚苦笑一声。

  “原来是平凉侯,想必平凉侯也是来找老师的吧!”

  费聚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那是当然,咱们的韩国公背着咱们干了这么大的事情,咱们这群老弟兄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吧,总得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怎么,难道你胡惟庸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胡惟庸摇摇头。

  “说来惭愧,老师并未告诉我为何如此!”

  胡惟庸心中也有着不少的怨念,照自己现在的能力和升官速度,用不了多久,等到李善长退下来,自己说不定就能成为下一任丞相,道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不美哉?

  结果这梦还没开始就碎了。

  李善长将饭吃完,还将自己吃饭的家伙给摔了,这玩意儿上哪说理去?这时韩国公府的门微微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人,正是这韩国公府的管家。

  管家看着这些人笑着说道。

  “诸位大人,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家老爷身染重病,不便见客,不会回去吧!”

  平凉侯费聚骂骂咧咧地说道。

  “是不能见还是不敢见?”

  “少废话,赶紧让李善长出来,否则我们将这给烧了!”.

第六章 锦衣卫解围

  第六章锦衣卫解围

  几个淮西勋贵叫嚣着,甚至有几个家伙已经举起了火把,一副要将这韩国公府烧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