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379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鸿胪寺怎么说?”

  马宝缩了缩脖子,回道:

  “鸿胪寺连夜就把人扣下了,本来是要移交给锦衣卫或者大理寺的,但是锦衣卫和大理寺都不愿意接手这些人。”

  “说是这些都是使臣,杀不得打不得,万一处置不当挑起战事就不好了,所以这些人还在会同馆。”

  朱慈烺揉着太阳穴,不耐烦地摆摆手。

  “行了,你下去吧,把李若琏叫来。”

  不多时,李若琏就匆匆赶了过来。

  朱慈烺也懒得问为什么这件事情是马宝来禀告自己而不是锦衣卫,直接切入主题道:

  “昨晚那件事情调查得怎么样了?”

  李若琏当然知道朱慈烺问的是什么事,因此赶忙回道:

  “启禀太子殿下,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是朝鲜使臣主动挑衅的,不过是建奴先动的手。”

  “当时鸿胪寺的人根本拉不住,场面乱得一塌糊涂,然后就死了十三个人。”

第259章 大明太子比大明皇帝更难对付!

  朱慈烺微微一愣。

  “不是说死了十个人吗?”

  李若琏解释道:

  “昨晚确实是十个,但今天早上有三个受伤太重没撑过去,所以就是十三个人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朱慈烺摩挲着下巴,突然好似想到了什么,然后没头没脑地问了句:

  “哪边打赢了?”

  李若琏一愣,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翻译过来之后,他这才说道:

  “按死伤人数算的话,应该是朝鲜!因为朝鲜那边死了五个,伤了十三个,而建奴死了八个、伤了二十多个。”

  朱慈烺听到这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本以为朝鲜使臣在建奴面前不堪一击,没想到在大明的地界上,竟能在建奴面前占了上风。

  紧接着就在这时,李若琏又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道:

  “太子殿下,关于此事到底该如何处理?还请您拿个章程出来,不然臣和大理寺那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朱慈烺眉头微皱,随后开口问道:

  “关于这件事情之前有没有什么先例?”

  李若琏赶忙摇头:

  “之前从未有过。”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像这种他国使臣在大明境内发生冲突并且死伤几十人的事情,在大明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还真的从未发生过。

  也是因此,这件事情让他们一时间手足无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毕竟这些人并非大明子民,不能简单地当作平常的杀人事件来处理,其中牵扯的事情错综复杂,万一要是处理不好,影响到朝廷既定的计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也是锦衣卫以及大理寺不敢擅自处置这些人的原因。

  朱慈烺微微颔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说实话,他心里其实是有些幸灾乐祸的,毕竟朝鲜和建奴这两方势力向来就不让大明省心,如今闹得像狗咬狗一样,他只当是看了一场好戏。

  反正死的又不是大明的人,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甚至他还巴不得多死几个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情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毕竟大明身为宗主国,在自己的地盘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无疑是对大明威严的公然挑战,这两方显然没把大明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朱慈烺眼神一凛,开口说道:

  “你去把那个什么凤林大君和叶布舒两人带到东宫来,这件事情本宫自会处理。”

  李若琏听到这话,心中稍松,赶忙恭敬应道:

  “臣领命。”

  随后便离开了东宫。

  与此同时,在鸿胪寺南馆一间宽大的房间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凤林大君一脸惶恐地瘫坐在雕花椅上,朝鲜冠冕歪斜地戴在头上,身上华丽的锦袍也沾满了尘土,显得狼狈不堪。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懊悔,旁边的大臣们也是神色紧张,一个个眉头紧锁,坐立不安。

  自从冲突发生之后,凤林大君一晚上都没有合眼,双眼布满了血丝,一直熬到现在。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完全不知道大明会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说实话,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本来他只是想让人去教训一下建奴人质出口恶气,可谁能想到,这一架打起来就完全收不住手,最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按理来说,他这边人数只有几十人,而建奴那边却足足有三百多人,怎么看他们都应该是落于下风。

  可结果却出人意料,最后一统计,他们并没有损伤多少人,反倒是建奴损伤严重。

  刚开始他还想不明白,但经过几位老臣的点拨,凤林大君这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建奴心有顾忌,根本不敢全力出手。

  毕竟在之前的松锦之战中,大明是战胜国,而建奴是战败国,甚至他们这些人都是被作为人质送到大明来的。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他们担心要是全部出手,真的把这群朝鲜使臣打死,自己也难以逃脱大明的严惩!

  到时候估计小命都难保。

  正因如此,朝鲜使臣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现在冷静下来回想一下这件事情,凤林大君仍觉得心有余悸,要是昨天建奴收不住手,说不定连他也要没命了。

  他可不想客死他乡,成为两国博弈的牺牲品。

  不过话说回来,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貌似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毕竟双方死了那么多人,而且还死在了大明的地盘上,想必大明肯定会严惩他们的!

