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111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李善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难得的是韩国公竟然如此急公好义,竟然将这琉璃厂七成的收益交给了朕,不错不错,不愧是朕的好臣子!”

  只见这个时候杨思义急忙跳了出来说道。

  “陛下你可是说过的,这里面的钱财大多数都要归于国库,所有可不是你的内库!”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有些尴尬,说实话他确实有将这些东西全部都收到自己内库里面的打算。

  毕竟放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才是最安全的。

  如今这杨思义竟然又跳了出来,要拿走自己的钱财,想到这一个地方,他就感觉非常的心痛。

  自己当初是怎么同意让杨思义接手这一笔钱财的。

  此时他心中甚至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先把杨思义给薅下去,等到这一场乱子结束之后,再让他登上来。

  但显然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杨思义如今掌管着赈灾之事,绝对不能够有丝毫的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爱卿放心,既然朕已经说了,这些钱都是国库的,那么朕绝对不会动这些钱,也不会打他的主意!”

  此时他看着朝堂上的这些官员说道。

  “诸位爱卿现在可还有话说?”

  朝堂之上的一众文武大臣纷纷低下了头,一句话也不敢说,活像一个鹌鹑.

第四十六章 互相算计

  第四十六章互相算计

  如果说还是之前的话,倒是还能弹劾一番。

  可是如今李善长献上了如此重礼,再弹劾李善长就有一些不合适了。

  毕竟李善长也不是缺钱的人。

  虽然他们不知道制作琉璃的成本,但是从朱元璋那遮掩不住的笑容中就可以看出绝对能够赚到不少的钱财。

  这也就意味着李善长不可能为了钱财而做出这些事情.

  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要对付李善长,可最终的结果终究是李善长技高一筹。

  胡惟庸心中暗叫了一声可惜。

  如果能够通过这一个机会将李善长打垮就好了。

  只可惜事与愿违。

  不过这李善长的手中确实掌握着不少的本事,这些事情之前就从来没有见他提起过。

  出来可见曾经的李善长对他们还是有所保留的。

  这人对待他们竟然还如此小心谨慎,此人未来必然是大敌。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李存义。

  “无限朝中众臣是什么罪过?不用我多说,你也清楚吧!”

  李存义听到这话,顿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陛下冤枉呀,我也是被手底下的人给蒙骗了,他们说这些事情都是大哥让我做的,没想到竟然是他们故意假传消息!”

  “还请陛下恕罪,臣也是受到了蒙骗!”

  众人听到这话后,眼神中满是不屑。

  这话说出去恐怕都没有人相信。

  刚才还满脸坚定,一口咬定这些全部都是李善长让他做的。

  如今这才过了多长的时间就已经改变了,说是受到了小人的蒙蔽。

  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全部都被他给遇上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

  “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朕自有公断,如今你身上的嫌疑还没有洗干净,来人将其押入大牢!”

  李存义心中极为慌张,看着李善长的方向大声喊道。

  “大哥你救我呀,刚才是小弟一时糊涂那些真的不是我这么做的,实在是小弟,身不由己!”

  “大哥你一定要救我呀!”

  李善长听到这话之后沉默不语,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这时李存也知道如今求李善长没有任何的用处之间,这时他大喝一声。

  我答应你的事情都已经做好了,一定要将我给救出去,否则的话你那些事情也别想藏着掖着,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朝堂上的官员听到这一番话皱了皱眉头,很显然这一句话不是给李善长说的,那么必然是躲在他身后那人。

  如今李存义自身难保,也不知道他身后的那一个人究竟敢不敢站出来。

  此时郭桓气得脸都绿了。

  这家伙竟然敢当众威胁自己,如果他不说出这样的话,说不定自己私下里还能够想办法将他给救回去。

  这下可好了,出了这样的事情,谁要是出手一定会被陛下惦记,到时候就算是大罗神仙来了都没有任何的用处。

  朱元璋四处张望着想要从这些大臣眼中看出不一样的神色。

  郭桓死死地低着头,免得被注意到。

  朱元璋没看出什么异样,冷哼一声。

  这些官员表面上看都是老实人,实际内心黑着呢。

  那李存义可不是什么聪明人,想必也是打了抓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的主意,这就说明那背后之人就在这朝堂之上。

  朱元璋心中极为不满,这些该死的家伙莫不是想将自己当成傻子?想到这里他冷哼一声,甩了甩袖子,直接离开了朝堂。

  只剩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此时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

  经过这件事情,他们可是将陛下彻底地得罪了。

  只是不知道这背后之人究竟是谁。

  众人眼睛互相看着揣摩着,尤其是胡惟庸所在的方向,正是收获了许多的目光。

  感受到这些人的目光,胡惟庸满脸黑线。

  虽然自己和李善长的关系并不怎么样,但他们淮西子弟绝对不可能采用这样的办法对付李善长。

  怎么感觉他们怀疑的目光都在他身上。

  只见这时胡惟庸清了清嗓子说道。

  “我等淮西人,虽说和韩国公有些龃龉不和,但决计不会用这样的办法!”

