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看着自家儿子怀疑的目光,李善长摊了摊手满脸无辜。
“之前我和这宋老头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更别说得罪他了!”
“这段时间自从辞了丞相之位之后,我一直都在府邸里面,即便是出门,也是在做那些让我感兴趣的事情和这些朝廷上的官员什么的并没有太多的牵扯,你觉得我有时间做什么吗?”
李祺听到这话之后叹了一口气。
仔细想想好像也确实是如此,虽24然自家老爹什么都没有做,但总感觉到自家老爹的城府非常的深,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懂。
这时李善长清了清嗓子,看着李祺说道。
“这样吧,虽然不知道那宋老头有什么大事,但是看他的样子应该是来者不善,你就替我先去打听一下他究竟想要干什么,再来汇报给我!”
李祺听到之后点了点头,只见他急忙出去,恭恭敬敬地来到了太子朱标和宋濂宋大儒的旁边。
“拜见太子殿下,弟子李祺拜见宋师!”
太子朱标象征性地点了点头,而一旁的宋濂则是傲娇地哼了一声,盯着李祺说道。
“你父亲在什么地方?老夫找他比试比试!”
李祺听到这话,顿时一阵干笑,随后说道。
“宋师你这是干什么,我家父亲虽然说在朝政方面有一些本事,但也仅仅只是朝政方面,在治学方面莫说我父亲,就算是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个人敢说能够和宋师相提并论,宋师莫要折煞我父亲!”
宋濂听到这话之后则是阴阳怪气地说道。
“老夫刚刚回到大本堂,就听到几位皇子说了李先生的事情,李先生最近可是教得极好,连我这一个老先生都比过去了!”
宋濂在李先生这三个字当中咬字极重。
李祺撇了撇嘴合着是这个事情,此时他满脸的无辜,这件事情和自家有什么关系?这又不是自家非要如此的。
这可是朝廷的命令,难道自己还敢违抗什么的吗?“既然如此,还请太子殿下和宋师前往寒舍喝杯茶,我这就去禀报我父亲!”
宋濂听到这话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比起你父亲,倒是多了几分儒雅之风,不愧是我名教弟子,以后好好学,争取未来有所成就,可别学你那父亲,净整一些乱七八糟的奇技淫巧!”
李祺笑了笑似乎很是尴尬,但是心中也有一些不悦。
不管怎么说,自家父亲的年龄和宋濂差距不是很大。
除非是自己看着宋濂的名声以及在儒家之中的地位,没有和他太多的计较,如今这人确实有一些倚老卖老了。
既然进入到大殿之后,宋濂直接拆一个人将这边的事情告诉了李善长。
当李善长得知了这一个原因,心中极为郁闷。
“这也不是老子能够决定的事情,这老家伙干嘛非得和我比试?”
“正当老子是你捏的不成?”
此时李善长撸起了袖子,就像是一个街头小混混一般。
“这老家伙竟然欺负到我头上来了看,老子不把他的屎给打出来,算他拉得干净!”
一旁的管家听到这话嘴角一阵抽搐有些怀疑地将目光看一下各家老爷他还是第一次从自家老爷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说道。
“老爷话虽然如此,但是宋大儒名满天下,若是真的将他气出来什么或者是在我们韩国公府发生了什么,恐怕我们韩国公府可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说其他人单独那些读书人就能够将咱们家的门槛给踏破!”
李善长笑了笑。
本身自己就不想有这一个差事,这几个弟子虽然极为老实,但是实在是让他感觉有些头疼。
毕竟是皇家子弟,还能将他们扔出去不成?如今这正好是一个机会,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拍了拍管家的肩膀,对着他一阵耳语。
“你只需要这样……”
管家听到之后顿时愣了一下,满脸为难地说道。
“这么说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李善长冷哼一声。
“怎么他来到我家里不给我面子,我身为此地的主人,难道还不能给他点脸色了?”
“行了,就说是我说的去吧!”
管家听到这话有些尴尬,转身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而另外一边,这件事情很快就753传了出去,朝堂上的几位大佬都知道了这一件事情。
御史台之中,刘伯温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复杂。
当年的几个老臣,如今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这宋濂也算是个有名望的人,想不到如今竟然干出这等蠢事。
要知道教皇子读书这件事情可是陛下亲自下的命令,虽然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却不敢将这件事情给。
搬到明面上。
陛下表面上对于宋濂这些读书人极为尊重,但是其骨子里对于读书人还是防范的。
无非是看中宋濂的名声以及教导太子朱标的情分。
这并不代表着宋濂能够倚老卖老。
若是真的将陛下逼急了,恐怕即便他是大儒,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相反这韩国公李善长,他是看不透了,之前这家伙对自己多有针对,而且自己从来不下场,每次都是让胡惟庸动手。
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一个动作自己都看不懂,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此时刘伯温拿出一个龟甲,从怀中掏出了五枚铜钱,经过一番测算之后,看着桌子上的卦象。
刘伯温眉头紧皱,最后长叹了一口气.
第七十三章 好戏登场
第七十三章好戏登场
“果然这李善长的命格发生了变化,只是如今这命格究竟变成了什么?实在是难以揣测!”
刘伯温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复杂之色。
而另外一边消息传到了胡惟庸的府邸.
