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139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此时他看着一旁的刘伯温说道。

  “刘大人觉得此事如何?”

  刘伯温叹了一口气,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是朱元璋在逼自己表态。

  “臣觉得这件事情确实可以,不过还应当在朝会之上商量一番才行,朝堂上一众大臣群力群策,方为正道!”.

第九十五章 士绅一体纳粮

  第九十五章士绅一体纳粮

  朱元璋听到这话笑了笑,果然这刘伯温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和稀泥。

  “既然如此,明天朝堂之上就由刘大人来提出此事,如何?”

  刘伯温听到这话苦笑一声。

  这么一来,自己在天下读书人眼中的形象可就彻底地崩塌了。

  等到那时想要不做一个孤臣也难.

  想到这里他有一些羡慕李善长的生活,至少不会再因为这些事情而感到担忧。

  第二天一早,朝会之上。

  刘伯温直接将这件事~情给提了出来。

  朝堂上的官员一片华人,其中的道道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不要说,他们就连着现在的淮西勋贵都已-经这么干了。

  现在刘伯温所做的事情完全就是在决他们的后路,这是-在割他们的肉。

  这让他们哪里愿意,于是一个个地开始反对起来。

  朱元璋听到这些反对声之后皱了皱眉头。

  “尔等这是何意?”

  “本身做出那些免税之事也是为了鼓励读书人,那些土地免税免粮哪有这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只要是通过了吏部的审核,便可以拿出一笔钱财,此事何乐而不为?”

  众大臣听到这话之后顿时苦笑一声,这当然不一样了。

  如果真的要这么做的话,除非是他们能够买通整个吏部上上下下的官员,否则的话,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操作。

  如果这是留在下面,他们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

  所有的官员都知道其中的道道,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毕竟这是官场上的潜规则,若是将这些说出来的话,以朱元璋的性格,他们肯定九族不保。

  直接这时一位官员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如今陛下仁德体恤天下读书人,这是天下读书人的幸运,可是若是没有了这样的特权,天下读书人又如何彰显身份和威仪!”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顿时不乐意了,此时他愤怒地看着这名官员说。

  “你说什么?”

  “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不成,什么士农工商,照你们这么说,朕也是平民出身,难道还比不上你们这一群读书人不成?”

  “以朕看来这天下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哪有什么尊贵卑贱之说!”

  “朕虽然鼓励百姓读书,但是并不是代表着读书人就高人一等,尔等曲解阵的意思是何道理?”

  一旁的太子朱标眉头紧皱,随后在众大臣没有看到的时候,暗戳戳地给了朱元璋一个白眼。

  好家伙,这是之前李善长说的原话,就这么直接给搬过来了。

  不过这个时候说这些合适吗?士农工商,这可是流传到现在的等级划分,哪里是这么容易改变的。

  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也是眉头紧皱,他们感觉这事情确实有一些不太对劲。

  要是其他人说出这样一番话,他们并不在意,可是说出这一番话的人是朱元璋,这让他有一些好奇了。

  要知道朱元璋最讨厌的就是商人,甚至在之前一段时间严厉地打击商人。

  如今大明真正经商的人并不在一个多数。

  如今朱元璋却说出这样一番话,却让他们有一些不太适应了。

  只见这时朱元璋盯着他们说道。

  “朕是在通知你们,而不是同你们商量!”

  “此事便如此,若是今后各地的赋税还有缺少的,那缺少多少就只能够拿他们家里面的人头来填了!”

  朝堂上的官员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时胡惟庸皱了皱眉。

  你陛下的见识绝对说不出这样一番话,这背后说不定有高人指点。

  甚至他朝着韩国公府的方向看了一眼,最有可能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

  等到散朝之后,这些读书人全部都聚集在一起抱怨。

  “这算是什么事?”

  “读书人免税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策略,甚至在宋朝的时候都有体现,怎么如今陛下就直接将这给停了,若是让那些平民百姓知道,还不知道该怎么嘲笑我等!”

  “是啊,我家中秀才举人无数,甚至进士及第的都有好几个,这样林林总总算来能够免税的田地有近千亩!”

·· ····求鲜花·· ······

  “可是陛下赏赐来的这点钱才能有多大的用处,都不够我喝一顿花酒的!”

