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113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只可惜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和李存义就没有什么太多的牵扯,否则的话高低得先将他给解决了,以绝后患。

  李善长尴尬地笑了笑。

  “那个陛下如果这没有什么事情了,那老臣就先回去了!”

  “说起来可惜了,在天香楼好不容易叫了一桌子酒菜,一点还没吃呢,就来到这里了!”

  “对了,那几个姑娘唱的曲也还不错,只是这曲子有点太老套了,等明日我编几支新曲子给他们送去!”

  朱元璋听到这些满脸黑线。

  此地乃是皇宫清静之地,竟然敢于说出如此阿扎之事,这李善长也当真是够了。

  “你这老家伙,都这么大年纪了,竟然还有这样的爱好,滚滚滚,咱看你就心烦!”

  李善长听到这话一点都不生气,反正只要不让自己加班,只要不让自己干活,怎么说都无所谓。

  说完后乐呵呵地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一旁的驸马都尉李祺看着自家老爹的表现满脸不可思议。

  他也没有想到自家老爹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还好自家老爹看出了这些人的诡计,否则的话,自己说不定就成了大明第一个冤死的驸马。

  这时他在思考着回去之后该如何给临安交代。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眼神中满是不满。

  虽然李祺是被动的,但是去了天香楼就是他的错。

  “回去之后好好地把临安哄好,要是咱从妹子那里听到临安心里有一点不开心,咱就将你扔到西北吃沙子去!”

  李祺听到这话,顿时浑身打了一个激灵,急忙告退。

  朱元璋看着已经离去的李家父子,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感觉有一些落寞。

  这么多年了,自己身边的弟兄一个个地都离开了自己。

  当年的花云,常遇春,邓愈等人一个个地先他离开。

  没有过多久,汤和也离开了朝堂,魏国公徐达虽然还在,但是和他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很是害怕。

  一点都不像当年兄弟之间的样子。

  叶老夫子走得早,宋夫子一心治学,刘伯温那家伙可没少让自己受气。

  如今就连那个贪慕权力,让自己很是不爽的李善长都已经离开了朝堂。

  时间改变了太多的事情,他顿时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仔细想想自己那一群老弟兄,他叹了一口气。

  “标儿,你说咱对咱们的这群老弟兄是不是太过了些,怎么一个个的要么就是走了,要么就是怕咱?咱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太子朱标低着头思考了一番之后说道。

  “如今父皇是君,而他们是臣,君臣之间毕竟是有别,自然是有一些距离的,这无可厚非!”

  “不过我大明官员的俸禄确实有一些太低了,虽然那些俸禄让他们自己养家糊口倒还可以,可是他们背后哪个人不是拖家带口的,再加上这应天府少不了其他地方的花销,就只有这么一点钱财实在是不够!”

  “若是能够提高一些我大明官员的俸禄,或许他们所贪的钱财会收敛一些!”

  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想得太简单了,大群家伙唯恐自己手中的钱不够他们的贪心,哪里有穷尽的时候,别说你给他多一点的俸禄了,就算是你给他们一座金山银山,他们都不嫌多!”

  “之前杨宪不是提出来了一个剥皮楦草吗?我看这种方法就不错,谁要是敢触犯我大明律令,谁要是敢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咱就将他们全家剥皮楦草,咱就不相信他们不害怕!”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看来短时间之内想要改变朱元璋如今的想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父皇,如今朝堂上的风气确实应该改变一下了,现在朝堂上的官员除了当年的功臣之外,还有不少都是各地所推荐上来的官员,再有的就是前元时期所留下来的官员!”

  “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并不适合现在的位置,倒不如选取一些新的官员,儿臣觉得应该恢复科举!”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心中极为不满。

  要知道他才刚刚废除了科举考试不久。

  洪武三年,朱元璋便进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然而他觉得这一次科举考试所选拔上来的官员并没有多少的真才实学。

  所以就废除了科举考试,直到十年之后才重新恢复了科举。

  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所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举荐。

  虽然举荐出来的官员确实有不少有些本事,但是这也就形成了一个个关系链。

  朝堂之上遍布各种势力派系,相互争斗,尔虞我诈不断.

第五十章 请君入瓮

  第五十章请君入瓮

  朱元璋冷哼一声。

  “咱们又不是没有进行过科举考试,你看那选出来的都是什么人?”

  “一个个背起书来倒是像那么一回事,但是有多少是有真才实学的?”

  “让他们算一个账都算不明白,你指望这样的官员能够治理好百姓?”

  太子朱标心中极为着急。

  “确实,前不久的那一次科举考试的结果有些不尽如人意,可是这也情有可原,元人进入中原百年,朱柏一年的时间里,所有的上升渠道都被那些地主官僚士绅大族所把握着!”