  郭桓看着面前的胡惟庸顿时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替死鬼。

  “胡大人还是解释给陛下听吧,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李存义李大人和胡大人是亲家关系,有着这一层关系在,难道胡大人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胡惟庸听到这话,顿时一阵尴尬。

  ——本书由【百忧解】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试读!【百忧解】提醒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杜绝沉迷网络小说!

更多小说尽在(某卢中转群 ①群:859635151)

某卢中转群 2群:313922348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觉得本书不错,请购买正版书籍,感谢对作者的支持!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飞]卢|群}|号 7]4$8}#9.1*7|5}_3,0!

这件事情自己确实什么都不知道,可恶的李存义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知道和自己商量一番。

  若是有自己的参与,到时候再将这件事情完善一番,竟然能够将李善长打入谷底,谁能想到如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就这么浪费了。

  一旁的杨宪也站了出来,满脸不爽地说道。

  “胡大人当真是好本事,说不定李大人是得到了胡大人的授意,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场兄弟反目的大戏!”

  其他人看着胡惟庸的眼神也是满脸戏谑。

  胡惟庸见此时一脸得意的杨宪,满是不屑地反击道。

  “杨大人的想法不也落空了吗?”

  “从那些夕阳人手中得到了一棵极高的稻谷,而且还是粘连成的,就想要将其当成祥瑞献给陛下!”

  “却没有想到韩国公提前找到了能够高产于三十石的粮食!”

  “只可惜这么好的一波算计,最终却没能实现,白瞎了杨大人的良苦用心!”

  杨宪听到这话,顿时脸色极为难看,手中握着稻穗的力气更加紧了几分。

  这件事情是自己吩咐手底下的人暗中去做的,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这胡惟庸究竟是如何知道的这件事情。

  朱元璋对于粮食最为看重,若是有此祥瑞,定然会极为高兴。

  到时候再说,这个稻穗是从自己的责任田当中长出来的,有这一个祥瑞在自己接下来在朝堂上的地位可谓是稳如泰山。

  谁能想到这计划没有完成,更重要的是胡惟庸竟然知道。

  此时他下意识地以为这件事情说不定就是胡惟庸的计策,要是这件事情真的被翻了出来,那可是欺君之罪.

第四十七章 李善长不想出山

  第四十七章李善长不想出山

  而胡惟庸肯定是提前找好了自己的证据。

  到时候有把柄握在别人的手中,绝对会受制于人,这胡惟庸当真是好大的算计。

  “胡大人,你这话从何说起?我怎么听不懂,今天本官还有重要的事情再深就不和你们多说了,告辞!”

  说完后急忙离开这一个地方。

  会用眼神中满是不屑,心中暗叫了一声可惜。

  杨宪让手底下的人去找这一种稻谷的时候,自己手底下的人刚好发现,并且将那证人给救了下来.

  本想利用这一个机会将杨宪一军。

  等到时候再曝出来他的欺君之罪,陛下竟然会雷霆大怒,到时候自己在朝堂之上也就少了一个对手。

  谁能想到韩国公李善长的事情,让他的算计付诸东流。

  既然这几次已经没有了多少的用处,倒不如直接说出来,也算是对杨宪的警告。

  一旁的郭桓也听到了这两人的对话,心中极为惊讶,想不到这两人之间竟然还有这样的算计。

  等到朱元璋回到后殿,太子朱标把所有发生的事情全部都说了出来。

  朱元璋听到这些心中极为愤怒目光紧盯着李善长父子。

  “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去那种地方!”

  “要是这件事情传出去,天下百姓该当如何看我大明的官员!”

  朱元璋心里非常郁闷,以前李善长也算是国之重臣,朝廷文武百官的典范如今竟然能够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关键是自己去也罢了,竟然将自己的儿子当今的驸马给带了过去。

  最终自己的儿子太子朱标也跟了去。

  虽然是为了查这件事情的真相,但是以他们的身份前往这种场所。

  本就是个极大的问题。

  朱标和李祺两人极为尴尬,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然而李善长却满脸无辜地说道。

  “陛下,你这话就不对了,臣跟随陛下打了半辈子仗了,难道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愣了。

  仔细想一想,当初自己刚刚起兵,手底下确实没有个辅佐的人,直到李善长的出现,自己手底下这匆匆建立的草台班。

  才算得上是有了争夺天下的底气。

  这些年来,李善长也立下了许多的功劳,尤其是开国之初,天下并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