  一顿撑和顿顿饱着区别,他们心里还是非常清楚的。

  若是他们的田地能够免税,这一免下去就是许多年。

  而且就算是家中的读书人去世,其中也是有许多操作的空间。

  可是给了这一笔钱财之后,他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待遇了。

  这完全就是在同他们身上割肉,他们又岂会愿意。

  只见这时,一名官员站了出来说道。

  “以陛下的本事绝对想不到这些,看来陛下身后有高人指点!”

  “我等也不能坐以待毙,现在天下读书人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不如我们将这些事情散播出去,然后再鼓动那些人抗议!”

.... ... ....

  “等到反对的声音大了,相信陛下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事!”

  “另外孔家和孟家的人进京的事情得提前了!”

  “本来想着趁着恩科的时候,彰显一下孔家和孟家的力量,如今看来却来不及了!”

  朱元璋的动作很快,没有过多长时间,这一个政策便直接下发到了各个地方。

  当地的官员和士绅一个个的脸色都是非常的难看。

  他们相互勾结隐瞒土地的真正数量,甚至是给了这些人不少秀才和举人的名额。

  如今若是真的按照这新的政策来做的话,恐怕他们接下来绝对会损失惨重。

  但是如果不按照这个来的话,下场更惨。

  陛下的锦衣卫遍布天下各个地方都有,一旦被查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一时之间所有的士绅大族都在抱怨着这件事情,可偏偏却没有一个人感受其反旗。

  发一些牢骚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真的让他们动手,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敢的。

  朱元璋得知这件事情眼神中满是不屑。

  “都是一群废物,能成什么大事?”

  随后看着一旁的毛骧说。

  “这段时间,你们锦衣卫给我盯死了,不管哪一个地方有异动,都提前汇报给我,咱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人敢出头!”亏.

第九十六章 圣人家族来人

  第九十六章圣人家族来人

  听到这话,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点了点头。

  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子弟和读书人表面上看起来大义凛然,实际上也是贪生怕死之辈。

  在背后喊口号壮声威这些人很是擅长。

  但是要说造反这些人可没有几个人有这胆子的。

  毛骧倒是希望这些人敢造反,只要他们敢,那就是送上门来的功劳,不要白不要。

  让他们意外的是这段时间朝堂上的大臣和读书人私下里依然不满,却不敢将这些放到朝堂之上和明面上.

  勤政殿内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皱。

  “奇怪,这段时间朝堂上的那些老家伙老实了许多,之前从未见他们这么老实,难道他们怕了?”

  朱元“七六七”璋很是疑惑,又有一些怀疑。

  太子朱标撇了撇嘴。

  这件事情已经是自家父皇定好了的,难道这些人还能改变不成?

  这些人若是上顶着上奏,这不是死心眼,找打又是什么?

  明知道不可能改变的结果,谁会死心眼儿上门来找死。

  “父皇,这说不定是件好事,虽然朝中大臣都有不满,但是我大明实力强悍,各地卫所中都有重兵把守,又有锦衣卫试探情报,就算是他们心有不满,也未必敢有所动作!”

  朱元璋看了太子朱标一眼摇了摇头说。

  “事情没有你想象得这么简单,这些家伙哪里是这么容易放弃,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些家伙应该还没有死心,恐怕在计划着一些什么?”

  太子朱标愣了一下,他还没有这么考虑过。

  只是这没有发生的事情,想太早也没有任何用处。

  “父皇,我看这尚未发生的事情未必是真我等也无须想这么多,若是他们真的有手段,我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需过多理会!”

  朱元璋听到李善长如此说话,有些意外。

  如今太子朱标竟然能如此想问题当真是让他惊讶。

  “好!”

  “不愧是咱的儿子,大明的太子,有如此气魄!”

  “你说得对,那些家伙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我等无须理会!”

  就在这时,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陛下有情况!”

  “臣刚刚得到消息,山东孔家及孟家的家主用不了多久就会赶到应天府!”

  朱元璋听到这话愣了一下,眼神中满是疑惑。

  “孔家和孟家他们不在山东老实待着来这里凑什么热闹?”

  “莫非也和那些世家大族有关系?”

  毛骧听到这话低声说道。

  “这个臣还不清楚,只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好像一早就得到了消息,已经开始准备迎接了,臣怀疑这件事情和他们有关系!”

  朱元璋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不满。

  “仅仅只是怀疑吗?”

  “你们调查了这么长时间,就只调查了个这,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此时他满头大汗,刚刚得知了这一个消息之后,他就直接前来汇报了。

  确实没有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还请陛下恕罪,他们对我锦衣卫现在防范过深,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他们秘密商议的,我所安排的那些人根本就无法掌握重要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