  “普通人家连活都活不下去,更何况是读书,再加上经过战乱之后,真正读过书的人就更少了,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像李先生一样的本事!”

  “但是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种情况就会改变!”

  “而官场之中通过举荐的方式非常容易出现许多派系,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还请父皇思索一二!”.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皱了皱眉头。

  李善长确实举荐了不少的官员,这就导致了他对于李善长的权力非常忌惮。

  如今李善长离开朝廷之后,现在有不少的官员都投靠到了胡惟庸的麾下。

  除了胡惟庸之外,还有杨宪,汪广洋,刘伯温等各大派系。

  看样子势均力敌,倒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他也不想再多生事端。

  “你说的这些事情之后再说,如今还是将你手中的事情做完吧!”

  太子朱标件朱元璋并没有采用自己的建议,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此时郭桓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心中极为着急。

  他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自己亲自前去了。

  只是如果随意找一个人前去的话,李存义未必会相信。

  现在麻烦了,他可不相信李存义是一个硬骨头,该死的李善长想不到这样都能够反败为胜。

  此时他看着一旁的角落说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是需要你出马的时候!”

  这时从一旁的角落里面走出来一个黑衣人。

  “请主人放心,小人定然全力以赴!”

  郭桓看着这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回头监狱那边我会安排好,到时候无论如何一定要干掉李存义,若是你们被抓了,你应该知道该如何做!”

  那人听到之后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了此地。

  安排完这些之后,郭桓长松了一口气,此时他瘫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满是疲惫。

  自从粮食失窃案爆出来之后,他是感觉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

  虽然朝廷现在没有注意到自己,但是有李存义在,始终是一个威胁。

  当天晚上昭狱内,灯光昏黄。

  几个狱卒哈气连天,似乎没有睡醒一般。

  一间牢房内李存义瑟瑟发抖。

  这些年来他享尽了荣华富贵,从来没有受过如此大的屈辱。

  如今在这牢房之内,实在是太过于可怕,和他平日里的生活完全是两个极端。

  此时他吓得瑟瑟发抖,心中期盼着郭桓能够早一天将自己救出去。

  就在这时,一人端着一个食盒来到了这里。

  那狱卒像是什么都没有看见一般,直接将他带到了李存义的旁边。

  “你只有一炷香的时间,此人乃是朝廷钦犯,若是被发现了,后果不堪设想!”

  那人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放心,这些事我懂得,绝对不会超时间的!”

  狱卒听到之后心中有些担心,但还是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李存义看着外面这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你是什么人?”

  外面那人笑着说道。

  “我家大人说了,虽说你的事情没能办成,但不管怎样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定会将你给救出去的!”

  李存义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

  “你是他派来的?”

  “太好了,我什么时候能出去!”

  那人听到这话,顿时一脸为难地说道。

  “我家大人说了,这件事情实在是有些难办,毕竟李善长的这件事情你们能办好,那天在天香楼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李存义听到这话顿时咬牙切齿。

  “若不是我有把柄在那厮身上,又怎么可能受他摆布与我兄长决裂,事情没有办成,这个不光我没有想到,恐怕就连你们也没有想到吧!”

  “如今将我救出去,否则罢了,否则的话,我定然将在天香楼当中,你所说的话全部都捅出来!”

  那人听到这话满脸不屑地说道。

  “少来这一套,如今你的命都保不住了,凭什么威胁我家大人?”

  “真当我家大人是好欺负得不成?”

  “这件事情只要我家大人不承认就没有证据,难道你还能变出来证据不成!”

  李存义听到这话咧嘴一笑。

  “当初我以为天香楼确实是我的地盘,但是却没有想到你家主人竟然将我这个地方给渗透了,甲字一号房间里面的密室就连我都不知道,你家主人竟然知道,当真是可笑!”

  “只可惜等到我回去之后查看了一番,和你家主人联系的就是赵御史和刘御史,所以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也就是你背后那人的手笔!”

  “把我救出来,你我一拍两散,否则的话这件事,我必然会报告给陛下,到时候天底下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是郭桓干的!”

  那人听完这话之后笑了笑,随后转头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李存义看到这人离开心中极为疑惑,这究竟是同意了还是拒绝了?怎么就这么离开了?然而那人转头离开之后,就直接来到了隔壁的牢房里。

  这时隔壁的牢房里面却站着两个人。

  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和太子朱标。

  毛骧心中极为激动,想不到自己这段时间一直找的人还有证据,竟然就这么如此轻易地被试探出来了。

  不愧是韩国公的主意,正常人哪里有这样的本事。

  这么来说的话,当初在甲字一号房间里面见郭桓的人应该就是赵御史和刘御史。

  想必这两人也是一样,被郭桓抓住了把柄。

  若是能够将这两个人抓住的话,绝对能够审出来点什么。

  “太子殿下,如今证据确凿,可否前去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