  想到这里,凤林大君忧心忡忡地看向眼前的大臣们开口说道:

  “诸位都说说吧,接下来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办?”

  几位大臣听到这话,瞬间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奈。

  事情都到这一步了,他们又哪里知道该怎么办呢?

  况且如今这件事情的处置权并不在他们手里,而是牢牢地掌握在大明手中。

  大明说怎么办,他们就只能怎么办了,压根就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就在这时,人群之中一个看起来颇为睿智的老者缓缓开口了,声音中还带着一丝责备与担忧。

  “大君,老臣之前就说过不能再去找建奴的麻烦,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计划,结果你就是不肯,非要去找建奴的麻烦,才造成了如今的状况。”

  “若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大明不再向朝鲜驻军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关于大明向朝鲜驻军的事情,朝鲜使臣早已知晓。

  当然,明面上说的是大明在朝鲜驻军是为了抵御日本。

  毕竟建奴如今也是大明的藩属国,所以明面上肯定不能说是去针对建奴的,朝鲜使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都默认了这个说法。

  本来他们只需要乖乖等着大明派兵驻朝就行了,结果没想到这位凤林大君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凤林大君在听到老者这话的时候,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羞愧之情涌上心头。

  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错,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低下头默默承受着内心的煎熬。

  但很快,又有一位大臣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事到如今在说这些也晚了,如今只能看大明对待此事的态度了。”

  “希望大明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反悔!”

  众人听到这话,皆是沉默不语,只是心中的担忧更甚,仿佛被一层浓重的乌云笼罩,看不到一丝希望。

  与此同时,画面来到鸿胪寺北馆。

  这里同样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数百名建奴七七八八地坐在一间巨大的房间内神情各异,却都难掩心中的恐惧。

  而这群建奴赫然便是之前松锦之战中建奴送来的人质,为首的自然是皇太极的儿子叶布舒了。

  相比于凤林大君,叶布舒此刻更是怕的要死,只见他脸色苍白无比,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

  没办法,他年纪尚轻,在来到大明之前一直都居住在皇宫之中,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残酷,甚至连同辈中的打架都很少参与。

  因此面对这样的事情,他顿时便是无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而皇太极自然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他其实也派来了另外一个人来作为这群人质的主心骨,这个人名为爱新觉罗·干布。

  爱新觉罗·干布虽也姓爱新觉罗,但却不是正统的爱新觉罗血脉,而是当年努尔哈赤收养的义子所生的儿子。

  他虽然和爱新觉罗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但因自小和皇太极的儿子们一起长大,所以相互之间也是十分亲密。

  干布今年三十来岁,身材挺拔,眼神锐利,举手投足间透着精明干练。

  而皇太极之所以派他来,一来是为了保护叶布舒,二来是为了保证这群人不在大明搞出什么麻烦事。

  只是没想到最终还是惹出了一件天大的麻烦事儿。

  说实话,对于昨天发生的事情,干布也是满心无奈。

  本来面对朝鲜使臣的挑衅,干布一直都在努力压制自己的怒火,不想让冲突继续爆发。

  同时要求手下的所有人也是如此。

  可世事难料,没想到阴差阳错的,最终还是爆发了昨晚那场冲突,并且造成了如此大的后果。

  这对他们而言,绝对算是十分丢人的事情了。

  毕竟以往在对朝鲜的战争上,他们可是占据上风,把朝鲜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结果没想到如今却被朝鲜打得死伤惨重,这让他们心中十分的憋屈。

  就在这时,一夜没睡、精神几近崩溃的叶布舒忍不住颤声问道:

  “大哥,到底该怎么办呀?你说大明皇帝会不会因为昨天的事情杀了我们?”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其他的一些人听到这话,瞬间也暗自忧心起来。

  毕竟要是能活着,谁想去死呢?

  而且虽说他们目前是成为了人质,但是在大明也算是吃喝不愁,大明也没有因此而苛待他们。

  甚至他们偶尔还能换上汉人的服饰,去体验京城的繁华,这种新奇的感觉曾让他们暂时忘却了自己人质的身份。

  可是谁又能想到呢?

  伴随着朝鲜使臣来到大明,这一切突然就变了,此时的他们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

  干布听到这话,赶忙劝慰道:

  “放心吧,不至于到如此地步,毕竟说到底是朝鲜人挑衅在先!”

  听到这话,人群中又有一个人忍不住开口说道:

  “可是是我们先动的手啊。”

  这句话让气氛再次陷入冰点,但紧接着干布还是再次说道:

  “是我们先动手没错,但是我们昨天并没有下死手,这就导致我们的伤亡程度可比朝鲜多多了。”

  “如此一来,就算大明想要追究这件事情,主要的责任也不在我们头上,大不了就是受些责罚罢了。”

  “他们总不能把我们和朝鲜使臣全部都杀了吧?”

  “朝鲜虽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藩属国,但说到底他们和大明之间的情谊已经好几百年了,绝对不能因为这么一点事情就把他们全部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