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157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但倘若什么都不做,似乎也不妥,毕竟伙计能找上门来,就代表他们已经向这支队伍透露了他的身份。

  要不了多久,恐怕这件事情就会传到崇祯或者太子耳中。

  毕竟这支队伍中可是有锦衣卫的,而锦衣卫又是天子亲军、专门负责情报工作。

  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等待他的将是牢狱之灾了。

  想到此处,张先志顿时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急,仿佛下一刻锦衣卫就会破门而入,把他押入诏狱。

  诏狱那个地方,他是万万不想去的,一旦进去,便是九死一生。

  一旁的管家见自家老爷如此着急,心中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他脑筋一转,上前说道:

  “老爷,小人或许有个办法,能解老爷当下的困境。”

  张先志听到这话,好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问道:

  “快说,有何办法?你若真能帮老爷解决此事,便是老爷的大恩人。”

  管家神色凝重的说道:

  “依小人之见,此事想要隐瞒是不可能的,那队伍中有锦衣卫,他们定会将今日之事如实禀报给皇上或者太子,所以隐瞒这条路行不通。”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主动一些。”

  张先志一脸疑惑,不明白管家说的主动是什么意思?

  管家则是继续解释道:

  “老爷,您主动上一份请罪折子,再上缴一些银子,不要说自己不知情,这样会让皇上或者太子认为您在狡辩。”

  “再说了,这种事情也隐瞒不了,索性你就大方承认,就说是以前被人蛊惑,才犯下这些过错,现在愿意把之前拿的银子都献给朝廷用来救济灾民。”

  张先志一听这话,更加着急地说道:

  “你这是什么主意?倘若真这么做,我哪还有命在?”

  在他看来,主动承认帮助商户偷税漏税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没准到时候他连诏狱都不用去了,当场就被皇帝或者太子给砍了。

  管家却是不紧不慢地分析道:

  “老爷,您想想,这些年来,做这种事情的难道只有您一人吗?”

  “毫不夸张地说,京城官员至少有一半都有过这样的行为。”

  “远了不说,就您身边那几位同僚,哪一个没收过那些商人的银子,帮着偷税漏税?”

  “还有咱家旁边那条街上几家勋贵开的店铺,又有哪家是交税的?这些不都是偷税漏税吗?”

  “皇上和太子难道真会将所有人都治罪吗?”

  “若真是如此,京城必定会人心惶惶。”

  “再者,商税改革也是最近才实施的,朝廷应该不至于追究以前的事情。”

  “所以在小人看来,只要您乖乖认错,再上缴些银子,此事估计就能平息,最多也就是挨一顿责骂罢了。”

  “这总比丢官罢职好吧?”

  张先志听完管家的分析之后,整个人突然就冷静了下来。

  因为不得不说,管家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要知道帮助商人偷税漏税这件事情在大明朝还真是随处可见,光是他知道的户部官员这么做的,少说都有十几位了。

  至于京城中的那些勋贵们,更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快两百年没有交过税了。

  朝廷要是真想追究以前偷税漏税的事情,那恐怕得牵连数千位官员和勋贵。

  他估计朝廷应该不想把此事闹大,毕竟接下来的商税改革还需要朝廷里的大臣们配合推广。

  想到这里,张先志终于松了口气。

  只是让他现在直接去面见太子,他实在没有这个胆量。

  而且太子也未必会见他,毕竟他只是一个四品小官。

  至于崇祯,那就更不用想了

  于是,他打算先去拜见他的上司户部尚书倪元璐,让其帮忙求情。

  想到这里,张先志赶忙准备回去书房写请罪折子。

  临走之时,他又想到了什么,对管家吩咐道:

  “对了,门口的那个伙计,你去打发了。”

  管家连忙应道:

  “老爷放心,小人明白该怎么做。”

  随后,张先志匆匆回到书房开始撰写请罪折子。

  当然,光有这请罪折子还不够,他这些年所收受的钱财,他也不得不吐出一部分出来。

  全部上缴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正常的俸禄根本不够开支,这些钱他已经花了不少。

  如今最多也只能拿出两千两银子出来了,要是不够的话,那他也无能为力了。

  与此同时,管家也已经来到了门口,然后对着在门外等候的伙计冷声说道:

  “你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

  ??????

  伙计听到这话,顿时一脸懵逼。

  等等

  这莫名其妙的话是什么意思?

  刚才不是说好了让他在门口等着吗?怎么这就突然要赶他走了?

  而且事情不是还没解决吗?

  只是没等他开口询问,管家就直接转身离开了,还让小厮将大门给关上了。

  看着眼前关上的大门,伙计既懵逼又无可奈何,只能转身离开了。

  等伙计回到店里,便将杨老三拉到一旁,然后把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杨老三。

  杨老三听后,心中暗叫不好。

  这明显是要和他们撇清关系啊!