胡惟庸笑了笑,并没有在意这些事情。
科举考试就算是改革,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他的基本盘是在淮西勋贵身上,虽然说前段时间因为丹书铁券的事情,使得淮西勋贵的损失极为惨重。
但是上交了丹书铁券,地下那边定然会对这一群老兄弟网开一面,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直接一笔勾销,要是清除了他们身上的一个祸端。
如今自己麾下的这些淮西勋贵只要不犯什么太大的事情,再加上朝堂之上,无论是汪广洋还是刘伯温,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的对手,唯一需要担心的也就是那一个杨宪。
几位淮西的侯爷来到了胡惟庸的府邸。
“胡惟庸,听说了吗?宋濂去韩国公府上去找李善长的不痛快了,这是一个好机会,咱们要不要也掺和进去把水给搅浑!”
说话的人正是永嘉侯朱亮祖。
在凤阳巧取豪夺田产的人中就有他。而且比起其他人,他所抢占的田产更多一些,如果不是将丹书铁券交了保住了自己一命,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他将这样的损失安在了李善长身上,如果不是李善长,自己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宋濂这老家伙的名声还挺响亮,此次李善长恐怕凶多吉少,咱们趁他病要他命,再上去踹他一下,说不定能够将这老家伙彻底地打翻!”
而此时的胡惟庸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和咱们没有太多的关系,我们还是不要参与得好¨ˇ !”
“因为之前的事情,咱们在陛下面前可都是挂了号的,若是这个时候闹得太过没有了丹书铁券,因为陛下真的不敢杀我们吗?”
一人听到这话之后愣了一下,这些人自诩功劳极大,毫不客气地说,这老朱家的天下有一半也是属于他们的。
所以他们从这百姓身上拿一些东西也是应该的,然而这段时间朱元璋的做法如同给他们泼了一盆凉水,此时他们才意识到,朱元璋并没有给他们共分天下的想法,如今他们和朝堂上的那些普通大臣没什么区别,犯个事儿也是需要砍头的。
既然皱着皱眉头,似乎感觉有些可惜。
胡惟庸看着这些人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觉得陛下和李善长的关系如何?”
“他会不会看着李善长出事儿?”
几人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愣了一下,仔细想一想,如果之前。
陛下和李善长之间还有着矛盾,如今连丞相都没有了,两人之间自然也没有任何矛盾。
尤其是太子朱标曾多次出入李善长的府邸,说不定朝堂之上很多太子的主意都是李善长出的。
如今的李善长对于朱标和朱元璋这父子二人来说,完全就相当于一个智囊的存在,自然不会随意地舍弃。
永嘉侯朱亮祖听到这话心中有些不满意。
“李善长那老家伙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还不是靠着出卖弟兄,如果不是他的话,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如此严重!”
胡惟庸皱了皱眉头。
“还不是你们做得太过了一些,陛下那里都已经看不下去了!”
“以后若是再有这样的事情,先提前和我说一声,我好为你们遮掩,否则若是出了什么事情,老夫是不会出手的!”
永嘉侯朱亮祖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急了。
除了被查出来的事情之外,他们确实还做了一些荒唐事。
只不过那些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直接被遮掩过去。
就算是陛下知道之后,顶多是训斥他们一番不了了之。
可是这样的小事,如果积累了多了也会变成大事。
他们这些人都是一群大老粗,让他们去带兵打仗,去前线冲锋,他们绝对不会含糊。
可是整这些东西就不在他们的强项了,讲到这一个地方之后,几人有些着急急忙说道。
“胡大人放心,既然我们已经选定了,你做我们这些勋贵的头人,自然是看中了你的本事的,有什么事情也会提前告知你一声!”
“既然这李善长我们动不得,那就看看他和姓宋的那个老家伙,究竟谁的本事更强一些!”
“¨~ 希望那姓宋的老家伙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老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李善长那老家伙丢脸的样子了!”
翰林院国子监甚至是礼部等一众的官员得知了这一件事情之后,心中也是非常的激动。
“不愧是宋大儒,果真是说到做到,昨天还刚答应咱们如今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有了宋大儒的加入,那李善长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分不起什么浪花来!”
几人听到之后纷纷点了点头。
这时一位官员满是奇怪地说道。
“诸位感觉好奇吗?这明明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做的决定,怎么突然间到韩国公府了?难道这件事情和韩国公有关系不成?”
一名官员阴阳怪气地说道。
“之前陛下和太子殿下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如今出现了这么大的改变,必然有奸佞之人在背后怂恿,宋濂乃是当世大儒,说不定明察秋毫正(赵李好)是猜到了这背后之人乃是这韩国公李善长在捣鬼词!”
“如今宋濂宋大儒为天下人之大义辛苦,当为我等读书人之楷模!”
众人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一名官员站了出来说道。
“有如此老前辈是我等读书人的荣耀,我建议我等前往韩国公府门口一来可以为宋濂宋大人壮声势,二来也可以让陛下和太子殿下知道,我等着决心!”
礼部尚书得知这一个消息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确实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人参与这件事情因为陛下现在的态度还不明确,平时闹腾一些也就罢了,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太过,必然会遭到陛下的处罚。
因为郭桓的事情,他也牵连其中,虽说没有和他一样倒卖粮食,但是作为知情者也是有一些罪过的.
第七十四章 文官堵门
第七十四章文官堵门
虽然陛下没说,但是他感觉锦衣卫绝对不可能查不到,这段时间自己应当低调行事,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同僚,此事我等应当从长计议,我等读书人当克己复礼,如今吵吵闹闹的堵在人家家门口,这像什么样子,我等还是在这里等着,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有结果!”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