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131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这时朱元璋又想到了李善长制作火铳的事,心中有些气恼。

  “这家伙天天在家里面待着,究竟有多少的事情瞒着咱?”

  “火铳这东西都能够改良,若是真的像他如此能够改良这么多的东西的话,以后火器在战场之上绝对是一大利器!”

.... ..... ...

  太子朱标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父皇所以我想要从户部中调一些银子,无论如何这一笔钱都不能让韩国公来出!”

  当听到太子朱标向自己要钱的时候,朱元璋顿时不乐意了。

  本来国库里面就没有多少的钱财,若是这一次再拿出来一部分给韩国公李善长的话,那么许多的事情都没有办法继续做。

  更何况他们上次刚刚拿了一大笔钱给韩国公李善长。

  如今这韩国公府是富得流油,即便是朱元璋也有一些心动。

  不过这一个火铳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极为重要,想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好吧,就如你所说!”

  “你亲自拿一些银两去韩国公府,而且那一个叫李铁的之前在我还是吴王的时候就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只可惜当时遇到的人太多,根本就没有记起来这一个。

  百室这件事情做得很好!”

  “既然如此,那就给李铁一个工部员外郎的闲职,也算是对他的肯定!”

  太子朱标想了想说。

  “父皇何不将这些奖励压后?”

  “等到他真的研究出来什么东西的时候,再进行赏赐,到时候才是名正言顺,否则朝堂上的那些人竟然会有所不满!”亏.

第八十一章 撞枪口上了

  第八十一章撞枪口上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随后长叹了一口气.

  朝堂之上派系林立那一些官员一个个死硬得要命,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来做主。

  “这件事情交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至于那三个臭小子,让他们继续回到大本堂之中学习,但是百室那边的事情他们也不能够落下每一个月都要抽出四天的时间前去跟随百室学习!”

  朱标听到之后点了点头,不由得为这三个弟弟而心疼本身他们的任务就非常的繁重,若是再抽出四天的时间,估计这一个月里的时间恐怕就更加不够了。

  就在这时,宫廷的近卫军将领将外面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啪的一声拍了“七五三”一下桌子,眼神中满是怒火。

  “这群家伙想要干什么?莫非想要造反不成!”

  “还真的以为朕不敢杀他们吗?”

  此时朱元璋气得声音颤动。

  “这些家伙竟然敢在自己皇宫门口坐着,难道还想要向自己示威不成,别说他们了,再多的人咱都杀过,更何况是这几个读书人!”

  “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赶紧回去给他们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之后他们若是不愿意离开的话,咱就将他们全部都给砍了!”

  很快这一个消息便传了出去,在皇宫门口的这一众大臣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满是惊讶。

  想不到陛下竟然会将事情做得如此决绝,只见这时一人站了出来说道。

  “诸位同僚,大家别害怕,这是陛下的计策,陛下就是为了让我们害怕,所以才这么做的法不责众,咱们这么多人是为了天下读书人伸张正义,难道还有错不成?”

  “我辈读书人就应当以天下人为己任,又岂能因为这一点小事而畏手畏脚!”

  “如今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读书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赶到,等到他们来到之后,咱们的力量又壮大了几分。

  到时且看他如何收场!”

  有了这几个人的煽动这些读书人心中放心了不少,尽管还有一些担心,但是已经不像刚才那个样子。

  看着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守卫皇宫的将军,心里也是非常的无奈。

  到底还是年轻气盛,这么三两句话就直接将他们给煽动了。

  此时他将这背后煽动着这一件事情的那一个官员死死地盯着。

  这个家伙绝对有问题,看来自己得好好地盯着了。

  没有过多长时间,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许多读书人也来到了这一个地方,应天府当中的百姓议论纷纷,毕竟这件事情确实不小。

  这么多的读书人集体反对的事情绝非一件小事。

  胡惟庸的府邸之内。

  一群淮西勋贵哈哈大笑了起来。

  “想不到陛下竟然也有今天看来这些人是铁了心的和陛下作对!”

  “说不定这一次陛下真的会妥协!”

  其他人听到之后也是点了点头,毕竟这么多的读书人同时发难,即便是陛下也要考虑这件事情背后的影响。

  胡惟庸看了他们一眼,冷笑一声。

  “你们真的以为陛下是这么好对付得不成?”

  “到现在为止,你们可曾见过陛下服软过,我看这件事情也是如此,陛下绝对不会如此轻易地服软的!”

  “这些读书人看样子应该是被人煽动了,接下来他们的下场恐怕不是很好,可惜,当真是可惜!”

  这些淮西勋贵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当成一回事儿。

  在他们看来,就算是这些读书人全部都死了才好呢,左右和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一个机会削弱文官的力量,何乐而不为。

  刘伯温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大为震惊。

  “你说什么?这些人当真如此?”

  “完了,这下可麻烦了,快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这些人前去,能多保下来一个就保下来一个!”

  听到这话的人心中有一些意外,只见他犹豫了一下说道。

  “恐怕现在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许多人都去了,绝不在一个少数,而且咱们御史台也有一些官员赶上去凑热闹!”

  刘伯温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想不到自己御史台的官员也有人参与.. ....