  看来这次真要交税了!

  虽然要缴纳十税二的营业税让他感到有些心疼,但看今天的架势,不交税也不行了。

  好在仓库里就存放了三千石的粮食,要交的话也就交这三千石的。

  而且这三千石也都是以前按照一两多银子一石收的,账本上也都有记载,这么算下来的话,最多也就交六百两银子的税。

  想到这里,杨老三这才松了口气。

  此时此刻,他还认为朝廷不知道他们之前大量囤粮的事情。

  但是很明显,他马上就要哭了。

  另一边,李三阳正带着人清查仓库内的粮食。

  由于粮食数量众多,无法一筐筐地进行称重,他们也只能大致估算一下重量。

  而且这些粮食并非他们此次清查的主要目标,所以估算个大概也就可以了,真正的重点还在后面。

  一行人忙碌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得出结论:

  那就是这间仓库里的粮食大约在三千石左右。

  就在这时,杨老三又凑了过来,一脸谄媚的说道:

  “官爷,您放心,虽然不知道朝廷为什么突然改了商税,但我们是正经做生意的,所以这税肯定是要交的。”

  “这里大概有三千石粮食,都是我们之前一两银子一石买的,按照朝廷的十税二,那就是六百两银子。”

  “小的马上就拿给您!”

  说完这话,杨老三转身就去屋里拿银票。

  此时此刻,他只想赶紧把这群瘟神送走。

  看着杨老三离去的身影,李三阳也并未阻拦,只是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随后带人走出了粮仓。

  片刻之后,杨老三果然拿着几张银票走了出来,然后恭敬的将银票递给了李三阳。

  递钱的时候,他心里疼得像刀割一样。

  毕竟以前从来没交过税,现在突然要交这么多,肯定会心疼!

  可是李三阳并没有接他来的银票,反而用一种嘲讽般的眼神盯着他,这让杨老三有些不知所措。

  片刻之后,杨老三只能硬着头皮问道:

  “官爷,您不是让小的缴税吗?怎么现在又不肯收了?”

  李三阳懒得搭理杨老三,而是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册子,一边翻着一边冷冷地说道:

  “不对吧?根据锦衣卫之前的调查,你们原本可是有六十万石粮食的,并且前不久刚买了一百万石粮食,还都是三两银子一石买的。”

  “所以按照这样算下来,你们要缴纳的营业税最少应该是七十万两银子。”

  “结果你现在就拿六百两出来,是不是差的太远了?”

  什么?

  七十万两银子?

  杨老三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

  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些人不仅知道他们之前囤粮的事情,居然还知道他们偷偷买了一百万石粮食的事儿。

  要知道这些事情他向来做的极为隐秘,而且都是晚上没人的时候偷偷运的,并且粮仓也不在内城,锦衣卫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而且一下子要他交七十万的银子的营业税,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这钱真要是交了,他背后的老板肯定会弄死他的!

  想到这里,杨老三赶忙哭丧着一张脸说道:

  “官爷,您这是从哪里听到的事儿啊?纯属无稽之谈!”

  “小的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粮食?这一定是有人在诽谤小人啊!”

  李三阳不想跟他啰嗦,依旧冷冷的说道:

  “别给老子来这套,要么赶紧把这七十万两银子的税交了,要么我们自己去你们的那些仓库里搬粮食。”

  “不过本官要提醒你一下,要是被我们查到你们真有这么多粮食的话,那你们就是偷税漏税。”

  “按照朝廷规定,必须没收一半的粮食,到时候可就不是七十万两银子的事儿了。”

  杨老三听到这话,顿时收起了哭丧的脸,整个人急的脸都红了。

  因为他知道想要在锦衣卫面前耍手段根本是行不通的,可让他现在拿出七十万两银子交税,这也是不可能的事儿。

  一来他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因为银子都用来囤粮食了。

  二来他根本做不了这个主,他要是真把这七十万两银子的税交了,他必死无疑!

  可话说回来,眼前这群人虎视眈眈,今天要是不交的话,他们可能真的会自己去搬粮食,到时候那损失的可就不是这七十万两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一时间,杨老三心乱如麻,大脑也飞速运转起来。

  突然就在这时,他猛的想到了什么,然后看向了店铺外面。

  只见此时此刻,一大群前来买米的老百姓已经把店铺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个个好奇的往里面张望着,似乎想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甚至还有一些过路的行人和商人也冲着店铺内望了过来,一脸的好奇。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杨老三心中瞬间有了一个主意!

  下一秒,杨老三突然冲到了店铺门口,然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扯着嗓子干嚎道:

  “老少爷们都来看看啊!官府要来抢粮了!就我这么点的小店,他们居然要收我七十万两银子的营业税,不给的话就要抢我的粮食,这还有天理吗?”