  这下要是处理不好的话,说不定又是一桩大案。

  守城将军将外面的情况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冷哼一声。

  “既然这些家伙找死,那么就让他们去死吧,立刻将这些人全部拿下,给咱将他们通通杀了!”

  太子朱标颤抖一下。

  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刚刚被清理了一番,如果再将这些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读书人也给清理一番的话,很难想象如今这朝堂之上究竟还能够剩下多少人。

  “父皇,此事万万不可!”

  “这些读书人也只不过是被人一时煽动,或许他们也只是想要有一个公平的环境,这并没有什么不如让儿臣前去劝解一番,我相信他们自然知道究竟该如何!”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冷笑一声,随后摆了摆手说道。

  “既然你有这一个心思,那么便交给你了!”

  太子朱标心中极为激动,如果能够将这些读书人和官员保住,倒也算是一番功德,能够进入国子监和翰林院当中读书的,又岂是等闲之人。

  等到太子朱标离开勤政殿之后,朱元璋立刻召集来了自己的2.6亲信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此时他看着毛骧说道。

  “一会儿太子前去劝服那些读书人,如果这些读书人还是在外面待着,你就直接上去将他们全部都给抓起来!”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问像是想到什么一般,顿时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是什么。

  实际上在朱元璋看来,这些读书人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他们认为集结这么多书生的力量便可以让皇帝忌惮,然而皇帝可不在乎这些,尤其是朱元璋手中已经沾了许多人的血,满不在意让自己手中再多一些。

  通过这些读书人也是让太子朱标明白,仁慈并没有任何的意义,既然想要改革就要做好流血的打算,历代改革没有不流血的,这也是其中最为难以抉择的事情.

第八十二章 改革必流血

  第八十二章改革必流血

  然而此时的太子朱标根本不知道这些,此时他欢天喜地地来到了皇宫门口。

  皇宫门口的这些官员和读书人看到朱标出现在这一个地方,心中也是极为激动,毕竟朱标的地位在那一个地方摆着.

  这些读书人看到太子朱标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我等拜见太子殿下!”

  后面的人一声呼喊。

  “我等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朱标看到这些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的想法我已经知道了,还请你们先回去,这件事情回头之后我等再商量,你们现在在皇宫门口堵着像什么样子?”

  这些官员和读书人很显然早就已经猜到了皇太子会这么说。

  这一件事情太子殿下也是支持的,说明太子殿下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已经放弃了自己读书人的身份正让他们心中非常不满。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我等这么做就是为了今后读书人!”

  科举制度千年以前就已经稳定流传至今也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问题,如今却将其改变,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都给加了24进去,这完全就是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如果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凭借着这些特长也进入到官场之上,他们该当如何要知道他们这些读书人当中可有很多并没有官位,还指望着这一件事情出人头地了。

  一旦被这些杂七杂八的人上来分一些官职,那么他们想要升官发财的诉求就更加麻烦了,他们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出现。

  其他的读书人也是议论纷纷,只见他们直接跳出来,丝毫不惧。

  看到这些头铁的家伙,太子朱标也是非常的无奈,可是这么多的读书人若是真的死在了屠刀之下,当真是可惜。

  那官员看了一眼,太子朱标说道。

  “若是太子殿下真的以大明为重,就应该和我等一起劝阻陛下,和我们站在一起!”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自己也算是挤在这中间,不知该如何?只不过这些读书人确实是没脑子,这么多的办法非得要选这样一条死路。

  就在这时,一群人直接来到了这一个地方,将他们包围这些人身穿飞鱼服,手拿绣春刀。

  正是朱元璋手底下的锦衣卫,当锦衣卫出现在这一个地方的时候,太子朱标也是非常惊讶,要知道这件事情,如果要是有锦衣卫出动的话,恐怕想要解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几个读书人看到锦衣卫出现了,心中也是非常的忐忑。

  锦衣卫来到了这一个地方吗?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了,他不敢在这一个地方多待,直接悄悄地逃离了这一个地方,锦衣卫的人也并没有追杀,只是放任他离开,而剩余的那些人看着这几个逃走的眼神中满是不屑,这些家伙一个个的都是软骨头。

  本来给他们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谁知道这几个家伙不中用,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这些人竟然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太子朱标皱了皱眉头,看着面前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你怎么来了?”

  “莫非是父皇让你来的!”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听到这话之后笑着点了点头。

  “不愧是太子殿下,果真是慧眼!”

  “确实没错,陛下说了想要将这些人劝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子殿下做了这么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这些读书人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自然不会考虑这么多!”

  “陛下说了,让太子殿下看清楚这些人究竟都是些什么货色,如今事情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由我们锦衣卫来接管了!”

  “还请太子殿下暂避!”

  太子朱标得知了这样的结果之后,心中有一些失落。

  尽管自己已经在其中尽力地转换,然而效果了了。

  似乎父皇早就已经看清楚这样的结果,所以并没有阻止,只是让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在这里给他收拾残局。

  这时太子朱标看着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说道。

  “他们都是一些读书人,这件事情也是受到了别人的挑拨,不知可否给他们留一些颜面,莫要动粗!”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笑了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